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中国最古老的诗歌

1. 老的诗歌

2. 古老的诗歌

老的诗歌

1.关于老去的诗句

唐·杜甫《曲江》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村居》滕白

种茶岩接红霞坞,灌稻泉生白石根.

皤腹老翁眉似雪,海棠花下戏儿孙.

盆池五首其一作者:韩愈

老翁真个似童儿,汲水埋盆作小池.

一夜青蛙鸣到晓,恰如方口钓鱼时.

沐浴作者:白居易

经年不沐浴,尘垢满肌肤.

今朝一澡濯,衰瘦颇有馀.

老色头鬓白,病形支体虚.

衣宽有剩带,发少不胜梳.

自问今年几,春秋四十初.

四十已如此,七十复何知.

岁暮归南山

作者: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墟

《秘省后厅》白居易

槐花雨润新秋地,桐叶风翻欲夜天.

尽日后厅无一事,白头老监枕书眠.

老人歌

作者:王建

白发老人垂泪行,上皇生日出京城.

如今供奉多新意,错唱当时一半声.

偶题邓公

作者:白居易

偶因携酒寻村客,聊复回车访薜萝.

且值雪寒相慰问,不妨春暖更经过.

翁居山下年空老,我得人间事校多.

一种共翁头似雪,翁无衣食自如何

曲江有感

作者:白居易

曲江西岸又春风,万树花前一老翁.

遇酒逢花还且醉,若论惆怅事何穷

客亭

作者:杜甫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残生事,飘零似转蓬.

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

作者:王维

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

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

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

莫怪销炎热,能生大地风.

宿洄溪翁宅

作者:元结

长松万株绕茅舍,怪石寒泉近岩下.

老翁八十犹能行,将领儿孙行拾稼.

吾羡老翁居处幽,吾爱老翁无所求.

时俗是非何足道,得似老翁吾即休

2.形容“年老”的诗句有哪些

1.《岁暮归南山》

年代: 唐 作者: 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2.《雨》

年代: 宋 作者: 陈与义

忽忽忘年老,悠悠负日长。

小诗妨学道,微雨好烧香。

檐鹊移时立,庭梧满意凉。

此身南复北,仿佛是它乡。

3.《水调歌头·尧舜去已远》

年代: 宋 作者: 汪莘

尧舜去已远,稷契不重来。周流天上地下,我马亦悠哉。君向云中独立,知与何人相俟,孔盖逐风回。长忆目成处,却苦别离催。

被明月,佩宝璐,冠崔嵬。可怜幼好奇服,年老在尘埃。天地与吾同性,日月与吾同命,何事有余哀。故国空乔木,野鹿上高台。

4.《颂古一百则》

年代: 宋 作者: 释正觉

饵云钩月钓清津,年老心孤未得鳞。

一曲离骚归去后,汨罗江上独醒人。

5.《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仲并

说似当年老季伦。君家虽富客常贫。何曾一笑任吾真。酒满罢留天下士,词新空赋坐中春。谁能绝笔更书麟。

3.描写老的诗句

1、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宋·欧阳修·《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

2、白发主人年未老(宋·欧阳修·《浣溪沙》)

3、十年不见老仙翁(宋·苏轼·《西江月 平山堂》)

4、老觉空生易得年(宋·韩淲·《浣溪沙》)

5、扶老偏宜年小(宋·黄庭坚·《减字木兰花·舞鬟娟好》)

6、年衰人老(宋·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年衰人老》)

7、四年薄宦老天涯(宋·李流谦·《虞美人·一春不识春风面》)

8、十老半千年纪寿(宋·沈瀛·《减字木兰花·陋人居止》)

9、臣年虽老(宋·刘克庄·《鹊桥仙·一封奏御》)

10、十年离合老矣(宋·刘辰翁·《水调歌头·不饮强须饮》)

11、年未老(宋·无名氏·《满庭芳·诗礼传家》)

4.带有“老”字的诗句有哪些

1、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晏殊《采桑子》

释义:人从出生到逝去,都要经历人世间的这段时光。可岁月悠悠,人生易老。时光就那样,它只懂得催人老,不相信世间有多情的人。常常在长亭短亭的离别后而伤感,离别后每次酒后就因思念而泪湿春衫呢。

2、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释义:人谁不顾虑要衰老,老了又有谁来对他表示爱怜?

3、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杜甫《野老》

释义:江岸回曲,竹篱茅舍,我正在草堂前的江边漫步观赏, 柴门歪歪斜斜的却自然而然的正好迎着大江。

4、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李白《登庐山五老峰》

释义:五老峰坐落于庐山的东南,耸立如青天削出,就像一朵盛开的金色莲花。

5、春来春去催人老,老夫争肯输年少。——张元干《菩萨蛮·春来春去催人老》

释义:春来春去时光如飞催人老,我怎肯轻易输给年轻人?

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7、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释义: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8、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释义: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敌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

9、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殷尧藩《端午日》

释义:年轻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

10、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诗》

释义: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5.含有 “老”字的诗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老去

白居易

老去愧妻儿,冬来有劝词。

老松

老叶不知霜。

全唐诗

白居易

何人不衰老,我老心无忧。

酬乐天咏老见示

刘禹锡

人谁不愿老,老去有谁怜。

寻龙井杨老

刘长卿

手栽松树苍苍老,身卧桃园寂寂春。

6.描写人老的诗词

1.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 唐 · 白居易《长恨歌》

2.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 唐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 —— 宋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 唐 · 杜甫《石壕吏》

5.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 唐 · 杜甫《石壕吏》

6.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唐 ·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7.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 宋 ·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8.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宋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9.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唐 · 杜甫《蜀相》

10.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 唐 · 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11.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 唐 · 杜甫《登岳阳楼》

12.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 唐 · 刘长卿《新年作》

13.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 明 · 钱福《明日歌》

14.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 宋 ·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15.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 宋 · 陈与义《登岳阳楼》

参考资料

诗词名句:/chaxun/shiju/%E5%B9%B4+%E8%80%81

古老的诗歌

1.我国最早的诗歌是什么

《弹歌》关于《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这是一首远古民歌,反映了原始社会狩猎的生活.《弹歌》选自《吴越春秋》,东汉赵晔编写.据《吴越春秋》记载,春秋末年越国的国君勾践向楚国的射箭能手陈音,询问弓弹的道理,陈音在回答时引用了这首民歌.当时是唱是诵,无从考证,但后人还是将词记录了下来.原始社会,先民们以狩猎为生.由于生产能力水平低下,刀耕火种,狩猎的手段也极为落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工具慢慢地也有了改进.弓弹(也叫弹弓)出现以后,既可以射鸟,又可以射兽,生产能力水平有所提高.《弹歌》这首民歌,用精练的语言概括了“弹”生产制造的过程和“弹”的用途,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聪明,用“弹”来猎取食物的喜悦心情.“断竹,续竹”,是歌咏“弹”的生产制作过程.这就是先将竹竿截断,然后用弦将截断的竹竿连接两头制成弹弓.这样,“弹”的制作完成了.一副“弹”便摆在了我们面前,虽是简单、粗糙的,但却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聪明才智,也表明了社会文明的进步.有了“弹”,一场狩猎活动开始了:“飞土,逐肉”.一颗颗弹丸从弹弓中射出,击中了一只只猎物,人们欢乐地追逐着,满载而归.“飞土”,是指将泥制的弹丸射出.“逐肉”是说猎手们追赶被击伤的鸟兽之类的猎物.这首民歌简短、质朴,诗句整齐,有和谐的韵律,是原始时代狩猎生活的真实反映.解释:断竹—砍伐竹子;继竹---用砍伐的竹子来制作弹弓;飞土—用制作的弹弓装上土丸,进行射击;逐肉---射击鸟兽获得食物.赏析:1)从节奏中感受到劳动人民生活的欢快和自信;2)从内容中得知最早的歌谣从生产劳动中产生;3)从内在精神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依靠自然,同时又要征服自然(远古时期人力是这样的渺小),才能够生存.最朴素的天人合一思想.4)诗歌是独立、成熟和发展了的歌谣;5)《诗经》是诗歌出现后的第一部诗歌总集,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学经典.原由是:“《诗经》不是一部普通的诗歌总集,而是中国上古文化的诗的表现与艺术的升华,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奠基意义的文化典籍.《诗经》在周代社会并不仅仅是一部文学总集,而是周代历史政治宗教哲学的艺术表现,是礼乐文化的一部分,是贵族子弟的教科书,是周人精心编撰的杰作.而周代社会的政治、哲学、文化、制度等等,又对秦汉以来的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2.【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也就是前1100年到前600年,距今约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本来只是一本诗集,但是,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首.《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 按当初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为”六义“.《诗经》又称“诗”或“诗三百”,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距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

3.中国汉语言文学史上,有记载的最古老的诗歌是那一首

断竹, 续竹; 飞土, 逐肉 .意译:砍下青竹,做成竹弓,尘土飞扬追逐猎物.描述了远古先民制造工具,飞奔追逐肉食的画面.紧张急促的捕猎的劳动场景跃然纸上.言简意明,朗朗上口.这首诗被后人命名为《弹歌》,这一首远古时期的古歌谣.此诗在《吴越春秋》里曾有记载,清代文人所编写的《古诗源》也有收录.是目前知道的,最早的诗歌了.有的朋友将“飞土”,解释为“就是用土捏成弹丸”.我认为不恰当.理由是,用土捏成弹丸,是不可能打不死飞禽走兽,逐到肉的.小时候我们用弹弓,也知道用小石子,用泥丸打猎,不可思议.。

4.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共305首,故又称“诗三百”.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其中的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其中的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2] 诗经共305篇(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