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词里的悲情词这是李清照写闺怨的: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是李清照怀恋丈夫赵明诚的: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苏轼悼念他的亡妻的: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这是苏轼在中秋遥寄其弟苏辙的: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吕本中的《采桑子》 2.宋词里的“破瓜”什么意思破瓜 常被用来指女子“破身”,即初次**。此本错误用法,但在口语及古今小说类文学作品中也常用 纪年龄 一、指十六岁 破瓜: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以纪年,谓十六岁,诗文中多用于女子。亦作“分瓜”。 《通俗编·妇女》:“宋谢幼盘诗:‘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 《随园诗话》卷十三 有云: 《古乐府》:“碧玉破瓜时。”或解以为月事初来,如破瓜则见红潮者,非也。盖将瓜纵横破之,成二“八”字,作十六岁解也。 段成式诗:“犹怜最小分瓜日。”就是说:还应改怜爱她小小的十六岁年龄。 李群玉诗:“碧玉初分瓜字年。”碧玉是指小家闺女。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家闺女刚刚满十六岁。 破瓜之年 词目 破瓜之年 发音 pò guā zhī nián 释义 瓜字可以分割成两个八字,所以旧诗文称女子十六岁时为“破瓜之年”。 出处 宋·陆游《无题》诗:“碧玉当年未破瓜,学成歌舞入侯家。” 二、指六十四岁 《通俗编》:“若吕岩赠张洎诗‘功成当在破瓜年’,则八八六十四岁。” 冯梦龙《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那杜十娘自十三岁破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