|
1. 唐诗王昌龄 唐诗王昌龄1.【古诗王昌龄的出塞】出塞赵玄荒院士楷书刻石拓片《出塞·其一》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其二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字词注释但使:只要。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 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 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其中每次匈奴重点进攻的汉地天子几乎都是派遣李广为太守,所以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不教:不叫,不让。 教,让。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 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中国北方的屏障。 骝马:黑鬣黑尾巴的红马,骏马的一种。新:刚刚。 沙场:指战场。震:响。 白话译文其一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其二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宝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凉的月色。城头上的战鼓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的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3创作背景编辑《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组诗的第二首,《全唐诗》同时也录入李白诗作下,作《从军行》或《军行。 但《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没有《军行》一首。历来对此诗真实作者存有不同意见。 2.王昌龄的诗有哪些出塞 从军行 芙蓉楼送辛渐 咏浣纱溪 送郭司仓 从军行 从军行七首 答武陵太守 闺怨 塞下曲 塞上曲 送柴侍御 采莲曲二首 采练曲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横吹曲辞·出塞 青楼曲二首 长信秋词五首 箜篌引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长信怨 春宫怨 九日登高 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 长歌行 赠宇文中丞 [一作畅当诗] 琴 录自《文镜秘府论》 潞府客亭寄崔凤童 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 出塞 夏日花萼楼(酉甫)宴应制 乌栖曲 [一作李端诗] 驾幸河东 裴六书堂 胡笳曲 段宥厅孤桐 失题 城傍曲 行路难 送欧阳会稽之任 送李棹游江东 送魏二 送裴图南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旅望 [一作李颀诗]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 西宫春怨 万岁楼 初日 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 听弹风入松赠杨补阙 缑氏尉沈兴宗置酒南溪留赠 江上闻笛 古意 过华阴 寒食即事 送朱越 奉酬睢阳路太守见贻之作 题净眼师房 相和歌辞·长信怨 送程六 谒焦炼师 客广陵 静法师东斋 小敷谷龙潭祠作 送刘十五之郡 放歌行 风凉原上作 杂兴 从军行二首 少年行二首 留别岑参兄弟 宿裴氏山庄 斋心 洛阳尉刘晏与府掾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 观江淮名胜图 送任五之桂林 塞上曲 殿前曲二首 武陵田太守席送司马卢溪 龙标野宴 浣纱女 观猎 途中作 沙苑南渡头 城旁 送别 题朱炼师山房 卢溪别人 失题 奉和卢明府九日岘山宴马二使君崔员外张郎中 与苏卢二员外期游丈八寺而苏不至因有此作 朝来曲 箜篌引 与黄侍御北津泛舟 送乔林 还山贻湛法师 寒食卧疾喜李少府见寻 咏青 夜泊庐江闻故人在东林寺以诗寄之 寄是正字 与张折冲游耆(门者)寺 杂曲歌辞·少年行二首 段宥厅孤桐 巴陵送李十二 河上老人歌 别辛渐 送柴侍御 送吴十九往沅陵 送崔参军往龙溪 送郑判官 别陶副使归南海 素上人影塔 赵十四兄见访 甘泉歌 听流人水调子 宴春源 送李十五 从军行 西宫秋怨 青楼曲二首 青楼怨 岳阳别李十六越宾 留别伊阙张少府郭大都尉 代扶风主人答 酬鸿胪裴主簿雨后北楼见赠 [一作高适诗] 宿灞上寄侍御(王与)弟 香积寺礼拜万回平等二圣僧塔 秋兴 灞上闲居 独游 太湖秋夕 越女 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 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 [一作刘慎虚诗] 留别武陵袁丞 悲哉行 为张(亻贵)赠阎使臣 赠史昭 秋山寄陈谠言 变行路难 题僧房双桐 题灞池二首 送张四 武陵龙兴观黄道士房问易因题 寄陶副使 至南陵答皇甫岳 西江寄越弟 九江口作 遇薛明府谒聪上人 [一作孟浩然诗。] 宿京江口期刘慎虚不至 重别李评事 春怨 上侍御七兄 留别 赠李侍御 又 秋日 录自《海录碎事》 录自《河岳英灵集》 秋思 奉赠张荆州 驾出长安(一作宋之问诗) 送人归江夏 句 送李五 别皇甫五 闺怨 梁苑 梅道士水亭 赠宇文中丞(本畅当诗) 淇上酬薛据兼寄郭微(一作高适诗) 又 失题 上同州使君伯 留别司马太守 送单十三毕五归 送李五 送十五舅 留别郭八 送窦七 送姚司法归吴 送高三之桂林 送万大归长沙 同王维集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五韵 大梁途中作 山行入泾州 李四仓曹宅夜饮 萧驸马宅花烛 寄穆侍御出幽州 梁苑 别李浦之京 送狄宗亨 送薛大赴安陆 送谭八之桂林 击磐老人 送胡大 咏史 别刘諝 送韦十二兵曹 次汝中寄河南陈赞府 山中别庞十 送刘慎虚归取宏词解 巴陵别刘处士 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 诸官游招隐寺 宴南亭 何九于客舍集 上马当山神 3.凉州词古诗王昌龄唐·王昌龄《凉州词》原文: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白话释义: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唐人七绝多是乐府歌词,凉州词即其中之一。它是按凉州(今甘肃省河西、陇右一带)地方乐调歌唱的。 《新唐书·乐志》说:“天宝间乐调,皆以边地为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 这首诗地方色彩极浓。 从标题看,凉州属西北边地;从内容看,葡萄酒是当时西域特产,夜光杯是西域所进,琵琶更是西域所产,胡笳更是西北流行乐器。这些无一不与西北边塞风情相关。 这组七绝正是一组优美的边塞诗。 文章赏析: 凉州在今甘肃武威,唐时属陇右道,音乐多杂有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诸国的胡音。 唐陇右经略使郭知运在开元年间,把凉州曲谱进献给玄宗后,迅即流行,颇有诗人依谱创作《凉州歌》、《凉州词》者,以抒写边塞风情。 这体现了唐人以毫不介怀的态度,对外来文化进行吸收、消化和创新的盛世魄力和大国风范。 葡萄自汉朝由西域传入中原,但用来酿酒的风气到唐朝还是以西域为盛。夜光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胡用白玉精制成,因“光明夜照”得名。 此杯此酒,又有如此洋溢着胡地情调的马背上琵琶弹奏来助兴,几个富有特色的意象交相映衬,就把边地军营的开怀痛饮,渲染得华艳不俗,神采动人,而又淋漓尽致了。即便醉倒了,躺在沙场上,你也莫要取笑啊——这既是微带醉意的话,又是带有沉痛、却能放达的生命体验的话。 你看古来征战有几人生还呢?既然生命是从战场上拣回来的,就不妨看得开一点,活得潇洒一点,让它在美酒、奇杯和胡乐中,实现自己悲壮的辉煌好了。面对茫茫沙场和胡风酒筵,此诗对战争与娱乐、生与死的体验,也带有几分唐人的豪华感和豪放感。 4.关于王昌龄的古诗三首1、《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闺怨》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5、《春宫曲》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6、《答武陵太守》 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7、《送郭司仓》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8、《秋兴》 日暮西北堂,凉风洗修木。 着书在南窗,门馆常肃肃。 苔草延古意,视听转幽独。 或问余所营,刈黍就寒谷。 9、《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掉。 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 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 10、《送柴侍御》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1、《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 石溪流已乱,苔径人渐微。 日暮东林下,山僧还独归。 昔为庐峰意,况与远公违。 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 12、《送窦七》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 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 13、《送高三之桂林》 留君夜饮对潇湘,从此归舟客梦长。 岭上梅花侵雪暗,归时还拂桂花香。 14、《送胡大》 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 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 15、《送李十五》 怨别秦楚深,江中秋云起。 天长杳无隔,月影在寒水。 16、《送刘慎虚归取宏词解》 太清闻海鹤,游子引乡眄。 声随羽仪远。势与归云便。 青桂春再荣,白云暮来变。 迁飞在礼仪,岂复泪如霰。 17、《送欧阳会稽之任》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 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 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 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 18、《送裴图南》 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 漫道闺中飞破镜,犹看陌上别行人。 19、《送人归江夏》 寒江绿水楚云深,莫道离忧迁远心。 晓夕双帆归鄂渚,愁将孤月梦中寻。 20、《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棹。 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 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 5.王昌龄的古诗有那些卷一:变行路难塞下曲四首塞上曲从军行二首少年行二首长歌行悲哉行古意放歌行越女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听弹风入松赠杨补阙缑氏尉沈兴宗置酒南溪留赠为张(亻贵)赠阎使臣赠史昭秋山寄陈谠言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宿灞上寄侍御(王与)弟次汝中寄河南陈赞府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代扶风主人答酬鸿胪裴主簿雨后北楼见赠 [一作高适诗]送任五之桂林山中别庞十留别伊阙张少府郭大都尉送韦十二兵曹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 [一作刘慎虚诗]留别武陵袁丞别刘(讠胥)岳阳别李十六越宾留别岑参兄弟送刘慎虚归取宏词解巴陵别刘处士宿裴氏山庄淇上酬薛据兼寄郭微卷二:咏史杂兴秋兴斋心独游香积寺礼拜万回平等二圣僧塔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诸官游招隐寺宴南亭何九于客舍集洛阳尉刘晏与府掾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观江淮名胜图灞上闲居风凉原上作裴六书堂江上闻笛太湖秋夕赵十四兄见访过华阴九江口作大梁途中作途中作山行入泾州小敷谷龙潭祠作段宥厅孤桐琴初日失题赠宇文中丞 [一作畅当诗]箜篌引乌栖曲 [一作李端诗]城傍曲行路难奉赠张荆州卷三:驾出长安 [一作宋之问诗。 ]驾幸河东胡笳曲潞府客亭寄崔凤童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送李棹游江东沙苑南渡头客广陵静法师东斋素上人影塔遇薛明府谒聪上人 [一作孟浩然诗。]谒焦炼师宿京江口期刘慎虚不至寒食即事九日登高万岁楼夏日花萼楼(酉甫)宴应制送欧阳会稽之任同王维集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五韵东溪玩月 [一作王维诗]卷四:朝来曲从军行答武陵田太守题灞池二首击磐老人送胡大题僧房双桐送郭司仓送李十五送张四武陵田太守席送司马卢溪送谭八之桂林送刘十五之郡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 [第二首一作李白诗]采莲曲二首殿前曲二首春宫曲西宫春怨西宫秋怨长信秋词五首青楼曲二首青楼怨浣纱女闺情甘泉歌萧驸马宅花烛观猎寄穆侍御出幽州寄陶副使至南陵答皇甫岳西江寄越弟李四仓曹宅夜饮宴春源龙标野宴听流人水调子梁苑武陵龙兴观黄道士房问易因题送魏二别李浦之京送狄宗亨送薛大赴安陆芙蓉楼送辛渐二首重别李评事别陶副使归南海送单十三毕五归送李五送十五舅留别郭八送窦七巴陵送李十二送裴图南留别司马太守卢溪别人送程六送朱越别辛渐送柴侍御送万大归长沙送吴十九往沅陵别皇甫五送崔参军往龙溪送郑判官送姚司法归吴送高三之桂林旅望 [一作李颀诗]题朱炼师山房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河上老人歌春怨补遗:旅次周至过韩士别业上侍御七兄上同州使君伯留别赠李侍御送别失题又又城旁题净眼师房夜泊庐江闻故人在东林寺以诗寄之寄是正字与张折冲游耆(门者)寺梅道士水亭与黄侍御北津泛舟失题洞庭湖作奉和卢明府九日岘山宴马二使君崔员外张郎中寒食卧疾喜李少府见寻咏青秋日过香积寺与苏卢二员外期游丈八寺而苏不至因有此作奉酬睢阳路太守见贻之作送乔林秋思还山贻湛法师山行寻隐居不遇断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