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集注

1.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

白居易《啄木曲》 莫买宝剪刀,虚费千金直。

我有心中愁,知君剪不得。 莫磨解结锥,徒劳人气力。

我有肠中结,知君解不得。 莫染红丝线,徒夸好颜色。

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 莫近红炉火,炎气徒相逼。

我有两鬓霜,知君销不得。 刀不能剪心愁,锥不能解肠结。

线不能穿泪珠,火不能销鬓雪。 不如饮此神圣杯,万念千忧一时歇。

李白《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万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陆游《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婉《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意缄心事,独语斜难。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陆游《沈园》(二首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张籍《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温庭筠《清平乐》 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 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咽。

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断肠。 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知行。

柳永《凤栖梧》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林逋《长相思》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

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

江头潮已平。 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旗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徐再思《[双调]蟾宫曲·春情》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音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症候来时,正是何时? 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关汉卿《[双调]沉醉东风》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叫人舍不得。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 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音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柳永《玉胡蝶》 漏箭移,稍觉轻寒,渐呜咽、画角数声残。

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柳永《戚氏》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晏几道《阮郎归》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昔日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拼今生、对花对酒,为伊落泪。(周邦彦《解连环》) 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

(周邦彦《蝶恋花》) 两地离愁,一尊芳酒凄凉,危阑倚遍。蔡伸《苏武慢》 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周紫芝《鹧鸪天》 柳锁莺魂,花翻蝶梦,自知愁染潘郎。轻衫未揽,犹将泪点偷藏。

忘前事,怯流光。早春窥、酥雨池塘。

向消凝里,梅开半面,情满徐妆。史达祖《夜合花》 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

史达祖《三姝媚》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刘克庄《贺新郎》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

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刘克庄《木兰花》 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

卢祖皋《江城子》 离肠未语先断,算犹有凭高望眼。更那堪衰草连天,飞梅弄晚。

卢祖皋《宴清都》 生怕倚阑干,阁下溪声阁外山。惟有旧时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还。

潘方《南乡子》 故人楼上,凭谁指与,芳草斜阳?吴文英《夜合花》 门隔花深旧梦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

吴文英《浣溪沙》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

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

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黄孝迈《湘。

2.上海古籍出版社校注本“宋词别集丛刊”一共出版了几种呀,分别是哪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宋词别集丛刊,是一套高质量的宋词研究、整理、鉴赏系列丛书。

丛书出版后学术界反映良好,前些年出版的词集如《淮海居士长短句》、《花外集》、《东山词》等都已售罄。最近该社又出版了宋词大家黄庭坚的词集《山谷词》。

近代以来,朱孝臧、唐圭璋、龙榆生等前辈学者都曾对《山谷词》作过校勘整理,分别收入《强村丛书》、《全宋词》和《豫章黄先生词》,但是却没有人对《山谷词》全稿作过笺注。本书在前人整理的基础上有所开拓,除精心校订勘误、补遗辑佚外,首次对《山谷词》全稿进行注释,凡作品所涉及的本事因果、人物交游、典章故实、名物地理、俗词俚语等,一一笺证注明,材料丰富翔实。

此外,本书作者从大量的文献记载中辑录出有关《山谷词》的评语,并在书后附录了《山谷词》的多种序跋著录,为研究者提供了诸多便利。

3.唐词宋词集典

涛林,宝哥为你解答

《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世情薄,人情恶,日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签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卜算子·赠乐婉》

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别你登长道,转更添烦恼。楼外朱楼独倚阑,满目围芳草。《卜算子·答施》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要见无因见,了拼终难拼。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

4.宋词名篇,要题目和完整的句子,越多越好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宋· 晏殊·浣溪沙)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 晏殊·寓意)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宋·林逋·山园小梅)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宋·张先·天仙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宋· 晏殊·醉翁亭记)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宋·欧阳修·蝶恋花)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宋·欧阳修)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宋·朱淑真·生查子)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 柳永·凤栖梧)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宋·柳永·雨霖铃)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宋·柳永·雨霖铃)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宋·司马光· 训俭示康)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宋·朱熹·中庸集注)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朱熹·观书有感) ,要看银山排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宋·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州)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元日)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宋·王安石)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宋·苏轼· 赠刘景文)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宋·苏轼·蝶恋花)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冬景)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宋·苏轼·后赤壁赋)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水调歌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宋·苏轼·水调歌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之战)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 (宋·张耒·春日)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宋·李清照·渔家傲)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宋·李清照·五陵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宋·李清照·声声慢)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李清照·醉花阴) 425,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宋·李清照·如梦令)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宋·秦观·鹊桥仙)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宋·秦观·春日)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宋·陆游·文章)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 大作)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 大作) 432,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宋·陆游· 病起书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示儿) ,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宋·陆游·书愤)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宋·陆游)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宋·杨万里·竹枝词)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宋祁·玉楼春)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满意请采纳,谢谢。

5.经典唐诗宋词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唐代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千尺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草】似莠而细,无芒,春兴新苗与诸草无异,冬枯而不萎,性至坚韧,干熟时正白色,牛马所嗜。 【梨花】指雪 【瀚海】沙漠 【中军】古多分兵为左中右三军,中军为主帅号令处 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把百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象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赚太薄。

将军双手冻得拉不开角弓,都护的铁甲冰冷仍然穿著。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硬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串马蹄印迹。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

武某或即其前任。为送他归京,写下此诗。

“岑参兄弟皆好奇”(杜甫《渼陂行》),读此诗处处不要忽略一个“奇”字。 此诗开篇就奇突。

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所谓“笔所未到气已吞”——全是飞雪之精神。大雪必随刮风而来,“北风卷地”四字,妙在由风而见雪。

“白草”,据《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乃西北一种草名,王先谦补注谓其性至坚韧。

然经霜草脆,故能断折(如为春草则随风俯仰不可“折”)。“白草折”又显出风来势猛。

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维妙维肖地写出由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奇口吻。

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

“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

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

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 以写野外雪景作了漂亮的开端后,诗笔从帐外写到帐内。

那片片飞“花”飘飘而来,穿帘入户,沾在幕帏上慢慢消融……“散入珠帘湿罗幕”一语承上启下,转换自然从容,体物入微。“白雪”的影响侵入室内,倘是南方,穿“狐裘”必发炸热,而此地“狐裘不暖”,连裹着软和的“锦衾”也只觉单薄。

“一身能擘五雕弧”的边将,居然拉不开角弓;平素是“将军金甲夜不脱”,而此时是“都护铁衣冷难着”。二句兼都护(镇边都护府的长官)将军言之,互文见义。

这四句,有人认为表现着边地将士苦寒生活,仅着眼这几句,谁说不是?但从“白雪歌”歌咏的主题而言,这主要是通过人和人的感受,通过种种在南来人视为反常的情事写天气的奇寒,写白雪的威力。这真是一支白雪的赞歌呢。

通过人的感受写严寒,手法又具体真切,不流于抽象概念。诗人对奇寒津津乐道,使人不觉其苦,反觉冷得新鲜,寒得有趣。

这又是诗人“好奇”个性的表现。 场景再次移到帐外,而且延伸向广远的沙漠和辽阔的天空: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雪压冬云,浓重稠密,雪虽暂停,但看来天气不会在短期内好转。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二句以夸张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如此酷寒恶劣的天气,长途跋涉将是艰辛的呢。

“愁”字隐约对离别分手作了暗示。 于是写到中军帐(主帅营帐)置酒饮别的情景。

如果说以上主要是咏雪而渐有寄情,以下则正写送别而以白雪为背景。“胡琴琵琶与羌笛”句,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颇似笨拙,但仍能间接传达一种急管繁弦的场面,以及“总是关山旧别情”的意味。

这些边地之器乐,对于送者能触动乡愁,于送别之外别有一番滋味。写饯宴给读者印象深刻而落墨不多,这也表明作者根据题意在用笔上分了主次详略。

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这时看见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

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而那白雪为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一星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这是诗中又一处精彩的奇笔。 送客送到路口。

6.正在学古代文学,希望能推荐一本宋词集,古一点的本子,注解比较

遇上同行了~

我也是学中文的,握手握手~~~

我最早用的是 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宋词鉴赏辞典》,很厚。是一群文学院大学教授写的,分析得很仔细。

我现在用《宋词三百首笺注》,是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的本子。我在旧书店淘到的。上疆村民 重编,唐圭璋 笺注。里面有大量古人文论中对该宋词的评价,评价收录很全。是繁体竖版。

强烈建议两者对比看,因为前者是根据后者的评论写的。当然,你要是在宋词方面造诣已经很深了,建议你只看后者就行了。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