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灯展的诗句

1.描写灯会的诗句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苏道味《正月十五夜》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宋朝姜白石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欧阳修《生查子》

唐寅《元宵》中也因“不展芳尊开口笑”,发出“如何消得此良辰”的叹息,无名氏则轻叹“怕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2.描写灯会的诗词

青玉案·元夕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代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生查子·元夕

【作者】欧阳修 【朝代】宋代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十五夜观灯

【作者】王諲 【朝代】唐代

暂得金吾夜,通看火树春。

停车傍明月,走马入红尘。

妓杂歌偏胜,场移舞更新。

应须尽记取,说向不来人。

正月十五夜

【作者】苏味道 【朝代】唐代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3.关于“看花灯”的诗句

1.《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正月十五夜灯》,是唐代诗人张祜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本诗描写 家家出门、万人空巷、尽情而来、尽兴方归闹上元夜的情景,使上元灯节成为了最有诗意,最为消魂的时刻。 2.《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十五夜观灯》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诗词之一,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人们在节日之夜观灯赏月,尽情歌舞游戏。

青年男女在这个欢乐祥和的日子里相互表达爱慕之意。 3.《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为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此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全词采用对比手法,上阕极写花灯耀眼、乐声盈耳的元夕盛况,下阕着意描写主人公在好女如云之中寻觅一位立于灯火零落处的孤高女子,构思精妙,语言精致,含蓄婉转,余味无穷。

4.《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

《京都元夕》 是金朝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写了金代京都元宵佳节人山人海,人们盛装出游的欢快气氛,全诗浅白如话却富有情趣,用短短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在节日的欢乐之情。

5.《解语花·上元》 周邦彦 风消绛蜡,露浥红莲,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

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

看楚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

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

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

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这是词人飘流他乡,逢元宵节的忆旧感怀之作。

先写元宵夜的灯节花市,巨大的蜡烛,通明的花灯,露水虽然灯笼纸打湿,可里面烛火仍旺。 月光与花市灯火互相辉映,整个世界都晶莹透亮,嫦娥也想下来参加人间的欢庆。

苗条的楚地姑娘在花市嬉戏,箫鼓喧闹,满路溢香。又写“昔日”京都的元宵。

4.描写花灯的诗句有哪些

1,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宋代 辛弃疾

2,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上元夜六首》唐代 崔液

3,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夜》 唐 苏味道

4,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十五夜观灯》唐 卢照邻

5,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生查子·元夕》 宋 欧阳修

花灯起源自汉武帝于农历正月十五日于皇宫设坛祭祀当时天神中最尊贵的太一神,由于彻夜举行,必须终夜点灯照明,此为元宵节点灯的开端;在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土后,由于道教神仙术与佛教燃灯礼佛的虔诚互相结合,每到正月十五夜,城乡灯火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挂灯,形成一个中西合璧的独特习俗。

5.形容“花灯”的诗句有哪些

1. 曲屏深幌解香罗,花灯微透。《滴滴金·尊前一把横波溜》

2. 弦管千家沸此宵,花灯十里正迢迢。《元夜有感》

3. 卿月花灯彻夜明,吟肩随处倚倾城。《邀祝秀才(二首)》

4. 剩绮余芬还有韵,夜阑频点照花灯。《落花(六首)》

5. 月下对花灯下字,年来渐觉老上关。《眠昏》

6. 插花呼酒少年场,烂赏花灯十里香。《灯夕》

7. 起吹松叶烬,自点臼花灯。杨万里

8. 风流百巧花灯手,犹是夫差国里人。《姑苏元夕》

9. 雨粘初藓壁,风谢欲花灯。《清夜》

10. 高眠茅屋人亦老,相对梅花灯欲昏。《除夜》

11. 故宫盆景嵌珠宝,元夜花灯下陇畦。《刨冻菜》

12. 春风九市花灯。尚忆东楼行乐,谈笑故人情。

13. 桂魄澄辉,禁城内、万盏花灯罗列。《念奴娇·桂魄澄辉》

14. 讶鼓通宵,花灯竟起,五夜齐开。《失调名》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