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唐诗高适 唐诗高适1.关于高适的古诗有哪些1.《除夜作》唐代: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别董大二首》唐代: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3.《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唐代: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4.《营州歌》唐代:高适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5.《听张立本女吟》唐代:高适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 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诗人: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2.古诗《除夜》高适分析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释] 1.除夜:即旧历除夕。 2.凄然:凄凉,悲伤。 3.霜鬓:两鬓白如霜。 [释意] 住在客栈里,独对残灯,睡不着觉。 不知什么缘故,诗人的心情变得十分凄凉悲伤。在这除夕之夜,想象故乡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而明天又要增加一岁,新添不少白发啊。 佳节思亲是常情,历来如此。但除夕之夜,“独不眠”、“转凄然”、“思千里”,还有一层意思:到了明天,就又增加一岁,包含了诗人年复一年老大无成的伤感。 【名句赏析】“故乡今夜思千里”: 诗人客居他乡,油然而生孤寂的思想之情,单诗人撇开自己,从对方入手,想象故乡亲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这种反客为主的写法,即为反衬手法。 3.关于高适的古诗有哪些高适有《淇上别业》、《酬陆少府》、《自淇涉黄途中作》等诗。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高适的诗对边塞诗派的有着重要的作用。写边塞,苍茫而不凄凉,赋送别,荒渺而不凄切,皆脱前人窠臼,开一代诗风,其诗又以厚重深沉著称,擅长古风,所写边塞诗在冰寒之中包含着热力,在荒凉之中蕴涵着活力,是边塞诗派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4.高适的古诗高适代表诗作: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营州歌》 营州少年爱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蓟门行》 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 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 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呜。 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 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 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 《同李员外贺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 遥传副丞相,昨日破西蕃。作气群山动,扬军大旆翻。 奇兵邀转战,连孥绝归奔。泉喷诸戎血,风驱死虏魂。 头飞攒万戟,面缚聚辕门。鬼哭黄埃暮,天愁白日昏。 石城与岩险,铁骑若云屯。长策一言决,高踪百代存。 威棱慑沙漠,忠义感乾坤。老将黯无色,儒生安敢论。 解围凭庙算,止杀报君恩。唯有关河渺,苍茫空树墩。 《送李侍御赴安西》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离魂英惆怅,看取宝刀雄。 《送裴别将之安西》 绝域眇难跻,悠然信马蹄。风尘经跋涉,摇落怨暌携。 地出流沙外,天长甲子酉。少年无不可,行矣莫凄凄。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高适的诗对边塞诗派的有着重要的作用。写边塞,苍茫而不凄凉,赋送别,荒渺而不凄切,皆脱前人窠臼,开一代诗风,其诗又以厚重深沉著称,擅长古风,所写边塞诗在冰寒之中包含着热力,在荒凉之中蕴涵着活力,是边塞诗派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http://so.gushiwen.org/author_227.aspx 5.高适的古诗别董大 别董大二首(其一)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二首(其二) 高适 六翮飘飖私自怜, 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 今日相逢无酒钱。 封丘作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悲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日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铜雀妓」高适 日暮铜雀迥,秋深玉座清。萧森松柏望,委郁绮罗情。 君恩不再得,妾舞为谁轻。 「塞下曲」高适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深崖无绿竹,秀色徒氛氲。时代种桃李,无人顾此君。 奈何冰雪操,尚与蒿莱群。愿托灵仙子,一声吹入云。 「酬鸿胪裴主簿雨后睢阳北楼见赠之作(一作王昌龄诗)」高适 暮霞照新晴,归云犹相逐。有怀晨昏暇,相见登眺目。 问礼侍彤襜,题诗访茅屋。高楼多古今,陈事满陵谷。 地久微子封,台馀孝王筑。裴回顾霄汉,豁达俯川陆。 远水对秋城,长天向乔木。公门何清净,列戟森已肃。 不叹携手稀,恒思著鞭速。终当拂羽翰,轻举随鸿鹄。 「酬裴员外以诗代书」高适 少时方浩荡,遇物犹尘埃。脱略身外事,交游天下才。 单车入燕赵,独立心悠哉。宁知戎马间,忽展平生怀。 且欣清论高,岂顾夕阳颓。题诗碣石馆,纵酒燕王台。 北望沙漠垂,漫天雪皑皑。临边无策略,览古空裴回。 乐毅吾所怜,拔齐翻见猜。荆卿吾所悲,适秦不复回。 然诺多死地,公忠成祸胎。与君从此辞,每恐流年催。 如何俱老大,始复忘形骸。兄弟真二陆,声名连八裴。 乙未将星变,贼臣候天灾。胡骑犯龙山,乘舆经马嵬。 千官无倚著,万姓徒悲哀。诛吕鬼神动,安刘天地开。 奔波走风尘,倏忽值云雷。拥旄出淮甸,入幕征楚材。 誓当剪鲸鲵,永以竭驽骀。小人胡不仁,谗我成死灰。 赖得日月明,照耀无不该。留司洛阳宫,詹府唯蒿莱。 是时扫氛祲,尚未歼渠魁。背河列长围,师老将亦乖。 归军剧风火,散卒争椎埋。一夕瀍洛空,生灵悲曝腮。 衣冠投草莽,予欲驰江淮。登顿宛叶下,栖遑襄邓隈。 城池何萧条,邑屋更崩摧。纵横荆棘丛,但见瓦砾堆。 行人无血色,战骨多青苔。遂除彭门守,因得朝玉阶。 激昂仰鹓鹭,献替欣盐梅。驱传及远蕃,忧思郁难排。 罢人纷争讼,赋税如山崖。所思在畿甸,曾是鲁宓侪。 自从拜郎官,列宿焕天街。那能访遐僻,还复寄琼瑰。 金玉本高价,埙篪终易谐。朗咏临清秋,凉风下庭槐。 何意寇盗间,独称名义偕。辛酸陈侯诔,叹息季鹰杯。 白日屡分手,青春不再来。卧看中散论,愁忆太常斋。 酬赠徒为尔,长歌还自咍。 「酬庞十兵曹」高适 忆昔游京华,自言生羽翼。怀书访知己,末路空相识。 许国不成名,还家有惭色。托身从畎亩,浪迹初自得。 雨泽感天时,耕耘忘帝力。同人洛阳至,问我睢水北。 遂尔款津涯,净然见胸臆。高谈悬物象,逸韵投翰墨。 别岸迥无垠,海鹤鸣不息。梁城多古意,携手共凄恻。 怀贤想邹枚,登高思荆棘。世情恶疵贱,之子怜孤直。 酬赠感并深,离忧岂终极。 6.高适别董大的一首古诗《别董大二首·其一》唐代: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释义: 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 简介: 这两首送别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六年(747年),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当年春天,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庭兰也离开长安。 当年冬天,高适与董庭兰会于睢阳(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写了《别董大二首》。 扩展资料: 《别董大二首·其二》唐代:高适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释义: 就像鸟儿六翮飘摇自伤自怜,离开京城已经十多年。 大丈夫贫贱谁又心甘情愿,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钱。 赏析: 《别董大》,是唐代诗人高适在送别友人董庭兰时创作的两首七绝,其中第一首堪称千古绝唱,是送别诗中的典范之作。 作品当是写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而且,“今日相逢无酒钱”说明两个人都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贫贱相交自有深沉的感慨。 诗的第二首可作如是理解。第一首却胸襟开阔,写别离而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雄壮豪迈,堪与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比邻。) 的情境相媲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别董大二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