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杜牧的江南春古诗词

1. 古诗词网杜牧诗

2. 兰溪杜牧古诗词

3. 江南春古诗词

古诗词网杜牧诗

1.杜牧诗写牵牛星和织女星的诗

杜牧《秋夕》诗歌鉴赏

秋 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这诗写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

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一句十分含蓄,其中含有三层意思:第一,古人说腐草化萤,虽然是不科学的,但萤总是生在草丛冢间那些荒凉的地方。如今,在宫女居住的庭院里竟然有流萤飞动,宫女生活的凄凉也就可想而知了。第二,从宫女扑萤的动作可以想见她的寂寞与无聊。她无事可做,只好以扑萤来消遣她那孤独的岁月。她用小扇扑打着流萤,一下一下地,似乎想驱赶包围着她的孤冷与索寞,但这又有什么用呢?第三,宫女手中拿的轻罗小扇具有象征意义,扇子本是夏天用来挥风取凉的,秋天就没用了,所以古诗里常以秋扇比喻弃妇。相传汉成帝妃班婕妤为赵飞燕所谮,失宠后住在长信宫,写了一首《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此说未必可信,但后来诗词中出现团扇、秋扇,便常常和失宠的女子联系在一起了。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王建的《宫中调笑》:“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都是如此。杜牧这首诗中的“轻罗小扇”,也象征着持扇宫女被遗弃的命运。

第三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天阶”指皇宫中的石阶。“夜色凉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民间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嫁与牵牛,每年七夕渡河与他相会一次,有鹊为桥。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就是写他们的故事。宫女久久地眺望着牵牛织女,夜深了还不想睡,这是因为牵牛织女的故事触动了她的心,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产生了对于真挚爱情的向往。可以说,满怀心事都在这举首仰望之中了。

梅圣俞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见《六一诗话》)这两句话恰好可以说明此诗在艺术上的特点。一、三句写景,把深宫秋夜的景物十分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冷”字,形容词当动词用,很有气氛。“凉如水”的比喻不仅有色感,而且有温度感。二、四两句写宫女,含蓄蕴藉,很耐人寻味。诗中虽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那种哀怨与期望相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冷如水,坐看牛郎织女星。

2.客中行原文|翻译|赏析

客中行

【唐代】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2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1)客中:指旅居他乡。

(2)兰陵:今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兰陵镇;一说位于今四川省境内。

(3)郁金香:散发郁金的香气。郁金,一种香草,用以浸酒,浸酒后呈金黄色。

(4)琥珀:一种树脂化石,呈黄色或赤褐色,色泽晶莹。这里形容美酒色泽如琥珀。

(5)但使:只要。

作品译文

兰陵的美酒,透着醇浓的郁金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犹如琥珀般晶莹。只要主人同我一道尽兴畅饮,一醉方休,我才不管这里是我的故乡还是异乡呢!

3.杜牧诗中的名句

杜牧,字牧之,号称杜紫薇。

晚唐派诗人。(来源:中书省别名紫微省,因此人称其为“杜紫薇” )晚唐时期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

杜牧诗中的名句有以下诗句:1、浮生恰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汴河阻冻》全诗:千里长河初冻时,玉珂瑶佩响参差。

浮生恰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全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全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4、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赠别》全诗: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5、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全诗: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6、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日齐山登高》全诗: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7、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子规》全诗:蜀地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8、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全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9、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金谷园》全诗: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10、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全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1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绝句》全诗: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2、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寄扬州韩绰判官》全诗: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4.杜牧诗中的名句有哪些

杜牧诗中的名句有: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

释义: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2、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秋夕》

释义: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

释义:水村山郭酒旗在春风中招展,南朝佛寺有多少笼罩烟雨下?

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

释义: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还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5、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

释义: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释义: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7、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寄扬州韩绰判官》

释义: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

8、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赠别》

释义:案头蜡烛有心它还依依惜别;你看它替我们流泪流到天明。

9、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亭》

释义:西楚霸王啊,江东子弟人才济济,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10、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长江秋望》

释义:峻拔的南山与清爽秋色,气势互不相让两两争高?

兰溪杜牧古诗词

1.杜牧 兰溪 赏析

兰溪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这是杜牧会昌四年(844)暮春作,时杜牧在黄州刺史任。诗有原注:“在蕲州西。”蕲州即今湖北蕲春县。兰溪即黄州兰溪镇,镇东有竹林磴,为箬竹山群峰之一,其处多兰,其下有溪,故称兰溪。兰溪在黄州南七十里,自麻城出,东流入长江。

诗中通过兰溪景色的描写与古代发生事情的联想,抒发自己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感慨。因兰溪古属楚国,所以联想到屈原有可能由此路而去潇湘。

2.关于杜牧的古诗大全

七绝·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七绝·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七绝·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七绝·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七绝·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七绝·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七绝·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绝·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七绝·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

觚棱金碧照山高,万国圭璋捧赭袍。

舐笔和铅欺贾马,赞功论道鄙萧曹。

东南楼日珠帘卷,西北天宛玉厄豪。

[诗曰:鞗革金厄,盖小环。]

四海一家无一事,将军携镜泣霜毛。

晴云似絮惹低空,紫陌微微弄袖风。

韩嫣金丸莎覆绿,许公鞯汗杏黏红。

烟生窈窕深东第,轮撼流苏下北宫。

自笑苦无楼护智,可怜铅椠竟何功。

雨晴九陌铺江练,岚嫩千峰叠海涛。

南苑草芳眠锦雉,夹城云暖下霓旄。

少年羁络青纹玉,游女花簪紫蒂桃。

江碧柳深人尽醉,一瓢颜巷日空高。

束带谬趋文石陛,有章曾拜皂囊封。

期严无奈睡留癖,势窘犹为酒泥慵。

偷钓侯家池上雨,醉吟隋寺日沉钟。

九原可作吾谁与,师友琅琊邴曼容。

洪河清渭天池浚,太白终南地轴横。

祥云辉映汉宫紫,春光绣画秦川明。

草妒佳人钿朵色,风回公子玉衔声。

六飞南幸芙蓉苑,十里飘香入夹城。

丰貂长组金张辈,驷马文衣许史家。

白鹿原头回猎骑,紫云楼下醉江花。

九重树影连清汉,万寿山光学翠华。

谁识大君谦让德,一毫名利斗蛙蟆。

[圣上不受徽号。]

河湟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许七侍御弃官东归潇洒江南颇闻自适

高秋企望题诗寄赠十韵

天子绣衣吏,东吴美退居。

有园同庾信,避事学相如。

兰畹晴香嫩,筠溪翠影疏。

江山九秋后,风月六朝余。

锦帙开诗轴,青囊结道书。

霜岩红薜荔,露沼白芙蕖。

睡雨高梧密,棋灯小阁虚。

冻醪元亮秫,寒鲙季鹰鱼。

尘意迷今古,云情识卷舒。

他年雪中棹,阳羡访吾庐。

[于义兴县,近有水榭。]

3.杜牧的古诗(除了清明)杨万里的诗(除了小池

杜牧的古诗有: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帝使中使辅璆琳探禄山反否,璆琳受禄山 金,言禄山不反。]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登乐游原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闻庆州赵纵使君与党项战中箭身死长句 将军独乘铁骢马,榆溪战中金仆姑。 死绥却是古来有,骁将自惊今日无。

青史文章争点笔,朱门歌舞笑捐躯。 谁知我亦轻生者,不得君王丈二殳。

送容州唐中丞赴镇 交址同星座,龙泉似斗文。 烧香翠羽帐,看舞郁金裙。

鹢首冲泷浪,犀渠拂岭云。 莫教铜柱北,空说马将军。

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 帝命诗书将,坛登礼乐卿。 三边要高枕,万里得长城。

对客犹褒博,填门已旆旌。 腰间五绶贵,天下一家荣。

野水差新燕,芳郊哢夏莺。 别风嘶玉勒,残日望金茎。

榆塞孤烟媚,银川绿草明。 戈矛虓虎士,弓箭落雕兵。

魏绛言堪采,陈汤事偶成。 若须垂竹帛,静胜是功名。

街西长句 碧池新涨浴娇鸦,分锁长安富贵家。 游骑偶同人斗酒,名园相倚杏交花。

银秋騕袅嘶宛马,绣鞅璁珑走钿车。 一曲将军何处笛?连云芳树日初斜。

春申君 烈士思酬国士恩,春申谁与快冤魂? 三千宾客总珠履,欲使何人杀李园? 奉陵宫人 相如死后无词客,延寿亡来绝画工。 玉颜不是黄金少,泪滴秋山入寿宫。

读韩杜集 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 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

赠李处士长句四韵 玉函怪牒锁灵篆,紫洞香风吹碧桃。 老翁四目牙爪利,掷火万里精神高。

霭霭祥云随步武,累累秋冢叹蓬蒿。 三山朝去应非久,姹女当窗绣羽袍。

送国棋王逢 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萧萧。 羸形暗去春泉长,拔势横来野火烧。

守道还如周伏柱,鏖兵不羡霍嫖姚。 得年七十更万日,与子期于局上销。

伏柱:一作柱史。 重送绝句 绝艺如君天下少,闲人似我世间无。

别后竹窗风雪夜,一灯明暗覆吴图。 少年行 连环羁玉声光碎,绿锦蔽泥虬卷高。

春风细雨走马去,珠落璀璀白罽袍。 送王侍御赴夏口座主幕 君为珠履三千客,我是青衿七十徒。

礼数全优知隗始,讨论常见念回愚。 黄鹤楼前春水阔,一杯还忆故人无? 自贻 杜陵萧次君,迁少去官频。

寂寞怜吾道,依稀似古人。 饰心无彩缋,到骨是风尘。

自嫌如匹素,刀尺不由身。 到骨:一作锉骨。

自遣 四十已云老,况逢忧窘余。 且抽持板手,却展小年书。

嗜酒狂嫌阮,知非晚笑蘧。 闻流宁叹吒,待俗不亲疏。

遇事知裁剪,操心识卷舒。 还称二千石,于我意如何? 题桐叶 去年桐落故溪上,把叶因题归燕诗。

江楼今日送归燕,正是去年题叶时。 叶落燕归真可惜,东流玄发且无期。

笑筵歌席反惆怅,朗月清风见别离。 庄叟彭殇同在梦,陶潜身世两相遗。

一丸五色成虚语,石烂松薪更莫疑。 哆侈不劳文似锦,进趋何必利如锥。

钱神任尔知无敌,酒圣于吾亦庶几。 江畔秋光蟾阁镜,槛前山翠茂陵眉。

樽香轻泛数枝菊,檐影斜侵半局棋。 休指宦游论巧拙,只将愚直祷神只。

三吴烟水平生念,宁向闲人道所之。 见别离:一作怆别离。

沈下贤 斯人清唱何人和,草径苔芜不可寻。 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

李和鼎 鵩鸟飞来庚子直,谪去日蚀辛卯年。 由来枉死贤才事,消长相持势自然。

赠沈学士张歌人 拖袖事当年,郎教唱客前。 断时轻裂玉,收处远缲烟。

孤直縆云定,光明滴水圆。 泥情迟急管,流恨咽长弦。

吴苑春风起,河桥酒旆悬。 凭君更一醉,家在杜陵边。

忆游朱坡四韵 秋草樊川路,斜阳覆盎门。 猎逢韩嫣骑,树识馆陶园。

带雨经荷沼,盘烟下竹村。 如今归不得,自戴望天盆。

朱坡绝句三首 故国池塘倚御渠,江城三诏换鱼书。 贾生辞赋恨流落,只向长沙住岁余。

[文帝岁余思贾生。] 烟深苔巷唱樵儿,花落寒轻倦客归。

藤岸竹洲相掩映,满池春雨鸊鹈飞。 乳肥春洞生鹅管,沼避回岩势犬牙。

自笑卷怀头角缩,归盘烟磴恰如蜗。 出宫人二首 闲吹玉殿昭华管,醉折梨园缥蒂花。

十年一梦归人世,绛缕犹封系臂纱。 平阳拊背穿驰道,铜雀分香下璧门。

几向缀珠深殿里,妒抛羞态卧黄昏。 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独酌 窗外正风雪,拥炉开酒缸。

何如钓船雨,篷底睡秋江。 醉眠 秋醪雨中熟,寒斋落叶中。

幽人本多睡,更酌一樽空。 不饮赠酒 细算人生事,彭殇共一筹。

与愁争底事,要尔作戈矛? 道一大尹存之学士庭美学士简于圣明 自致霄汉皆与舍弟昔年还往牧支离穷 悴窃于一麾书美歌诗兼自言志因成长 句四韵呈上三君子 九金神鼎重丘山,五玉诸侯杂佩环。 星座通霄狼鬣暗,戍楼吹笛虎牙闲。

斗间紫气龙埋狱,天上洪炉帝铸颜。 若念西河旧交友,鱼符应许出函关。

杏园 夜来微雨洗芳尘,公子骅骝步贴匀。 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

春晚题韦家亭子 拥鼻侵襟花草香,高台春去恨茫茫。 蔫红半落平池晚,曲渚飘成锦一张。

过田家宅 安邑南门外,谁家板筑高。 奉诚园里地,墙缺见蓬蒿。

见宋拾遗题名处感而成诗 。

4.杜牧的诗句有哪些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村行 杜牧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袅袅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朱坡绝句三首(之一) 杜牧 烟深苔巷唱樵儿,花落寒轻倦客归。

藤岸竹洲相掩映,满池春雨鸊鹈飞。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 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销,行人芳草马声骄。

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 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

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兰溪 杜牧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茶山下作 杜牧 春风最窈窕,日晓柳村西。 娇云光占岫,健水鸣分溪。

燎岩野花远,戛瑟幽鸟啼。 把酒坐芳草,亦有佳人携。

柳长句 杜牧 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

莫将榆荚共争翠,深感杏花相映红。 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

隋堤柳 杜牧 夹岸垂杨三百里,只应图画最相宜。 自嫌流落西归疾,不见东风二月时。

柳绝句 杜牧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独柳 杜牧 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 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5.古诗中的兰溪太美了

鸟石耕耘

唐·舒元舆

(一)

万事无心雪漫头,一蓑一笠向东流。

荷锄书图烟中雨,秉耒时耕陇上秋。

(二)

老妇蒸梨朝出盂,小童吹笛倒骑牛。

自来事业传千古,早晚征书出帝州。

释奠日国学观礼闻雅颂

唐·滕珦

太学时观礼,东方晓色分。

威仪何棣棣,环佩又纷纷。

古乐从空尽,清歌几处闻。

六和成远吹,九奏动行云。

圣德尊儒学,春秋奠茂熏。

幸因陪齿列,聊以颂斯文。

自桐庐如兰溪

唐·权德舆

东南江路旧知名,惆怅春深又独行。

新妇山头云半敛,女儿滩上月初明。

风前荡飏双飞蝶,花里间关百转莺。

极目归心何处说,欹眠搔首不胜情。

兰溪棹歌

唐·戴淑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书殿侍宴应制

唐·徐安贞

校文常近日,侍宴忽升天。

酒正传杯至,饔人捧案前。

玉偕鸣溜水,清阁引归烟。

共昔云香暮,春风度几年。

兰溪灵瑞观

唐·舒道纪

澄心坐清境,虚白生林端。

夜静笑声出,月明松影寒。

绛霞封药灶,碧窦溅斋坛。

海树几回老,先生棋未残。

题赤松宫

唐·舒道纪

松老赤松原,松间庙宛然;

人皆有兄弟,谁得共神仙;

双鹤冲天去,群羊化石眠;

至今丹井水,香满北山田。

送客归兰溪

唐·许浑

花下送归客,路长应过秋。

暮随江鸟宿,寒共岭云愁。

众水喧严濑,群山抱沈楼。

因君凭南望,曾向此中游。

送严绅游兰溪

唐·武元衡

剡岭穷边海,君游别岭西。

暮云秋水阔,寒雨夜猿啼。

地僻秦人少,山多越路迷。

萧萧驱马过,何处是兰溪。

江秋居作

唐·贯休

无事相关性自摅,庭前拾叶等闲书。

青山万里意不足,好竹数竿凉有馀。

近看老经加澹泊,欲归少室复何如。

面前小沼清如镜,终养琴高赤鲤鱼。

献钱尚父

唐·贯休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

东南永作金天柱,谢公篇咏绮霞羞。

他年名上凌烟阁,谁羡当时万户侯。

题某公宅

唐·贯休

宅成天下借图看,始笑平生眼力悭。

地占百湾多是水,楼无一面不当山。

荷深似入苕溪路,石怪疑行雁荡间。

只恐中原方鼎沸,天心未遣主人闲。

春晚即事

宋·邱一中

冷曹十日九常闲,却与红尘隔一天。

虫引游丝花片落,鱼穿书卷纸痕斑。

有泉稍近堪供茗,无客相过可看山。

忆煞东园行乐处,莱苹何日再跻攀。

赠杜幼高

宋·叶适

杜子五兄弟,词林俱上头。

规模古乐府,接续后春秋。

奇崛令谁赏,羁栖浪自愁。

故园如镜水,日日抱村流。

(兄弟五人,博学能诗文,时称“杜氏五高”:

伯高、仲高、叔高、季高、幼高)

从辛稼轩游月岩

宋·杜旃

雾霭朦胧晓色新,半空依约认冰轮。

婆娑弄影寒山露,中有钗横鬓乱人。

贫女吟

宋·杜旃

有女颜如花,生长在篷屋;

虽云绝世态,身命无装束;

年过二十未许人,含羞背立东风春。

年年养蚕空纺织,寸缕那能上妾身。

妾身自惜蛾眉好,常恐婚姻成草草。

若教嫁与轻薄儿,不如贫贱家中老。

君不见,西邻女儿衣满箱,自从嫁去减容光

江南春古诗词

1.《江南春》的诗意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诗】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昔日到处是香烟缭绕的深邃的寺庙, 如今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这是描写江南风光的一首七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已经描绘了一幅幅绚丽的图画,但那只是宏观的,而杜牧的《江南春》则相对具体一些,似乎使人参观了几个景点,印象也就更深刻了。杜牧在这首七绝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首先诗人描绘了江南那花红柳绿的世界。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绿树红花;那傍水的村庄,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风招展的酒旗。

“千里”说明是写整个江南,但整体又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意象表现出来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有过渡到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揉进了沧桑之感,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更增添扑朔迷离之美。

诗人在这里不说“朝朝四百八十寺”,而说“南朝四百八十寺”,显然别有意蕴。南朝统治者佞佛,劳民伤财,修建了大量寺庙,《南史·郭祖深传》说:“时帝大弘释典,将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条以为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

据此,杜牧说“四百八十寺”显然说少了。如今“南朝四百八十寺”都已成为历史的遗物,成为江南美妙风景的组成部分了。

审美之中不乏讽刺,诗的内涵也更显丰富。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一句一景,各具特色。

这里有声音有色彩,有空间上的拓展,有时间上的追溯。在短短的28个字中,诗人以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

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

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这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

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

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

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

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

“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只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但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讽刺说”,认为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的时代佛教也是恶性发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讽刺。

其实解诗首先应该从艺术形象出发,而不应该作抽象的推论。杜牧反对佛教,并不等于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佛寺建筑也一定厌恶。

他在宣州,常常去开元寺等处游玩。在池州也到过一些寺庙,还和僧人交过朋友。

著名的诗句,象“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边柳拂桥”,“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都说明他对佛寺楼台还是欣赏流连的。当然,在欣赏的同时,偶尔浮。

2.江南春古诗

江南春 唐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千里江南,到处莺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诗一开头,就象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

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

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

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

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

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

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

“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但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讽刺说”,认为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的时代佛教也是恶性发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讽刺。

其实,解诗首先应该从艺术形象出发,而不应该作抽象的推论。杜牧反对佛教,并不等于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佛寺建筑也一定讨厌。

他在宣州,常常去开元寺等处游玩。在池州也到过一些寺庙,还和僧人交过朋友。

著名的诗句,象“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边柳拂桥”,“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都说明他对佛寺楼台还是欣赏流连的。当然,在欣赏的同时,偶而浮起那么一点历史感慨也是可能的。

3.古诗江南春的全诗

江南春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

1. 啼:叫。

2. 山郭:靠山的城墙。

3. 酒旗:酒店门前高挂的布招牌。

4. 南朝:公元420-589年,南方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的总称。当时建立了大批佛教寺院。

--------------------------------------------------------------------------------

[简析]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开始就展现了江南大自然风光。“千里”是对广阔的江南的概括。这里到处是莺啼,无边的绿叶映衬着鲜艳的红花。这种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景色自然是江南特有的。次句“水村山郭酒旗风”写了江南独特的地形风貌,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风中,酒旗在轻轻地招展。这是多么明丽的江南啊! 一二句写的是晴景,三四句写的是雨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春天的微雨中,则另有一番风光。在山明水秀之处,还有南朝遗留下来的数以百计的佛寺。这些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给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胧迷离的色彩。“四百八十”是虚数,不是实指,突出佛寺之多。

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

4.(江南春)古诗意思

江南春

作者:【杜牧】 年代:【唐】 体裁:【七绝】 类别:【山水】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1)山郭:山城。酒旗:古代酒店外面挂的幌子。

[译文]:千里江南,到处莺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象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但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讽刺说”,认为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的时代佛教也是恶性发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讽刺。其实,解诗首先应该从艺术形象出发,而不应该作抽象的推论。杜牧反对佛教,并不等于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佛寺建筑也一定讨厌。他在宣州,常常去开元寺等处游玩。在池州也到过一些寺庙,还和僧人交过朋友。著名的诗句,象“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边柳拂桥”,“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都说明他对佛寺楼台还是欣赏流连的。当然,在欣赏的同时,偶而浮起那么一点历史感慨也是可能的。

5.《江南春》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1、译文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2、原文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3、注释

①莺啼:即莺啼燕语。

②郭:外城。此处指城镇。

③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④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⑤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4、创作背景

杜牧生活的晚唐时代,唐王朝以做大厦将倾之势,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牛李党争。..一点点的侵蚀着这个巨人的身体。

而另一方面,宪宗当政后,醉心于自己平淮西等一点点成就,飘飘然的做起了长生不老的春秋大梦,一心事佛,韩愈上《谏佛骨表》、险些丢了性命。宪宗被太监杀死后,后继的穆宗、敬宗、文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继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大大削弱了政府的实力,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杜牧这年来到江南(江苏江阴),不禁想起当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诚,到头来是一场空,不仅没求得长生,反而误国害民。既是咏史怀古,也是对唐王朝统治者委婉的劝诫。后来武宗发动会昌灭佛,从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矛盾。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

5、作者简介

杜牧(803-853),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学者。公元828年(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以七言绝句著称,境界特别宽广,寓有深沉的历史感。如《赤壁》、《题乌江亭》、《过华清宫》、《泊秦淮》、《清明》、《江南春绝句》、《山行》等都是流传至今的名篇。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全唐诗》收其诗八卷。

6.江南春古诗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千里江南,到处莺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象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但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讽刺说”,认为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的时代佛教也是恶性发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讽刺。其实,解诗首先应该从艺术形象出发,而不应该作抽象的推论。杜牧反对佛教,并不等于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佛寺建筑也一定讨厌。他在宣州,常常去开元寺等处游玩。在池州也到过一些寺庙,还和僧人交过朋友。著名的诗句,象“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边柳拂桥”,“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都说明他对佛寺楼台还是欣赏流连的。当然,在欣赏的同时,偶而浮起那么一点历史感慨也是可能的。

7.《江南春》的诗句是什么

江南春杜 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注释]1. 啼:叫.2. 山郭:靠山的城墙.3. 酒旗:酒店门前高挂的布招牌.4. 南朝:公元420-589年,南方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的总称.当时建立了大批佛教寺院.--------------------------------------------------------------------------------[简析]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小小的篇幅,描绘了广阔的画面.它不是以一个具体的地方为对象,而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题为《江南春》.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开始就展现了江南大自然风光.“千里”是对广阔的江南的概括.这里到处是莺啼,无边的绿叶映衬着鲜艳的红花.这种有声有色、生机勃勃的景色自然是江南特有的.次句“水村山郭酒旗风”写了江南独特的地形风貌,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风中,酒旗在轻轻地招展.这是多么明丽的江南啊!一二句写的是晴景,三四句写的是雨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春天的微雨中,则另有一番风光.在山明水秀之处,还有南朝遗留下来的数以百计的佛寺.这些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给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胧迷离的色彩.“四百八十”是虚数,不是实指,突出佛寺之多.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

8.古诗江南春

希望能帮到你 古诗《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诗 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 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都有酒旗迎风飘动。

南朝统治者笃信佛教足足建有四百八十座寺庙, 如今有多少楼台都笼罩在这蒙蒙的烟雨之中。 赏析 这是描写江南风光的一首七绝。

江南多么迷人,多么令人向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已经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绚丽的图画,但那只是宏观的,而杜牧的《江南春》则相对具体一些,似乎领我们参观了几个景点,印象也就更深刻了。杜牧在这首七绝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首先诗人把我们带入了江南那花红柳绿的世界。你看,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绿树红花;那帝水的村庄,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风招展的酒旗,多么令人心驰神往!“千里”说明是写整个江南,但整体又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意象表现出来的。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有过渡到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揉进了沧桑之感,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更增添扑朔迷离之美。诗人在这里不说“朝朝四百八十寺”,而说“南朝四百八十寺”,显然别有意蕴。

南朝统治者佞佛,劳民伤财,修建了大量寺庙,《南史·郭祖深传》说:“时帝大弘释典,将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条以为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据此,杜牧说“四百八十寺”显然说少了。

如今“南朝四百八十寺”都已成为历史的遗物,成为江南美妙风景的组成部分了。审美之中不乏讽刺,诗的内涵也更丰富了。

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一句一景,各具特色。这里有声音有色彩,有空间上的拓展,有时间上的追溯。

在短短的28个字中,诗人以极具概括性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 明代的杨慎对《江南春》的评价在历史上也相当有名,其评价如下: 明杨慎《升庵诗话》云: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驳曰: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

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