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晋祠的诗句

1.描写"晋祠"的诗词有哪些

1. 《春日晋祠同声会集得疏字韵》

年代: 唐 作者: 李益

风壤瞻唐本,山祠阅晋馀。水亭开帟幕,岩榭引簪裾。

地绿苔犹少,林黄柳尚疏。菱苕生皎镜,金碧照澄虚。

翰苑声何旧,宾筵醉止初。中州有辽雁,好为系边书。

2. 《木阑花慢 春日游晋祠》

年代: 宋 作者: 李时

忆阑亭佳致,从宪长,剩追寻。问开花高山,晋祠流水,谁是知音。虽无凤笙龙管,劝行杯、时有不弦琴。马首家家明月,眼前处处禅林。一觞一咏畅怀襟。尘世任浮沉。莫论兴亡,休争人我,且乐欢心。韶华岂能常在,又斜阳、西下暮云深。好袖东风归去,春宵一刻千金。

3. 《游晋祠上李逢吉相公》

年代: 唐 作者: 令狐楚

不立晋祠三十年,白头重到一凄然。泉声自昔锵寒玉,

草色虽秋耀翠钿。少壮同游宁有数,尊荣再会便无缘。

相思临水下双泪,寄入并汾向洛川。

4. 范仲淹《题晋祠》

神哉叔虞庙,地胜出佳泉。一泽甚澄澈,数步忽潺溪。

此意谁可穷,观者增恭虔。锦鳞无敢约,长生如水仙。

5. 欧阳修《秋游晋祠》

古城南出十里间,鸣渠夹路何潺潺。

行人望祠下马谒,退即祠下窥水源。

并人昔游晋水上,清澈照耀涵朱颜。

晋水今入并州里,稻花漠漠浇平田。

描写晋祠的句子:

1. 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二十五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水源头,有一片古建园林,统名"晋祠"。这里,山环水绕,古木参天,在如画的美景中,历代劳动人民建筑了近百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

2. 在苍郁的树木掩映之下,清澈见底的泉水蜿蜓穿流于祠庙殿宇之同,历史文物与自然风景荟萃一起,使游人目不暇接,留连忘返。

3. 全碑共一千二百零三字,旨在通过歌颂宗周政治和唐叔虞建国的政策,以达到宣扬唐王朝的文治武功、巩固自己政权的目的。李世民非常喜爱王羲之的墨宝,他在书法艺术上也有颇高的造诣。

2.晋祠有不少诗人题过咏,请问有哪些诗句

大诗人李白游晋祠之后,写下了《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一诗,诗中用比喻与白描的手法渲染了晋水之美,其中“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百尺清潭写翠娥”等句,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宋代范仲淹《题晋祠》写道:“神哉叔虞庙,地胜出佳泉。一泽甚澄澈,数步忽潺溪。

此意谁可穷,观者增恭虔。锦鳞无敢约,长生如水仙。”

欧阳修《秋游晋祠》云:“古城南出十里间,鸣渠夹路何潺潺。行人望祠下马谒,退即祠下窥水源。

并人昔游晋水上,清澈照耀涵朱颜。晋水今入并州里,稻花漠漠浇平田。”

两诗讴歌了难老、善利二泉汇为清流晋水的美景,欧诗还热情歌颂了晋水给人民带来“稻花漠漠”的丰收景象。金代元好问的《过晋阳故城书事》,元代小仓月的《晋溪》,明代杨基的《观晋祠泉》、孙玉的《游晋词》、朱鉴和的《晋祠山水》、雷霖的《游晋词》,清代王尔详的《难老泉和韵》、吴重光的《难老泉》、于汉翔的《难老泉》、周景柱的《晋祠记》、郑昆英的《晋祠难老泉赋》等诗文,从不同侧面或描写泉水的秀美,或歌颂泉水惠泽百姓的美德善利,其中佳句多多,如“泉流戛玉清盈耳,禾稻边云绿满畴”(孙昱);“清泉已代千家井,美利犹滋万顷田”(雷霖);“岚光凝黛,翠草含碧,湛珠辉于星夜,流镜彩于月夕。

……稻花溪畔,红霞与日影同新,靛草池边,紫雾共春禽并飏”(郑昆英),凡此种种,举不胜举。

3.描写晋祠的句子

进入晋祠,山环水绕,古木参天,有近百座的殿、堂、楼、阁、亭、台、榭,它们点缀在树影婆娑、泉流映带之间,是一处历史悠久文物,遗迹丰富的古建林园。

晋祠有三绝。一为宋代侍女像。圣母殿内的宋代彩色泥塑是我国雕塑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尤其是其中的33尊侍女像各有其特殊形象,身体丰满,脸庞俊俏,姿态自然,恰似一批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人物造型。二为周柏。为西周所植,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树高18米,树周5.6米,主干直径1.8米,向南倾斜45度,形似卧龙,又称卧龙柏。难老泉是第三绝。泉水出自悬瓮山断岩层,清澈见底,长流不息,晋水源头特有的长生萍,浓翠如玉,四季长青。

4.描写"晋祠"的诗词有哪些

《春日晋祠同声会集得疏字韵》年代: 唐 作者: 李益风壤瞻唐本,山祠阅晋馀。

水亭开帟幕,岩榭引簪裾。地绿苔犹少,林黄柳尚疏。

菱苕生皎镜,金碧照澄虚。翰苑声何旧,宾筵醉止初。

中州有辽雁,好为系边书。《木阑花慢 春日游晋祠》年代: 宋 作者: 李时忆阑亭佳致,从宪长,剩追寻。

问开花高山,晋祠流水,谁是知音。虽无凤笙龙管,劝行杯、时有不弦琴。

马首家家明月,眼前处处禅林。一觞一咏畅怀襟。

尘世任浮沉。莫论兴亡,休争人我,且乐欢心。

韶华岂能常在,又斜阳、西下暮云深。好袖东风归去,春宵一刻千金。

《游晋祠上李逢吉相公》年代: 唐 作者: 令狐楚不立晋祠三十年,白头重到一凄然。泉声自昔锵寒玉,草色虽秋耀翠钿。

少壮同游宁有数,尊荣再会便无缘。相思临水下双泪,寄入并汾向洛川。

范仲淹《题晋祠》 神哉叔虞庙,地胜出佳泉。一泽甚澄澈,数步忽潺溪。

此意谁可穷,观者增恭虔。锦鳞无敢约,长生如水仙。

欧阳修《秋游晋祠》 古城南出十里间,鸣渠夹路何潺潺。 行人望祠下马谒,退即祠下窥水源。

并人昔游晋水上,清澈照耀涵朱颜。 晋水今入并州里,稻花漠漠浇平田。

描写晋祠的句子: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二十五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水源头,有一片古建园林,统名"晋祠"。这里,山环水绕,古木参天,在如画的美景中,历代劳动人民建筑了近百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

在苍郁的树木掩映之下,清澈见底的泉水蜿蜓穿流于祠庙殿宇之同,历史文物与自然风景荟萃一起,使游人目不暇接,留连忘返。全碑共一千二百零三字,旨在通过歌颂宗周政治和唐叔虞建国的政策,以达到宣扬唐王朝的文治武功、巩固自己政权的目的。

李世民非常喜爱王羲之的墨宝,他在书法艺术上也有颇高的造诣。

5.关于“晋祠”的古诗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唐.李白吴苑晋祠遥望处,可怜南北太相形。——《重酬前寄》唐.刘禹锡风壤瞻唐本,山祠阅晋馀。

水亭开帟幕,岩榭引簪裾。 地绿苔犹少,林黄柳尚疏。

菱苕生皎镜,金碧照澄虚。 翰苑声何旧,宾筵醉止初。

中州有辽雁,好为系边书。——《春日晋祠同声会集得疏字韵》唐.利益晋祠汾水古并州,千骑双旌居上头。

——《太原郑尚书远寄新诗》唐.权德舆遥知到日逢寒食,彩笔长裾会晋祠。——《送房元直赴北京》唐.严维不立晋祠三十年,白头重到一凄然。

泉声自昔锵寒玉,草色虽秋耀翠钿。——《游晋祠上李逢吉相公》唐.令狐楚春游晋祠水,晴上霍山岑。

——《悟禅三首寄胡果》唐.元稹晋祠:中国春秋时代晋国(公元前11世纪)开国君主唐叔虞的祠堂。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悬瓮山下。

创建于北魏以前。晋祠建筑以圣母殿为主体,还有献殿、钟鼓楼、金人台、关帝庙、难老泉、唐槐、周柏等历史文物与自然风景。

其中,建于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mdash;1032)的圣母殿、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以及鱼沼飞梁合称为我国古建筑中的ldquo;三绝rdquo;。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引证解释:周 代 晋国 开国君主 唐叔虞 的祠庙。

在今 山西省 太原市 西南 悬瓮山 麓。 晋水 发源于此。

风景优美,为当地名胜之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唐 李白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时时出向城西曲, 晋祠 流水如碧玉。”

6.李白游晋祠写了一首什么诗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李白 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

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梦思。

不忍别,还相随。 相随迢迢访仙城,三十六曲水回萦。

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 银鞍金络到平地,汉东太守来相迎。

紫阳之真人,邀我吹玉笙。 餐霞楼上动仙乐,嘈然宛似鸾凤鸣。

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东太守醉起舞。 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

当筵意气凌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分飞楚关山水遥。 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归家渡渭桥。

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 五月相呼渡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

行来北京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 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 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 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此时行乐难再遇,西游因献《长杨赋》。

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 渭桥南头一遇君,酂台之北又离群。

问余别恨今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 言亦不可尽,情亦不可及。

呼儿长跪缄此辞,寄君千里遥相忆。 【赏析】: 这首“忆旧游”的诗是作者写寄给好友元演的,演时为亳州(即谯郡,州治在今安徽亳州)参军。

诗曾收入《河岳英灵集》,其中又提到长安失意之事,故当作于天宝三载(744)至十二载(753)间。诗中历叙与元演四番聚散的经过,于入京前游踪最为详明,是了解作者生平及思想的重要作品。

乍看来,此诗不过写作者青年时代裘马轻狂的生活,至涉及纵酒挟妓、与道士交游等内容,似乎并无多少积极的思想意义。其实不然。

须知它是写于作者“曳裾王门不称情”政治遭遇失意,对于社会现实与世态人情均有深入的体验之后。因此,“忆旧游”便不仅有怀旧而且有非今的意味。

诗人笔下那恣意行乐的生活,是作为“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污浊官场生活的对立面来写的;其笔下那脱略形迹的人物,又是作为上层社会虚伪与势利的对立面来写的,自有言外之意在。 诗篇的组织,以与元演的离合为经纬,共分四段。

前三段依次给读者展现出许多美好的情事。 【出处】: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出自《全唐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杂言诗。

这首诗详细叙述了作者自己和谯郡元参军元演历次聚散的经过情况,以与元演的离合为经纬,共分四段。第一段追忆诗人在洛阳时的放诞生活及与元演的第一番聚散,第二段追忆偕元演同游汉东郡与汉东太守及道士胡紫阳游乐情事,第三段追忆诗人在并州受元演及其父亲热情款待的情况,第四段写诗人长安失意时与元又一度相逢。

这是了解李白生平和思想的重要作品之一。全诗既有李诗纵横奔放的优点,又兼有深沉含蓄的特点,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写法极富变化,艺术水平较高。

7.水经注记载晋祠的句子

晋水出晋阳县西悬瓮山。

县,故唐国也。《春秋左传》称,唐叔未生,其母邑姜梦帝谓己曰:余名而子曰虞,将与之唐,属之参。及生,名之曰虞。《吕氏春秋》曰:叔虞与成王居,王援桐叶为珪,以授之,曰:吾以此封汝。虞以告周公。周公请曰:天子封虞乎?王曰:余戏耳。公曰:天子无戏言。时唐灭,乃封之于唐。县有晋水,后改名为晋。故子夏叙《诗》称此晋也,而谓之唐,俭而用礼,有尧之遗风也。《晋书地道记》及《十三州志》并言,晋水出龙山,一名结绌山,在县西北,非也。《山海经》曰:县瓮之山,晋水出焉。今在县之西南。昔智伯遏晋水以灌晋阳,其川上溯,后人踵其遗迹,蓄以为沼,【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於水上。左右杂树交荫,希见曦景。至有淫朋密友,羁游宦子,莫不寻梁契集,用相娱慰,于晋川之中,最为胜处。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