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一些描述香气或香水的词语、或含有香气或香味的词语以及句子、描写香水或香气的词语,如果光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恐怕很难,因为香水是很私人的东西,每一个人对于香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即使我可以满足你的审美需求,但也不能让你所需要的人感受到,我说的是切实感受到。 有关香水的形容,我建议你可以去看一下淘宝上的香水店,找大一些的,上面都有关于香水的描述,其内容大多是出于官方对香水的描写而做的翻译。譬如以下的一段形容,你可以感受一下:Hermes爱马仕 地中海花园淡香水50ML简介 地中海花园融合了木香、青草香及果香,无花果树、乳香脂树及西洋柏的清香,令人联想起地中海的凉爽微风;夹竹桃、佛手柑及柑桔的果香,让人感受到和煦温款的阳光。 嗅觉带来地中海的细致及和煦,为地中海风情做最完美的注解。 为了反映爱马仕对地中海的印象,地中海花园藉由画家AURORE DE LA MORINERIE的轻快笔触,渲染出地中海光影下的清爽,与层次分明的水彩景致,瓶身的设计也十分符合地中海花园的神秘创意,海洋与阳光的对应从瓶身底部渲染开来,重现出真正属於地中海的颜色,让人置身事外,体验到纯粹的自由恬静。 我解释一下,这是个分类描述,首先从香料上给你直观的感受,之后是用柔美的文字给你一个很大的想像空间,去体会香水的美好。我想就香水其复杂性而言,用单用一个词显然是不合适的,如果用芳香四溢,满屋飘香之类的词也会让香水本身变得有些入俗。 另外,本人在闲暇之余也比较喜欢写些香水的感言,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到我的空间观看,希望可以给你有所帮助。我刚才在网上找了些有关香的诗,供参考:黄庭坚·咏香诗词复答子瞻 置酒未容虚左论诗时要指南迎笑天香满袖喜君新赴朝参迎燕温风旎旎润花小雨斑斑一炷烟中得意九衢尘里偷闲 博山炉 飞来海上峰琢出华阴碧炷香上褭褭映我鼻端白听公谈昨梦沙暗雨矢石今此非梦耶烟寒已无迹 石香鼎 薰炉宜小寝鼎制琢晴岚香润云生础烟明虹贯岩法从空处起人向鼻头参一炷听秋雨何时许对谈宝薰 一险心游万仞躁欲生五兵隐几香一炷露台湛空明二昼食鸟窥台宴坐日过砌俗氛无因来烟霏作舆卫三石蜜化螺甲榠樝煮水沈博山孤烟起对此作森森四轮囷香事已郁郁著书画谁能入吾室脱汝世俗械五贾侯怀六韬家有十二戟天资喜文事如我有香癖六林花飞片片香归衔泥燕闭合和春风还寻蔚宗传七公虚采苹宫行乐在小寝香光当发闻色败不可稔八床帷夜气馥衣桁晚烟凝瓦沟鸣急雪睡鸭照华灯九雉尾映鞭声金炉拂太清班近闻香早归来学得成十衣篝丽纨绮有待乃芬芳当念真富贵自薰知见香帐中香 一百炼香螺沈水宝薰近出江南一穟黄云绕几深禅想对同参二螺甲割昆仑耳香材屑鹧鸪斑欲雨鸣鸠日永下帷睡鸭春闲三海上有人逐臭天生鼻孔司南但印香严本寂不必丛林徧参四我读蔚宗香传文章不减二班误以甲为浅俗却知麝要防闲廷珪墨 廷珪赝墨出苏家麝煤漆泽纹乌鞾柳枝瘦龙印香字一袭一日三摩挲刘侯爱我如桃李挥赠要我书万纸不意神禹治水圭忽然入我怀袖里吾不能手抄五车书亦不能写论付官奴便当闭门学水墨洒作江南骤雨图。 2.关于浓浓的香气古诗黄庭坚•咏香诗词 复答子瞻 置酒未容虚左 论诗时要指南 迎笑天香满袖 喜君新赴朝参 迎燕温风旎旎 润花小雨斑斑 一炷烟中得意 九衢尘里偷闲 博山炉 飞来海上峰 琢出华阴碧 炷香上褭褭 映我鼻端白 听公谈昨梦 沙暗雨矢石 今此非梦耶 烟寒已无迹 石香鼎 薰炉宜小寝 鼎制琢晴岚 香润云生础 烟明虹贯岩 法从空处起 人向鼻头参 一炷听秋雨 何时许对谈 宝薰 一 险心游万仞 躁欲生五兵 隐几香一炷 露台湛空明 二 昼食鸟窥台 宴坐日过砌 俗氛无因来 烟霏作舆卫 三 石蜜化螺甲 榠樝煮水沈 博山孤烟起 对此作森森 四 轮囷香事已 郁郁著书画 谁能入吾室 脱汝世俗械 五 贾侯怀六韬 家有十二戟 天资喜文事 如我有香癖 六 林花飞片片 香归衔泥燕 闭合和春风 还寻蔚宗传 七 公虚采苹宫 行乐在小寝 香光当发闻 色败不可稔 八 床帷夜气馥 衣桁晚烟凝 瓦沟鸣急雪 睡鸭照华灯 九 雉尾映鞭声 金炉拂太清 班近闻香早 归来学得成 十 衣篝丽纨绮 有待乃芬芳 当念真富贵 自薰知见香 帐中香 一 百炼香螺沈水 宝薰近出江南 一穟黄云绕几 深禅想对同参 二 螺甲割昆仑耳 香材屑鹧鸪斑 欲雨鸣鸠日永 下帷睡鸭春闲 三 海上有人逐臭 天生鼻孔司南 但印香严本寂 不必丛林徧参 四 我读蔚宗香传 文章不减二班 误以甲为浅俗 却知麝要防闲 廷珪墨 廷珪赝墨出苏家 麝煤漆泽纹乌鞾 柳枝瘦龙印香字 一袭一日三摩挲 刘侯爱我如桃李 挥赠要我书万纸 不意神禹治水圭 忽然入我怀袖里 吾不能手抄五车书 亦不能写论付官奴 便当闭门学水墨 洒作江南骤雨图 3.描写香味的诗句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百花中. (郑思肖《寒菊》) 一朵忽先变, 百花皆后香(陈亮《梅花》)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不是一番寒彻骨, 那得梅花扑鼻香? (裴休《宛陵录上堂开示颂》) 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 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折得蔬梅香满袖,暗喜春红依旧.宋晏几道《清平乐》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写的《梅》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长相思》 李白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温庭筠《 莲花 》 4.形容“香气”的诗句有哪些1. 梅花 / 梅 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 春宵 宋代: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3. 阮郎归(梅词) 宋代:苏轼 暗香浮动月黄昏。堂前一树春。东风何事入西邻。儿家常闭门。 雪肌冷,玉容真。香腮粉未匀。折花欲寄岭头人。江南日暮云。 4. 扶南曲歌词五首 唐代:王维 翠羽流苏帐,春眠曙不开。羞从面色起,娇逐语声来。 早向昭阳殿,君王中使催。 堂上青弦动,堂前绮席陈。齐歌卢女曲,双舞洛阳人。 倾国徒相看,宁知心所亲。 香气传空满,妆华影箔通。歌闻天仗外,舞出御楼中。 日暮归何处,花间长乐宫。 宫女还金屋,将眠复畏明。入春轻衣好,半夜薄妆成。 拂曙朝前殿,玉墀多佩声。 朝日照绮窗,佳人坐临镜。散黛恨犹轻,插钗嫌未正。 同心勿遽游,幸待春妆竟。 5. 山园小梅·其一 宋代: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6. 杂曲歌辞。陆州歌第三 唐代:佚名 香气传空满,妆花映薄红。歌声天仗外,舞态御楼中。 5.关于浓浓的香气古诗黄庭坚•咏香诗词复答子瞻 置酒未容虚左论诗时要指南迎笑天香满袖喜君新赴朝参迎燕温风旎旎润花小雨斑斑一炷烟中得意九衢尘里偷闲 博山炉 飞来海上峰琢出华阴碧炷香上褭褭映我鼻端白听公谈昨梦沙暗雨矢石今此非梦耶烟寒已无迹 石香鼎 薰炉宜小寝鼎制琢晴岚香润云生础烟明虹贯岩法从空处起人向鼻头参一炷听秋雨何时许对谈宝薰 一险心游万仞躁欲生五兵隐几香一炷露台湛空明二昼食鸟窥台宴坐日过砌俗氛无因来烟霏作舆卫三石蜜化螺甲榠樝煮水沈博山孤烟起对此作森森四轮囷香事已郁郁著书画谁能入吾室脱汝世俗械五贾侯怀六韬家有十二戟天资喜文事如我有香癖六林花飞片片香归衔泥燕闭合和春风还寻蔚宗传七公虚采苹宫行乐在小寝香光当发闻色败不可稔八床帷夜气馥衣桁晚烟凝瓦沟鸣急雪睡鸭照华灯九雉尾映鞭声金炉拂太清班近闻香早归来学得成十衣篝丽纨绮有待乃芬芳当念真富贵自薰知见香帐中香 一百炼香螺沈水宝薰近出江南一穟黄云绕几深禅想对同参二螺甲割昆仑耳香材屑鹧鸪斑欲雨鸣鸠日永下帷睡鸭春闲三海上有人逐臭天生鼻孔司南但印香严本寂不必丛林徧参四我读蔚宗香传文章不减二班误以甲为浅俗却知麝要防闲廷珪墨 廷珪赝墨出苏家麝煤漆泽纹乌鞾柳枝瘦龙印香字一袭一日三摩挲刘侯爱我如桃李挥赠要我书万纸不意神禹治水圭忽然入我怀袖里吾不能手抄五车书亦不能写论付官奴便当闭门学水墨洒作江南骤雨图。 6.关于香的诗句双峰定水璘老送木犀香五首 宋 杨万里 山童不解事,著火太酷烈。 要输不尽香,急唤薄银叶。 双峰定水璘老送木犀香五首 宋 杨万里 傅语双峰老,汝师是如来。 如何一瓣香,却为杨诚斋。 双峰定水璘老送木犀香五首 宋 杨万里 谁言定水禅,入定似枯木。 飞入广寒宫,收得香万解。 水仙花四首 宋 杨万里 韵绝香仍绝,花清月未清。 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名。 梅花 宋 杨万里 花早春何力,香寒晓尽吹。 月摇横水影,雪带入瓶枝。 甲子初春即事六首 宋 杨万里 老子烧香罢,蜂儿作队来。 徘徊绕襟袖,将谓是花开。 二月十四日晓起看海棠八首 宋 杨万里 四面花光合,一身香雾红。 忽从霞绮上,跳下锦城中。 二月十四日晓起看海棠八首 宋 杨万里 老子侵星起,蜂儿先我忙。 渊才无鼻孔,信口道无香。 二月十四日晓起看海棠八首 宋 杨万里 除却牡丹了,海棠当亚元。 艳超红白外,香在有无间。 宫词 宋 杨皇后 遥夜焚香礼□□,桂花业裹展文茵。 长空月浸星河影,鹦鹉惊寒频唤人。 红云阁 宋 杨蟠 重重风日透,花气满地塘。 谁把红云此,红云无此香。 后永嘉百咏·南塘 宋 杨蟠 出门日已晚,棹短路何长。 赖有风相送,荷花十里香。 香林洞 宋 杨蟠 百年樵斧外,留得挂寒猿。 不奈西溪水,流香出洞门。 蝶二首 宋 杨公远 款款穿芳径,双双度短墙。 不知身是幻,抵死恋花香。 上元日诣昭应宫分献凝命殿以宪职不预班独归 宋 晏殊 别殿香三炷,斜廊酒一杯。 官间非侍从,骑马却归来。 县圃十绝和朱待制 宋 薛抗 焚香坐清昼,此心自如如。 我知拙催科,考甘下下书。 华亭百咏·东堂 宋 许尚 厅左清闲处,金猊罩宝香。 令君今学道,来此吸朝阳。 华亭百咏·谷水 宋 许尚 短棹经由处,风披藻荇香。 中宵孤鹤唳,片月映沧浪。 华亭百咏·莲巢 宋 许尚 记得荷香里,蛾眉唱采莲。 千年龟欲总,不见叶田田。 华亭百咏·三女冈 宋 许尚 玉殓知无有,香魂计已销。 频来吟楚些,岁久若为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