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写乡愁的诗歌 写乡愁的诗歌1.思乡的诗歌有哪些诗中思念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白居易思乡诗三首 望驿台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滞雨》李商隐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送吴十九往沅陵》【唐】王昌龄 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 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思江南》【唐】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月夜亿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王维《杂诗》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张籍《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⑴除 夜 作 〔唐〕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⑵归 家 〔唐〕杜 牧 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赢得鬓边丝? ⑶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⑷京 师 得 家 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⑸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⑹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⑺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⑻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⑼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⑽月夜亿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⑾送别(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⑿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⒀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⒁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⒂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⒃一剪梅 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 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⒄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⒅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⒆有感一章(谭嗣同) 世间万物抵春愁,今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静夜。 2.写乡愁的现代诗句1,余光中《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2,席慕蓉《乡愁》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3,许立志《乡愁》 任凭那弯弯的月亮 ,一次次的; 把我瘦瘦的乡愁,割出血来。 4,昌耀《乡愁》 他忧愁了,他思念自己的快谷。 那里,紧贴着断崖的裸岩, 他的牦牛悠闲地舔食,雪线下的青草。 而在草滩, 他的一只马驹正扬起四蹄, 徵开河湾的浅水,向着对岸的母畜奔去, 慌张而又娇嗔地咴咴。 那里的太阳是浓重的釉彩,那里的空气被冰雪滤过, 混合着刺人感官的奶油、草叶 ,与酵母的芳香…… ——我不就是那个,在街灯下思乡的牧人, 梦游与我共命运的土地? 5,冰心《乡愁》 前途只闪烁着不定的星光,后顾却望见了飘扬的爱帜。 为着故乡,我们原是小孩子! 不能作壮语,不忍作壮语,也不肯做壮语了。 3.【仿写诗歌《乡愁》】乡愁 懵懂时乡愁是一件温暖的毛衣 穿的人在这头织的人在那头上学后乡愁是一湾浅浅的小溪我站在尽头母亲在源头成长中乡愁是一首悠远的笛乐他在那头吹我在这头听而现在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明月看的人在这头望的人在那头痛苦绝望时痛苦是一次漫长的行程如此长远如此累人孤独时痛苦是一个人的舞会开始是自己结束也是自己困难时痛苦是无限延长的空间我想离开却找不到出口疑惑时痛苦是不断分裂的细胞解决了这个那个又开始滋生幸福小时侯幸福是一颗小小的糖果含在嘴里却甜在心头毕业后幸福是一本厚厚的同学录人各四方真情却浓聚一处后来啊幸福是一张和美的全家福时光流逝但笑容永铸而现在幸福是一封暖暖的家书远在天边然而温馨眼前。 4.以乡愁为题仿写一篇诗歌《满月下》 余光中 满地的月光,无人清扫,那就折一张阔些的荷叶,包一片月光回去,回去夹在唐诗里.扁扁的,象压过的相思…… 月光都带有荷叶的清香.《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会老去.稻香季节 沉甸甸的梦 挂在广阔的田野 飘香的轻风 吹开了农家 那如痴如醉的心扉 梦,不是缠绵的 在喜庆的氛围里 多姿的金波 荡在水乡的怀中 人们一如吮吸千杯美酒 就在这---- 沃野千里飘香时 .望乡台 登上望乡台 众山脚下踩 遥看天际一抹云 风送乡音来 身边没有林涛 山路又弯又窄 唯有故乡一条路 直通望乡台 看见故乡山和水 看见故乡柳和槐 还有家前那棵松 还象我奶奶 离家千里外 转眼已数载 思乡之情终不退 年年总来望乡台 1想起故乡,我无名地思念起故乡.故乡,是游子用谷子酿造出来的陈年老酒,搁置年代越远,放置时间越长,酒的味道就有醇香.想起故乡,我就静静地思念故乡.故乡,是一道色香味俱全而又上好的美味佳肴,诱惑远方的游子不得不去品尝.想起故乡,我就默默地思念故乡.故乡,是游子儿时记忆中片断,游子越理越无法理处头绪,越来越无法剪接出来完整的画面.想起故乡,我就在内心深处思念故乡.对于故乡的思念,年代越远久,对故乡的体会就越深刻,灵魂的触动就也大.故乡,游子以什么样的方式思念故乡呢?思念故乡,其实就是想念故乡儿时的伙伴,想念那间老屋子,想念那片土地.但是,游子最想念的还是那已经苍老的父母双亲.故乡,思念故乡,思念故乡不需要理由.每当面对皓月当空的时候,思念故乡就如潮水一般涌来,就如洪水涌来一般不可收拾.故乡,思念故乡,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 2中秋月明夜千里寄相思 一轮明月高悬 勾起心底无限暇想 游子张望的姿势 虔诚 胜似朝圣者的模样 眺望远方 北国上空同样的圆月 祈盼 普照家乡的那一片辉光 可否将我一腔热情 满目 湿润的泪光捎回 清辉洗面 耳际呼唤声骤起 月桂下依昔母亲慈祥的面容 花香中落下的 是父亲伫立夕阳 削瘦的身影 秋雨淋沥 柔情油然升起 漂泊的浮萍 牵着思念的线 天有多大 就会飞出多远 流浪的足迹 延伸着亲情的血脉 地有多广 就会渗至多深 背负着这沉重的债 对月愧叹 何日 才能尽孝膝下 一剪纤细的倒影 摇碎一地的月光 家乡雪原上掠过的飞鹰 曾是梦转千回的向往 回眸 初恋的果实 是否依旧挂在记忆桂树上 散发芬芳 在这个月明之夜 萧瑟的秋风 将一颗浮游的心 熏染的越发的凉 中秋月明时 一夜的细雨纷飞 胸口上涨的潮水 冲破思念的河堤 泛滥成灾 3游子的思念 思念故乡的山 故乡的山的是那样的青 思念故乡的水 故乡的水的是那样的绿 思念故乡的云 故乡的云的是那样的淡 思念故乡的人 故乡的人的是那样的亲 游子的思念 一天一天又一天 但愿人与青山绿水云长久 有朝一日共团圆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会老去.思乡 作者:易读当黎明的钟声敲响时惊醒了沉睡的梦也许是思乡之梦春风秋拂送走的是昨日的离别旋律的韵美心般割舍不了的是故土风雨化作渺小的滴水追随风的足迹扎根于情缠绵之中拂着杨柳枝叶孔叫故乡,你还好吗?在繁星与月亮之间穿梭着心里头,永思乡眷恋之情 蒋大为《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歌词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桃树倒映在明净的水面,啊!故乡!生我养我的地方,桃林环抱着秀丽的村庄.无论我在哪里放哨站岗,总是把你深情地向往.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迷人的故乡,桃园荡漾着孩子们的笑声,桃花映红了姑娘的脸庞.啊!故乡!终生难忘的地方,为了你的景色更加美好,我愿驻守在风雪的边疆.啊!故乡!终生难忘的地方,为了你的景色更加美好,我愿驻守在风雪的边疆.。 5.仿写乡愁的诗歌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诗歌评析】 该诗情深意切,既渴望了祖国的统一,又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 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 (《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 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美点追踪】 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 《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 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来综合意象,可称为意象递进。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到最后轰然而汇成了全诗的九级浪。 《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 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美。《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传统的美。 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 《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写作背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0岁的余光中随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 22岁那年,余光中随家人来到台湾,并考取了台湾大学外文系。 虽然专业是外文,余光中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 他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都有大量著述,而其中成就最杰出的,当属诗歌。人们评论,他的诗题材广泛,风格屡变,技巧多姿,融汇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笔法。 因此,他被誉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 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这,就是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唱的《乡愁》 【作者简介】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 学艺术硕士学位。 返台后任诗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 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台湾整个 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 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 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 6.表达乡情乡愁的古代诗歌诗句1、《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2、《归家》【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3、《乡思》【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4、《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5、《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6、《闻雁》【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7、《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9、《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0、《月夜亿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11、《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12、《竹枝》【唐】刘禹锡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13《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14、《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15、《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6、《思江南》【唐】方干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17、《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8、《渡江汉》【唐】宋之问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19、《滞雨》【唐】李商隐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20、《送吴十九往沅陵》【唐】王昌龄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7.表现乡愁的古诗要快D啊古诗中的乡愁 思乡,自古以来一直是诗歌表现的主题之一.尤其是在交通、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传递?于是,远在他乡异地的诗人,常常不禁悲从中来,美丽而忧伤的诗句便汩汩而出,成为了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诗篇. 触景生情.诗人们魂牵梦萦的思乡之情,往往因遇到某种机缘而奔涌而出.逆旅夜雨、明月高悬、夕阳西下、塞外芦笛等等,都会牵动诗人对故土的思念.诗人往往因之而挥洒自己的诗情.被称做中国第一思乡诗的《静夜思》便是如此: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触发诗人思乡之情的便是秋夜的明月.深秋之夜,一轮满月挂在天边,月光透过窗户,照在诗人的床前,那么皎洁,以至诗人疑是“地上霜”.一个“霜”字,不仅写出了月色之白,更给人以清冷孤寂之感.接着诗人不禁一“举”头、一“低”头,由“望”而“思”.细致的动作逼真地写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诗人仰望着玉盘的明洁,月桂的婆娑,思绪联翩:今夜的月儿多圆啊,可人呢?怎能团圆!于是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故乡的什么呢?诗人没有具体讲.还是让我们读者去想象吧. 再来看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首诗中,也写了月色如霜,也渲染了冷清凄凉的氛围.这样的景色加上戍卒将士长年在边关要塞,更觉寂寞.在这样的氛围中,忽然不知从何处传来芦笛声,婉转悲切,如泣如诉.这袅袅之音,深深地触动了将士们的怀乡之情.“一夜”可见思绪持续时间之长;“尽望”点出感染范围之大.同样,李白也写过“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诗句.都以芦笛声为诱因,表现深切的思乡之情.悲凉哀怨,感人至深. 遥思远忆.上一类的古诗往往是诗人因景物而引起思乡之情,而思乡的具体内容,诗人并没说明.还有一类诗则是通过思念故乡的具体情景来表现诗人的乡愁.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佳节,本是家人亲友团聚的日子,但诗人却“独”在“异”乡,因而“倍思亲”.诗人思念什么呢?诗中构想了这样一幅情景:在这重阳佳节,家里的兄弟都登高去了.他们一个个唱着跳着,欢快热闹.可就在他们挨个插遍茱萸的时候,遗憾地发现还少了一个人.兄弟们也许一下子安静下来,手执多出的一棵茱萸念叨着远行的我呢.这里,由“遍插”到“少一人”自然引起了情思.诗人通过想象出来的情景,曲折地表现自己的乡愁,显得婉约动人. 无独有偶,白居易的《邯郸至除夜思家》也是如此: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远在异乡的诗人,在冬至的夜里,形影相吊.此时只有灯影相伴,寒气逼人,所以“抱膝”而坐.孤灯加上冷清,自然会想起家里的温暖,亲情的温馨.但诗人并没有写自己如何想家,而是猜想家人此时也会坐到深夜,同样在想着自己.他们此时大概正在念叨着我在外地的生活怎样吧.其实诗人猜想家人想自己,正曲笔表现出自己对家人的深切思念.质朴而深情. 问讯梅菊.“美不美,家乡水;亲比亲,故乡人.”远在异地,当见到从故乡来的人时,那种激动欣喜之情可想而知了.见面时一下子涌上心头的一定有许多情况要打听:家人是否平安?故乡的父老乡亲生活怎样?等等.但有这样的一位诗人,他并不问这些,而只是问绮窗前的寒梅开了没有: 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时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 热爱家乡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表现在热爱家乡的山水、土地、风物、人情,以至一草一木上.你看,诗人问家乡寒梅时是那么仔细——“绮窗前”,那么关切——“著花未?”从中可见诗人对家乡时时怀念的赤子之心.梅花常是高尚圣洁的象征,诗中的寒梅显然是代表故乡的.故乡在诗人心目中是何等的美好啊!诗歌从小处着眼,表面看来,似一杯淡水.其实于平淡处,含有浓郁的诗情,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强烈眷恋. 我常想,王维写这首诗是不是受南朝陈文学家江总的启发呢?《长安九日》: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园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诗中先写自己“心”与“形”的南辕北辙,形象而精练地写出了羁旅远方的心却飞回了故乡.诗人想念故乡,想象着那篱笆边纯洁美丽的菊花,“今日几花开?”是开了一朵、两朵,还是三朵、四朵呢?读着这样的诗句,我们仿佛看到诗人还要一一去点数似的,那急切之状、痴情之态,跃然纸上,真是一往情深啊! 修书传语.关山难越,锦书难寄.思乡的人啊,往往只能对月空吟,对影沉思.此时,要是遇到赶往故乡去的人,那叫诗人们多么欣喜啊!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秋思》 终于可以给家乡捎封信了!诗人把全部的思乡之情都倾注在家书中.他写了又写,看了又看.觉得该说的全说了,才把信封上.但在行人要出发的时候,诗人还是禁不住又拆开封,再看看.生怕还有什么没说清楚.诗中的“欲”、“复”、“又”等字眼,恰当地曲折地表现了诗人的感情.“临发又开封”这一细节,生动细致地表达了深沉的思乡之情. 我们常说于细微。 8.写几个描写雨有乡愁意思的诗,句子也行.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宋·李觏《乡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小时候/就背井离乡地/来到这有土无地的/异域/仰不见天/俯不见地/总是常被人修剪/且时时扭曲成/他们所喜欢的/一种样子//没有深植的根/饮水之后/即暗自落泪/故乡啊,我芬芳的泥土/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