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春节的诗词、民俗、春联春节的诗句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____ 王安石《元日》 2、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____ 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3、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____ 高适《除夜作》 4、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____ 王安石《元日》 5、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 ____ 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6、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____ 陆游《除夜雪》 7、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____ 薛道衡《人日思归》 8、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____ 戴复古《除夜》 9、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____ 文天祥《除夜》 10、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____ 苏轼《守岁》 11、衣懒换,酒难赊。可怜此夕看梅花。 ____ 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12、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____ 陆游《除夜雪》 13、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____ 皇甫冉《春思》 14、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____ 刘长卿《新年作》 15、一年滴尽莲花漏。 碧井酴酥沈冻酒。____ 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16、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____ 文征明《拜年》 17、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____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18、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____ 孟浩然《田家元日》 19、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____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春节的习俗 大年初一,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再拜年。 一般是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孩子压岁钱,压住邪祟大年初二,出家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一同回娘家拜年。正月初三,走亲访友,留客吃饭,大摆筵席。 正月初四,祭祀财神,灶王回人间查户口。 正月初五,五路迎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 (户神、灶神、门神,土神、行神)正月初六,马到成功。送穷,把穷送走,把财富带进来,招财进宝。 正月初七,人寿年丰。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摊煎饼吃七宝粥,安顿身心,生养生息。 正月初八是谷日,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这年稻谷丰收。 正月初九是天日,玉皇大帝的生日,人们举行祭奠,求天公赐福。正月初十是石头的生日,祭石感恩。 正月十一祭拜紫姑,她是弱女子的保护神。 正月十二搭建灯棚,为元宵节做准备。 正月十三灶下点灯,自这天起巷陌桥道皆。正月十四顺天圣母生日,顺天圣母是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除春节之外的最重要的一个节日,这日吃元宵、看花灯、放烟花、舞龙舞狮子、踩高跷等庆祝活动。 春节的传说: 从前,有一种怪兽的名字叫“年”。 它的头上长着角,非常厉害。平时,年兽躲在海底下,快过春节了,年兽就会从海底下爬出来,吃牛羊鸡猪,甚至人。 有一次,老百姓知道年兽要来了,都带着牲口进山里躲避,这时候,来了一位白胡子老爷爷。一位老婆婆劝白胡子老爷爷赶快躲一躲。 白胡子爷爷说,我住在这里,不会怕年兽的,只会是年兽怕我。 原来,年兽最怕红色,响声和火光。 从那以后,大家知道了敢走年兽的好办法。春节快到的时候,都会在门口贴上红对联,红福字,在窗子上贴上红窗花,还会放起“砰砰啪啪”响的爆竹,烟花。 春节,是一年之岁首,农历新年,传统上的“年节”。传统名称分别有新春、新岁、新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过年。 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祭祀活动演变来,其起源蕴含着丰厚深邃的人文与自然文化内涵。年节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代人民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 在古代民间,人们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便开始“忙年”了,一直到正月十九日。现代的新年节期一般是指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元宵节)。 过春节前,背井离乡的人们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春节期间,亲朋好友之间都会相互走访拜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春节活动均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祭神祭祖、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 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民俗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关于元旦的诗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为一年的第一天。 元旦还有许多别名,如元朔、元正、正旦、端日、岁首、新年、元春等等,现在则将元旦和新年大多给予公历的一年之首使用,而旧历的元旦则专门使用春节,或者大年初一等等区别之。元日,本意为吉日,从《东京赋》以来相沿以正月初一为元日。 《乐府诗集》十四,南朝梁萧子云《介雅》三首之三:“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人吴自牧《梦梁录》一正月:“正月朔日,谓之元旦。 俗呼为新年。”汉代以来,每逢元旦,都要举行元会,朝廷举行群臣百官以及外国使节朝会祝贺的礼仪。 汉代张衡《东京赋》:“于是孟元春日,群后旁戾”,“言诸侯正月一日从四方而至。 ”(薛综注),唐宋因袭此风尚。 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献岁视元朔,万方咸在庭”,是从接受朝拜的皇帝的视角记载元朔之日万方在庭的场景;盛唐中唐之际的诗人卢纶等人,则是从朝拜者士大夫的角度记载百官朝贺的盛况:“万戟凌霜布,森森瑞气间。 垂衣当晓日,上寿对南山。 济济延多士,跹跹舞百蛮。小臣无事谏,空愧伴鸣环。” (《元日早朝呈故省诸公》)“鸣?随鹓鹭,登阶见冕(音留)。”(《元日朝回中夜书情寄南宫二故人》)杨巨源《元日观朝》:“天颜入曙千官拜,元日迎春万物知”“寿酒年年太液池”“丹凤楼前歌九奏,金鸡竿下鼓千声。 ”(《元日含元殿下立仗丹凤楼门下宣赦相公称贺二首·其一》)许浑:“千官共削奸臣计,万国初衔圣主恩。”(《正元》一作元日,一作元正)这些诗句,为我们描绘了百官于元旦早朝庆贺新年的场景:从万戟森森的御前警卫中趋步前行,文武百官依照官阶品位依次行礼称贺,然后,在鼓乐歌舞中举行酒会。 田家元旦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 今朝?q起?| 我年已??仕 ?o?尚?n农 桑野就耕父 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夂?共说此年丰 元 日 王安石 爆竹?中一?q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敉ÍÈ??把新桃?Q旧符 元日(玉?谴海? 毛滂 一年滴尽?花漏 碧井屠苏?c?鼍? ?院锨蜕衅廴?春?B苗?l先到柳 佳人重?袂чL??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少相知 只与?|君偏故旧 元旦?笔(选一) ?献章 天上风??c??r ?R??遗草茅知 ??旋打?寿e酒 稚子齐歌??q? 老去又逢新?q月 春?砀泻没ㄖ? 晚风何?江?堑?吹到?|溟月上?r 丁卯元日 钱谦益 一樽?q酒拜庭除 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 占年更喜?艟S鱼 ??欲迎新巢燕 ?斐??疏旧著?? 旋了比?鸡黍局 ?K?o?m事到吾?] 甲午元旦 孔尚任 ?疏白发不盈? 守?q?鸂t竟?U眠 剪烛催乾消夜酒 ?A囊分遍买春钱 听?裢脑?看?Q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 五更?g笑拜新年 。 3.有关春天的诗歌春水2004年02月03日18:07:57 李英昌你从山里归来,用刺伤的手 沿路点指着,紫薇、丹桂 隔着形色各异的面目 你抚摸它们体内变化万端的春水 不肯平息,在寂寞的小镇发呆 任凭一只只蝴蝶飞出掌心春天的歌谣崔墨卿 春在枝头飘绕 春在花间闪耀 春在燕翅声声歌唱 春在鸽哨翩翩舞蹈 春给西山一片绿涛 春给长河一串欢笑 春给田野沸腾喧嚣 春给古城百媚千娇 春雷擂响鼙鼓 春风奔走呼号 春雨播洒歌谣 春潮汹涌如涛 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染绿了人们的每个细胞 一只希望的鸟儿在北京人的心头 正悄悄地筑巢(摘自《京郊日报》)。 4.关于春天的诗歌春天其实这么简单(外4首)春天的城镇 福祉的城镇 开敞而明亮 象鹰鸣 象蜂箱 以至我握不住信念 就闯进女人酒店 还没有啜饮 也来不及后顾 一伙肮脏乞丐 已把守了所有出门 善良将影响我的一生 我只好掏尽钱财 满怀忧伤 然后空囊回家 春天呵 春天其实就这么简单 1996-3-3 春天二十行 春天,我们又一次被拯救出来 象地穴里的毒蝎,开始蠢蠢欲动 桃花水,艳阳天,如今难闻鹧鸪啼 不过南方的春天要比节气来得稍迟 迎春仅是一种民间仪式 烟雨如丝忧怨地飘过乌瓦 我看见香草、昆虫、花苞和病菌 甚至骨子里的旧伤都一齐要发芽 姑娘握紧捣杵。 一个干尽坏事的 政客,却仍然端坐会议中间 朝气蓬勃吗?其实他们也并不闲逸 商贩叫嚣于晴朗的墟市两边 老实的农民赶来选购谷种和锄柄 每年春天有许多美好东西暗淡下去 又有些新鲜的东西会浮现 哦,这个过早染上怀旧情绪的男人 因为过早发现自己的苍白和衰退 春天的藤箱,肯定没攒足多少盘缠 而火苗宛若一把催情粉,蛊惑人心 如果可能我想去阻止他们弄脏春天 1998-5-5 红布遮过春天雷神独霸山头 雷神又开始 转动他重重的炮台 火索一闪 照亮人间每个阴暗角落 雷神一定会找到残害五谷的富豪 水神威威武武杀出河谷 水神的长舌卷走我家油寮和木桥 水神刮走了农民的血肉 南风之薰兮把人醉 南风吹得女人比草更脆 奔走陌上的女人呵 敞开她又肿又胀的乳坠 一匹红布遮过上春吉日 土地祠下社鼓一响人妖难辨 瘟疫象红色琼浆袭进村庄 春天刚过就断了粮草 父亲空空两手 在南方温湿的烟田里 他只能苦苦巴望收成的六月 令我彻夜难眠的仍是那只 彻夜啼血的鸟 一不留心 我就迷失在一块荒凉的地方 这时节 山坡罩进青烟 遍地飞扬纸钱 只有 飘泊世界的精灵捡食路边寒食 梅雨连下那么久 只是如今有谁还能象我 靠整日整日怀念阳光 生活下去 1990-5-17 闰年(长诗选1) 第一章 青春 红布又遮过春天 春神勾芒驾一春牛 来到破败的我家门前 河东河西,我没落的农业村庄 迟迟不肯起床的新嫁娘 太阳晒到了屁股上。妇女仍在祈谷 坐在远方田陌上,周王子食麦与羊 兵士们逃至郊外,解除武装 八个人一同醉倒在女人酒窖 枪械被雨淋坏 春之十日,你要日日狂饮 十碗百草熬汤,这种芳香无比的 药汤,会赶走青色妖魔 打开天堂的门,河水奔腾其上 乳汁暴涨,滋养众儿女和四方万象 哄鸣无所不在。 穿过桃林的迷艳 便是二月十五,今年花朝 浆液四溢的春夜,欢乐之门洞开 情欲蜂王,情欲蜂王 扑向丰盈的花香。推牛下田 尖锐的喘息,躬耕而隆起 受孕之土地,疲惫得象中奖的穷人 春天乃无可抵挡 万物疯长,不可一世 你看大毒王幸福得眯起双眼 惟独人类不再一岁一枯荣 人却那么容易自命不凡且自高自大 从人类奴隶这群宇宙蚂蚁开始 掘土搬石,建造埃及金字塔 哪个王朝不是大兴土木 肆意掠夺,俯首听命于朝庭 最后又走向自己亲手筑起的祭台 霸道的首领,挥戈城垛 发起战事,军队象黄色麦虫 在平原上拥来拥去,为之丧亡 油菜开花妇娘过家 城中谋士工于心计 藏身高塔日夜演算 以致常年水土不服 胭脂装扮了丑女人 儿童从小就会学坏 花朝(客家节俗志之一) 传说掌管花事的神会在花朝释放大小花妖。 涌出巢穴的、自由自在的、淫荡的妖仙们,抢占花朵,粉饰太平,而使农历二月十五这天变成一个美丽又危险的日子。大姑娘被禁闭深闺里,大姑娘被劝告勿着花衣,大姑娘因为经不住诱惑,大姑娘容易误入歧途,败毁花容。 古训曰:别花开了己花煞,己花煞了不结子。据称花朝还是一个天赐的娶婚吉日。 花朝的确又是花痴、花蝶、花狐、花蛇们的盛大节会,他们春心荡漾,结群在旷野上,癫歌疯舞,欢喜无比。当然这天也可能乌云密布,阴风晦雨,令我们凡人甚至妖仙都足难出户,并摧坏百花,大伤风景。 1995-4-30。 5.关于春节的古诗关于春节的古诗,现代中国人最熟悉的,大概首推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写得热闹生动,有新年的欢乐气息,也有清新的涵义,因此在民间广为传颂,历经数代而难被人遗忘。王安石这首诗中,出现三个和春节有关的具体意象:爆竹、屠苏和桃符,这是中国人过年的习俗。爆竹,是发明了火药的中国人的一个创造,过年放爆竹的习俗,千百年来延续至今,是中国人除旧迎新的特殊方式。 除夕夜,新年钟声敲响时,中国大地上四面八方响起的鞭炮,也许是地球上最热闹的声音。春节早晨起来,地上到处可见鞭炮的残屑。记得很多年前,我曾为《文汇报》的春节画刊题诗,其中有幅版画,画面无人,只有农家院门,门上贴着红春联,门前一地鞭炮的碎屑。我的诗句写些什么已经淡忘,但那画面还清晰地记得,这画面的涵义,外国人看不懂,中国人一看就知道是过春节。这幅画的情景,其实可以用古人的诗句来描绘:“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这是唐代诗人来鹄的诗句。元代大书画家赵子昂也有一首七绝写春节放爆竹,写得比王安石热闹得多:“纷纷灿烂如星陨,霍霍喧逐似火攻。” 关于爆竹,范成大的《爆竹行》写得最详细,诗中写的是除夕夜燃放爆竹的过程,如果用来描绘现代人迎新春时的喧闹景象和内心祈祷,也无不可: 食残豆粥扫尘罢, 截筒五尺煨以薪, 节间汗流火力透, 健仆取将仍疾走。 儿童却立避其锋, 当阶击地雷霆吼。 一声两声百鬼惊, 三声四声鬼巢倾。 十声连百神道宁, 八方上下皆和平。 却拾焦头叠床底, 犹有余威可驱疠。 范成大诗中的爆竹,是将竹竿在火中烤热后击地爆炸,发出“雷霆吼”,这是真正的爆竹。用纸和火药制鞭炮,大概是后来的事情了。 王安石《元日》诗中写到的“屠苏”,一说是指酒。屠苏酒,据说是用一种叫屠苏的草浸泡的酒,只是现在无人知晓屠苏草为何物,有人认为这就是江南一带的茅草。也有另一种说法,屠苏,是一座草庵名,有人在庵中浸泡成药酒,能健身强骨,此酒便被称为屠苏酒。古时风俗,正月初一全家老小要聚在一起喝屠苏酒,先幼后长,轮流敬酒,最老的长辈总是最后喝。苏子由晚年诗中曾写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描写的就是这种习俗。 “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是桃符。桃符,是画着神像、写有神像名字的桃木板,也就是门神。正月初一清晨,将桃符挂在门上迎新避邪,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到后来,其实是用写在红纸上的春联替代了古时的桃符。王安石这句诗,近代很多人有想象力丰富的解读,说这是指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表现了诗人鼓吹改革的新进思想。这样的解读,联系王安石的身世经历,不算牵强,不过,我还是在这首诗中更多感受到迎接新春的欢悦。 陆游的七绝《除夜雪》,写的也是除夕夜守岁迎春节: 北风吹雪四更初, 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 灯前小草写桃符。 诗中所涉,正是王安石《元日》中的屠苏和桃符。窗外大雪纷飞,诗人独自在屋里喝酒写春联,迎接新年来临。这首诗,虽没有《元日》的欢庆气氛,却是过年时一个寂寞文人形象的生动写照。 赵丽宏 6.关于春天的诗歌有哪些关于春天的诗: 1、《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6、《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