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描写地名的诗句

1. 描写地名的诗句

描写地名的诗句

1.有哪些带有地名的诗句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4、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6、故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7、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0、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1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4、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1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6、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17、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8、青海长云晴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9、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0、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2、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23、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2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5、襄阳好风曰,留醉与山翁。

26、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 27、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28、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29、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30、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2.古诗中描写地名的诗句要5句.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唐代贾岛《渡桑干》 客舍并州已十霜 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 却望并州是故乡 李白《娥眉山月歌》 娥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我们在鉴赏古代诗歌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不少地名,仿佛二者不解之缘似的。

地名是质实的专门名词,而诗歌是文艺作品,主要在于表达感情,着重创造意境。在诗歌中使用地名,对于创造意境,是否能起到烘托的作用,还是削弱破坏,我们的回答是前者,因为诗人对在什么地点、什么样的环境之下,才触发起他的感兴,总得指点明白,这就需要使用地名;否则,会使一切描写,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唐代张继所写的《枫桥夜泊》,是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其中第三句"姑苏城外寒山寺",是句叙述句,指出了地点,看来平淡,但有了这一句,才能使前面二句的"月落乌蹄霜满天,江村渔火对愁眠"所描写的情景,有所附丽,得到着落;也正因为有了这一句,才引出下一句的"夜半钟声到客船",那就把此时此地,一种特定的环境,完全和盘托出了。 现在就七律、七绝和古体几种诗体,举数例,稍加分析,以资说明。

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是延续多年的安史之乱结束的一年,叛军因首领史朝义自杀,全部瓦解,归降唐王朝,收复了以蓟城(即今北京)为中心的南北一带地方。这一喜讯传到了当时流寓在梓州(今四川三台县)的杜甫,使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情不自禁地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七律名篇。

起句是"剑外忽传收蓟北",劈头就用两个地名,因梓州在剑门关之南,所以称为"剑外",说明了诗人是在千里以外的地方听到这一消息的;另一个地名"蓟北",泛指以蓟城为中心的收复地方,表示消息的内容。下文五句是"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淋漓尽致地刻划了诗人惊喜交加这种心情的进发情景,并准备回乡。下二句便立刻进入行动,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里情绪极为昂扬,连续用了四个地名来说明回乡的行程,由梓州出川,要经涪江、嘉陵江和长江等河流,所以用"巴峡穿巫峡"来代表这段航程;"襄阳下洛阳",这里的两个常见地名代表了当时南北间往来的大道,它以长江北岸的江陵为起点,经荆门、襄阳,出南阳盆地,而至洛阳。这四个地名,前后两对,末一字都是同音,吟咏起来更觉顺口,且音节响亮动听。

全诗用了六个地名,过去的诗评家对于这点,作了高度的评价,认为"主宾虚实,累累如贯珠,真善于将(在这里是统率之意)多者。" 再看**所写的《长征》,这首七律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万人传诵。

开头两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以雷霆万钧之势统摄全局。下文一连使用五个地名--五岭、乌蒙山,大渡河,金沙江和岷山,为我们展开了气壮山河的长征画卷。

长征途中所经过的山山水水何止千百,为何独独选中了这五个地名?因为它们在长征进程中是有关键性意义的地点,包含有丰富的史实,是革命历史的见证;在中国地理上,又是具有鲜明地理特征的重要地名,气象雄伟,非一般山水所能及。所有包孕这五个地名的诗句,一方面是对当地地理特征的刻划,实质上是抒发了革命战士的开阔胸襟。

当我们吟咏这首革命的诗篇时,这一个接着一个的地名,使我们的情绪也跟着逐步昂扬、升华,到达顶点 七律中的三、四两句,称作颔联,讲究对仗工整,在对仗之中又往往使用一些地名,来寄托诗人的感兴。如杜甫在寓居成都时所写的《登楼》,其颔云:"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登楼远眺,俯视澄流,仰观山色,点出这两个地名是即景之作,是写实。锦江在成都市南,为岷江分支走马河的下游,因古时用此水濯锦,鲜于他水",故名,当地也称做府河。

玉垒是山名,唐代于此设置关口,来控制通往藏族地区的要道。以河流与空间联系起来,以关隘与时间相联系,不但使对仗贴切工稳,而且气象雄浑,为下文引出诗人的感慨开了先路。

再如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所写的两句,"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向为历代传诵的名句。瓜州渡和大散关,诗人所以选择两个地名,实含意很深。

前者位于长江北岸,在江苏江都县之南,为南北往来的要津;后者是秦岭的一个隘口,在宝鸡西南,扼通往关中的要道。这两个战略要地,一水一陆,一东一西,当时都是宋金相峙的前线。

诗人通过两个地名来抒发他的爱国热情;而且这两个地方,又都是诗人早年在镇江和南郑军中亲临过的,现在回首往事,无论于国于己,怎么不使他感到悲愤呢? 七绝仅有四句二十八字,篇幅短小,内容丰富深刻,有不少佳作,声辞俱美,情韵无穷,向被认为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珍品。在这种字数有限的诗体之中,能否运用地名,挥洒自如呢?在一首七绝之中,有一句含着地名的,极为常见,固然不必多论I就是二句、三句甚至四句都使用地名,在唐代名家作品之中,也比比皆是,而且也有连用地名达五,六个,之多的。

现在且由我们略举几。

3.关于地名的诗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2、___京口_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3、不识__庐山__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朝辞__白帝__彩云间,千里__江陵__一日还。 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___杏花村_ 6、朝辞 白帝 彩云间,千里 江陵 一日还7、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 下水如天。

8、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9、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无故人。

(阳关)10、但使 龙城 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 东吴 万里船。

12、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13、姑苏 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14、借问酒家何处去,牧童遥指 杏花村 。

15、(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 玉门关 1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 楼兰终不还。

4.关于地名的诗句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出塞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看花 (宋)司马光

(洛阳)春日最繁华,

红绿阴中十万家。

谁道群花如锦绣,

人将锦绣学群花。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木兰辞 (汉)汉乐府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尝茶 (唐)刘禹锡

生柏芳丛鹰嘴芽,

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霄更有(湘江)月,

照出霏霏满碗花

横江词 (唐)李白

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

(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

5.描写地点的诗句

在下一首诗中作者写到了:峨眉 平羌 清溪 三峡 渝州等地点 不知是否合适?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本来,短小的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6.描写地名的诗句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2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6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7(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9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3借问酒家何处去,牧童遥指(杏花村).1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1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 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天门山) 3.孤帆远影碧空近,惟见长江天际。

(黄鹤楼) 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白帝城) 5.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

7.描写中国地名的诗句

打括号的是地名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6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7(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9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3借问酒家何处去,牧童遥指(杏花村)。

1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8.描写地点的古诗

有很多,列举代表作为《枫桥夜泊》的诗人张继的一些作品:郢州西楼吟 连山尽塞水萦回,山上戍门临水开。

珠栏直下一百丈,日暖游鳞自相向。昔人受险闭层城,今人复爱闲江清。

沙洲枫岸无来客,草绿花开山鸟鸣。登丹阳楼 寒皋那可望,旅客又初还。

迢递高楼上,萧疏凉野间。暮晴依远水,秋兴属连山。

浮客时相见,霜雕朱翠颜。洛阳作 洛阳天子县,金谷石崇乡。

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书成休逐客,赋罢遂为郎。

贫贱非吾事,西游思自强。晚次淮阳 微凉风叶下,楚俗转清闲。

候馆临秋水,郊扉掩暮山。月明潮渐近,露湿雁初还。

浮客了无定,萍流淮海间。送窦十九判官使江南 游客淹星纪,裁诗炼土风。

今看乘传去,那与问津同。南郡迎徐子,临川谒谢公。

思归一惆怅,于越古亭中。江上送客游庐山 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会稽郡楼雪霁 江城昨夜雪如花,郢客登楼望霁华。

夏禹坛前仍聚玉,西施浦上更飘纱。帘栊向晚寒风度,睥睨初晴落景斜。

数处微明销不尽,湖山清映越人家。冯翊西楼 城上西楼倚暮天,楼中归望正凄然。

近郭乱山横古渡,野庄乔木带新烟。北风吹雁声能苦,远客辞家月再圆。

陶令好文常对酒,相招那惜醉为眠。送邹判官往陈留 齐宋伤心地,频年此用兵。

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国使乘轺去,诸藩拥节迎。

深仁荷君子,薄赋恤黎氓。火燎原犹热,波摇海未平。

应将否泰理,一问鲁诸生。酬李书记校书越城秋夜见赠 东越秋城夜,西人白发年。

寒城警刁斗,孤愤抱龙泉。凤辇栖岐下,鲸波斗洛川。

量空海陵粟,赐乏水衡钱。投阁嗤扬子,飞书代鲁连。

苍苍不可问,余亦赋思玄。枫桥夜泊 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阊门即事 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华州夜宴庾侍御宅 世故他年别,心期此夜同。

千峰孤烛外,片雨一更中。酒客逢山简,诗人得谢公。

自怜驱匹马,拂曙向关东。城西虎跑寺 石势虎蹲伏,山形龙屈盘。

寺开粱殿阁,坟掩晋衣冠。出涧泉声细,斜阳塔影寒。

近城多战鼓,栖息此中安。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 开瓮腊酒熟,主人心赏同。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更喜宣城印,朝廷与谢公。

重经巴丘 昔年高接李膺欢,日泛仙舟醉碧澜。诗句乱随青草落,酒肠俱逐洞庭宽。

浮生聚散云相似,往事冥微梦一般。今日片帆城下去,秋风回首泪阑干。

游灵岩 灵岩有路入烟霞,台殿高低释子家。风满迥廊飘坠叶,水流绝涧泛秋花。

青松阅世风霜古,翠竹题诗岁月赊。谁谓无生真可学,山中亦自有年华。

河间献王墓 汉家宗室独称贤,遗事闲中见旧编。偶过河间寻往迹,却怜荒冢带寒烟。

频求千古书连帙,独对三雍策几篇。雅乐未兴人已逝,雄歌依旧大风传。

秋日道中 齐鲁西风草树秋,川原高下过东州。道边白鹤来华表,陌上苍麟卧古丘。

九曲半应非禹迹,三山何处是仙州。径行俯仰成今古,却忆当年赋远游。

华清宫 天宝承平奈乐何,华清宫殿郁嵯峨。朝元阁峻临秦岭,羯鼓楼高俯渭河。

玉树长飘云外曲,霓裳闲舞月中歌。只今惟有温泉水,呜咽声中感慨多。

春申君祠 春申祠宇空山里,古柏阴阴石泉水。日暮江南无主人,弥令过客思公子。

萧条寒景傍山村,寂寞谁知楚相尊。当时珠履三千客,赵使怀惭不敢言。

饮李十二宅 重门敞春夕,灯烛霭余辉。醉我百尊酒,留连夜未归。

山家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归山 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空林有雪相待,古道无人独还。

金谷园 彩楼歌馆正融融,一骑星飞锦帐空。老尽名花春不管,年年啼鸟怨东风。

邮亭 云淡山横日欲斜,邮亭下马对残花。自从身逐征西府,每到开时不在家。

宿白马寺 白马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萧萧茅屋秋风起,一夜雨声羁思浓。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