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小雅杕杜注音版

1. 诗经小雅杕杜

诗经小雅杕杜

1.想要诗经·小雅·杕杜的全篇注音

杕杜

有杕之杜⑴,有睆其实⑵。王事靡盬⑶,继嗣我日⑷。日月阳止⑸,女心伤止,征夫遑止⑹。

有杕之杜,其叶萋萋⑺。王事靡盬,我心伤悲。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归止!

陟彼北山⑻,言采其杞⑼。王事靡盬,忧我父母⑽。檀车幝幝⑾,四牡痯痯⑿,征夫不远!

匪载匪来⒀,忧心孔疚⒁。斯逝不至⒂,而多为恤⒃。卜筮偕止⒄,会言近止⒅,征夫迩止⒆。

3 注释译文编辑本段

【注释】

⑴有:句首语助词,无义。杕(dì):树木孤独貌。杜:一种果木,又名赤棠梨。

⑵睆(huǎn):果实圆浑貌。实:果实。

⑶靡:没有。盬(gǔ):停止。

⑷嗣:延长、延续。

⑸阳:农历十月,十月又名阳月。止:句尾语气词。

⑹遑:闲暇。一说忙。

⑺萋萋:草木茂盛貌。

⑻.陟(zhì):登山。

⑼言:语助词,无义。杞:即枸杞,落叶灌木,果实小而红,可食,可入药。

⑽忧:此为使动用法,使父母忧。一说忧父母无人供养。

⑾檀车:役车,一般是用檀木做的,一说是车轮用檀木做的。幝(chǎn)幝:破败貌。

⑿牡:公马。痯(guǎn)痯:疲劳貌。

⒀匪:非。载:车子载运。

⒁孔:很,大。疚(jìu):病痛。

⒂期:预先约定时间。逝:过去。

⒃恤(xù):忧虑。

⒄卜:以龟甲占吉凶。筮(shì):以蓍草算卦。偕:合。

⒅会言:合言,都说。一说“会”为聚合(离人相聚),“言”为语助词,无义。

⒆迩:近。

【译文】

孤零零的赤棠,枝头结满滚圆的果实。王事没有止息,要延续我孤独的时日。光阴已临十月,女子伤心之极,远征的人想已闲逸。

孤零零的赤棠,叶子正繁茂翠碧。王事没有止息,我心充满哀伤忧戚。草木还那么萋萋,女子无限悲凄,远征的人哪该可以归里。

登上那北山山顶,且去采摘枸杞。王事没有止息,使我父母也忧愁不已。檀木的役车已破,拉车的四马已疲,远征的人该归来在即。

一辆辆车子没载着你回归,我忧心忡忡痛苦难耐。预定时间已过你仍没到,我的忧郁如山如海。求卜问筮结果一致,都说你回家指日可待,远征的人离乡已近就要归来。

2.解释——《诗经·唐风·杕杜》

《诗经·唐风·杕杜》译注 『咀华庐』整理 题解:流浪者之歌。

原文 译文 注释 有杕之杜,① 其叶湑湑。② 独行踽踽。

③ 岂无他人? 不如我同父。④ 嗟行之人, 胡不比焉?⑤ 人无兄弟, 胡不佽焉?⑥ 有杕之杜, 其叶菁菁。

⑦ 独行睘睘。⑧ 岂无他人? 不如我同姓。

⑨ 嗟行之人, 胡不比焉? 人无兄弟, 胡不佽焉? 路旁赤棠孤零零, 树叶倒是密密生。 独自流浪好凄清。

难道路上没别人, 不如同父兄弟亲。 叹息来往过路人, 为何不与我亲近? 兄弟不在无依靠, 为何不将我帮衬? 路旁赤棠孤零零, 树叶倒是密又青。

独自流浪多悲辛。 难道路上没别人, 不如同姓兄弟亲。

叹息来往过路人, 为何不与我亲近? 兄弟不在无依靠, 为何不将我帮衬? ①有杕(dì 地):即"杕杕",孤立生长貌。杜:木名。

赤棠。 ②湑(xǔ 许):形容树叶茂盛。

③踽踽(jǔ 举):单身独行、孤独无依的样子。 ④同父:指同胞兄弟;一说同祖父的族昆弟。

⑤比:亲近。 ⑥佽(cì 次):资助,帮助。

⑦菁菁:树叶茂盛状。 ⑧睘睘(qiónɡ 穷):同"茕茕",孤独无依的样子。

⑨同姓:一母所生的兄弟。姓,生。

【赏析】 印度电影《流浪者》中有一首著名插曲《拉兹之歌》,流浪汉拉兹穿街走巷,举目无亲,哀伤地唱道:“到处流浪,到处流浪。我和任何人都没来往,我看这世界像沙漠。

……”那种凄凉,那种幽咽,博得人们洒下一掬同情泪。而当我们读到《诗经·唐风》中的《杕杜》时,心情同样很沉重,因为它也是一首流浪者之歌。

当然,它比《拉兹之歌》古老得多。 全诗二章,章九句,复沓章法,二章内容除用韵换字外基本相同。

起首“有杕之杜,其叶滑湑”,用孤孤单单的一株赤棠树起兴,与同样是孤孤单サ牧骼撕合喽哉眨?认嘤吵扇ぃ?窒喽陨?睢3嗵乃涔碌ィ?褂蟹泵?饕蹲靼椋?约喝词恰肮飧怂玖睢币桓觯?啾戎?率饕?热诵以说枚唷K?哉狻靶恕庇质恰胺葱恕薄J?丝吹焦率鳎??懔袅??龆?跬?∠嗔??龆?救瞬蝗缡鳎?写シ诅 U庵侄捞匦睦砀惺苡肓骼苏呱矸菹嗲泻希?苡械湫鸵庖濉9赜谡饬骼苏叩男员穑?乓欢唷斗缡?喑?妨碛忻钰梗骸皷m杜喻女之未嫁者。《说文》:‘牡曰棠,牝曰杜。”

’那末这流浪者竟是一位未婚少女,那就更显悲哀了。此说可备参考。

起首二句,也可谓“兴而赋也”。第三句“独行踽踽”才是全章的灵魂。

整首诗就是描写一个“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踽踽独行者的苦闷叹息。此句独立锁住,不加铺叙,以少驭多,浓缩了许多颠沛流离的苦境,给人无限想像空间。

此句点出了流浪者,成为前后内容的分水岭,前是流浪者所见,后是流浪者所思。 “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

路上风尘仆仆的行人还是有的,但心为形役,各有各沉重的精神枷锁与自顾不暇的物质烦恼,谁肯去对一个陌路人相濡以沫呢?这时,流浪者想到了同胞手足的兄弟亲情,是“他人”无法比拟和替代的。正如《小雅·常棣》所说:“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兄弟,亲人,家园,都在何方?异域他乡的流浪者在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现实中想得很多很多,只能在想像中求得一些慰藉。正如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那小女孩孤苦伶仃,只能划火柴在光亮中幻想着已上天国的奶奶来呵护自己,心灵感到一丝温暖。

兄弟虽好,毕竟在虚无缥缈中,现实终究是现实,诗人不禁“嗟——”,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这“嗟”字直贯最末副歌式复唱四句。

叹息的内容很平实浅近,也正是流浪者的最基本需要:行人为什么不来亲近我?我没有兄弟在旁,为什么不来帮助我?孤独寂寞,呼天抢地,两个激问中蕴藏着浓重的绝望和忧伤。落难的人犹如落水的人,多么需要救援,可有谁会来、有谁能来济助他呢?这真是一声令人心寒的长叹! 由此推想,这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或是战乱,或是饥荒。

《小雅·常棣》说:“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死丧祸乱既平清,一家生活也安宁。那时虽有亲兄弟,反觉不如朋友亲)可作反证。

是战争使骨肉离散,沦为难民。又《大雅·召旻》:“瘨我饥馑,民卒流亡。”

(饥馑遍地灾情重,十室九空尽流亡)是灾荒使百姓失所,乞食四方。不管哪种情况,这首抒写心灵感受的流浪者之歌,通过一个人的命运,向后世真实展示了一幅古代难民的流亡图,其艺术视角很独特,给人启迪。

旧说如《毛诗序》谓“《杕杜》,刺时也。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独居而无兄弟,将为沃所并尔”,为今人所不取;而朱熹《诗集传》谓此为“无兄弟者自伤其孤特而求助于人之辞”,则差为近之。

(曾光甫) /c?word=%CA%AB%BE%AD%3B%A1%A4%3B%CC%C6%3B%B7%E7%3B%A1%A4%3B%96m%3B%B6%C5&url=/bbs/dispbbs%2Easp%3Fboardid%3D18%26id%3D16673&b=0&a=38&user=baidu要是看不明白,可登陆这个网站。

3.想要诗经·小雅·杕杜的全篇注音

杕杜有杕之杜⑴,有睆其实⑵。

王事靡盬⑶,继嗣我日⑷。日月阳止⑸,女心伤止,征夫遑止⑹。

有杕之杜,其叶萋萋⑺。王事靡盬,我心伤悲。

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归止!陟彼北山⑻,言采其杞⑼。王事靡盬,忧我父母⑽。

檀车幝幝⑾,四牡痯痯⑿,征夫不远!匪载匪来⒀,忧心孔疚⒁。斯逝不至⒂,而多为恤⒃。

卜筮偕止⒄,会言近止⒅,征夫迩止⒆。3 注释译文编辑本段【注释】⑴有:句首语助词,无义。

杕(dì):树木孤独貌。杜:一种果木,又名赤棠梨。

⑵睆(huǎn):果实圆浑貌。实:果实。

⑶靡:没有。盬(gǔ):停止。

⑷嗣:延长、延续。⑸阳:农历十月,十月又名阳月。

止:句尾语气词。⑹遑:闲暇。

一说忙。⑺萋萋:草木茂盛貌。

⑻.陟(zhì):登山。⑼言:语助词,无义。

杞:即枸杞,落叶灌木,果实小而红,可食,可入药。⑽忧:此为使动用法,使父母忧。

一说忧父母无人供养。⑾檀车:役车,一般是用檀木做的,一说是车轮用檀木做的。

幝(chǎn)幝:破败貌。⑿牡:公马。

痯(guǎn)痯:疲劳貌。⒀匪:非。

载:车子载运。⒁孔:很,大。

疚(jìu):病痛。⒂期:预先约定时间。

逝:过去。⒃恤(xù):忧虑。

⒄卜:以龟甲占吉凶。筮(shì):以蓍草算卦。

偕:合。⒅会言:合言,都说。

一说“会”为聚合(离人相聚),“言”为语助词,无义。⒆迩:近。

【译文】孤零零的赤棠,枝头结满滚圆的果实。王事没有止息,要延续我孤独的时日。

光阴已临十月,女子伤心之极,远征的人想已闲逸。孤零零的赤棠,叶子正繁茂翠碧。

王事没有止息,我心充满哀伤忧戚。草木还那么萋萋,女子无限悲凄,远征的人哪该可以归里。

登上那北山山顶,且去采摘枸杞。王事没有止息,使我父母也忧愁不已。

檀木的役车已破,拉车的四马已疲,远征的人该归来在即。一辆辆车子没载着你回归,我忧心忡忡痛苦难耐。

预定时间已过你仍没到,我的忧郁如山如海。求卜问筮结果一致,都说你回家指日可待,远征的人离乡已近就要归来。

4.有杕之杜,其叶湑湑

《诗经·唐风·杕杜》译注 原 文 有杕之杜,① 其叶湑湑。

② 独行踽踽。③ 岂无他人? 不如我同父。

④ 嗟行之人, 胡不比焉?⑤ 人无兄弟, 胡不佽焉?⑥ 有杕之杜, 其叶菁菁。⑦ 独行睘睘。

⑧ 岂无他人? 不如我同姓。⑨ 嗟行之人, 胡不比焉? 人无兄弟, 胡不佽焉? 译 文 : 路旁赤棠孤零零, 树叶倒是密密生。

独自流浪好凄清。 难道路上没别人, 不如同父兄弟亲。

叹息来往过路人, 为何不与我亲近? 兄弟不在无依靠, 为何不将我帮衬? 路旁赤棠孤零零, 树叶倒是密又青。 独自流浪多悲辛。

难道路上没别人, 不如同姓兄弟亲。 叹息来往过路人, 为何不与我亲近? 兄弟不在无依靠, 为何不将我帮衬? 注 释: ①有杕(dì 地):即"杕杕",孤立生长貌。

杜:木名。赤棠。

②湑(xǔ 许):形容树叶茂盛。 ③踽踽(jǔ 举):单身独行、孤独无依的样子。

④同父:指同胞兄弟;一说同祖父的族昆弟。 ⑤比:亲近。

⑥佽(cì 次):资助,帮助。 ⑦菁菁:树叶茂盛状。

⑧睘睘(qiónɡ 穷):同"茕茕",孤独无依的样子。 ⑨同姓:一母所生的兄弟。

姓,生。 赏 析: 印度电影《流浪者》中有一首著名插曲《拉兹之歌》,流浪汉拉兹穿街走巷,举目无亲,哀伤地唱道:“到处流浪,到处流浪。

我和任何人都没来往,我看这世界像沙漠。……”那种凄凉,那种幽咽,博得人们洒下一掬同情泪。

而当我们读到《诗经·唐风》中的《杕杜》时,心情同样很沉重,因为它也是一首流浪者之歌。当然,它比《拉兹之歌》古老得多。

全诗二章,章九句,复沓章法,二章内容除用韵换字外基本相同。起首“有杕之杜,其叶滑湑”,用孤孤单单的一株赤棠树起兴,与同样是孤单杜喻女之未嫁者。

《说文》:‘牡曰棠,牝曰杜。”’那末这流浪者竟是一位未婚少女,那就更显悲哀了。

此说可备参考。 起首二句,也可谓“兴而赋也”。

第三句“独行踽踽”才是全章的灵魂。整首诗就是描写一个“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踽踽独行者的苦闷叹息。

此句独立锁住,不加铺叙,以少驭多,浓缩了许多颠沛流离的苦境,给人无限想像空间。此句点出了流浪者,成为前后内容的分水岭,前是流浪者所见,后是流浪者所思。

“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路上风尘仆仆的行人还是有的,但心为形役,各有各沉重的精神枷锁与自顾不暇的物质烦恼,谁肯去对一个陌路人相濡以沫呢?这时,流浪者想到了同胞手足的兄弟亲情,是“他人”无法比拟和替代的。

正如《小雅·常棣》所说:“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兄弟,亲人,家园,都在何方?异域他乡的流浪者在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现实中想得很多很多,只能在想像中求得一些慰藉。

正如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那小女孩孤苦伶仃,只能划火柴在光亮中幻想着已上天国的奶奶来呵护自己,心灵感到一丝温暖。兄弟虽好,毕竟在虚无缥缈中,现实终究是现实,诗人不禁“嗟——”,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这“嗟”字直贯最末副歌式复唱四句。 叹息的内容很平实浅近,也正是流浪者的最基本需要:行人为什么不来亲近我?我没有兄弟在旁,为什么不来帮助我?孤独寂寞,呼天抢地,两个激问中蕴藏着浓重的绝望和忧伤。

落难的人犹如落水的人,多么需要救援,可有谁会来、有谁能来济助他呢?这真是一声令人心寒的长叹! 由此推想,这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或是战乱,或是饥荒。《小雅·常棣》说:“丧乱既平,既安且宁。

虽有兄弟,不如友生。”(死丧祸乱既平清,一家生活也安宁。

那时虽有亲兄弟,反觉不如朋友亲)可作反证。是战争使骨肉离散,沦为难民。

又《大雅·召旻》:“瘨我饥馑,民卒流亡。”(饥馑遍地灾情重,十室九空尽流亡)是灾荒使百姓失所,乞食四方。

不管哪种情况,这首抒写心灵感受的流浪者之歌,通过一个人的命运,向后世真实展示了一幅古代难民的流亡图,其艺术视角很独特,给人启迪。 旧说如《毛诗序》谓“《杕杜》,刺时也。

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独居而无兄弟,将为沃所并尔”,为今人所不取;而朱熹《诗集传》谓此为“无兄弟者自伤其孤特而求助于人之辞”,则差为近之。

5.求《诗经·唐风·有杕之杜》的赏析

原 文

有杕之杜,①

生于道左。②

彼君子兮,

噬肯适我?③

中心好之,④

曷饮食之?⑤

有杕之杜,

生于道周。⑥

彼君子兮,

噬肯来游?⑦

中心好之,

曷饮食之?

译 文

那棵杜梨真孤独, 长在路左偏僻处。 那君子啊有风度, 可愿屈就来访吾? 爱贤盼友欲倾诉, 何不请来喝一壶? 那棵杜梨真孤独, 长在路右偏僻处。 那君子啊有风度, 可愿屈就来看吾? 爱贤盼友欲倾诉, 何不请来喝一壶?

注 释

①杕(dì 地):树木孤生独特貌。杜:杜梨,又名棠梨。 ②道左:道路左边,古人以东为左。 ③噬(shì 是):发语词。一说何,曷。适:到,往。 ④中心:心中。 ⑤曷:同"盍",何不。饮食(yìn sì 印四):喝酒吃饭。一说满足情爱之欲。 ⑥周:右的假借。 ⑦游:来看。

【赏析】 关于本篇诗旨,历来有多种看法:一、刺晋武公说(《毛诗序》等),二、好贤说!朱熹《诗集传》、何楷《诗经世本古义》等),三、迎宾短歌说(高亨《诗经今注》),四、思念征夫说(蓝菊荪《诗经国风今译》等),五、流浪乞食说(陈子展《国风选译》等),六、情歌说(程俊英《诗经译注》等),七、孤独盼友说(朱守亮《诗经评释》等)。

以上几说,当以孤独盼友说贴近诗旨。

古往今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不可缺少的。本诗就是描写一个孤独者切盼友人来访,共饮谈心,以解孤独寂寞之苦。

人类都有一种“共生欲望”,而这种“共生欲望”又是以人们的相互帮助、彼此交流为基础的,一旦得不到满足或有所缺憾时,就会产生孤独感。当“共生欲望”得以满足时,孤独感也就随之消除。看来,诗中的“我”,似乎已经意识到自己与外界隔了一堵“墙”,失去了和朋友的交往,深感孤独。为了摆脱这种孤独感,获得精神上的慰藉或寄托,他力图改变与世隔绝的处境,渴望有良友来访,彼此建立友谊,交流感情。

诗共两章,各六句。每章的开头均为“兴之比也”(何楷《诗经世本古义》)。杜梨长于荒野偏僻处,果小而酸,向来被人冷落,显得孤零零的。作者在此,借物起兴,以物喻人,用触物兴叹的手法引出下文,显得顺理成章。

全诗以“我”的心理活动为主线,以期待的眼光,诚挚的态度,殷勤款待的方式,频频召唤“君子”来访做客。“我”从自己强烈的寻友愿望出发,步步设想双方的心态和行为。“我”对“君子”“中心好之”,然而他“噬肯适我”、“噬肯来游”吗?只恐“求之不得”的心理活动跃然纸上。“肯'字落笔妙,心冀其来,然未敢期其中心肯之而必来也。”(朱守亮《诗经评释》)从全诗看,“中心好之”是关键句子,不可轻易读过。“我”对“君子”有好感,切盼与之交往,但用何种方法进行呢?思之再三,何不请“君子”来家做客,端上美酒佳肴,殷勤待之。借此机会,一则表明自己好客的诚意,二则可以交流情感,加深友谊。或许这就是本诗两章末句均用“曷饮食之”的用意所在。再细细玩味,“曷”字似有“画外之音”——试探的心理;或如牛运震所说:“‘曷’字有欲言不尽之妙也。”(《诗志》)

至于“我”的盼友愿望是否实现?诗中没有交代,这里姑且不论。不过有一点则是可以肯定的,即原先“我”的孤独感,通过诗歌已有所宣泄,得到一定缓解。

读完这首短诗,眼前呈现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荒野古道旁,立着一株孤零零的杜梨树,盼友者站在那里翘首苦盼“君子”来访的神态,殷勤款待“君子”时的情景(此为“我”的想像),历历在目。

本诗章法结构带有民歌反覆咏唱的特点。各章的句数、字数相同。要说有变化,仅在第二章的二、四句末换了三个字,即第一章的“左”改为“周”,“适我''改为“来游”。换字又与换韵有关,第一章的“左”与“我”隔句押韵,第二章的“周”与“游”隔句押韵。

赏析也有哇

6.诗经·小雅·采薇的作者、全诗、赏析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全诗: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赏析: 这是一首戎卒返乡诗,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全诗六章,每章八句。

诗歌以一个戍卒的口吻,以采薇起兴,前五节着重写戍边征战生活的艰苦、强烈的思乡情绪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从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敌胜利的喜悦,也深感征战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绪。 末章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结束全诗,感人至深。

此诗运用了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法,集中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末章头四句,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有名的诗句之一。

这首诗的主题是严肃的。猃狁的凶悍,周朝军士严阵以待,作者以戍役军士的身份描述了以天子之命命将帅、遣戍役,守卫中国,军旅的严肃威武,生活的紧张艰辛。

作者的爱国情怀是通过对猃狁的仇恨来表现的。 更是通过对他们忠于职守的叙述——“不遑启居”、“不遑启处”、“岂敢定居”、“岂不日戒”和他们内心极度思乡的强烈对比来表现的。

全诗再衬以动人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刚,棠棣花开,依依杨柳,霏霏雨雪,都烘托了军士们“日戒”的生活。 心里却是思归的情愫,这里写的都是将士们真真实实的思想,忧伤的情调并不降低本篇作为爱国诗篇的价值,恰恰相反是表现了人们的纯真朴实,合情合理的思想内容和情感,也正是这种纯正的真实性,赋予了这首诗强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扩展资料: 1、《诗经·小雅·采薇》译文: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说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

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柔嫩的样子。说回家了回家了,心中是多么忧闷。

忧心如焚,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地点不能固定,无法使人带信回家。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的茎叶变老了。说回家了回家了,又到了十月小阳春。

征役没有休止, 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

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当然是将帅们的从乘。

兵车已经驾起,四匹雄马又高又大。哪里敢安然住下?因为一个月多次交战! 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

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指精良的装备)。

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猃狁之难很紧急啊。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

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

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2、创作背景: 《采薇》是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

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

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经·小雅·采薇。

7.诗经•采薇(节选)诗意

诗意: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出自:《小雅·采薇》 原文: 《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释义: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

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

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

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

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

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

边地怎敢图安居? 一月要争几回胜!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

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

我的哀痛谁体会! 杨柳:古诗文中杨柳通用,泛指柳树。依依:轻柔的样子。

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扩展资料: 有人说这首诗要倒着读,是士兵在战争结束后回忆曾经征战种种,并在末章采用今昔之对比,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情景交融。前面的铺垫全是为了最后一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当年我走的时候,杨柳正是轻柔随风摇曳的初春,现在我回来,已经是雪花纷落的冬季了。缓慢行走在路上,又渴又饿。

我的心里满是伤悲,没有人体会得到我的哀伤。” 仿佛看到一个拖着疲惫身躯的战士,九死一生从沙场归来,终于回到魂牵梦萦的家,他那样孤独的走在熟悉的路上,道路两旁的杨柳如今已褪去绿衣,漫天的雪花纷纷而落,他是在感叹时光易逝,离家已多时,还是在感伤四季轮回依旧,有谁又记得他已离开许久? 不像其他的战争诗要么是描写战争的残酷,要么痛斥统治者好战致使民不聊生,要么是叙述战争宏伟场面,这首诗看似对战争着墨很多,但其重点更在战争中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士兵身上,写这些在大时代背景下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小人物们,写他们的思归之情,写他们经历战争后的悲戚。

幸存的士兵并没有欢欣雀跃,这场仗是胜利了还是败了,好像作者也不关心以至于都没有费心思去交代,反倒是在强调个体的伤悲与哀。 他存有怎样的哀伤呢?强烈的思归之情是否让他领悟了人生的意义无非是守着所爱之人,平凡一生到老便足矣;或者经历了生死、看过了身边战友一个个牺牲,他感受到了人的无力,生命的脆弱;又或者春去冬来,世事轮回依旧,而他存在的意义又何在,难道就是要为这战争而生而死…… 薇菜从新芽初生到坚硬发新杈,时节从春意盎然到雨雪霏霏,万物轮回,不曾改变,而我从离家奔赴战场到战争结束归家,这之间究竟有什么变了有什么又没有变,未来何去又何从。

那个孤独的身影,究竟因了什么而悲伤,已无从知晓,但那份悲伤之感却通过《采薇》精准的传达给千百年后每一个阅读此诗的人。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杨柳依依。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