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南宋后主的名子你问题有点毛病,南唐后主是李煜,南宋才子君主是宋徽宗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年——1135年),宋神宗赵顼的第11子,宋哲宗赵煦之弟,少年时是一个德才出众的皇子。 公元1100年正月,哲宗病死时无子,向太后拥立赵佶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浪荡皇帝,他在位25年,在他统治的这25年间,是北宋统治最腐败的时期。 1127年7月被金兵所俘,后受尽折磨而死。?宋徽宗赵佶继位后,在政治上十分荒唐腐朽,重用善于投机的蔡京、王黼,擅权弄兵的童贯,善于逢迎搜刮的李彦、梁师成和主持“花石纲”的朱勔等人,时称“六贼”。 这些人上下勾结,党羽遍布朝野,他们公开卖官求利,甚至所卖的官都有定价:“在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买到高官的人特别多,这些人当官之后,大肆搜刮百姓。 宋徽宗根据蔡京的建议,以“迢述”的旗号,把司马光、文彦博、吕公著、苏辙等120人,定为“元佑奸党,”徽宗亲自书写名字,找石匠刻在石碑上,称为党人碑,立于朝廷的端礼门外。凡刻在党人碑上的名字,人已经死去的,下令削去原来的官职称号,活着的则被贬到外地。 徽宗等人还把章敦等人定为“元符党人”,刻石朝堂以示贬斥。?徽宗赵佶根本不问国家政事,一心追求享乐。 他生活上荒淫至极,穷奢极侈,肆意搜刮民财,尽情挥霍。他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园林。 1114年,徽宗为了修延福宫、艮岳、万岁山、景龙江等园林、命心腹童贯在苏州、杭州主持“苏杭造作局”,童贯作威作福,每天摇着羽扇,吆五喝六,役使几千名工匠,为皇帝制造象牙、牛角、金玉等各种奢侈品,所用物料全向民间征集。公元1105年,朝廷又设苏杭应奏局,派朱勔主持。 朱勔凭借皇帝权势,到处横行,专门从东南各地搜罗各种奇花异石,再用船沿着运河输送到开封,每十船组成一纲,称为“花石纲”。“花石纲”害得许多百姓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谁家只要有一花一石被看中,用黄纸一盖,标明这是皇上所爱之物,不得损坏,然后拆门毁墙地搬运花石,用船运送汴京。如谁敢违抗,就指责谁对皇帝“大不恭”,由他任意治罪。 凡是深山的怪石、江湖的异物,都迫使民夫去开采。有一次,应奉局曾掠到一块高达四丈的太湖石,装在大船上,强征几千民夫摇船拉纤,遇到桥梁太低或城墙水门太小,朱勔就下令拆桥毁门。 为了把这块太湖石运回京城,竟拆毁沿途许多桥梁、城墙、水门才得以通过。有的花石体积太大,河道不能运,就由海道运送。 常常船翻人亡。人民在这种残害下,痛苦不堪。 朱勔的花石纲是当时石纲中规模最大的,供应的东西,主要有太湖、灵壁等地的石头,两浙的花、竹、杂木、海味,福建的异花、荔枝、龙眼、橄榄,海南岛的椰子,湖湘的竹木,四川、两广的奇花异果,登(今山东逢莱)、莱(今山东掖县)等地的海错、文石等等。朱勔等人把这些奇花异石运到开封后,供皇帝和大臣盖宫殿、造花园、建住宅。 徽宗和蔡京依据《周礼》的记载,兴建“明堂”(祭祀的殿堂),任命蔡京为明堂使。明堂建筑规模宏大,每天役使工匠上万人。 又用铜铸造九鼎,用黄金装饰。建造九座大殿来安放,称为九成宫。 徽宗作《九鼎记》,演奏乐曲祝贺,接着蔡京又上奏,建议修筑延福宫,延福宫是皇帝举行宴会的地方,原来规模不大,蔡京为了讨好宋徽宗,派人在延福宫旧址建规模宏大的宫殿,用延福宫旧名。新的延福宫有七个大殿,东西各有十五阁,宫中能够引水为渠,叠石为山,饲养了各种珍禽异兽。 徽宗为了满足自己无穷无尽的奢侈需要。大肆挥霍国库的积蓄,朱勔等人打着收买花石的旗号,从国库里领钱,然后把这些钱放进自己腰包,而采办花石都是驱使广大人民到深山幽谷中采来的。 国库空虚之后,朝廷又变着法儿增加赋税,使广大人民的负担越来越重。徽宗还滥发纸币“钱引”,人民无以为生,不知有多少人家被逼得家破人亡。 徽宗还让宦官杨戬和李彦主持“西城括田所”,侵夺民田作为“公田”,仅十年间,就夺得民田即达三百万亩。还使用各种手段,把自耕农变为佃客。 按对分方式,向政府交租。?宋徽宗还尊信道教,大建道观,设置道官,自称教主道君皇帝,经常请道士看相算命。 他的生日是5月5日,道士认为不吉利,他就改称10月10日;他的生肖属狗,为此下令禁止汴京城内屠狗。还听信道士刘混康的胡说八道,如果将京城东北地势填高,就可以多生儿子。 于是,徽宗和道士按八卦方位的艮位进行测量,然后修建了假山艮岳。艮岳比延福宫更加规模宏伟,其周围十多里,最高的一峰90尺,主峰的石头千奇百怪,雄伟峻峭。 艮岳中还修建了许多宫室楼台,栽种了多种树木。?徽宗还擅长书画乐舞,整天在宫中享乐,每到各种节日,他都召集百官,大摆酒宴,表演各种乐舞、百戏杂剧等,想尽各种办法来尽情享乐。 宋徽宗的昏庸腐化,反动腐朽统治,激起了尖锐的阶级矛盾,逼使各地人民纷纷起义,其中规模较为大的有方腊、宋江起义。?公元1115年,女真贵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国号金。 金建立之后,立即向辽朝进攻。1120年,宋金商定,联合进攻辽朝。 宋朝。 2.砧状云是什么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花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樽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 枝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南宋词人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他一生从未做过官,江湖游士,“清客”。早年随 父宦居湖北汉阳,青年少年时代在汉阳渡过。 以后浪迹湖州、杭州、合肥、金陵等地。他 在南宋时,名气特别大,30岁时,在湖州结识老诗人萧德藻,萧把自己兄弟的女儿嫁给了 姜夔。 姜夔因此居住在湖州变山白石洞,后来接识了大诗人杨万里。杨万里很欣赏姜夔的 诗词,并寄以希望,后经杨万里举荐,认识了范成大,辛弃疾也深服其长短句。 姜夔身无 官职,以诗词游说于士大夫中。在汉阳时他依靠他姐姐,在苏州时依靠范成大,在杭州时 依靠张监。 他的个性和生活特点最符合清客特点,范成大曾说姜夔“翰墨人品皆似晋宋之 雅士”。姜夔无论是诗、词都好,且精通音乐,他向朝庭献了大量音乐方面的文献资料, 如《大乐仪》。 姜夔的词集中在《白石道人歌曲》,其中有80余篇留传下来。他的词在南 宋声望极高,为历代文人所推崇。 清.朱彝尊在《词宗》称:“词在南宋始极其工,姜尧 章氏最为杰出”。姜词与周邦彦齐名,人称“周姜”。 姜夔词的主要特点是:清空、骚雅。清空是意境,骚雅是笔调。 南宋张炎在《词源》称“ 词要清空,不要自视,。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 这首《暗香》便是一个 有力的佐证。 词上片写月中赏梅。 词人从回忆往日赏梅开头,凭空升出一番意绪,时间、意象重叠。“月色”,着重色调与 氛围的感受。 从声音上看,“月色”是入声字,发音轻涩,幽约,这种轻约的声音在月光 的冷色调里就能造成一种幽冷的范围(古诗中“月色”几乎都有一种冷的意味)。“月色 ”是回忆中的,是经过时间冷却了的,更有意蕴,更幽冷,且多了一层朦胧。 “旧时”把 人带入一种对往事的回忆中去,同时也隐约地含有一种今昔的对比,同时也见出“月色依 旧,人事已非”的感慨。 “算几番照我,梅花吹笛”。 写月下赏梅,重点写一种意态,用一个“照”字将“月色、梅、我”构成一个立体境界,使人想起词优雅闲远的意态。“月、梅、笛、人”都不是巧 合,而是词人着意的选择安排,带有词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格追求。 这种笔法即是一种骚雅 笔法。“吹笛”也只有在月下、梅边,才别有风味。 古典诗词中,“月色、吹笛”成为怀 乡怀人的一种典型环境,梅边“吹笛”与赏梅有关,词人在梅花边吹咏梅之曲,梅、月、笛声和谐统一。“算几番”,“几番”说明月下赏梅吹笛不止一次,可见赏梅吹笛兴趣之 高。 “算”有一种对往事的回忆,带有“往事如烟”的感慨。 “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 续写赏梅清兴。前一句是词人一个人,这句是词人与情 人一起赏梅。 “玉人”使人联想到皎洁、优雅、轻灵、姣小,玉人与月色相联,意境和谐 。“唤起”见出词人兴趣之高,也有人解释为:笛声引起玉人与词人共赏冬天的清寒,一 般人不会起来,雅情明显。 “清寒”与“冷月”构成幽冷的意境。“与”,“共”之义, 清兴之外,还多一种味外味,即韵味和情味。 以上五句是回忆当年赏梅雅兴。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由回忆转入现时,以“何逊”自比(何逊也酷爱梅 花)。“而今”照应“旧时”,我渐老了,年轻时咏梅的才情、赏梅的意兴都没有了,对 梅的兴趣减少了,感受迟钝了。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是词人对眼前梅花的感受。 以前词人对梅的感受强烈 ,而今对梅的花期淡漠了,只有当梅香龚来,才感到梅花开了。“但怪得”表面是惊讶梅 的开放,更深的意思是:而今我老了,梅花何苦送香来,让我生惆怅。 梅花的冷香引起诗 人的情思,平静的心骚动起来。“疏花”,梅花疏淡,意态淡雅,梅花快凋落了,词人将 梅与竹相连,用竹的雅洁衬托梅花。 “瑶席”指雅洁的卧室,“香冷”,移觉手法,恰好 地道出了梅香的特点,“香与冷”,词人同时感受到,写出了梅花暗香浮动、冷郁的特点 。“冷”与“清寒”照应,又多一层幽冷意味。 “香冷入瑶席”与“唤起玉人,不管清寒 与攀摘”相比,可见,词人不仅仅是老了,关键在于玉人不在,暗含了对玉人的思念。 词下片写雪中赏梅。 “江国正寂寂”。“正寂寂”指环境幽清,“寂寂”连用,强调环境的幽静。 “正”字又 见出作者的一种感受,夜间下雪时特有的静,环境的幽静,也写出了词人心境的空寞,梅 花也该开放了。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折一枝梅花寄给情人,表达思念,但雪深无法办到。“叹” 字见出词人的惋惜,无法表达则借酒消愁。 “翠樽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写词人与梅花都在怀念玉人。 “翠樽易泣”,感情脆弱 ,“红萼”则更深沉,“翠樽、红萼”,色彩本明丽,但在凄冷的环境中,却构成了一种 冷艳的凄美。 “长记曾携手处,千枝压,西湖寒碧”。 插叙当年雪中赏梅的情景,“携手赏梅”更显出 两人情意深浓,情趣高雅。“压”,可解为花多、雪大,千。 3.在宋词坛上与辛弃疾、吴文英鼎足的是姜夔(kuí )。 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在他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和金朝南北对峙,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复杂。 战争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使姜夔感到痛心,但他由于幕僚清客生涯的局限,虽然为此也发出或流露过激昂的呼声,而凄凉的心情却表现在一生的大部分文学和音乐创作里。 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一生布衣,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 扩展资料: 姜夔是与辛弃疾并峙的词坛领袖,在文学史上有杰出的地位。浙西派词人把他奉为宋词中的第一作家,比为词中老杜。 自从柳永变雅为俗以来,词坛上一直是雅俗并存。无论是苏、辛,还是周秦,都既有雅调,也有俗词。姜夔则彻底反俗为雅,下字运意,都力求醇雅。这正迎合了南宋后期贵族雅士们弃俗尚雅的审美情趣,因而姜夔词被奉为雅词的典范,在辛弃疾之外别立一宗,自成一派。 姜夔上承周邦彦,下开吴文英、张炎一派,是格律派的代表作家,对后世影响较大。其诗初学黄庭坚,后学晚唐陆龟蒙,虽精心刻意词句,但较少纤巧之痕,诗风清妙秀远,如《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等。所著《诗说》颇有独到见解。生平详见夏承焘《姜白石编年笺校》等。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姜夔 4.姜夔的暗香诗意《暗香》、《疏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咏物词,曾被誉为姜夔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关于这两首词的题旨,过去有许多说法,但都难以指实。实际上,这两首词只不过是借物咏怀、即景言情的抒情诗,写的是作者所见所感,寄寓个人身世飘零和昔盛今衰的慨叹。 古代咏梅的诗词很多。但是,正如张炎在《词源》中所说:"诗之赋梅,唯和靖(林逋)一联(指"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而已,世非无诗,无能与之齐驱耳。 词之赋梅,唯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张炎对林逋的《山园小梅》和姜夔《暗香》、《疏影》的评价是很高的。 姜夔这两首词并不一定有什么重大社会价值,但它却能从现实的官感中引起诗兴,摘林逋著名诗句为词牌名,适当地提炼和化用某些与梅花有关的典故,并由此生发开去,立意超拔,另创新机,构思绵密,错综回环。而且能自度新曲,叮当成韵,铸词造句,意到语工,丽而不淫,雅而不涩,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 对这两首词扬之太高固然不当,抑之太下,恐亦非是。 《暗香》一词,以梅花为线索,通过回忆对比,抒写作者今昔之变和盛衰之感。 全词可分为六层。上片,开篇至"不管清寒与攀摘"五句为第一层,从月下梅边吹笛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那时,作者同美人在一起,折梅相赠,赋诗言情,境界何等幽雅,生活何等美满!对未来充满了希望?quot;何逊而今渐老"两句,笔锋陡转,境界突变,作者年华已逝,诗情锐减,面对红梅,再雉有当年那种春风得意的词笔了。正如作者所说:"才因老尽,秀句君休觅" (《蓦山溪》)。 与上五句相比,境界何等衰飒。这是第二层。 从"但怪得"至上片结尾为第三层。这两句点题,写花木无知,多情依旧,把清冷的幽香照例送入词人的室内,浸透着周围的一切, 尽管你"忘却春风词笔",却仍免不了撩起深长的情思,引起词人的诗兴。 下片承此申写身世之感。从"江国"到"红萼无言耿相忆"是第四层,感情曲折细腻而又富于变化。 换头,叙写独处异乡,空前冷清寂寞,内心情感波澜起伏:先是想折梅投赠,却又怕水远山遥,风雪隔阻,难以寄到;次想借酒浇愁,但面对盈盈翠盏,反而是"酒未到,先成泪";最后,作者想从窗外红梅身上来寻求寄托并据以排遣胸中的别恨,然而引起的却是更加使人难以忘情的回忆。些少六句,三致意焉。 "长忆曾携手处"两句,是第五层,其中"千树压西湖寒碧"是词中的名句,境界幽美,词语精工,冷峻之中透露出热烈的气氛。这是前句"忆"字的具体发挥。 这两句说明词人最难忘情的是西湖孤山的红梅,它傲雪迎霜,幽香袭人,压倒了凛冽的冬寒,似乎带来了春天的信息。当?quot;携手共游",何等惬意!词脉发展至此,终于形成高潮。 结尾两句又是一层,词笔顿时跌落,终于又出现了万花纷谢的肃杀景象。"何时见得"一句埋伏下许多情思,引起无限悬念。 这首词构思绵密,自出机抒。词的创作虽与林逋《山园小梅》有关,但其境界却远远超林逋的诗作,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也不相类。 林诗"曲尽梅之体态"(见司马光《温公诗话》),陆词借梅比喻诗人的品德,姜夔这首词却织进了个人身世盛衰之感。但写法上却"不即不离",看上去,似咏梅而实际并非咏梅,非咏梅而又句句与梅密切相关。 正如张炎《词源》所说?quot;所咏了然在目,且不留滞于物。"姜夔词的"清空"也正表现在这里。 其次是,对比 照应,似纵旋收。作者本来以梅花为线索来抒写个人身世之感,但他善于把今昔盛衰之情捏在一起,在对比中交替进行,给人以强烈印象。 如第一层写的是昔盛,第二层便接写今衰;第五层写昔盛,六层又以今衰作结。这二者形成强烈对照,境况十分鲜明。 再次是,抒情写意,曲折尽致。这是一首抒情词,侧重于叙写词人激烈起伏的内心活动。 以第四层为例,短短六句,却有三次转折,感情上的波澜回荡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是音节谐婉,字句精工。 《暗香》、《疏影》与《扬州慢》一样,前无古人,纯属自创。这两首词经过歌伎演唱的实际检验,作者自认为"音节谐婉"。 当时曲谱,今已不传,但读起来仍能琅琅上口,叮当成韵。如前所说,作者是很注意研辞炼句的。 这首词,词句秀美,用字精工,"冷"、"压"的准确鲜明,虚字的恰当适度,都有益于诗意的增强。 5.姜夔的暗香诗意暗香是引用宋朝山园小梅的名句疏影横枝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作者林 对梅极是痴情,一生未娶,只与梅做伴,说要娶梅为妻。 此诗是一首爱情诗,是一首咏梅怀人之作。字字句句写梅花的特点,实际写作者和情人当时共赏梅花之景的往事,并以梅花做情人的象征,以抒怀念之情,同时又感伤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悲欢离合。 用梅花高洁比情人,既写情人得清姿玉质,又表明词人清高的襟怀,收到咏物而不止于物、言情而不拘于情的效果。 与疏影一向被认为是姜词的代表作。 6.姓季的古代名人有哪些季布:西汉楚人,以任侠名。 楚汉战争时为项羽部将,数围困刘邦。汉朝建立后,被刘邦追捕缉拿,后得赦免,累官至河东守。 季心:季布弟,亦以任侠名。闻名关中,方圆数千里志士争着为其死,曾经杀人,亡命于吴地。 官至中尉司马。季广琛:寿州人,唐代大臣。 历瓜州刺史、荆州刺史,曾率兵赴河南,拜青徐等五州节度使。后因兵败贬温州刺史,不久擢浙江西道节度使,官至右散骑常侍。 季复:名复或作几复,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宋代官吏、学者。与弟季中复有文名,其平生笃于学问,博览群书,为文师韩愈、欧阳修。 为政有惠德,得民称诵,官至朝奉郎知渠州。季陵: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宋代学者、官吏。 政和间三迁太学博士。南宋时迁中书舍人,曾被罢官,后复官右文殿修撰等。 季厚礼:安徽无为人,明代大孝子,以孝行著称于世。其子立,孙廷春,亦效之,人谓其“一门纯孝”。 季本: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明代大臣、学者。师从王守仁。 进士及第后,授建宁府推官,征为御史,以言事谪揭阳主簿。官至长沙知府,落职归。 有《易学四同》、《诗说解颐》等。季寓庸:江苏泰兴人,明代官吏。 进士出身,官至吏部郎。工书画,画仿沈周而能登其堂,书宗祝允明而能入其室。 季开生、季振宜:泰兴人,兄弟俩均为清顺治年间进士,开生官至给事中,以直言著称。后因谏买扬州女子,几遭极刑,戍尚阳堡。 在戍所被光棍殴死,官司不问。其工于书画,亦工诗。 其弟季振宜,号沧苇,官累至浙江道御史。藏书富甲海内。 有《季沧苇书目》、《静思堂诗集》。季士言斤:江苏常熟人,清代书画家、词人。 词宗南宋、书学董其昌,宕逸多姿,绝去尘俗。水墨写生笔趣奇纵。 有《问红词》。季雨霖:湖北荆门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 曾与刘静庵等创设日知会,密谋革命。武昌起义后,任湖北第八师师长,不久辞职。 后被军阀黎天才杀害。季羡林:山东临清人,当代学者,著名教授、文学翻译家、印度学和佛学专家。 通梵文和吐火罗文,可称一代宗师。著有《季羡林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