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无羊原文及翻译

1. 诗经无羊

诗经无羊

1.《诗经》中描写牛、羊的句子有哪些

1. 济济跄跄,絜尔牛羊,以往烝尝。

2. 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

3. 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

4.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5.或降于阿,或饮与池,或寝或讹。

6.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

7.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犒。

8.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9.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曷无饥渴。

10.隔岸横州十里青,黄牛无数放春晴。

11.路隔陇头高似岸,人骑牛背稳如舟。

12.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13.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

14.草绳穿鼻系柴扉,残喘无人问是非。

15.黄金如可种,我力终不歇。

2.牧遥出自诗经里那一句

诗经·小雅——《无羊》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

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

尔羊来思,其角濈濈。

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于讹。

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糇。

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

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

麾之以肱,毕来既升。

牧人乃梦,众维鱼矣。

旐维旟矣,室家溱溱。

【注释】:赞畜牧兴旺,牛羊繁盛。

犉(音闰,二声):黄牛黑唇。一说牛七尺为犉。

濈濈(音及):聚集貌。

湿湿(音气):牲畜耳朵摇动貌。

讹:动。

何(音贺):同荷。担,引申为戴。

物:颜色。

蒸:粗曰薪,细曰蒸。

矜矜、兢兢:坚强貌。

骞:亏。崩:群疾也。

升:登。指入圈。

众:螽。蝗虫。

旐、旟:旗名。龟蛇为旐,鸟隼为旟。

溱溱(音真):众也。

3.尔牧来思 何蓑何笠 什么意思啊 谢谢

意思:你到这里来放牧,披戴蓑衣与斗笠。

出处: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小雅·无羊》。

原文节选: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尔羊来思,其角濈濈。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餱。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译文:谁说你们没有羊?一群就有三百只。谁说你们没有牛?七尺高的有九十。你的羊群到来时,只见羊角齐簇集。你的牛群到来时,只见牛耳摆动急。

有的奔跑下高丘,有的池边把水喝,有的睡着有的醒。你到这里来放牧,披戴蓑衣与斗笠,有时背着干粮饼。牛羊毛色三十种,牺牲足够祀神灵。

扩展资料

第一章描述所牧牛羊之众多,开章劈空两问,问得突兀。前人常指“尔”为“牛羊的所有者”,不妥:“所有者”既有牛羊,竟还会有“谁”疑其“无羊”,那是怪事。倘指为奴隶主放牧的奴隶,则问得不仅合理,还带有了诙谐的调侃意味。

奴隶只管放牧,牛羊原本就不属于他。但诗人一眼看到那么多牛羊,就情不自禁高兴地与牧人扯趣:“谁说你没有羊哪?看看,这一群就是三百!”极为自然。劈空两问,问得突兀,却又诙谐有情,将诗人乍一见到众多牛羊的惊奇、赞赏之情,表现得极为传神。

许许多多牛羊集聚在一起,气象很壮观。

倘若运用“羊来如云”“牛聚如潮”来比拟,当也算得形象了。但此诗作者不满足于此类平庸的比喻,他巧妙地选择了牛羊身上最富特征的耳、角,以“濈濈”“湿湿”稍一勾勒,那(羊)众角簇立、(牛)群耳耸动的奇妙景象,便逼真地展现在了读者眼前。

这样一种全不借助比兴,而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梅尧臣语)的直赋笔墨,确是很高超的。

第二、三章集中描摹放牧中牛羊的动静之态和牧人的娴熟技艺,堪称全诗写得最精工的篇章。“或降”四句写散布四近的牛羊何其自得:有的在山坡缓缓“散步”,有的下水涧俯首饮水,有的躺卧草间似乎睡着了,但那耳朵的陡然耸动、嘴角的细咀慢嚼,说明它们正醒着。

此刻的牧人正肩披蓑衣、头顶斗笠,或砍伐着柴薪,或猎取着飞禽。

一时间蓝天、青树、绿草、白云,山上、池边、羊牛、牧人,织成了一幅无比清丽的放牧图景。图景是色彩缤纷的,诗中用的却纯是白描,而且运笔变化无端:先分写牛羊、牧人,节奏舒徐,轻笔点染,表现着一种悠长的抒情韵味。

方玉润《诗经原始》叹其“人物并处,两相习自不觉两相忘”,正真切领略了诗境之幽静和谐。待到“麾之以肱,毕来既升”两句,笔走墨移间,披蓑戴笠的牧人和悠然在野的牛羊,霎时汇合在了一起。

画面由静变动,节奏由缓而骤,牧人的臂肘一挥,满野满坡的牛羊,便全都争先恐后奔聚身边,紧随着牧人升登高处。真是物随人欲、挥斥自如,放牧者那娴熟的牧技和畜群的训习有素,只以“麾之”二语尽收笔底。

综观全诗,可以看出:作诗不借比兴而全用赋法,只要体物入微、逼真传神,一样能创造高妙的诗境。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小雅·无羊

4.牧遥出自《诗经》里哪一句

诗经·小雅——《无羊》。

诗经·小雅——《无羊》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 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

尔羊来思,其角濈濈。 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于讹。 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糇。

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

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 麾之以肱,毕来既升。

牧人乃梦,众维鱼矣。 旐维旟矣,室家溱溱。

【注释】:赞畜牧兴旺,牛羊繁盛。 犉(音闰,二声):黄牛黑唇。

一说牛七尺为犉。 濈濈(音及):聚集貌. 湿湿(音气):牲畜耳朵摇动貌。

讹:动。 何(音贺):同荷。

担,引申为戴。 物:颜色。

蒸:粗曰薪,细曰蒸。 矜矜、兢兢:坚强貌。

骞:亏。崩:群疾也。

升:登。指入圈。

众:螽。蝗虫。

旐、旟:旗名。龟蛇为旐,鸟隼为旟。

溱溱(音真):众也。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