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陶渊明的诗歌有哪些

1. 陶渊明的诗歌有

2. 陶渊明的诗歌

陶渊明的诗歌有

1.陶渊明的诗歌有哪些

陶渊明《归田园居》原文+译文

[原文]

少无适欲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

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

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十三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扬。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移居二首》——陶渊明

其一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弊庐何必广 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译文〕

从前便想居南村,

非为选择好住宅.

闻道此间入纯补,

乐与相伴共朝夕.,

我怀此念已很久,

今日迁居南村里.

陋室何必要宽大

遮蔽床靠愿足矣.

邻居常常相往来,

直言不讳谈往昔.

美妙文章同欣赏,

疑难问题共分析.

其二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琢相思.

相思削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如不胜 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译文]

春秋之季多朗日,

登高赏景咏新诗.

经过门前相呼唤,

有酒大家共饮之.

农忙时节各归去,

每有闲暇即相思.

相思披衣去串门,

欢言笑语无厌时.

此情此趣岂不美

切勿将它轻抛弃.

衣食须得自料理,

躬耕不会白费力.

2.陶渊明的诗主要分为几大类

三类.第一是饮酒诗,比如他的《饮酒》二十首.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他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当然这跟他的“性嗜酒”也有关系,后来的李白对他很是推崇,诗歌上也是多有借鉴陶渊明.第二是咏怀诗.以《杂诗》十二首,《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代表.《杂诗》十二首多表现了自己归隐后有志难骋的政治苦闷,抒发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可见诗人内心无限深广的忧愤情绪.《读山海经》十三首借吟咏《山海经》中的奇异事物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如第十首借歌颂精卫、刑天的“猛志固常在”来抒发和表明自己济世志向永不熄灭.第三是田园诗.这也是他最主要的成就,诗歌的数量也是最多,可以说是他开辟了文学史上的田园诗派.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其中著名的要《归田园居》《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等.。

3.陶渊明的诗词

《停云并序》

《时运并序》

《荣木并序》

《赠长沙公族祖并序》

《酬丁柴桑》

《答庞参军并序》

《劝农》

《命子》

《归鸟》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口》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还旧居》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己酉岁九月九日》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

饮酒二十首并序

《止酒》

《述酒》

《责子》

《有会而作》

《腊日》

《感士不遇赋(并序)》

《闲情赋》

《归去来兮辞》

桃花源记并诗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五柳先生传

扇上画赞

读史述九章并序

与子俨等疏

祭程氏妹文

祭从弟敬远文

自祭文

《形影神并序》

《时运并序》

《荣木并序》

《赠长沙公族祖并序》

《九日闲居并序》

《归园田居五首》

《游斜川》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

《乞食》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答庞参军并序》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

《连雨独饮》

《移居二首》

《和刘柴桑》

《酬刘柴桑》

《和郭主簿二首》

《于王抚军座送客》

《与殷晋安别并序》

《赠羊长史并序》

《岁暮和张常侍》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悲从弟仲德》

《杂诗十二首》

《咏贫士七首》

《咏二疏》

《咏三良》

《咏荆轲》

读《山海经》十三首

拟挽歌辞三首

联句

陶渊明的诗歌

1.陶渊明的诗的特点是什么如题

“文如其人”这条艺术规律,在陶渊明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他的诗不是吟风弄月的情感游戏,而是诗人的真实生活与情感的抒发.他诗歌中塑造的意象,不仅体现了他甘于“守拙”、“守真”的朴素思想,也体现了他我行我素,不为世俗所缚的性情.他曾在《归去来兮辞》的序中说道:“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 由此可见他以“真”为美,以“伪”为丑,热爱恬静淳朴的田园,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他将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对人生真谛的思索,都融会在作品中,表现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高尚人格,这也决定了陶渊明的诗具有纯真、自然、质朴的艺术风格.这也是陶渊明文学作品的特色在审美形式层面的主要表现.陶渊明的诗歌朴素自然,感情真率,一方面于诗歌的内容有很大关系,即诗歌描写的是平淡的田园风光以及处在这种环境中的诗人的恬静的心境,另一方面与他不动声色、朴质无华的用语也不无关系.陶渊明诗歌在语言方面主要有如下两个特点:一、通过口语化的语言构建本真生活.海德格尔说:“诗的活动领域是语言,因此诗的本质必得从语言之本质那里获得理解.”[1]陶渊明在语言方面的深厚修养,是陶诗获得巨大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陶诗善于提炼语言,但又看不见痕迹.宋人程俱说陶诗“言出无言意,妙语自天与.譬如清冷渊,月湛不可取”(《读陶靖节诗》).明人王世贞说:“渊明托旨冲淡,其造语有极工者,乃大如思来,琢之使无痕迹耳”(《艺苑卮言》卷三).钟惺说:“其语言之妙,往往累言说不出处,数字回翔略尽.有一种清和婉约之气在笔墨之外,使人心平累消”(《古诗归》卷九).他创造的这些出之自然,归之自然的艺术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归于他重视口语的运用.在《饮酒》(其五)中,他说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在《责子》中又说道“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这些句子都非常接近口语.另外还有一些更是接近谣谚和模仿民歌的语句,例如“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等,给人一种自然质朴、平淡清新的感觉,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节奏感很强.而且陶渊明的散文和诗一样,语言明白如话,平易近人,不象某些古文那样晦涩难懂.虽然曾经有人看不起陶渊明的诗文,把陶渊明的诗文蔑之为“田家语”,但是在今天看来,这正是陶渊明诗文的长处,而非短处.在当时“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字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的文坛上,陶诗别开生面,语言清新自然,保存着民间语言体质素美的本来面目,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有趣的是,陶诗所描写的往往都是些最平常不过的事物,如村舍、桃李、桑麻、榆柳、豆苗、鸡犬等等,这些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一经陶渊明重新审视,便进入了审美的可能.如《归园田居》(其三)表现的是陶渊明初归田园的生活,“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劳作虽辛苦,结果虽让人感到无奈,但这种无所拘束的田园生活却充满了欢乐.“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尽管劳动还不熟练,但充满希望和美好向往的生活本身就是快乐的.陶渊明还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写,表现隐居生活的自然、安定和闲适.“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和干净,一切又是那么和谐与自然.温汝能《陶诗汇评》说:“此篇是陶渊明偶有所得,自然流出,所谓不见斧凿痕也.大约诗之妙以自然为造极.陶诗率近自然,而此首更令人不可思议,神妙极矣.”《移居二首》写诗人移居南村,喜得佳邻,与之融洽相处的情况.“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陶渊明用从容闲淡的笔调写出乡居生活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其乐融融的关系.诗人内心中对和谐自然生活的向往和渴望成为现实,其喜悦之情如在目前,难怪清代高静评选《看诗随录》中说此诗“公之和易近人,亦即于诗见之”.蒋薰说“直是口头语,乃为绝妙词.极平淡,极色泽”(《评卷二》).陶诗的动人之处或说特殊的艺术魅力就在于,他以极为平淡,极自然的语言把最本质的生活和最坦荡的心灵展示给读者,使你无比向往那种纯净心灵和纯朴生活的召唤.二、平淡中显精奇.不同的作家运用不同的语言,往往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翻开陶渊明的诗集,你便会发现,这儿又是另一番天地.农村俗事,田园风光,以及他在这样的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恬静心情,都是通过朴素的语言抒写出来的.如《读山海经》(其一):“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如何?”此诗运用白描手法,写出诗人半耕半读的文人隐居生活,使人感到确实是“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雕琢痕迹.即便是那些哲理性很强的诗句,如“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等,也都是诗人感情的自然流露.清代沈祥龙在谈到语言的运用时说道:“词以自然为尚.自然者,不雕琢,不假借,不著色相,不落言诠也.古人名句如:‘梅子黄雨时’,‘云破月来花弄影’,不外自然而已.”诗歌也是同理。

2.陶渊明写的诗

陶渊明的有关诗词:1. 咏贫士 其七(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2. 饮酒 十九(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3. 拟挽歌辞 其二(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4. 归鸟 其四(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5. 饮酒 其九(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6. 杂诗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7.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其二(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8. 命子 其九(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9. 饮酒 其八(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10. 劝农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11. 停云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12.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13. 和郭主簿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14. 读《山海经》 其二(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15. 饮酒 其十(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16. 拟古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17. 答庞参军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18. 命子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19. 赠长沙公 其二(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20.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21. 移居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22. 时运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23. 咏贫士 其二(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24. 饮酒 其八(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25. 责子(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26. 答庞参军 其六(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27.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28. 归园田居 其四(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29. 饮酒 十五(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30. 形赠神(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31. 游斜川(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32. 饮酒 其五(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33. 和刘柴桑(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34. 命子 其七(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35. 答庞参军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36. 归鸟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37.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38. 拟古 其四(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39.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40. 命子 其九(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41. 饮酒 其九(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42.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氵巽]田舍获(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43. 读《山海经》 其五(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44. 读《山海经》 其九(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45. 饮酒 其七(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46. 饮酒 十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47.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48. 荣木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49. 读《山海经》 其十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50. 饮酒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51. 读《山海经》 其七(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52. 赠长沙公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53. 拟古 其八(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54. 杂诗 其八(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55. 饮酒 十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56. 归鸟 其四(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57. 影答形(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58. 归园田居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59. 答庞参军 其四(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60. 饮酒 十九(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61. 咏贫士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62.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63. 咏贫士 其四(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64. 读《山海经》 其十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65. 赠长沙公 其四(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66. 杂诗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67. 拟古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68. 饮酒 十八(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69. 神释(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70. 咏贫士 其五(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71. 拟古 其八(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72. 荣木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73. 止酒(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74. 杂诗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75. 归鸟 其四(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76. 连雨独饮(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77. 影答形(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78. 杂诗 其五(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79. 还旧居(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80. 和郭主簿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81. 读《山海经》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82. 拟古 其二(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83. 饮酒 其十(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84. 劝农 其五(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85.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其二(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86. 拟古 其六(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87. 咏贫士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88. 劝农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89. 停云 其二(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90. 咏二疏(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91. 归鸟 其一(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92. 咏贫士 其二(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93. 饮酒 其五(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94. 赠长沙公 其三(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95. 答庞参军 其五(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96. 杂诗 其二(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97. 时运 其四(。

3.《杂诗》陶渊明这首诗的古诗诗意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共有十二首,此为第一首。本诗作于晋安帝义熙十年(414),时陶渊明五十岁,距其辞官归田已有八年。

坎坷的经历造就了陶渊明对待世俗和人生与众不同的态度,因此,这首诗起笔就以人生命运之不可把握发出慨叹:“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读来使人感到伤感,令人心痛。然而,诗人陶渊明又不同于那些寻常之人,屈服于世事,而是执著地在生活中追求温暖的朋友之爱,崇尚快乐,劝解人们“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尤其令后人感叹不已的是是人在作品的结束之时,以经久不衰致名句“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警醒世人:时不我待,人当少时及时勉励自己,着实使人为之感奋。

全诗如朋友触膝长谈,朴实无华,丰富的人生哲理却深深地蕴含于其中,催人奋发,令人省思。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