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美哉诗经朗诵 2. 美哉诗经 美哉诗经朗诵1.《美哉.诗经》的全文内容是什么我从网上的视频上记录下来的,但总感觉不是全文,貌似视频也有删节 《美哉 诗经》 有一种美 无需修饰 那是从心里流出来的长歌 河畔滩头 关关雎鸠的鸣唱声里,我们听见了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爱情箴言 山野林地 坎坎伐檀声里,我们看见一群袒露的脊背上,迸发出的 不稼不穑 胡取禾三百亿兮的悲愤 旌旗呼啸处,我们听见了出征将士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的怒吼 无论放浪还是婉约 无论高歌引吭还是踱步吟哦 听起来都是那样的自然 真切 活脱 透明 纯粹得就像远古的天空 无邪得就像源头的活水 这 就是诗经 有一种美不会凋谢 那是盛开在一个民族血脉上的鲜花 三千多年前,在一个古老的国度里 那些没有留下姓氏的先民 将生活 爱情 劳动揉进琴瑟 让散布在山间田野里的飞歌流韵 漫延成一条生生不息的歌的长河 这 就是诗经 历史的风吹落了无数的皇冠 催散了无尽的繁华 却吹不断那一串串带响的竹简 以及竹简上留下无数指纹的风景 三千年涛声云灭 不变的 还是那跳动着生命活力的人性之美 逃之夭夭 灼灼其华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谷则异室 死则同穴 这无以伦比的东方之美啊 美的河流 美的田野 美的天空 美的云彩 更有美的人 美的情操 美的节奏 美的律动 在人类所有关于美的描绘中 诗经是最美的容貌 来吧,让我们沿着诗三百的诗行 去踏青 去漂流 去追寻 去拾起封尘记忆中永远的歌 哦 美哉 诗经 2.《美哉.诗经》的全文内容是什么我从网上的视频上记录下来的,但总感觉不是全文,貌似视频也有删节《美哉 诗经》有一种美 无需修饰 那是从心里流出来的长歌河畔滩头 关关雎鸠的鸣唱声里,我们听见了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爱情箴言山野林地 坎坎伐檀声里,我们看见一群袒露的脊背上,迸发出的 不稼不穑 胡取禾三百亿兮的悲愤旌旗呼啸处,我们听见了出征将士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的怒吼无论放浪还是婉约无论高歌引吭还是踱步吟哦听起来都是那样的自然 真切 活脱 透明纯粹得就像远古的天空 无邪得就像源头的活水这 就是诗经有一种美不会凋谢那是盛开在一个民族血脉上的鲜花三千多年前,在一个古老的国度里 那些没有留下姓氏的先民 将生活 爱情 劳动揉进琴瑟 让散布在山间田野里的飞歌流韵 漫延成一条生生不息的歌的长河这 就是诗经历史的风吹落了无数的皇冠 催散了无尽的繁华却吹不断那一串串带响的竹简 以及竹简上留下无数指纹的风景三千年涛声云灭 不变的 还是那跳动着生命活力的人性之美逃之夭夭 灼灼其华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谷则异室 死则同穴 这无以伦比的东方之美啊 美的河流 美的田野 美的天空 美的云彩更有美的人 美的情操 美的节奏 美的律动 在人类所有关于美的描绘中 诗经是最美的容貌来吧,让我们沿着诗三百的诗行去踏青 去漂流 去追寻 去拾起封尘记忆中永远的歌哦 美哉 诗经。 3.诗经中适合朗诵的篇目1、《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3、《周南·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4、《邶风·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5、《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6、《邶风·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7、《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8、《鄘风·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希望能帮助到你 4.诗经中优美的诗歌仅供参考: 1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2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 3 赳赳武夫,公侯腹心。《诗经·周南·兔罝》 4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周南·汉广》 5 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诗经·召南·草虫》 6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邶风·柏舟》 7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8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诗经·邶风·绿衣》 9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10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诗经·邶风·凯风》 11 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式微》 12 天实为之,谓之何哉!《诗经·邶风·北门》 13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诗经·邶风·静女》 14 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诗经·鄘风·君子偕老》 15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16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17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18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19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诗经。卫风。氓》 20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卫风·木瓜 21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2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23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诗经·郑风·将仲子》 24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郑风·风雨》 25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26 河水清且涟猗。《诗经·魏风·伐檀》 27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28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29 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诗经·秦风·无衣》 30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经·陈风·月出》 31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32 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经·豳风·七月》 33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34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诗经·小雅·天保》 35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36 乐只君子,万寿无疆。《诗经·小雅·南山有台》 37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诗经·小雅·鹤鸣》 38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9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诗经·小雅·斯干》 40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41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42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43 天步艰难,之子不犹。《诗经·小雅·白华》 5.诗《美》朗诵是谁今夜微风轻吹月光如水找到一首当代名家写的关于“月光如水”的唯美青春爱情古诗词名言名句,供参考: 当年月光 文/李者也 年少未解沧与桑,青春不知风与霜。 花好堪折月正圆,清辉似水透南窗。 春浓人眠谁预知,风雨将催情易殇。 至今夜深乘梦忆,犹记当年月之光。 【注】辽东学院,位于丹东市元宝区。2003年辽宁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和丹东职业技术学院合并,更名为辽东学院,面积1280亩。大学里总以为毕业遥遥无期,花正好、月正圆、情正浓,哪知转眼4年或3年过去,劳燕分飞,风雨暗催情义殇,只留下当年的月光还珍藏在记忆里。 6.有关于道德的诗,最好出自《诗经》,朗诵,急《小雅·甫田之什·裳裳者华》赞美君子的美德 裳裳者华,其叶湑兮。我觏之子,我心写兮。我心写兮,是以有誉处兮。 裳裳者华,芸其黄矣。我觏之子,维其有章矣。维其有章矣,是以有庆矣。 裳裳者华,或黄或白。我觏之子,乘其四骆。乘其四骆,六辔沃若。 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维其有之,是以似之。 [题解] 周天子赞美诸侯才德兼备,车马美盛,无所不宜。 [注释] 1、裳裳:花丰盛貌。 2、湑(xǔ):茂盛貌。《毛传》:“裳裳,犹堂堂也。湑,盛貌。” 3、觏(gòu):遇见。《郑笺》:“觏,见也。之子,是子也。” 《集传》:“则其心倾写而悦乐之矣。” 4、誉处:安乐。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五:“誉处,安处也。” 5、芸:花叶发黄貌。 6、有章:有才华。《集传》:“章,文章也。有文章,斯有福庆矣。” 7、骆(luò):黑鬃的白马。 8、沃若:威仪之盛。 9、“左之”四句:《毛传》:“左阳道,朝祀之事;右**,丧戎之事。” 《通释》:“左之右之,宜从钱澄之(《间诗诗学》)说,谓左辅右弼。” 10、似:《毛传》:“似,嗣也。” 《正义》:“此二德者,我先人维其并能有之,是以先王使其子孙嗣之。” [参考译文] 花儿朵朵多鲜明,叶儿青青真茂盛。我今见到这个人,心里实在很高兴。心里实在很高兴,有个安乐好家庭。 花儿朵朵多辉煌,颜色鲜艳似金黄。我今见到这个人,服饰华美有文章。服饰华美有文章,从此喜庆得吉祥。 色彩鲜明朵朵花,有黄有白都不差。我今见到这个人,驾着黑鬣白色马。驾着黑鬣白色马,六条缰绳有光华。(鬣:音列liè) 任职左辅主朝政,君子才德无不胜。任职右弼掌戎兵,君子有德有才能。君子有德有才能,祖宗事业得继承。 《国风·曹风·鸤鸠》赞美淑人君子 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鸤鸠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其带伊丝,其弁伊骐。 鸤鸠在桑,其子在棘。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鸤鸠在桑,其子在榛。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胡不万年。 [题解] 称颂贤人。 [注释] 01、鸤(shī)鸠:布谷鸟 02、其子:指布谷鸟的雏鸟 03、仪:言行,一说仪容、态度 04、一:坚定、始终如一 05、结:固定、凝结不散 06、带:佩带 07、伊:是 08、弁(biàn):皮帽 09、骐(qí):青黑色的马,此指质地或花色 10、忒(tè):差错 11、正:端正,榜样,或说为长官 12、是:这个 13、四国:四个国家,或指四邻,此句意说“是周边四国的榜样” 14、胡不万年:为什么不能万寿无疆 美哉诗经1.《美哉.诗经》的全文内容是什么我从网上的视频上记录下来的,但总感觉不是全文,貌似视频也有删节 《美哉 诗经》 有一种美 无需修饰 那是从心里流出来的长歌 河畔滩头 关关雎鸠的鸣唱声里,我们听见了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爱情箴言 山野林地 坎坎伐檀声里,我们看见一群袒露的脊背上,迸发出的 不稼不穑 胡取禾三百亿兮的悲愤 旌旗呼啸处,我们听见了出征将士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的怒吼 无论放浪还是婉约 无论高歌引吭还是踱步吟哦 听起来都是那样的自然 真切 活脱 透明 纯粹得就像远古的天空 无邪得就像源头的活水 这 就是诗经 有一种美不会凋谢 那是盛开在一个民族血脉上的鲜花 三千多年前,在一个古老的国度里 那些没有留下姓氏的先民 将生活 爱情 劳动揉进琴瑟 让散布在山间田野里的飞歌流韵 漫延成一条生生不息的歌的长河 这 就是诗经 历史的风吹落了无数的皇冠 催散了无尽的繁华 却吹不断那一串串带响的竹简 以及竹简上留下无数指纹的风景 三千年涛声云灭 不变的 还是那跳动着生命活力的人性之美 逃之夭夭 灼灼其华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谷则异室 死则同穴 这无以伦比的东方之美啊 美的河流 美的田野 美的天空 美的云彩 更有美的人 美的情操 美的节奏 美的律动 在人类所有关于美的描绘中 诗经是最美的容貌 来吧,让我们沿着诗三百的诗行 去踏青 去漂流 去追寻 去拾起封尘记忆中永远的歌 哦 美哉 诗经 2.诗经全文《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1、第一篇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第二篇 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 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3、第三篇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4、第四篇 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 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扩展资料 诗经的创作背景 周代的祖居之地周原宜于农业,“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绵瓜瓞》等诗篇都表明周是依靠农业而兴盛,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周族在武王伐纣之后成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隶私有与贵族领主的统治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特征。 西周取代殷商,除了商纣暴虐无道,主要与其实行奴隶制经济制度有关。 西周建立以后,为缓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尖锐矛盾,缓和阶级斗争,变奴隶制为农奴制。 正如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所言:“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间的三大变革,自其表而言之,不过一家一姓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 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西周较之殷商,由于经济制度的巨大变革,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作为文学代表的《诗经》出现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而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经 。 3.曹植的诗经建安诗歌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一座光辉的里程碑。 这座里程碑,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然“邺中诸子,陈王最高”(皎然《诗式》),后世言建安诗,也莫不首标曹植。然曹植诗歌的里程碑意义何在?他究竟对中国诗歌有何独特贡献?本文拟从四个方面略抒己见。 论文百事通 曹植诗隐括《风》、《雅》,组织《庄》、《骚》,得《汉乐府》精髓,法《十九首》意象,继往开来,初步确立中国诗歌“二源合一流”的嬗变大势。 中国诗歌发展,明显地呈现出“二源合一流”的大势走向。 “二源”即以《诗经》为代表的北方诗学体系,以《楚辞》、《庄子》为代表的南方诗学体系。建安诗歌一代繁盛,正是“得《风》、《雅》、《骚》人之气骨”,二源交汇,南北合流,儒道合一的产物。 唐代诗歌革新运动,标榜“汉魏风骨”,正是要恢复或再次确认这个大势走向。然建安诗人真正融二源于一流,远继《风》、《雅》、《庄》、《骚》,近承《汉乐府》与《十九首》,下开盛唐李白、杜甫诸人,得首推曹植。 曹操诗21首,全为乐府诗,内容上槁目时艰,肠断民瘼,艺术上古直悲凉,通脱自然,显然继承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和刚健质朴的风格。曹操长于四言诗,似有《诗经》遗风,然许学夷的《诗源辨体》卷四谓其“正是乐府之体,不当于《风》、《雅》求之。” 吴乔的《围炉诗话》卷二也谓曹操四言诗“不受束於《三百篇》句法”。曹操的杂言诗,包括一些游仙诗,也似有《庄》、《骚》韵味,但主要还是源于汉乐府的杂言体和游仙诗。 所以沈德潜《古诗源》卷五称“孟德诗犹是汉音”。曹丕诗一半以上为乐府,并且“乐府酷是本色”(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曹丕工于言情,大量抒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怨,这也显然“源出于《十九首》”(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五);王粲为“七子之冠冕”,相比之下,他受汉乐府和《十九首》的影响较小一些,王粲存诗20首,乐府诗仅有5首,其诗从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皆与《十九首》相差较远;王粲诗更多地受到诗、骚的影响,这正如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七所说,王粲诗乃“小雅、变风之余”,刘熙载《艺概》卷二也谓“王仲宣诗出于骚”,其余“六子”存诗太少,不足论。 而曹植乃“风、雅之苗裔”(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一),曹植自己也以“有应风雅”相标榜(《与杨德祖书》),读曹植《送应氏》、《泰山梁甫行》、《情诗》、《门有万里客行》等,这一点,不言而自明;同时,曹植《飞龙篇》、《远游篇》等游仙诗,“与《楚辞》同意”(郭茂倩《乐府诗集》卷64),《杂诗》六首,“原本于《离骚》”(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五),所以刘熙载《艺概》卷二也谓“曹子建诗出于骚”;并且,曹植诗也多乐府,“参其乐府,皆汉氏之韵”(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南国有佳人》等游子思妇诗,“全法《十九首》意象”(同上)。因此,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五谓“子建之诗,隐括《风》、(傩》,组织屈、宋,洵为一代宗匠,高踞诸子之上。 ……然不能不推子建为极者,盖有得于诗家之正派的宗也。”将曹植作为《风》、《雅》、《楚辞》的正宗传人来推崇。 丁晏《陈思王诗钞原序》也谓“诗自《三百篇》、《十九首》以来,汉以后正轨颛门,首推子建,洵诗人之冠冕,乐府之津源也。”也将曹植作为诗家“正轨颛门”,作为上承《诗经》,下开陶潜、李白、杜甫的“诗家正宗”来标榜。 建安诗歌,正处于承上启下,“二源合一流”的历史交汇处,“三曹七子”皆为此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然真正以诗歌实绩确立这个嬗变大势者,当首推曹植。 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说得好:曹植诗,“既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窈窕邃的奇谲;既继承了汉乐府反映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惨远的情调。 这一切都通过他凝聚在五言诗的制作上,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格,……这是一个时代的事业,却通过了曹植才获得完成。”曹植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钟嵘《诗品》卷上),初步确立中国诗歌“壮美”的美学定位和文质彬彬、情文并茂的发展道路。 所谓“骨气奇高”,是说曹植诗不仅有血有肉,而且有骨有气,充满气势和骨力,充满追求和抗争,显得慷慨刚健,悲愤沉郁,以气取胜,以骨取胜;所谓“词采华茂”,是说曹植诗风流倜傥,文采斐然,工于起调,善为警句,锻字炼句,声色和美。相比之下,曹操诗骨气高,然词采质朴;曹丕诗词采美,然“婉娈细秀”(钟惺《古诗归》卷七);王粲诗“文若春华”(曹植《王仲宣诔》),然“悲而不壮”(刘熙载《艺概》卷二),“文秀而质赢”(钟嵘《诗品》卷上)。 建安诗人唯曹植华丽其容,风骨其实,“词采华茂”因“骨气奇高”而不致流于浮艳纤柔,“骨气奇高”又因“词采华茂”而不致陷于平浅粗豪,真乃文质相称,情文并茂,壮哉美哉,美哉壮哉!所以成书《多岁堂古诗存》称“魏诗至子建始盛,武帝雄才而失之粗,子桓雅秀而伤于弱,风雅当家,诗人本色,断推此君。”吴质《答东阿王笺》即以“文彩巨丽”赞美曹植;鲁迅在《魏晋风度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