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唐诗敕勒歌 唐诗敕勒歌1.古诗敕勒歌是什么内容敕勒歌北朝乐府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注释]1.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2.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3.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4.苍苍:青色。[简析]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 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 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 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 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2.敕勒川,阴川下《敕勒歌》是我国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鲜卑族间流传的一首民歌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注释】 ①敕勒川――泛指敕勒族游牧的草原,大致在今内蒙古土默特旗一带.②阴山――即阴山山脉,今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③穹(qióng)庐――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④野――在这里应读为yǎ.⑤见――通“现”,读 xiàn,呈现、出现.【译文】 阴山脚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的毡帐一般.蓝天下的草原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3.敕勒歌里的俩野字怎么读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文学现象,应该说Ya和Ye的读音都是正确的,也都是错误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首诗不是绝句、律诗,也不是古诗,而是民歌.民歌就不像诗词一样可以根据格律来判断了.自古以来,由民间传唱,后来经过民间文人的加工,在传唱的过程中,流传下的“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野”读”yǎ”,是有据可考的,但是“天苍苍,野茫茫”里的”野”却都是“也”的音.那么会不会前后两个“野”所指意义不同则读音不同呢?如果我们对照上下文,就会发现,前一句的“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天”显然就是后一句“天苍苍,野茫茫”的“天”,可见这同时出现了“天”和“野”的前后两句是呼应的,前后两个“野”所指意义是一致的.民间传唱的诗歌很多,蒙古族的江格尔、藏族的格萨尔王、维吾尔族的玛纳斯,数百年来竟然没有一句文字记录,都是由艺人通过记忆力传唱的,因此,误传错音的情况屡有发生.敕勒川这首歌也有类似.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古代应该都是唱“亚”音的,后来传唱的过程中逐渐发生了变化,到现在流传的成为了两个音.可是令人尴尬的是,我们的课本,教案,词典已经约定俗成的把第二个野确定为读“也”了,事实上他们也仅仅是可以肯定的一个应该读“亚”而已.所以我才说怎么读都对,怎么读又都不对.而从尊重事实的角度,不管老师怎么教的,我们自己还是读“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