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静字的唐诗(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①夜静春山空。② 月出惊山鸟,③时鸣春涧中。④ 【注释】 ①闲:悠闲,寂静。这里含有人声静寂的意思。 桂花:木犀的通称。 有的春天开花,有的秋天开花。 ②空: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③惊:惊动,惊扰。 ④时鸣:不时地鸣叫。 【解析】 鸟鸣涧,是一处风景极优美的地方。涧,是山涧,夹在两山间的溪沟。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山夜晚异常幽静的景象。诗的大意说:在寂静没有人声的 环境里,桂花自开自落,好像可以感觉到桂花落地的声息。夜静更深的时候, 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无所有。月亮刚出,亮光一显露,惊动了树上宿 的小鸟,它们在春涧中不时地鸣叫几声。 这诗主要写春山夜静。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 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2.急求含“静”字的诗词典故,多多益Ŗ;是叠字的最好~临江仙鹿虔扆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卜算子苏轼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1人初静.谁见幽人2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满江红柳永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此曲看似热闹,其实更显出安静)。 3.寻一首古诗中带有花字静字怡字的桃花溪 张旭 常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玄都观桃花 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 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 尽是刘郎去后栽.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霏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4.含静字的古诗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苍苔浊酒林中静,碧水春风野外昏。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生小洞幽。 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碧空溶溶月华静,月里愁人吊孤影。 玉真难唱朱帘静,忆在双莲池上听。 玉人呵手试妆时。粉香帘幕阴阴静。 斜髻娇娥夜卧迟,梨花风静鸟栖枝。 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 但得雨声连夜静,何妨月色半床阴。 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院静春深昼掩扉,竹间斜看客争棋。 秋月高悬空碧外,仙郎静玩禁闱间。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山鸡犬喧。 5.带有“静”字的古诗句或话语“静”字沉声静气——指声调低沉,态度平和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 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娟好静秀——形容容貌秀美,性情柔和。 仪静体闲——形容女子态度文静,体貌素雅。 树欲静而风不止——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 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隐静分题得静字朝代:宋 作者:章甫 平生苦爱闲,多病复便静。 每为林下游,忽若醉而醒。兹山昔曾登,当暑毛骨冷。 碧霄环佩声,古木旌幢影。五峰如高人,一一各秀颖。 俗驾难久留,伫立但俄顷。别来三十载,往往梦清境。 从公得再来,共此春日永。凭高惬幽思,即事发深省。 然灯战枯棋,临水瀹新茗。兴阑下山去,妙处心已领。 晓雨湿篮舆,冲泥度前岭。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王维《鸟鸣涧》 入若耶溪 崔颢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 事事令人幽,停桡向馀景。 山下宿 白居易 独到山下宿,静向月中行。 何处水边碓,夜舂云母声。“松”字松柏之寿——比喻长寿。 松柏后凋——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有志之士在艰险的环境中奋斗到最后。 玉洁松贞——象玉一样洁净,如松一般坚贞。形容品德高尚。 鹤发松姿——白色的头发,松树的姿态。形容人虽老犹健。 岁寒松柏——比喻在逆境艰难中能保持节操的人。 岁寒知松柏——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 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贞松劲柏——以松柏的坚贞劲直,比喻人的高尚节操。 【唐】白居易 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 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 栽植我年晚,长成君性迟。 如何过四十,种此数寸枝? 得见成阴否,人生七十稀。 爱君抱晚节,怜君含直文。 欲得朝朝见,阶前故种君。 知君死则已,不死会凌云。 涧底松 【唐】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围, 生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 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 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 但与之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贫, 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 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 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 历历天上种白榆。 松树 【唐】白居易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庭松 【唐】白居易 堂下何所有?十松当我阶。 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 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 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 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台。 朝昏有风月,燥湿无尘泥。 疏韵秋槭槭,凉阴夏凄凄。 春深微雨夕,满叶珠蓑蓑。 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 四时各有趣,万木非其侪。 去年买此宅,多为人所咳。 一家二十口,移转就松来。 移来有何得,但得烦襟开。 即此是益友,岂必交贤才? 顾我犹俗士,冠带走尘埃。 未称为松主,时时一愧怀。 松 【唐】成彦雄 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四松 【唐】杜甫 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 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 会看根不拔,莫计枝凋伤。 幽色幸秀发,疏柯亦昂藏。 所插小藩篱,本亦有堤防。 终然掁拨损,得吝千叶黄。 敢为故林主,黎庶犹未康。 避贼今始归,春草满空堂。 览物叹衰谢,及兹慰凄凉。 清风为我起,洒面若微霜。 足以送老姿,聊待偃盖张。 我生无根带,配尔亦茫茫。 有情且赋诗,事迹可两忘。 勿矜千载后,惨澹蟠穹苍。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松 【唐】韩溉 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 翠色本宜霜后见, 寒声偏向月中闻。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 莫向东园竞桃李,春光还是不容君。 古松感兴 【唐】皇甫松 皇天后土力,使我向此生。 贵贱不我均,若为天地情。 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 家集四百卷,独立天地经。 寄言青松姿,岂羡朱槿荣。 昭昭大化光,共此遗芳馨。 南轩松 【唐】李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扶风歌》(汉乐府)刘琨 南山石嵬嵬。 松柏何离离。上枝拂青云。 中心十数围。洛阳发中梁。 松树窃自悲。斧锯截是松。 松树东西摧。特作四轮车。 载至洛阳宫。观者莫不叹。 问是何山材。谁能刻镂此。 公输与鲁班。被之用丹漆。 熏用苏合香。本自南山松。 今为宫殿梁。 《赠从弟》(三国)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咏史·其二》(东晋)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咏怀诗八十二首其五十》阮籍 步游三衢旁。 惆怅念所思。岂为今朝见。 恍惚诚有之。泽中生乔松。 万世未可期。高鸟摩天飞。 凌云共游嬉。岂有孤行士。 垂涕悲故时。 《咏怀诗八十二首其十三》阮籍 。 6.推荐含有“静”字的古诗词1,宋-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夜寂静,寒声碎 。 2,唐-杜甫《垂老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 3,唐-杜甫《秋兴八首》 千家山郭静朝晖,一日江楼坐翠微 。 4,唐-王勃《咏风》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 5,宋-程垓《南歌子·荷盖倾新绿》 又是一钩新月、静方栊 。 6,唐-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 7,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8,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 9,宋-万俟咏《三台·清明应制》 东风静、细柳垂金缕 。 10,先秦-佚名《氓》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 11,南北朝-王籍《入若耶溪》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 读音:jìng 。 释义: 1. 停止的,与“动”相对 :~止。~态。~物。平~。风平浪~。 2. 没有声音 :安~。寂~。僻~。冷~。肃~。~悄悄。~穆。~谧。~默。~观。~听。 3. 安详,闲雅 :~心。~坐。 4. 古同“净”,清洁。 5. 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