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张籍的成都曲

1. 唐诗张籍

唐诗张籍

1.求张继的全部古诗

张继诗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98张继诗(37首) 抄自《全唐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年,“康熙扬州诗局刻印本”全唐诗卷二四二,编诗一卷三十七首。

枫桥夜泊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阊门即事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安公房问法流连一日复一日,世事何时是了时。试向东林问禅伯,遣将心地学琉璃。

上清词紫阳宫女捧丹砂,王母令过汉帝家。春风不肯停仙驭,却向蓬莱看杏花。

寄郑员外经月愁闻雨,新年苦忆君。何时共登眺,整屐待晴云。

饮李十二宅重门敞春夕,灯烛霭余辉。醉我百尊酒,留连夜未归。

山家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金谷园彩楼歌馆正融融,一骑星飞锦帐空。老尽名花春不管,年年啼鸟怨东风。

感怀调与时人背,心将静者论。终年帝城里,不识五侯门。

长相思辽阳望河县,白首无由见。海上珊瑚枝,年年寄春燕。

归山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空林有雪相待,古道无人独还。

明德宫碧瓦朱楹白昼闲,金衣宝扇晓风寒。摩云观阁高如许,长对河流出断山。

邮亭云淡山横日欲斜,邮亭下马对残花。自从身逐征西府,每到开时不在家。

宿白马寺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

华州夜宴庾侍御宅世故他年别,心期此夜同。千峰孤烛外,片雨一更中。

酒客逢山简,诗人得谢公。自怜驱匹马,拂曙向关东。

赠章八元相见谈经史,江楼坐夜阑。风声吹户响,灯影照人寒。

俗薄交游尽,时危出处难。衰年逢二妙,亦得闷怀宽。

春夜皇甫冉宅欢宴流落时相见,悲欢共此情。兴因尊酒洽,愁为故人轻。

暗滴花垂露,斜辉月过城。那知横吹笛,江外作边声。

登丹阳楼寒皋那可望,旅客又初还。迢递高楼上,萧疏凉野间。

暮晴依远水,秋兴属连山。浮客时相见,霜雕朱翠颜。

题严陵钓台旧隐人如在,清风亦似秋。客星沈夜壑,钓石俯春流。

鸟向乔枝聚,鱼依浅濑游。古来芳饵下,谁是不吞钩。

会稽秋晚奉呈于太守寂寂讼庭幽,森森戟户秋。山光隐危堞,湖色上高楼。

禹穴探书罢,天台作赋游。云浮将越客,岁晚共淹留。

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洛阳作洛阳天子县,金谷石崇乡。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

书成休逐客,赋罢遂为郎。贫贱非吾事,西游思自强。

郢州西楼吟连山尽塞水萦回,山上戍门临水开。珠栏直下一百丈,日暖游鳞自相向。

昔人受险闭层城,今人复爱闲江清。沙洲枫岸无来客,草绿花开山鸟鸣。

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开瓮腊酒熟,主人心赏同。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更喜宣城印,朝廷与谢公。晚次淮阳微凉风叶下,楚俗转清闲。

候馆临秋水,郊扉掩暮山。月明潮渐近,露湿雁初还。

浮客了无定,萍流淮海间。送窦十九判官使江南游客淹星纪,裁诗炼土风。

今看乘传去,那与问津同。南郡迎徐子,临川谒谢公。

思归一惆怅,于越古亭中。前国子博士窦叔向故交日零落,心赏寄何人。

幸与冯唐遇,心同迹复亲。语言未终夕,离别又伤春。

结念湓城下,闻猿诗兴新。江上送客游庐山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会稽郡楼雪霁江城昨夜雪如花,郢客登楼望霁华。

夏禹坛前仍聚玉,西施浦上更飘纱。帘栊向晚寒风度,睥睨初晴落景斜。

数处微明销不尽,湖山清映越人家。冯翊西楼城上西楼倚暮天,楼中归望正凄然。

近郭乱山横古渡,野庄乔木带新烟。北风吹雁声能苦,远客辞家月再圆。

陶令好文常对酒,相招那惜醉为眠。重经巴丘昔年高接李膺欢,日泛仙舟醉碧澜。

诗句乱随青草落,酒肠俱逐洞庭宽。浮生聚散云相似,往事冥微梦一般。

今日片帆城下去,秋风回首泪阑干。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凄凄霜日上高台,水国秋凉客思哀。

万叠银山寒浪起,一行斜字早鸿来。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回。

江汉路长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怀开。游灵岩灵岩有路入烟霞,台殿高低释子家。

风满迥廊飘坠叶,水流绝涧泛秋花。青松阅世风霜古,翠竹题诗岁月赊。

谁谓无生真可学,山中亦自有年华。河间献王墓汉家宗室独称贤,遗事闲中见旧编。

偶过河间寻往迹,却怜荒冢带寒烟。频求千古书连帙,独对三雍策几篇。

雅乐未兴人已逝,雄歌依旧大风传。秋日道中齐鲁西风草树秋,川原高下过东州。

道边白鹤来华表,陌上苍麟卧古丘。九曲半应非禹迹,三山何处是仙州。

径行俯仰成今古,却忆当年赋远游。华清宫天宝承平奈乐何,华清宫殿郁嵯峨。

朝元阁峻临秦岭,羯鼓楼高俯渭河。玉树长飘云外曲,霓裳闲舞月中歌。

只今惟有温泉水,呜咽声中感慨多。春申君祠春申祠宇空山里,古柏阴阴石泉水。

日暮江南无主人,弥令过客思公子。萧条寒景傍山村,寂寞谁知楚相尊。

当时珠履三千客,赵使怀惭不敢言。

2.古诗 秋思 张籍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注释】

开封:打开已封的家书,惟恐遗漏什么,一再补充。

【解说】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秋天思念亲人的情景。秋天到了,洛阳城里刮起了秋风,想写一封信给家里,要说的话很多很多。恐怕匆匆茫茫地没有把心里的话说完,捎信的人要走时,我又打开信封看看还有什么没写。诗人通过写信和“开封”这两个细节的描写,把客居他乡思念亲人的复杂的感情,传神地表达出来了。

【张籍简介】

张籍,768~830,字文昌,唐朝人,祖居苏州,后居和州乌江(安徽和县乌江镇),曾任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故世称张水部、张司业。

为诗手法活泼圆转,有《张司业集》。

3.张籍写的古诗秋思的意思还要中心思想

秋 思张 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译诗: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催我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赶快再添上几句,说不尽的心事,无奈太匆匆.鉴赏: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 ,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张籍这首《 秋思 》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 ,却有含蕴 .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 ,百卉凋零 ,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羁留异乡的游子,见到这一派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异常丰富的.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 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 :‘ 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祖籍吴郡 ,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平添了欲归不得的惆怅 ,思绪变得愈加复杂多端了."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迟迟无法下笔的神情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三、四两句 ,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即将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 ,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 ,加以时间"匆匆",竟使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近乎"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四首》)了.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 ,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 ."复恐"二字 ,刻画心理入微 .这" 临发又开封 "的细节,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当然,并非生活中所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现象都具有典型性 ,都值得写讲诗里 .只有当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方才显出它的典型意义.这首诗,在"见秋风"、"意万重",而又" 复恐匆匆说不尽 "的情况下来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和典型化 ,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摹写 .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此评深得张籍优秀作品创作要旨和甘苦"三昧".这首极本色、极平淡,象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诗,其实印证了王安石精到的评论.。

4.张籍的古诗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见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是一首言此指彼的小诗。唐代士子在参加进士考试前,时行“行卷”,即把自己的诗篇呈给主考官,看看是否投主考官的意。此诗便是行卷之作。此诗借闺房情事来隐寓进士考试。“张水部”即张籍,曾官水部郎中。作者自比新娘,把张籍比作新郎,舅姑比作主考官,作者在问张籍:“我的诗文是否合适?”张籍还写了酬作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5.张籍的著名古诗有哪些

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6.张籍写的著名古诗有哪些

《成都曲》

年代: 唐 作者: 张籍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秋思》

年代: 唐 作者: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野老歌》

年代: 唐 作者: 张籍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节妇吟》

年代: 唐 作者: 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褥。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明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凉州词》

年代: 唐 作者: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张籍

张籍(约766年 — 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人。

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等。

相关内容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