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诗经带一 2. 诗经带一的 诗经带一1.带有一字的古诗词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杖长竿一寸钩。一上一下一来往,一人独钓一江秋。 〔清〕·纪晓岚 一花一柳一石矶,一抹斜阳一鸟飞。一山一水一禅寺,一林黄叶一僧归。 〔清〕·何佩玉 一机一茶一醉仙,一蹬论坛一心欢,一朝一夕一大天,一首诗词一甘甜。 一山一水一小庙,一僧一道一盘棋。一胖一瘦一壶茶,一天一夜一和局。《僧道对弈》(现代)张志真文章 一帆一浆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回船一字诗 〔宋〕·苏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举头红日向云低,万里江天都在望。 登山一字诗 〔明〕·唐 寅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 《凤凰台上忆吹箫》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 《八六子》 希望能帮到你 满意请采纳O(∩_∩)O~ 2.带一的古诗及作者黄鸟 先秦• 诗经 黄鸟黄鸟,无集于□,无啄我粟。 此邦之人,不我肯毂。 言旋言归,复我邦族。 黄鸟黄鸟,无集于桑,无啄我粱。 此邦之人,莫可与明。 言旋言归,复我诸兄。 黄鸟黄鸟,无集于栩,无啄我黍。 此邦之人,不可于处。 言旋言归,复我诸父。 咏怀诗 魏晋•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夜四时歌 南北朝• 南朝民歌 春林花多媚, 春鸟意多哀。 春风复多情, 吹我罗裳开。 夜黄 南北朝• 南朝民歌 湖中百种鸟, 半雌半是雄。 鸳鸯逐野鸭, 恐畏不成双。 鸟 唐五代• 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 子在巢中望母归。 春水 唐五代• 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3.诗经里带珍的句子查遍诗经诗,并无带珍句。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3、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 5、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6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7、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 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9、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0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11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12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13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郑风) 14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15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16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17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18月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国风·陈风》 19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国风.魏风.硕鼠》 20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小雅。鸿雁。斯干》 21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诗经.国风.邶风.) 4.诗经从第1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寘 通:置)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乐只君子,福履将之。南有樛木,葛藟萦之。 乐只君子,福履成之。螽斯螽斯羽,诜诜兮。 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 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兔罝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芣苡(173人评分) 8.3朝代:先秦作者:佚名原文: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采采芣苡,薄言襭之。 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望采纳。 诗经带一的1.诗经从第1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寘 通:置)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兔罝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芣苡 (173人评分) 8.3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采采芣苡,薄言襭之。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汝坟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望采纳 2.诗经里一和壹的区别是什么一和壹丨“一”不是“壹”的简化体,“壹”不是“一”的繁体字 不少人误以为“一”是“壹”的简化体。其实不然,一的简体字、繁体字都是“一”。 “壹”字的用途极少,多见用于为防止人为涂改支票、银行存提单、欠条收据等数额,才用“壹”代替“一”。 另外二者,并不仅仅只是繁体与简体的区别。 事实上,甲骨文金文当中“一”均为数词,并无“壹”字。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对“一”的解释颇有意思: “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物万物。许慎认为,“一”是天地未分开之前的混沌状态,即“太始”或谓“太一”。《礼记·礼运》中说:“礼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太一,在古代作为“太乙”,它又转指天帝或天神。老子在其《道德经》中就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据此,有的学者将“一”解释为混沌的宇宙,“二”指“天和地”,“三”指天、地、人,由此可知“一”是一无所不包的东西。 在古代还有一个大写的“壹”,取象于葫芦,经过许多神话学家的研究,葫芦正是宇宙混沌未剖之时的象征。葫芦创世神话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但将其意义融入到“壹”则是汉民族的独特的思维成果。其实“壹”当初并不是表数目的。《说文解字·壹部》:“壹,专一也。”如《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唐代孔颖达为“壹”作注时说:“言其一心不二意也。”可见“壹”的本义为“专一”并不表数目。“壹”作为表数词“一”字的大写是一个假借。 《王力古汉语字典》也对一和壹作了解释和比较:“一、壹。一是数词,壹是形容词,意义不同。荀子解蔽:‘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一句之中‘一、壹’并用。可见‘一’与‘壹’是有分别的。‘壹’的意义是专一。专一的意 3.《诗经》的第一篇是什么《关雎》 ( 诗经•周南·关雎•先秦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 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扩展资料周代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昭、穆以后,国势渐衰。 后来,厉王被逐,幽王被杀,平王东迁,进入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兼并,夷狄交侵,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反映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面貌的《诗经》,就整体而言,正是这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 周南指周以南之地,是周公旦的封地,即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一带。《周南》大多数诗是西周末年、东周初年的作品。 其中第一篇《关雎》是有关爱情的诗篇。 参考资料国风·周南·关雎_百度百科。 4.含有一方的诗句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良友远别离,各在天一方。——汉无名氏《别诗·其四》 念与君相别,各在天一方。——徐干《室思》 怀中一方板,板上数行书。——李贺《感讽五首》 疏放遗千虑,愚蒙守一方。——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 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杜甫《成都府》 美人天一方,相见犹拾沈。——王冕《秋怀·其二》 坐见一方金变化,独吟红药对残秋。——赵嘏《叙事献同州侍御三首》 诗情未尽在苏杭,幽绝札兰天一方。——老舍《内蒙东部纪游·札兰屯》 5.谁有元曲、诗经、唐诗宋词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 蒹葭(jiān jiā):蒹,荻,像芦苇。 葭,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为:凝结成。 所谓:所念. 伊人:这个人或那个人.指诗人所思念追寻的人。 在水一方:在河的另一边。 溯洄(sù huí)从之:意思是沿着河道走向上游去寻找她。 溯洄,逆流而上。从,追,追求。 阻:险阻,难走。 溯游从之:沿着直流的河道走向上游寻找她。 游,流,指直流的水道。 宛在水中央:(那个人)仿佛在河的中间。 宛,仿佛,好像。 凄凄:茂盛的样子。 现在写作“萋萋”。 晞(xī):干。 湄(mé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指岸边。 跻(jī):登,上升。 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采采:茂盛鲜明的样子。 已:止,这里的意思是“干,变干”。 涘(sì):水边。 右:向右拐弯,这里是(道路)弯曲的意思。 沚(zhǐ):水中的小块陆地。 《蒹葭》是秦国的民歌,这是一首爱情诗,写在恋爱中一个痴情人的心理和感受,十分真实、曲折、动人。“蒹葭”是荻苇、芦苇的合称,皆水边所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暗衬出主人公身当此时此景的心情。“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朱熹《诗集传》:“伊人,犹彼人也。” 在此处指主人公朝思暮想的意中人。眼前本来是秋景寂寂,秋水漫漫,什么也没有,可由于牵肠挂肚的思念,他似乎遥遥望见意中人就在水的那一边,于是想去追寻她,以期欢聚。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主人公沿着河岸向上游走,去寻求意中人的踪迹,但道路上障碍很多,很难走,且又迂曲遥远。“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那就从水路游着去寻找她吗,但不论主人公怎么游,总到不了她的身边,她仿佛就永远在水中央,可望而不可即。 这几句写的是主人公的幻觉,眼前总是浮动着一个迷离的人影,似真不真,似假不假,不管是陆行,还是水游,总无法接近她,仿佛在绕着圆心转圈子。因而他兀自在水边徘徊往复,神魂不安。 这显然勾勒的是一幅朦胧的意境,描写的是一种痴迷的心情,使整个诗篇蒙上了一片迷惘与感伤的情调。下面两章只换少许字词,反复咏唱。 “未晞”,未干。“湄”水草交接之处,也就是岸边。 “跻”,升高。“右”,迂曲。 “坻”和“沚”是指水中的高地和小渚。 唐诗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唐)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逢,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释】 1.金陵:今南京。 酒肆:酒店。留别:临别留诗给送行者。 2.吴姬:吴地的女子,这里指酒店中的侍女。压酒:压糟取酒。 古时新酒酿熟,临饮时方压糟取用。 3.子弟:指李白的朋友。 4.欲行:要走的人,指李白自己。不行:送行的人,指金陵子弟。 5.尽觞(shāng):喝尽杯中的酒。 【诗文解释】 风吹柳絮满店都是香味,吴地的女子压好了酒请客人品尝。 金陵的年轻朋友们多来为我送行,送与被送的人都频频举杯尽觞。请你们问问这东流的水,离情别意与它相比究竟谁短谁长? 宋词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1)东去,浪淘(2)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3)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4)赤壁。 乱石穿空(5),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6)。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7)公瑾当年,小乔(8)初嫁了,雄姿英发(9)。 羽扇纶巾(10),谈笑间,(11)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12)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13)。 人生如梦,一尊(14)还酹(15)江月。 【注释】 1.大江:长江。? 2.淘:冲洗。 3.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推测可能是古战场的陈迹。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4.周郎:周瑜,字公瑾,为吴建威中郎将,时年24岁,吴中皆呼为“周郎”。 5.穿空:插入天空,又作“崩云”。 6.雪:比喻浪花。 7.遥想:形容想得很远。 8.小乔:乔玄的小女儿,周瑜之妻。 9.英发:英俊勃发。 10. 羽扇纶(guān)巾: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周瑜从容娴雅。 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11.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 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 12.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指古战场。 13.华(huā)发:花白的头发。 14.尊:通“樽” ,酒杯。 15.酹(lèi):(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以酒洒地,是向鬼神敬酒的方式。 注:一樽还酹江月,“还”字的读法 古时只有一个读音。 是 huán 其实就是在现代,稍早一点——比如1960年代,在咱家乡一带,也是只有一个 读音,没有普通话中“hái”这个读音。也就是说,在用于“归还”的“还”时,读作“ huán”,在用作“还是”、“还有”这一义项时,仍然读作“ huán”。 事实上在古诗词中没有“还是”、“还有”的用法。hái这个读音最早是在明清小说中开始出现的。 如《红楼梦》第五十回:“他竟比盖这园子还费。 6.诗经第一首的意思姑娘左右去摘采。 长短不齐的荇菜, 姑娘左右去摘取。 长短不齐的荇菜, 栖居在河中沙洲。 善良美丽的姑娘,祝颂婚姻美好的,是男方家庭赞美新娘。 思念追求不可得。 善良美丽的姑娘, 敲钟击鼓取悦她。 悠悠思念情意切, 醒来做梦长相思, 醒来做梦都想她, 好男儿的好配偶。一般认为是贵族阶层举行婚礼的歌曲。 善良美丽的姑娘, 姑娘左右去摘采。 《关雎》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 长短不齐的荇菜。 善良美丽的姑娘, 弹琴鼓瑟亲近她, 翻来覆去难入眠关关鸣叫的水鸟 7.诗经里有一首描写父母之爱很伟大的原诗上一什么啊~~诗经·小雅——《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之耻。 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 民莫不?b,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 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蓼(lu音陆):长大貌。 莪(e音俄):莪蒿。 译文: 那高大的植物是莪蒿吧,不是莪蒿,是青蒿。 可怜的父母亲啊!为了生养我受尽劳苦。 那高大的植物是莪蒿吧,不是莪蒿,是牡?,可怜的父母亲啊!为了生养我积劳成疾。 小瓶的酒倒光了,是大酒坛的耻辱。 孤苦伶仃的人活著,还不如早些死去的好。没了父亲,我依靠谁?没了母亲,我仰赖谁?出门在外,心怀忧伤;踏进家门,魂不守舍。 父母双亲啊!您生养了我,抚慰我、养育我、拉拔我、庇护我,不厌其烦地照顾我,无时无刻怀抱著我。想要报答您的恩德,而您的恩德就像天一样的浩瀚无边! 南山高耸耸,暴风阵阵起,人们没有不过好日子的,为何只有我遭受不幸!南山高巍巍,暴风呼呼吹。 人们没有不幸福的,为何只有我不得终养父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