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形容无语的古诗词

1. 泪无语的古诗词(表达无语的诗句)

2. 语的古诗词

泪无语的古诗词(表达无语的诗句)

1.表达无语的诗句

1——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全文:

1——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2——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

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2.表达悲伤却欲哭无泪的古诗有哪些

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3、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朱淑真《减字木兰花·春怨》

4、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3.表悲伤却欲哭无泪的古诗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朱淑真的减字木兰花

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或者李白的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或者李煜的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1.[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2.[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 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 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 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3.[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5.[浪淘沙/李煜]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6.[无题/元缜]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4.有关无言的诗句

有关无言的诗句:

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行》白居易

2、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温庭筠

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李煜

人物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温庭筠(yún)(约812 — 约866),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汉族,太原祁(今天山西省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很不得志,行为放浪。他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jiàn)助教。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5.形容“无言”的诗句有哪些

1、《琵琶行》——唐代白居易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译文: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

2、《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五代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译文:孤独的人默默无语,独自一人缓缓登上西楼。仰视天空,残月如钩。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苏轼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译文:在小屋窗口,正在打扮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惨然不语,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

4、《葬花吟》——清代曹雪芹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译文:不管是花儿的灵魂,还是鸟儿的精灵,都一样地难以挽留。问那鸟儿,鸟儿默默无语,问那花儿,花儿低头含羞。

5、《新雷》——清代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译文:大自然虽然默默无言,但却有情,寒尽而带来春天,悄悄地安排好万紫千红的百花含苞待放。

6.关于‘泪’的诗句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啼鸟惊魂,飞花溅泪,山河愁锁春深。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泪痕红邑绡绞透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脱。 角色寒,也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 。 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乾,泪乾春尽花憔悴。

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眼中泪尽空啼血,忍辱负重谁人知?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愁肠已断无由醉。

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三十年来长在客,两三行泪忽然垂。

丛菊漫淹词客泪,偏多傍,战场开。 君泪盈,妾泪盈。

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掩泪辞丹凤,衔悲向白龙。

单于浪惊喜,无复旧时容。 云山从此别,泪湿薜萝衣。

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

一卮芳酒,一襟清泪,寂寞西窗雨。 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

有笋未出土,中已含泪痕。 离杯有泪饮,别柳无枝春。

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 粉香和泪落君前,相逢恨恨总无言。

青缸挑欲尽,粉泪裛还垂。 未尽一尊先掩泪,歌声半带清悲。

楼上风吹粉泪垂。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君且醉,君不见、长门青草春风泪。 今来数行泪,独上驿南楼。

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却把泪来作水,流也流到伊边。

弹泪别东风,把酒浇飞絮。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 十年花骨东风泪,几点螺香素壁尘。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如今但有,看花老眼,伤时清泪。

醉眼看花花花花,老眼掉泪累累累。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欲去也来无计,马上离魂衣上泪。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拈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自嫌双泪下,不是解空人。

勿作儿女别,泪下如绠縻。 莫自使泪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总无情。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离襟泪犹湿,回马嘶未歇。 归来数行泪,悲事不悲君。

莫染红素丝,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

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

7.泪的古诗词名句

课外古诗词名句集锦 2008年6月6日 星期五 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 5.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潜《移居》) 7.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北朝民歌《木兰诗》) 8.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北朝民歌《木兰诗》) 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梁"王籍《入若耶溪》) 10.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12.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 13.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 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唐"王维《山居秋暝》) 15.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唐"李白《送友人》) 16.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是秋霜?(唐"李白《秋浦歌》) 17.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18.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19.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20.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李白《送友人》) 2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论诗》) 2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唐"李白《将进酒》) 2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将进酒》) 2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25.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唐"李白《夜宿山寺》) 26.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带。(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7.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唐"杜甫《木槛遣心》) 2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唐"杜甫《旅夜书怀》) 2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3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相二十二韵》) 3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杜甫《蜀相》) 33.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唐"杜甫《寄李白二十韵》) 3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35.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6.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37.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唐"杜甫《梦李白》) 38.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唐"白居易《卖炭翁》) 3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琵琶行》) 40.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唐"白居易《琵琶行》) 41.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唐"白居易《琵琶行》) 42.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唐"白居易《琵琶行》) 43.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唐"白居易《琵琶行》) 44.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唐"白居易《卖炭翁》) 4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唐"白居易《长恨歌》) 46.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47.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唐"温庭筠《望江南》) 48.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9.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秋夕》) 50.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二首》其二) 51.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唐"高骈《山亭夏日》) 5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 5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刘禹锡《乌衣巷》) 54.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5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5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57.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唐"李商隐《贾生》) 58.庄周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唐"李商隐《锦瑟》) 5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6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61.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僧云览诗中之句) 6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唐"。

8.伤心落泪的诗句

1.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宋)欧阳修《蝶恋花 》

2.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唐)白居易《琵琶行》

3.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唐)岑参《逢入京使》

4.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宋)李清照《武陵春》

6. 今日山川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唐)李益《上汝州郡楼》

7. 莫道男儿心如铁,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金)董解元《西厢记》

8.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宋)苏轼《江城子》

语的古诗词

1.描写语的诗句

你好

你要的是“雨”吧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绝句》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王禹偁《点绛唇》

粉蝶双双穿槛舞,帘卷晚天疏雨。-毛熙震《清平乐》

2.古诗的语言特点1000字

我们常说:“文如其人”.要准确的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就必须因人而异,了解不同时期不同诗人的风格流派.因人定格,知人论诗,才能对诗歌的语言特点作出准确的分析、判断、鉴赏.对语言整体风格的鉴赏重点是会用一些有关风格类型的专用名词术语.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平实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篇4句20字,毫无难解之处.还有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2)、含蓄隽永.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还有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3)、清新雅致.其特点是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小池》);孟浩然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这是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清新、自然. (4)、形象生动.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赤壁怀古》),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声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 (5)、绚丽飘逸.如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全诗显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 (6) 简洁明快. 其特点是:语言简练利落、洗炼(练)、浅显、明白如话、不加修饰.如贾岛的诗、马致远的散曲等. (7) 雄浑壮丽. 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如曹操的《观沧海》显得胸襟豁达,豪情横溢.最具代表的是盛唐诗歌中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在他们的笔下,有狼山,有大漠,有绝域,有孤城,有奇寒,有酷热,有同仇敌忾的愤慨,有誓死戍边的决心. (8) 粗犷豪放. 李白是豪放风格之集大成者,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是李白豪放诗风的特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气势浩荡,一泻千里;“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古风》)描绘光阴流逝之快,人事变迁之速,一气呵成,天衣无缝.宋词中的豪放派,以苏、辛为最杰出代表. (9) 沉郁顿挫. 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浑厚、浓郁、忧愤、蕴藉.“沉则不浮,郁则不薄.”杜甫之诗,为浓郁之极至.忧愁是杜诗沉郁的主要内容,他的忧愁,不只是个人的,更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因而这种忧愁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使其沉郁获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价值.他的“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沉郁的力作. (10) 悲壮慷慨. 大凡诗人,慨叹风云变幻之疾,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击人民灾难之重,身受命运坎坷之苦,郁积壮志未酬之愤,而忧心忡忡、慷慨悲歌者,均以悲慨目之.可见,悲慨是时代的心声,诗人的呼喊,诗人面对动乱的现实,出于严肃的责任感,遂作悲慨.陈子昂的诗,就以悲慨而驰誉诗坛.《登幽州台歌》是最激动人心的悲慨之诗. (11)缠绵哀怨. 诗作婉曲,感情细腻.如柳永、李清照、中华语言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尤其是古诗词语言更是凝练有加,真可谓一字千金.元代文学家元好问曰:“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因此,须细细推敲,方能解其中之味. 一、了解古诗词言特点 1. 用意十分,下语三分 律诗、绝句、词、曲这些古诗体裁,有固定的形式,这些形式促使诗人必须利用有限的空间表现出丰富的内容,这就决定了古诗语言往往“用意十分,下语三分”的特点,凝练而含蓄,言尽而意无穷.具体表现有两方面: (1)讲究“准确传神”.古代“诗话”中流传着许多关于诗人炼字的佳话趣闻.众所周知的贾岛的“推敲”,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等,就是“炼字”的典范,“准确传神”描摹物态能抓住特征,描摹心理能妙传心绪,描绘情景能使人身临其境. (2)讲究跳跃和留白.古诗词为达到凝神精练,往往会省略一些可省可无的词语,造成诗句上的跳跃或戛然而上,留下空白,而这些跳跃,空白之处往往是诗意所在.诗味所在,读者需借助想象和联想方能完成对诗句的解读,如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诗句省略了谓语动词的一些用以衔接的虚词,我们有解读时需在意象与意象间补上这些省略成分. 古诗鉴赏(一) ——分析古诗的语言特色 教学目标:分析古诗的语言特色. 阅读下面这首诗: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注释: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

3.【求励志的语段(诗句)或文章可引用古文古诗,可半文言文半白话(

: 父母吸毒、8岁开始乞讨、15岁母亲死于艾滋病、父亲进入收容所、17岁开始用2年的时光学完高中4年课程,获得1996年纽约时报一等奖学金,进入哈佛学习,一个真实、努力女孩的人生经历、一段自强不息昂扬奋斗的生命历程,一曲励志向上的美国影片. 经典台词: “世界在转动,你只是一粒尘埃,没有你,地球照样在转动.现实是不会按照你的意志去改变的,因为别人的意志会比你的更强些.生活的残酷会让人不知所措.于是有人终日沉浸在迷茫彷徨之中,不愿意睁大双眼看清形势,不愿去想是哪些细小的因素累积在一起造成了这种局面.” 我要改变我的生活,我要尽力拼搏,不让自己落入社会最底层,我不要终日沉静在迷茫彷徨之中,认定我现在的生活,如果,如果我更加努力呢?别人可以做到的,为什么我不能,人生是可以选择的! 我要上学,我不想做白痴! 人会死花会谢,看似有价值的东西实际上毫无意义,留下一些影象,模糊的影象,供己回忆。

没有人可以和生活讨价还价.所以只要活着,就一定要努力! 请不要闭眼,机会就在下一秒出现! "我觉得有些人只对生活的艰苦灰心丧气,因此把时间都浪费在灰心丧气里,还把这称之为愤怒,拒绝用全面的眼光去看到这种困境." "在那一刻,我意识到,我必须选择,要么对一切屈服,得过且过的生活,要么就得努力,争取过上好日子." "我知道外面有一个更好更丰富的生活,而我想在那样的世界里生活." "放下负担,让它过去,这样才能继续前进." "如果物品不顾一切发挥每一点潜能去做会怎样?""我必须做到,我别无选择." "不,这才叫活着." "那需要努力,但并非不可能." 「每天起床,我看见的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好像都披著一层膜,无法穿透.这种感觉很奇怪,有点悲哀,可是没有办法改变.」,「这些人的动作举止,为什麽这麽不一样?是不是因为,他们来的世界就是这麽不一样?若是这样,那我要更努力、更努力,把我自己推到那个世界去.」 I am gonna to work as hard as I possibly can,and see what will happens! 我为什么要觉得可怜,这就是我的生活.我甚至要感谢它,它让我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往前走.我没有退路,我只能不停地努力向前走.我为什么不能做到?” 世界不是真实的,我们活在彼此的心中. 我可以寻找各种理由对生活低头,也可以迫使自己更好地生活." 你们努力了吗?你们真的努力了吗?我看过很多人在努力,可在我看来,他们只是在尽力,不要尽力而为.要拼命!而且,要找到方向. 当然成功不会青睐于任何想不劳而获的人,只有不断努力的人才能获得它. 这个世界很公平或者世界上根本没有公平,要和别人平起并坐,需要自己的努力. 我希望能和别人平起平坐,而不是象现在这样低人一等.接受良好教育,读遍所有好书.我是不是该发挥自己每一份潜力呢?我必须成功,别无选择. 在线观看:。

4.古诗的、特点求古诗的语言特点和古诗的形象和意境字数多点啊不要几

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古人这么叫,我们现在也跟着这么叫,虽然它其实是很古的,在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就被称为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 古体和近体在句法、用韵、平仄上都有区别: 句法: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用韵: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只在偶数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平仄: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唐以后,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可以不管. 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所以以下只讲近体诗?si=5上面有超详细的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