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王羲之唐诗 2. 唐诗三百首毛笔字帖 王羲之唐诗1.关于王羲之的古诗1. 《咏史下·王羲之》 年代: 宋 作者: 陈普 不缘廓庙尽谈空,安得狐狸啸晋宫。 王氏可人惟逸少,更容谢万作三公。 2. 《王羲之》 年代: 宋 作者: 徐钧 人物风流世所推,操持议论每清奇。 自量才位难牟弟,故乞馀年请代之。 3.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年代:唐 作者:杜甫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4. 题王叔明《岩居高士图》 年代:元 作者:倪瓒 临池学书王右军,澄怀观道宗少文。 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 5. 《题夏博士晋王羲之右军像》 年代: 明 作者: 刘炳 上东门外胡雏啸,万里尘飞洛阳道。 潜龙东渡晋中兴,群马南浮国重造。 石城巃嵸昔所都,庶事草草嗟良图。 衣冠简傲礼乐废,朝廷放旷君臣疏。 大令平生最超卓,早年门第居台阁。 内史新除典要枢,右军任重参帷幄。 擅场翰墨出神奇,蔡卫钟张早得之。 昼长燕寝森兵卫,日暖鹅群戏墨池。 来禽青李囊盛寄,裹鲊《黄庭》醉后题。 春风三月山阴曲,群彦流觞映修竹。 一时簪冕属高风,百年文藻怀芳?属。 流落斯文慨古今,后代宸聪复购寻。 小字昭陵传玉枕,数行定武抵千金。 忽见画图双眼失,采采丰神惊玉立。 羽扇萧疏晚日晴,乌纱仿佛秋尘袭。 繁华如梦转头非,典午山河几落晖。 唯有凤凰台上月,春风依旧紫箫吹。 2.“王羲之”的古诗词有哪些兰亭集序 / 兰亭序 魏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 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后迁无锡,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今属浙江)。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译文: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 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 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 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 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 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 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3.关于王羲之的古诗《咏史下·王羲之》 年代: 宋 作者: 陈普 不缘廓庙尽谈空,安得狐狸啸晋宫。 王氏可人惟逸少,更容谢万作三公。《王羲之》 年代: 宋 作者: 徐钧 人物风流世所推,操持议论每清奇。 自量才位难牟弟,故乞馀年请代之。《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年代:唐 作者:杜甫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题王叔明《岩居高士图》 年代:元 作者:倪瓒 临池学书王右军,澄怀观道宗少文。 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题夏博士晋王羲之右军像》 年代: 明 作者: 刘炳 上东门外胡雏啸,万里尘飞洛阳道。 潜龙东渡晋中兴,群马南浮国重造。 石城巃嵸昔所都,庶事草草嗟良图。 衣冠简傲礼乐废,朝廷放旷君臣疏。 大令平生最超卓,早年门第居台阁。 内史新除典要枢,右军任重参帷幄。 擅场翰墨出神奇,蔡卫钟张早得之。 昼长燕寝森兵卫,日暖鹅群戏墨池。 来禽青李囊盛寄,裹鲊《黄庭》醉后题。 春风三月山阴曲,群彦流觞映修竹。 一时簪冕属高风,百年文藻怀芳?属。 流落斯文慨古今,后代宸聪复购寻。 小字昭陵传玉枕,数行定武抵千金。 忽见画图双眼失,采采丰神惊玉立。 羽扇萧疏晚日晴,乌纱仿佛秋尘袭。 繁华如梦转头非,典午山河几落晖。 唯有凤凰台上月,春风依旧紫箫吹。 4.关于王羲之诗词【其一】 代谢鳞次,忽焉以周。 欣此暮春,和气载柔。 咏彼舞雩,异世同流。 迤携齐契,散怀一丘。 【其二】 悠悠大象运,轮转无停际。 陶化非吾因,去来非吾制。 宗统竟安在,即顺理自泰。 有心未能悟,适足缠利害。 未若任所遇,逍遥良辰会。 【其三】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 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 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其四】 猗与二三子,莫匪齐所托。 造真探玄根,涉世若过客。 前识非所期,虚室是我宅。 远想千载外,何必谢曩昔。 相与无相与,形骸自脱落。 【其五】 鉴明去尘垢,止则鄙吝生。 体之固未易,三觞解天刑。 方寸无停主,矜伐将自平。 虽无丝与竹,玄泉有清声。 虽无啸与歌,咏言有馀馨。 取乐在一朝,寄之齐千龄。 【其六】 合散固其常,修短定无始。 造新不暂停,一往不再起。 於今为神奇,信宿同尘滓。 谁能无此慨,散之在推理。 言立同不朽,河清非所俟。 唐诗三百首毛笔字帖1.唐诗三百首哪几首诗的毛笔字最好写书法是种艺术,一个“永”就可以写出数百上千种变化,并非简单就好写。 书法界有言:颜筋柳骨,经过后世的总结、提炼所提供的颜真卿、柳公权的精华唐诗字集是最适合习练的,对入门、晋阶皆有帮助。 颜体:登鹳鹊楼、寻隐者不遇、夜宿山寺、风、满江红、玉树后庭花、春晓、昭君怨、终南望余雪、鹊桥仙、望天门山、秋词、从军行、题都城南庄、游子吟、春江花月夜、春望。 柳体:春夜喜雨、静夜思、寻隐者不遇、江雪、鹿柴、送别、春晓、登鹳鹊楼、塞下曲、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钱塘湖春行、山行、凉州词、芙蓉楼送辛渐、出塞、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 两本精华字帖都收录了《寻隐者不遇》、《春晓》、《登鹳鹊楼》,这三首应当都是各代大家最喜爱练笔的唐诗了。 2.唐诗三百首毛笔小楷字帖卢中南手抄本,现在有售吗找到一首与之有关的,供参考:问广寒文/李者也何时淡光瘦银镰?何时清辉满玉盘?哪地柳梢新妇望?哪地沙场征夫还?谁人徘徊愁难寐?谁人酣醉月下眠?广寒之广有多广?广寒之寒几度寒?【注】安塞区,位于陕西省延安市。 古为白翟地,秦汉设置高奴县,隋唐五代为金明县,北宋以“安定边塞”之意设置安塞堡,蒙古宪宗二年(1252年)设安塞县。地处西北黄土高原腹地,鄂尔多斯盆地边缘,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森林草原地带向风沙草原带的过渡区。 3000年以前这里还是林茂草丰的地方,后历经战争和毁林垦种,形成现在的南有森林、北有沙生植物、中为灌丛草原的植被分布。过此地,夜赏月,思贯古今,有感,写此诗。 3.《唐诗三百首》哪几首诗的毛笔字最好写1《行宫》 唐代: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2.《春晓》 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八阵图》 唐代: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名成 一作:名高)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4.《滁州西涧》 唐代: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5.《早秋三首·其一》 唐代:许浑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4.世界最长的唐诗三百首拓片书法长卷有多长纪录编号:06398-1008-01 纪录性质: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纪录 纪录来源:世界纪录协会数据库 纪录详细: 世界最长的唐诗三百首拓片书法长卷——鲜治江创作的唐诗三百首拓片书法长卷 证书编号:06398-1008-01 颁证日期:2011年2月25日 甘肃省庆城县鲜治江先生于2000年3月至2010年8月创作的唐诗三百首拓片书法长卷,宽0.3米、总长108米,共计8600字,创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长的唐诗三百首拓片书法长卷世界纪录。 The longest “Three Hundred Tang Poems” rubbing calligraphy scroll in the world ——“Three Hundred Tang Poems” rubbing calligraphy scroll created by Zhijiang Xian From March, 2000 to August, 2010, Mr. Zhijiang Xian from Qingcheng County of Gansu province creates a “Three Hundred Tang Poems” rubbing calligraphy scroll of 0.3 meters wide, 108 meters long and with a total of 8600 words, which has created the world record of the longest “Three Hundred Tang Poems” rubbing calligraphy scroll in the world recognized by World Record Associ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