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悠悠

1.带“悠悠”的古诗词,越多越好

崔颢 《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温庭筠 《忆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李商隐 《夕阳楼》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罗隐 《钱塘江潮》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罗隐 《自遣》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张籍 《相和歌辞·江南曲》江南风土欢乐多,悠悠处处尽经过。

戴叔伦 《边城曲》尘沙晴天迷道路,河水悠悠向东去。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宋词 ,范仲淹的《渔家傲》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古诗求救陶渊明

陶渊明《饮酒》整首诗如下: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解释: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故人指老友。

这些老朋友都很欣赏我,提着酒壶结伴来看我了。 “趣”字面的意思是趣味。

饮酒就是一种趣味,陶渊明爱喝酒。“趣”还可以指人生的趣味,陶渊明放弃做官,选择归隐田园,这即是一种人生之“趣”。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班荆”是个典故,也是指老友相聚。

坐于松下,喝了几杯酒就已有了醉意。“醉”后有真言,大家聚在一起更加坦诚相待。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父老”是对年长者的尊称,既是“父老”,则人生阅历良多。

“杂乱言”这里并非胡言乱语,而是袒露心怀。“酌”是倒酒。

倒酒要有一定的次序,但这里说“失行次”,已经没有了一定的次序。喝酒喝到这时候,已完全放松,放浪形骸,而心里的话也都一吐为快。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我”与“物”的关系是魏晋玄学中的一个大问题。

在与老友饮酒畅谈之中,不知不觉到了忘我的境界。人为何有许多烦恼,就是因为万事“我”字当头。

达到了“忘我”的地步,外物的贵贱得失也就都无所谓了,不计较了。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饮酒自有深意。“悠悠”是意味深长的意思。

那么,“深味”在哪儿呢?即前文所说“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达到物我两忘、悠闲自得的境界。 陶渊明饮酒生活体现出对"道味"的追求,对"真"的回归,将肉体上的真上升到精神上的真,这种情趣决定了陶酒诗的情感内容体现在对生命的咏叹和对天真的高歌之上,同时也决定了陶酒诗的平淡风格,其诗中的酒味、醉境是冲和、平淡的,是一种物我无滞、物我一体的道境、玄境。

醉意朦胧中,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虽有真意,而欲辩忘言。 苏轼《吉祥寺赏牡丹》整首诗如下: 人老簪花不自羞, 花应羞上老人头。

醉归扶路人应笑, 十里珠帘半上钩。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人老了头上还要插上花,即使自己不觉得害羞,那花儿也会羞于插上老人的头。 刘禹锡《看牡丹》诗中有这样的句子:只愁花有语,不为老人开。

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 喝醉了回家,路上互相搀扶着,人们看着都笑话。

回家一路上,家家半卷起珠帘,看这街市上的热闹。杜牧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这首诗记载在杭州吉祥寺观赏牡丹的情景,意趣横生。 当时人无分老幼,喜爱簪花者不少。

爱美之心人人有之,展示一下老年人风采何羞之有? 对牡丹的赞赏之情跃然纸上。

3.唐诗杜牧《寄远》中“悠悠”一词在诗中有何作用

漫悠悠”,见水面的平缓、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空寂。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寂。一、二两句之间,似有一个时间过程。“水面漫悠悠”,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时的景象。过了一会,风变紧了,云彩因为风的吹送变得稀薄而轻盈,天空显得高远,空气中也散发着秋天的凉意。“欲变秋”的“欲”字,正表现出天气变化的动态。从景物描写可以感到,此刻旅人的心境也由原来的相对平静变得有些骚屑不宁,由原来的一丝淡淡的孤寂进而感到有些清冷了。这些描写,都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