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隶书古诗词 隶书古诗词1.描写隶书的诗句1、隶书俗 唐 吴融 《赠蛩光上人草书歌》 2、数踪篆隶书新得 唐 黄滔 《贻宋评事》 3、程邈隶书 唐 李瀚 《蒙求》 4、布被隶书铭 宋 陆游 《暖阁》 5、汉隶书吕规其阳 宋 黄庭坚 《再和公择舅氏杂言》 6、隶书满纸籀文废 宋 黄庶 《拟欧阳舍人古篆》 7、赠我手写千隶书 宋 释永颐 《赠术者王髯》 8、烦君隶书题 宋 赵蕃 《既过曾居因访刘茂实秀才是日明叔同出恨仲威》 9、乃当隶书趋约易 元 钱惟善 《篆冢歌(有序)》 2.谁有隶书古诗隶书古诗如上图,为宋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书法介绍: 1.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竖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2. 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3. 隶书又称“史书”、“佐书”、“八分”、“隶分”和“分书”等。其中,汉代有“书佐”一职,是专职书写的低级书吏,“佐书”之名由此而来;“八分”一名,即隶书的左波右磔,当时有一种说法:笔势收束无波称“隶”,笔势舒展名“八分”;“史书”则因所习用的人而命名。隶书的主要特征是“波挑”(或叫雁尾),所以长期以来,人们把波势法的书体称为“隶书”。 3.隶书曹全碑诗句欣赏五言二句1.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李白《送陆判官往琵琶峡》 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 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 3.王维《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王维《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5.王维《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6.张九龄《照镜见白发》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7.李商隐《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8.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七言二句: 1.李白《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2.王维《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谁有隶书古诗隶书古诗如上图,为宋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书法介绍: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竖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隶书又称“史书”、“佐书”、“八分”、“隶分”和“分书”等。其中,汉代有“书佐”一职,是专职书写的低级书吏,“佐书”之名由此而来;“八分”一名,即隶书的左波右磔,当时有一种说法:笔势收束无波称“隶”,笔势舒展名“八分”;“史书”则因所习用的人而命名。 隶书的主要特征是“波挑”(或叫雁尾),所以长期以来,人们把波势法的书体称为“隶书”。 5.和书法有关的古诗词1、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 ——唐代:高适《醉后赠张九旭》 译文:兴致一来书法自然天成,醉酒之后语言尤其豪放癫狂。 2、河图八卦出,洛范九畴初。 ——唐代:李峤《书》 译文: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起始源头,洛河的存在才导致了《洛书》的出现。 3、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唐代:李白《草书歌行》 译文:小小少年,小小和尚,名号怀素。你的草书堪称风格迥异,独步天下。 4、丹鼎乍调云母屑,蛮笺初写洛川神。右军书法是前身。 ——清代:徐釚《浣溪沙 寿云间宗人五十,宗人为相国曾孙,年少从军,兼工书法》 释义:炼丹用的鼎没有调出云母碎屑,第一次用高丽纸写洛川神。右军将军王羲之的书法是前身。 5、前朝书法孰为盛,苏黄米蔡得其正。法度难以晋魏论,气象可与欧虞并。 ——元代:唐珙《题王逸老书饮中八仙歌》 释义:前代书法谁为大,苏轼、黄庭坚、米芾、蔡京能够态度品行正派。法律难以晋魏论,气象可以与欧虞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