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黄鹤楼的古诗词 2. 楼的古诗词 黄鹤楼的古诗词1.关于黄鹤楼的诗句黄鹤楼诗词首推唐崔颢的《黄鹤楼》昔 人 已 乘 黄 鹤 去,此 地 空 余 黄 鹤 楼。 黄 鹤 一 去 不 复 返,白 云 千 载 空 悠 悠。晴 川 历 历 汉 阳 树,芳 草 萋 萋 鹦 鹉 洲。 日 暮 乡 关 何 处 是,烟 波 江 上 使 人 愁。据说李白登临此楼,也是诗兴盎然,当他发现崔颢的这首诗后,连称“绝妙”,于是写了四名打油诗:一 拳 捶 碎 黄 鹤 楼,一 脚 踢 翻 鹦 鹉 洲,眼 前 有 景 道 不 得,崔 颢 题 诗 在 上 头。 便搁笔不写 ,后有好事之人据此在黄鹤楼东侧修建一座李白“搁笔亭”。 现在黄鹤楼公园内有崔颢的题诗壁,对面即是李白搁笔亭。 李白写下的诗词与黄鹤楼有关的不下五首,其中有一首《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从此,“江城”便成为武汉的美称。 唐代文学家阎伯理在其《黄鹤楼记》中描述“耸构巍峨,上依河汉,下临江流。 ”可谓:“ 危乎,高哉!”无怪李白以“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 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送尔难为别,衔杯惜未倾。 湖连张乐地,山逐泛舟行。诺谓楚人重,诗传谢眺清。 沧浪吾有曲,寄语棹歌声。”抒发自己心头的感慨。 黄鹤楼主楼壁画上有一首《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 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也成为咏诵黄鹤楼的绝句。贾岛《黄鹤楼》 高槛危檐势若飞, 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万古长如旧, 黄鹤何年去不归? 岸映西州城半出, 烟生南浦树将微。 定知羽客无因见, 空使含情对落晖!宋之问 汉广不分天,舟行杳若仙。 清江度暖日,黄鹤弄晴烟。岳飞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跨黄鹤。 陆游 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 汉江交流波渺渺,晋唐遗迹草离离。范成大 谁家笛里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 汉树有情横北斗,蜀江无语抱南楼。白居易 楚思渺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 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刘禹锡 梦觉疑连榻,舟行忽千里。 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 王维 城下沧浪水,江边黄鹤楼。 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2.黄鹤楼的诗句黄鹤楼诗作5首 1送康太守 唐/王维 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朱栏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铙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 郭门隐枫岸,侯吏趋芦洲。 何异临川郡,还劳(原注:一作来)康乐侯。 注:唐开元九年(721年)状元王维,他的《送康太守》一诗中最早直接出现了黄鹤楼3字。 此诗含有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但总的看来思想性、艺术性都不突出,所以古今研究者都不曾关注,各种选本均未选,不过它至少可以证明王维是到过黄鹤楼的。 2黄鹤楼 南唐/卢郢 黄鹤何年去杳冥,高楼十载倚江城。 密云朝卷四山景,流水夜传三峡声。 柳暗西州供写望,草芳南浦偏离情。 登临一向须回首,看却乡心万感生 注:宋乾德四年(966年)南唐进士试(当时南唐奉宋正朔),考《王度如金玉赋》,卢郢高居榜首。 此诗当写于开宝八年(975年)三月南唐灭亡、卢郢入宋之后,离王维写《送康太守》诗240年左右。 3李公择求黄鹤楼诗,因记旧所闻于冯当世者 宋/苏轼 黄鹤楼前月满川,抱关老卒饥不眠。 夜闻三人笑语言,羽衣著履音空山。 非鬼非人意其仙,石扉三叩声清圆。 洞中铿鋐落门关,缥渺入石如飞烟。 鸡鸣月落风驭还,迎拜稽首原执鞭。 汝非其人骨腥膻,黄金乞得重莫肩。 持归包裹蔽席毡,夜穿茆屋光射天。 里闾来观已变迁,似石非石铅非铅。 或取而有众忿喧,讼归有司令几年。 无功暴得喜欲颠,神人戏汝哀可怜。 原君为考然不然,此语可信冯公传。 注:此诗见《东坡居士集》。 诗题中的“冯当世”就是状元冯京。 冯京是湖北人,且居于江夏(即今湖北武汉),对黄鹤楼及相关传说自然是十分熟悉的,但是冯京本人未留下与黄鹤楼相关的文字,他跟人讲的一位看守黄鹤楼老卒的传说的内容却通过苏轼的诗记载下来。 4黄鹤楼 宋/游景仁 长江巨浪拍天浮,城郭相望万景收。 汉水北吞云梦入,蜀江西带洞庭流。 角声交送千家月,帆影中分两岸秋。 黄鹤楼高人不见,却随鹦鹉过汀洲。 注:景仁名侣,广安人,南渡四贤相之一,有文集,今不传,独此诗见《楚志》。 5菩萨蛮·黄鹤楼 现代/** 茫茫九派流中国, 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 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 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 心潮逐浪高! 黄鹤楼 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射。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望黄鹤楼 李白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处为:搴手换足】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 李白 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江夏送友人 李白 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 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 凤无琅□实,何以赠远游。【□处:王干】 徘徊相顾影,泪下汉江流。 3.有关写黄鹤楼的诗句黄 鹤 楼崔 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沼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贾岛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岸映西州城半出,烟生南浦树将微.定知羽客无因见,空使含情对落晖!宋之问汉广不分天,舟行杳若仙.清江度暖日,黄鹤弄晴烟.岳飞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跨黄鹤.陆游苍龙阙角归何晚,黄鹤楼中醉不知.汉江交流波渺渺,晋唐遗迹草离离.范成大谁家笛里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汉树有情横北斗,蜀江无语抱南楼.白居易楚思渺茫云水冷,商声清脆管弦秋.白花浪溅头陀寺,红叶林笼鹦鹉洲.刘禹锡梦觉疑连榻,舟行忽千里.不见黄鹤楼,寒沙雪相似.王维城下沧浪水,江边黄鹤楼.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崔灏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望黄鹤楼李白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李白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江夏送友人李白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凤无琅□实,何以赠远游.徘徊相顾影,泪下汉江流.菩萨蛮·黄鹤楼**莽莽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河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这里的几幅对联,是流传下来有关黄鹤楼的佳作.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恨;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黄鹤飞去且飞去;白云可留不可留.对江楼阁参天立;全楚山河缩地来.楼未起时原有鹤;笔经搁后便无诗.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心远天地宽,把酒凭栏,听玉笛梅花,此时落否?我辞江汉去,推窗寄概,问仙人黄鹤,何日归来?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4.有关黄鹤楼的古诗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人简介 崔颢,唐朝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氏,(公元704?—754年)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 他才思敏捷,擅于写诗,系盛唐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历史上对他的记述不多,故里汴州也很少有关他的传说和故事流传下来,旧《唐书·崔颢传》里非常简略,连他文学上的成就也未提及,这些都是为了什么?很值得人们思考。 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 译文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只留下了这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归来了,唯有悠悠白云仍然千载依旧。 晴天从黄鹤楼遥望江对岸,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长得极为茂盛。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才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赏析 原诗云“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七律约略的可分成前后两层,前四句讲仙人已去的寂寥,后四句说俗人眼下的惆怅。至于诗中的神话传说和地理物事等解释,我就不赘言了,他人的好多解释都是精细得很,比我的瞎说要好得多,读者不妨自行去看。 我只是说因这首诗传下来的神道道的故事。唐人以后盛传此诗,认为它是七律的最优范式。 其实这诗照七律的戒律来比对,它的拗句和重字都是大忌。无奈这个崔颢造境、造意上乃是大家能手,那付仙人乘鹤悠然不返的寂寥引起的失意和失落让你有道不清的感怀和情怀,你还能顾得上什么拗不拗啊?接下来的就是眼前晴川历历在目、芳草萋萋可见,更增添了仙人何在的悠思。 于是,接踵而来的便是思仙引发的思乡之情,真真的烟波江上愁不断了。撇开后来李白评价的因素,你说这诗读了是不是要叫好?真正的好,好就好在它的意境之妙上。 后来有了李白评价的传说,更使本是上品之优的诗篇优而优之了。照《唐才子传》的说法,崔颢诗成且提之于黄鹤楼上后,某次李白亦赴彼游,“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崔颢的这首诗竟然把个诗仙给羞走了,并且日后人人到此罢手,可见是诗之魅力!后人考证,认为这件事好象是想象杜撰而来。 我们也就相信这个“考证”,姑且算为想象杜撰而来的吧。但有两点是真实的:其一,李白真的是游过黄鹤楼,有诗为证:“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并且另有一首《望黄鹤楼》的五言十韵长律亦可为佐证。 其二,李白真的是羡慕崔颢的此诗,因为李白的诗作中至少有两首七律是仿效《黄鹤楼》的。一首是《鹦鹉洲》,诗云“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另一首是《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想一下,李白为什么要仿崔颢的模式来这么两首呢?一定是他真的是羡慕已极,定要找个题材试试身手,于是就选中了“鹦鹉洲和凤凰台”这两个所在作诗题比划这么一把。 结果如何呢?我想,这应该是两种评价,一个是李白自己,他一定认为,象崔颢那样写出来不成问题,更不成难题,崔的成功意境而已。我若有他种境界,会强于他的。 所以李白的诗在其后的时光中总是以意领先而必胜。外人的评价呢,觉得这李白之仿作实在是不如崔颢的好,应警告后代们,仿写为一大禁忌。 但也总觉得这崔颢除此诗外它诗已真的不是绝佳了,哪能比之于李白呢?后来的不如李白,是崔颢傲了呢,还是灵感不常在了?其实,崔颢之一诗仅是瞬间一感的“偶悟”,李白之一生则是通达坦荡的“彻悟”,二人的区别不过如此。所以,我就想起僧道界常有的一种称之为“慧根”的说法,认为慧根是先天所赋,但经后天的修炼方可得到激发而生成慧智---这是我说的。 我就琢磨这个慧智的生成条件:初生的孩子们彼此相差不多,应该说是都有着不错的慧根,余下来的问题就是以怎样的激发方式来出现慧智。宗教界的方法有二,一是专注式修炼,二是气功式修炼。 前者在于静思凝思后的感悟生慧,后者在于沉思静守后的智慧升华。可能友人问,如此烦难,怎能修持,难道还要出家不成?非也!不知你留心过书、画家们的入态情形没有,那种专注与气功的静守是相差不多的,所以,他们在为书作画时就有灵感相伴,于是,不但是生灵感,且长寿。 我们所说的来于慧根的慧智就是这种灵感,只不过气功下生发的慧智是个相对持续的过程,而专注于某事件生发的灵感是个短暂闪现的过程,区别仅此而已。到此大概算是说得清楚了,作任一种学问、写任一种东西,是要有慧智或灵感相伴的,有了这种东西才能出凡入圣,在为诗上才有可能。 5.黄鹤楼古诗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2、《送康太守》 唐·王维 城下沧江水,江边黄鹤楼。 朱栏将粉堞,江水映悠悠。 铙吹发夏口,使君居上头。 郭门隐枫岸,侯吏趋芦洲。 何异临川郡,还劳康乐侯。 3、《黄鹤楼》 唐·卢郢 黄鹤何年去杳冥,高楼十载倚江城。 密云朝卷四山景,流水夜传三峡声。 柳暗西州供写望,草芳南浦偏离情。 登临一向须回首,看却乡心万感生 4、《李公择求黄鹤楼诗,因记旧所闻于冯当世者》 宋·苏轼 黄鹤楼前月满川,抱关老卒饥不眠。 夜闻三人笑语言,羽衣着履音空山。 非鬼非人意其仙,石扉三叩声清圆。 洞中铿鋐落门关,缥渺入石如飞烟。 鸡鸣月落风驭还,迎拜稽首原执鞭。 汝非其人骨腥膻,黄金乞得重莫肩。 持归包裹蔽席毡,夜穿茆屋光射天。 里闾来观已变迁,似石非石铅非铅。 或取而有众忿喧,讼归有司令几年。 无功暴得喜欲颠,神人戏汝哀可怜。 原君为考然不然,此语可信冯公传。 5、《黄鹤楼》 宋·游景仁 长江巨浪拍天浮,城郭相望万景收。 汉水北吞云梦入,蜀江西带洞庭流。 角声交送千家月,帆影中分两岸秋。 黄鹤楼高人不见,却随鹦鹉过汀洲。 6、《菩萨蛮·黄鹤楼》 现代·泽东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7、《黄鹤楼》 唐·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8、《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9、《望黄鹤楼》 唐·李白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10、《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 唐·李白 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 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 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 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11、《黄鹤楼》 唐·贾岛 高槛危檐势若飞,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万古长如旧,黄鹤何年去不归? 岸映西州城半出,烟生南浦树将微。 定知羽客无因见,空使含情对落晖! 12、《江夏送友人》 唐·李白 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 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 凤无琅□实,何以赠远游徘徊相顾影,泪下汉江流。 6.关于黄鹤楼的古诗1、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 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出自宋代刘过的《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译文:芦苇的枯叶落满沙洲,浅浅的寒水在沙滩上无声无息地流过。二十年光阴似箭,如今我又重新登上这旧地南楼。柳树下的小舟尚未系稳,我就匆匆忙忙重回故地。因为过不了几日就是中秋。 早已破烂不堪的黄鹤矶头,我的老朋友有没有来过?我眼前满目是苍凉的旧江山,又平添了无尽的绵绵新愁。想要买上桂花,带着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遥一番。但却没有了少年时那种豪迈的意气。 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崔颢 【朝代】唐 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3、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唐代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题北榭碑》 译文:被贬谪的人要远去长沙,日日西望长安方向也看不见家。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在这五月的江城好似见到纷落的梅花。 4、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凤无琅玕实,何以赠远游?徘徊相顾影,泪下汉江流。——唐李白《江夏送友人》 白话译文:雪花点缀着翠云裘衣,正当冬季,我在黄鹤楼携酒送你。你马上就要像黄鹤一样振奋玉羽,西飞到长安城——帝王州去。 我虽然是凤,却无琅玕来充饥,我用什么来赠送你远游呢?只好徘徊顾影,泪满汉江,留恋难别。 5、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现代**《菩萨蛮·黄鹤楼》 译文:多少大河流贯中国, 而潜隐之一条铁路连接南北。 烟云细雨舒卷着迷茫,龟山与蛇山紧锁着长江。 昔日的黄鹤已飞去了何方? 如今这儿只有些游客过往, 我将借酒浇江以表慷慨, 我的心之潮汐胜似滚滚长江的浪涛。 7.有关黄鹤楼的诗句1,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出自唐代李白的《望黄鹤楼》 白话文释义:向东眺望黄鹤山,只见黄鹤山威势雄伟横出于半空之中。 山的四面环绕着白云,中间的山峰托春天上的太阳。山峦峭立高跨于空中,高峻的上峰深幽邃密。 多次听说过许多仙人在这里学习飞身升天之术。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出自唐代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白话文释义: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出自唐代崔颢《登黄鹤楼》 白话文释义: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4,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出自唐代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题北榭碑》 白话文释义:一旦成为贬谪之人,就像贾谊到了长沙,日日西望,望不见长安,也望不见家。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使这五月的江城又见到纷落的梅花。 5,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洲势逶迤绕碧流,鸳鸯鸂鶒满滩头。 滩头日落沙碛长,金沙熠熠动飙光。舟人牵锦缆,浣女结罗裳。 ——出自唐代孟浩然《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 白话文释义:昔日每次登上黄鹤楼,最爱的就是远眺鹦鹉洲。沙洲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碧绿的江水绕过沙洲缓缓流去。 鸳鸯和鸂鶒鸟在洲边水中嬉戏、漫游。在长长的沙堤之上洒满了落日的余辉,金色的沙滩在夕阳的照耀下闪着熠熠夺目的光彩。 岸边船夫正在系紧小舟缆绳,挽起罗裙的浣纱女正在水边忙碌。 8.描写黄鹤楼的古诗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射。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望黄鹤楼李白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处为:搴手换足】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醉后答丁十八以诗讥余槌碎黄鹤楼李白黄鹤高楼已槌碎,黄鹤仙人无所依。 黄鹤上天诉玉帝,却放黄鹤江南归。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 一州笑我为狂客,少年往往来相讥。君平帘下谁家子,云是辽东丁令威。 作诗调我惊逸兴,白云绕笔窗前飞。待取明朝酒醒罢,与君烂漫寻春晖。 江夏送友人李白雪点翠云裘,送君黄鹤楼。黄鹤振玉羽,西飞帝王州。 凤无琅□实,何以赠远游。【□处:王干】徘徊相顾影,泪下汉江流。 菩萨蛮·黄鹤楼**莽莽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河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楼的古诗词1.关于楼的古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欧阳修《蝶恋花》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古诗十九首》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杜牧《阿房宫赋》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宋 林升《题临安邸》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李白《与夏十二登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柳永《蝶恋花》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俞文豹《清夜录》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李白《关山月》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马荣成《风云》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苏轼《春宵》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苏轼《望海楼晚景》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温庭筠《瑶瑟怨》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杜牧《长安秋望》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温庭筠《赠少年》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晏几道《鹧鸪天》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吴文英《风入松》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张先《江南柳》 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南》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王琪《望江南/忆江南》 春光多在柳梢头,拣得长条插酒楼。杨万里《宿新市》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温庭筠《忆江南》 参考资料:LS的回答;?si=1 2.带楼字的古诗词1、《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作者:辛弃疾 (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译文: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3、《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作者:李清照 (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4、《黄鹤楼》 作者:崔颢 (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5、《渡荆门送别》 作者:李白 (唐)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译文:乘船远行,路过荆门一带,来到楚国故地。青山渐渐消失,平野一望无边。长江滔滔奔涌,流入广袤荒原。月映江面,犹如明天飞镜;云变蓝天,生成海市蜃楼。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不远万里送我行舟。 3.写楼的古诗名句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4.有关“楼”的诗句有哪些1、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2、玉楼宴罢醉和春(唐·白居易·《长恨歌》)3、画楼西畔桂堂东(唐·李商隐·《无题》)4、烛明香暗画楼深(唐·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5、画楼音信断(唐·温庭筠·《菩萨蛮·宝函钿雀金鹦鹏》)6、画楼相望久(唐·温庭筠·《菩萨蛮·凤凰相对盘金缕》)7、玉楼明月长相忆(唐·温庭筠·《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8、何处相思明月楼(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9、楼高不见章台路(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10、玉宇琼楼(宋·苏轼·《念奴娇·凭高眺远》)11、凤楼龙阁(宋·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12、百尺朱楼闲倚遍(宋·晏殊·《蝶恋花·帘幕风轻双语燕》)13、百尺朱楼闲倚遍(宋·欧阳修·《蝶恋花·帘幕风轻双语燕》)14、烟雨满楼山断续(宋·欧阳修·《蝶恋花·翠苑红芳晴满目》)15、天孙梳洗楼(宋·苏轼·《菩萨蛮·画檐初挂弯弯月》)16、画楼南畔夕阳和(宋·苏轼·《浣溪沙》)17、顺风环佩过秦楼(宋·苏轼·《浣溪沙》)18、相对永登楼(宋·苏辙·《水调歌头·离别一何久》)19、奠枕楼东风月(宋·辛弃疾·《西江月·秀骨青松不老》)20、何不作重楼(唐·李商隐·《无题》) 21、满楼红袖招(唐·韦庄·《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22、画楼残点声(唐·温庭筠·《菩萨蛮·竹风轻动庭除冷》)23、舞低杨柳楼心月(宋·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24、倚楼人听欲沾衣(宋·晏几道·《鹧鸪天·陌上濛濛残絮飞》)25、采罢江边月满楼(宋·晏几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26、小玉楼中月上时(宋·晏几道·《鹧鸪天·小玉楼中月上时》)27、日日楼中到夕阳(宋·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28、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云渺渺(宋·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29、舞低杨柳楼心月(宋·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锺》)30、采罢江边月满楼(宋·晏几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31、日日楼中到夕阳(宋·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32、倚楼人听欲沾衣(宋·晏几道·《鹧鸪天·陌上濛濛残絮飞》)33、小玉楼中月上时(宋·晏几道·《鹧鸪天·小玉楼中月上时》)34、只在溪南罨画楼(宋·辛弃疾·《鹧鸪天·趁得东风汗漫游》)35、个个能修五凤楼(宋·辛弃疾·《鹧鸪天·梦断京华故倦游》)36、触破当楼云母屏(宋·辛弃疾·《鹧鸪天·泉上长吟我独清》)37、宣德楼前扇影开(宋·无名氏·《鹧鸪天·日暮迎祥对御回》)38、御楼灯火发春温(宋·无名氏·《鹧鸪天·玉座临轩宴近臣》)39、宣德楼前雪未融(宋·无名氏·《鹧鸪天·宣德楼前雪未融》)40、凭阑试问秦楼路(宋·无名氏·《鹧鸪天·紫陌朱轮去似流》) 5.带有楼字的古诗读音:lóu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 王之涣 《登鹳雀楼》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南唐 李煜 《虞美人》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宋 苏轼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唐 崔颢 《登黄鹤楼》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 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咸阳城东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唐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北宋 范仲淹 《苏幕遮》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唐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原诗:《登鹳雀楼》唐代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赏析:诗人通过描写远方的山和消失在海里的黄河尽头,表现了诗人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励志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6.急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欧阳修《蝶恋花》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古诗十九首》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杜牧《阿房宫赋》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宋 林升《题临安邸》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李白《与夏十二登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杜甫《登岳阳楼》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柳永《蝶恋花》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宋俞文豹《清夜录》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李白《关山月》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马荣成《风云》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李白《夜宿山寺》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苏轼《春宵》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苏轼《望海楼晚景》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温庭筠《瑶瑟怨》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杜牧《长安秋望》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温庭筠《赠少年》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晏几道《鹧鸪天》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吴文英《风入松》江上舟摇,楼上帘招。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张先《江南柳》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南》江南月,清夜满西楼。 王琪《望江南/忆江南》春光多在柳梢头,拣得长条插酒楼。杨万里《宿新市》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温庭筠《忆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