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咏史和感怀的古诗词有哪些 只要名字和作者就可以了《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台城》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金陵怀古》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咏史》李商隐(北湖南埭水漫漫)《蜀先主庙》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石头城》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PS:杜牧和刘禹锡的咏史怀古诗较多,有兴趣可以去查一下。咏史感怀的歌曲?我就列几个,请楼主看一下算不算:《菊花台》 (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片尾曲) 周杰伦《这浪漫一千年有几回》 (电视剧《单亲妈妈》插曲) 刘庭羽。 2.即事感怀的古诗句李星汉 恭贺峦川老君山三十六米高 老子铜像铸造吉祥 灼耀青铜铸老君,嶕然峻峙驾祥云。 为人处事诚惟贵,生有存无道独尊。 正善清超三界外,奸邪浊度两旁分。 庄严净土思难量,返璞归真入圣门。 郭玉琨 都市豪民行乐曲(次青莲韵) 宝马鸣朱户,纵横驰式微。 舞厅携翠袖,别馆拥红衣。 拖拍嫌星小,昏濛醉月归。 何愁金埒尽,出入不孤飞。 龙目晴朝灿,凤钗春晚香。 西园语莺燕,东壁宿鸳鸯。 池碧依红榭,花娇偎绿房。 酣歌无日夜,梦里度青阳。 雪白飞琼海,枫青览楚宫。 珠明思佩月,途远会乘风。 弱水舟常满,瑶池座不空。 万金图一乐,九宇几人同? 馥馥芳菲远,迟迟春意多。 采花蜂已入,抱粉蝶更过。 燕向梁间语,莺来窗下歌。 夜阑弦莫住,起舞倩娇娥。 3.感怀人生的诗词1、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2、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3、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5、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6、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7、策马前途需努力 莫学龙终须叹息。 8、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9、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10、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 不恁么渔樵无话说。纵 荒坟横断碑,不辩龙蛇。 4.登高抒怀的古诗(我要六首)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4. 《望 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6.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5.五言绝句感怀诗【名称】《感怀诗》 【年代】晚唐 【作者】杜牧 【体裁】五言古诗 高文会隋季,提剑徇天意。 扶持万代人,步骤三皇地。 圣云继之神,神仍用文治。 德泽酌生灵,沉酣薰骨髓。 旄头骑箕尾,风尘蓟门起。 胡兵杀汉兵,尸满咸阳市。 宣皇走豪杰,谈笑开中否。 蟠联两河间,烬萌终不弭。 号为精兵处,齐蔡燕赵魏。 合环千里疆,争为一家事。 逆子嫁虏孙,西邻聘东里。 急热同手足,唱和如宫徵。 法制自作为,礼文争僭拟。 压阶螭斗角,画屋龙交尾。 署纸日替名,分财赏称赐。 刳隍咸万寻,缭垣叠千雉。 誓将付孱孙,血绝然方已。 九庙仗神灵,四海为输委。 如何七十年,汗赩含羞耻? 韩彭不再生,英卫皆为鬼。 凶门爪牙辈,穰穰如儿戏。 累圣但日吁,阃外将谁寄? 屯田数十万,堤防常慑惴。 急征赴军须,厚赋资凶器。 因隳画一法,且逐随时利。 流品极蒙尨,网罗渐离弛。 夷狄日开张,黎元愈憔悴。 邈矣远太平,萧然尽烦费。 至于贞元末,风流恣绮靡。 艰极泰循来,元和圣天子。 元和圣天子,英明汤武上。 茅茨覆宫殿,封章绽帷帐。 伍旅拔雄儿,梦卜庸真相。 勃云走轰霆,河南一平荡。 继于长庆初,燕赵终舁襁。 携妻负子来,北阙争顿颡。 故老抚儿孙,尔生今有望。 茹鲠喉尚隘,负重力未壮。 坐幄无奇兵,吞舟漏疏网。 骨添蓟垣沙,血涨滹沱浪。 只云徒有征,安能问无状? 一日五诸侯,奔亡如鸟往。 取之难梯天,失之易反掌。 苍然太行路,剪剪还榛莽。 关西贱男子,誓肉虏杯羹。 请数系虏事,谁其为我听? 荡荡乾坤大,曈曈日月明。 叱起文武业,可以豁洪溟。 安得封域内,长有扈苗征! 七十里百里,彼亦何常争。 往往念所至,得醉愁苏醒。 韬舌辱壮心,叫阍无助声。 聊书感怀韵,焚之遗贾生。 6.感怀诗诗词的意思是什么全诗一百零六句,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从“高文会隋季”到“沉酣薰骨髓”)追忆了唐朝的建立和唐初的政治,表达了对盛世的无限缅怀。在隋末动荡之际,高祖李渊和太宗文皇帝李世民顺从“天意”,仗剑而起,一举平定天下,开创了唐代万世基业,他们真赶得上上古的“三皇”伏羲、神农和燧人。 太宗在高祖之后,以文治治理国家,“贞观之治”的德泽深入人心,好像美酒一样使人陶醉。第二段(从“旄头骑箕尾”到“剪剪还榛莽”)以极大篇幅,历述“安史之乱”以后七十余年间藩镇割据、朝廷衰弱、兵连祸结的历史。 首先,从“旄头骑箕尾”到“血绝然方已”,盛世的武功文治,已成逝去,安史乱起,“胡兵杀汉兵,尸满咸阳市(此指京城长安)”,国运由此陵替。“宣皇”(即肃宗李亨)虽然平定了叛乱,一度中兴,但好景一度,接着就是无休无止的藩镇的祸乱,像灰烬熄而复燃,像草芽萌长不已。 其次,从“九庙仗神灵”到“艰极泰循来,元和圣天子”,在上一层叙述之后稍稍宕开一笔,直抒感慨:上有祖宗(“九庙”,皇帝的宗庙)的神灵护佑,下有四方的财物供济,为什么七十年来含羞忍耻,真是辜负祖宗和百姓啊!“艰极泰循来,元和圣天子。”意思是:到了唐宪宗元和年间,却否极泰来,国家居然有了新的转折。 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再次,从“元和圣天子,英明汤武上”到“剪剪还榛莽”,拼制帷帐(两句用典,暗以尧帝和汉文帝相比);他用人得当,从行伍中提拔将领,任用有才干的人为相。 这样,终于平定了黄河以南的淮西节度使吴元济等人的叛乱,使局势一度好转。到了穆宗长庆年间,燕赵之地也终于归附,然而,这种兴奋不过是长夜中的电光的一闪,倏然即逝。 藩镇割据,是唐朝末世的祸害,这暂时的部分平息,仍然挽救不了唐朝的危机局势。第三段(从“关西贱男子”到末尾),是面对满目疮痍,自述忧愤。 “往往念所至,得醉愁苏醒。韬舌辱壮心,叫阍无助声。 聊书感怀诗,焚之遗贾生。”作者在想有所为而无可作为的矛盾中,心情极度悲切和愤懑,一想到糜烂的国事,就只有举杯浇愁,用沉醉不醒来强压内心的不平。 然而,如果闭口不谈国事,未免使壮心受到屈辱;如果去向皇上陈说,又苦于无人相助。只有把满腔愤恨写成这首诗,可没有人来看,也没有人理解。 只好把它烧了,送给西汉时为国事而痛哭的贾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