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意境赏析

1. 古诗词意境

古诗词意境

1.有意境的古诗词

乱花渐欲迷人眼 , 浅草才能没马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遂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廖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2.意境优美的古诗

王维的诗意境好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3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4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5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 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以上都是王维的6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7 杜牧《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8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9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10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11 薛涛《送友人》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12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要说词的话那就更多13 踏莎行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14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15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辛弃疾《鹧鸪天》16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7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18 一剪梅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度与泰娘娇。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19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20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还有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范仲淹《御街行(纷纷堕叶飘香砌)》、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声声慢(寻寻觅觅)》不可胜数。古人最讲的就是意境。

3.【古诗文意境有那些

什么是意境?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即所谓“胸罗宇宙,思接千古”,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这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就是“意境”的意蕴.王羲之《兰亭集序》一开头就指出,兰亭给人的美感,主要不在于亭子本身的美,而是在于它可以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说的是抬头一看宇宙如此之大,低头一看,世界万物又是如此丰富多彩,生机勃勃.接下去说:“所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游览者的眼睛是游动的,心胸是敞开的,游目骋怀,因此得到了一种极大的快乐.而这种仰观俯察,游目骋怀,就引发了一种人生感,王羲之接下去又说:“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宇宙无限,人生有限,正如孔子在岸边望着滔滔的江水发出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就是人生感.王勃的《滕王阁序》是一篇极有名的文章.王勃在文章开头也描写了滕王阁建筑的美,但接下去说,滕王阁给人的美感,主要不在于建筑本身,而在于它可以使人看到一个无限广大的空间,看到无限壮丽的景色,给人的感觉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然后他就写到,在这种空间的美感中,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这就是滕王阁所引发的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的感受和领悟.我国云南昆明有一座大观楼,楼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这是一个广阔无边的空间,下联是写无限的时间:“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无限的空间和时间引发了对于人生和历史的感叹.大观楼的这副长联,和王羲之、王勃的两篇文章一样,都说明兰亭、滕王阁、大观楼可以使游览者从有限的时间空间进入无限的时间空间,从而引发一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陶渊明有两句有名的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就是说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上有区别.区别就在于它不仅仅是揭示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的事件的意味,而是要超越具体的事物和事件,要从一个角度去揭示整个人生的意味.唐宋词很多作品很有意境.其中一些大家熟悉的名句,如“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我们读这些词,感到的是一种惆怅,好像旅客思念家乡,茫然若失.这种惆怅是一种诗意和美感,也带给人一种精神的愉悦和满足.在这种美感中,包含了对于整个人生的某种体验和感受,所以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

4.如何分析诗句的意境

意境是古代诗人创作时孜孜以求的形象,写景诗,意境就是融入了作者情感所构造的人化环境。

清代王国维《人间词话》专论了“境界”。“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还认为“境界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故诗词的意境实含意与境两个因素。

因而品味诗词意境也必须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一、意境=意+境分析意境就是寻景、探情的过程。

由外化可观之景捕捉内在虚化之情。各种风格的诗句意境便不同。

一类境意(情)山水诗自然、平淡闲适、愉悦婉约词清空、绮丽哀愁、惆怅、伤痛例:“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自然之境,闲适之情)“宝帘闲挂小银钩”(清空之境,落寞之情)二类境意(情)边塞诗雄伟、粗犷豪迈、高亢豪放词雄健、阔大悲凉、旷达例:“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粗犷之境,豪放之情)“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雄放之情,乐观之情)二、分析:寻景———构境———析情例:分析苏轼《南乡子·送陈述古》中画线句的意境。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

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旧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

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析:抓住“荧荧”残灯和“泪不晴”,描绘了秋雨乍停之夜,诗人在朋友别离后残灯明灭中眼泪涟涟的情景,表达了挚友情深而别后的孤寂伤感情怀。

5.诗词中意境的分类有几种

诗词中意境的分类有:(1) 热烈崇高、慷慨悲壮典型代表曹操的《观沧海》:东临揭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特点在于写景雄奇壮美,气势恢弘;抒情奔腾震荡,磅礴千钧;文辞渲染夸张,振奋激昂。

(2) 悲凉凄清、苍凉悲壮典型代表——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言。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其特点在于写景则苍茫辽远,峻拔萧疏;抒情则豪迈雄健,慷慨悲凉;文辞古朴遒劲,惨烈悠长。 (3) 和平静穆、淡泊静谧典型代表——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淀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首诗的特点在于通过描写大自然的空寂幽趣,表现作者远尘避世的淡泊情绪。

(4) 宏伟壮丽、豪迈飘逸典型代表——王维《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首诗的特点在于写景则壮阔开朗,虚实相生;抒情则豪情满怀,飘逸洒脱;文辞轻健明快,奇谲俊丽。(5) 深邃沉郁、慷慨悲壮典型代表——杜甫的《秋兴八首》第四首: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宅第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迟。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这首诗的特点在于思想上沉郁顿挫,曲回郁结;语言上不饰雕琢,真挚感怀,长于以情动人。

(6) 清新素雅、自然淳朴 典型代表——《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道路阻且长,相去日已远, 思君令人老,与君生别离。 会面安可知。

衣带日已缓。 岁月忽已晚。

相去万余里, 胡马依北风,浮云蔽白日, 弃捐勿复道,各在天一涯。 越鸟巢南枝。

游子不顾反。 努力加餐饭。

这首诗的特点在于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风格纯朴清新。诗中或描写大自然景物,青山绿水,芳草佳树;或描写一些纯洁天真的人物,生动活泼,俏丽可爱。

表现手法多为细致素雅,清新婉转,似流泉鸣琴,洋溢着生气。(7) 纤秣婉丽、秣艳瑰丽典型代表——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鹤鸿。这首诗的特点在于题材多“酒边花下,盛装美人”,表现手法“浓抹彩绘,刻意雕琢”,艺术形象“金碧辉煌,铱艳绝人”。

(8) 凄冷寒凉、哀伤惨淡典型代表——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首诗的特点在于环境哀伤凄冷,如泣如诉,往往以愁肠楚恻的意象打动人心并唤起读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

6.【诗歌意境的主要特征

意境的基本特征关于什么样的作品算有意境,说法并不相同.这同对意境的理解有关.如果认为“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或认为 意境是“作者在作品中创造的表现抒情主体的情感、以情景交融的意象结构方式构成的符号系统”,那么只要是具备了情景交融这个特点,就是有意境.如果把意境界定为:“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的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那么,只有能通过具体的事物和事件揭示出整个人生意味的作品,才是有意境的作品.因此,必须先搞清意境的界定关于意境的界定.在关于意境的各种界定中,我比较倾向于1999年版《辞海》的界定: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 这个提法,讲到意境的特征是“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本人认为其中的“深邃幽远”是指意境的本质特征.这应该比较符合实际.我们在欣赏诗词书画时,看到评论家关于作品意境的评论中,使用最多的评语是:“意境深邃”、“意境深远”、“意境清远”、“意境清幽”、“意境幽深”、“意境开阔”、“意境雄浑、超脱”等.这些字眼都和“深邃幽远”较接近.从字面解释,深邃幽远是指在作品的表层下,含有更深更远的含义,推演之,就是指含有“言外之意”.这一点也和我国古代多数文论家的意见一致,他们在谈到与意境有关的问题时,多很强调言外之意,如“文外之旨”、“象外之旨”、“画外之音”、“境生象外”、“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言有尽,意无穷”等等.因此本文把具有言外之意看作是意境的本质.“言外之意”如何产生?它形成于“虚实相生” 和“意与境谐”.鉴于对“意与境谐”中的“境”在理解上还有歧义.本文改用更通俗的提法——“情景交融”.它是从作品的内容形式方面来说的.“虚实相生”则是从意境的结构方面来说的.这样,本文对意境的特征作如下规定:意境的本质在于有言外之意,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情景交融是意境在内容形式方面的特征,或意境的表现特征;虚实相生是意境在结构上的特征.由于“言外之意”产生于“情景交融”和“虚实相生”,并且也体现在“情景交融”和“虚实相生”中,所以本文主要分析“情景交融”和“虚实相生”.一)情景交融二)虚实相生。

7.【中国诗词的意境分析,举例说明

“意境”定义:“意境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一版,第207页)对于“意”,可解为人的思想意识;“镜”则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分析中国诗词的意境,首先要知道诗词的意和境.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环境的相互映衬或者突显、虚与实的依存、动与静的结合等等,都要分析.具体如下:1.孟郊《游子吟》前四句均为写景(人文环境),后两句寄情,抒发了游子炽烈的报恩之情.又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写景(点明了送别时间,也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柳”音同“留”),后两句直叙离别之情.以上均是情景交融.2.岑参《逢入京使》,诗人明说要请入京使代为家人“报平安”(明),但内容(虚)却只能由读者自行想象.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前两句实写(事件及事件发生时间),后两句虚写(明月陪伴王昌龄至夜郎).这就是意境中的虚实结合,有“无声胜有声”之用.3.诗词中动静结合的例子特别多,也很容易发现,就不列举了.意境的分析着重抓住其意与镜即可,分析情境(情景)与情感,这是意境的内容本身;诗词的虚写与实写以及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这二者读者要体味也不难.因原论作篇幅过长,论述较多,笔者根据自己理解简述如上,有不明或者需补述之处可追问笔者,笔者会尽快给予答复.1)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3)逢入京使[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