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李山诗经讲座全集

1. 李山诗经

李山诗经

1.李山认为关雎是什么诗

李山认为《关雎》不是爱情诗而是贺婚诗

“大家对《关雎》这首诗的误解最严重。”李山说,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描写来看,这属于第三人称,这就是最简单的说明:“班上男生给女生写情诗,会用第三人称吗?不会。”

君子跟淑女这不是爱情,那是什么?李山说,诗里确有爱情的因素,不过不是在追求爱情,而是第三人在表示祝贺,诗里讲了一个男人要取一个好女人,犹如烙饼,看似简单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如果说非要认为它是一首爱情诗,那它也是限定在婚姻范围内,而不是追求。“这是一首贺婚诗,别人结婚了,大家去凑热闹,祝愿婚姻得意。”

同时,李山还从字面上对《关雎》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如果把它当成一首爱情,那是忽略了诗歌本身所含有的承重的。他说,中国人认为结婚是人伦的开始,所以《关雎》偶然也必然地放在了诗经第一位。

2.单选题] 李山认为,《关雎》是什么诗

北师大教授李山解读《诗经》“风诗的情韵” 《诗经》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底 先圣孔子说,一个人“不学《诗》”,就“无以言”。

孔子所说的《诗》,正是被称为中国诗歌开山之作的《诗经》。 曾经,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对《诗经》的熟悉程度,对《诗经》引用的恰当程度,都是衡量一个人文化修养的标志。

而今天,即使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也很难保证读过完整版本的《诗经》,但当普通人在日常对话中引用比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样的《诗经》中的诗句时,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中国人,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它的哺育和影响,《诗经》一直都是国人精神世界的永恒故乡,即使你从未厘清《关雎》出自“风”还是“颂”。 正因为《诗经》的永恒,阐释《诗经》成为儒学研究者的传统。

比如,《关雎》以雎鸠之雌雄和鸣,以喻夫妻之和谐相处,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至少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中国文学史的解说中,国人听到的几乎是这一种完全相同的声音。

但新近出版的《风诗的情韵——李山讲〈诗经〉》一书中,作者李山却大胆地提出:《关雎》不是一首爱情诗。 《风诗的情韵——李山讲〈诗经〉》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三十年《诗经》研究的成果,而他也将重返央视《百家讲坛》,全新解读《诗经》。

李山曾先后师从启功、聂石樵、夏传才等学者,在先秦两汉文学研究领域卓有成就。他的新作《风诗的情韵》以《诗经》中160篇国风作品为底本,广泛涉及婚姻、家庭、恋爱、农耕、狩猎、战争、劳役等题材,以浅白的语言、有趣的角度娓娓道来这部比《论语》更原生的国学经典。

近日,本报记者邮件采访了李山先生,就《诗经》的影响、被误读的经典和国学热背后等问题,李山先生均一一解答。 不朽的《诗经》 一切古典诗歌的文化基因 记者:您研究《诗经》近年,还曾3次为它作注解。

为《诗经》情有独钟? 李山:首先《诗经》本身着迷,越是研读她,就越能感的魅力。就像《诗经·小雅·里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开阔心胸,放开视野。

知道玉石的硬度仅次于金要磨它必须要靠它山的石头就是说我们要研究我们自们应该借助于什么?借助当方,他们在人类学、在社会哲学各方面的成就;另外,学典学问,选择一部自己喜爱典长期守着,也是一种不错法。这叫做建立学术根据住脚跟,再向外扩。

记者:在您看来,《诗经》重要在哪儿? 李山:前辈、同辈的研绩,是它山之石;国外同行的三十何对令人到她鹤鸣》,她教我们刚石,。也己,我代西学、在习古的经的办地,站究竟究成研究也是它山之石。

研究文学,不知道一些历史的、哲学的、人类学的以及社会学的知识与方法,是没有大出息的。敞开胸怀,学习各方面的学术,特别是其方法,非常要紧。

《诗经》是我国诗歌文学的开山,要理解中国诗歌,必须要了解《诗经》。而且,她还不单影响诗,也影响赋等其他体式的文学。

中国在后来所以出现唐诗、宋词及元曲那样的诗文学,就是因为最初的文学基因好。《诗经》中就有这后来一切古典诗歌的文化基因。

记者:您先后师从启功、聂石樵、夏传才等中国文学史大家,他们对您研究《诗经》助益良多。 李山:当年投靠到夏先生门下,就是看了他的《诗经研究史概要》,作为一个本科生,这本书给我打开了“诗经学”宽阔的天地。

在治学上,夏先生让我看到了一个人的阅历与看问题之间的联系。聂先生典雅而谦谨,一丝不苟。

他是先秦文学的大家,对《诗经》是有很多独特看法的。听启先生谈古论今,真如醍醐灌顶,叫人醒悟,读文学,任何的书呆子气、死板气,都不行。

我常对自己的研究生讲:“我比你们幸运,我遇到了天下最好的老师,你们就没这样幸运了!”老前辈的典范,让我一辈子都不敢松懈。 记者:中国人的日常用语里都少不了《诗经》,但是对于现代人来说,《诗经》里的确颇多生僻字,意思难懂。

您的讲解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李山:生字问题的解决,倒不是大难题。一加注音、解释,就可以了。

大难题在如何把诗经蕴含的民族文化的精髓想清楚,讲出来,且以一种恰当方式表达出来。在这本书中,我的解读尽量做到深入浅出,让人看得懂,媒体也应该促进大众关心自己的民族文化根本性的经典著作。

记者:您认为《诗经》中最美的篇章是哪一篇? 李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多好的句子,多妙的境界。唐诗宋词,也不过如此吧。

我喜欢。其他还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每次读,都为之心动。

《关雎》不是爱情诗 记者:“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出自《诗经·周南·关雎》,这是《诗经》开篇第一首诗,也是《诗经》里知名度最高的句子。但您在新书中提到,《关雎》不是一首爱情诗。

李山:我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人称形式不对。淑女、君子,都是第三人称;二是篇中的器物不对,有钟鼓,是贵族典礼场合采用的。

把一首作品的主体理解错了,诗篇的价值也就被估计歪了。将《关雎》作《诗经》开篇,这样的编排次第,并不是无因由的,反映的是周人对婚姻、夫妻恩情的重视。

在周代,人们用婚姻形式来粘合异姓异族,打造一个文化人群的整体。你。

3.目前谁的诗经译注最好

最好是程俊英的《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有注释,有白话翻译,有收藏价值。程俊英先生对自己《诗经译注》并不很满意,因为诗是不可译的,翻译诗歌意思容易传达,韵味却会丧失殆尽。

想要深入研究,最好是程俊英、蒋见元的《诗经注析》,中华书局。有非常详细的注释,没有白话翻译。这个版本被收入中华书局“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很有价值。

比较常见的版本还有周振甫的《诗经译注》,中华书局。个人认为比较而言,程俊英的版本更好。

另外还有高亨的《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这本书的意识形态性较强,建议算了。

4.古代王室结亲男方会去女方接亲吗

我不是历史专业,只能从历史迷层面回答这个问题。

古代王室结婚要看具体的朝代,还有结婚双方的身份等一系列问题来综合考虑这个问题。一般来说如果如果双方身份相等或者女方身份较男方显贵的话,男方应派人或者亲自去女方家迎亲;如果女方身份较男方低,就要看情况了,一般来说就是女方家将女儿送至男方家,这个可以参考汉武帝的母亲王皇后的案例。

一般过程大致跟平民一样,双方家属商议婚礼或者是委托媒人去女方家打探,谈妥后交换信物商定日期、彩礼等。到约定日期,女方家庭派遣卫队将女方送至男方家,除了出嫁女子之外,一般还有金银彩礼,仆人、护卫之类的;男方有权对女方陪嫁品做出要求,比如秦穆公就曾索取百里奚。

婚礼现场,除了结婚双方之外,还会邀请其他贵族参加,诗经《召南.何彼襛矣》对此有比较详细的描述。关于中国古代贵族婚俗,尤其是周的婚俗我推荐李山老师的《诗经中的不老爱情》,可以去b站上自行搜索。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