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蛙鸣的诗句有关蛙鸣的诗\词\曲蛙鸣!? 翻卷得益 我目光徜徉的诗行中,响起一阵蛙鸣 哦! 是在哪条溪的,哪块石间 是哪只青蛙,哪一次的鸣唱 鼓了诗人的耳膜 催发了他的诗兴 我的眼里 读进一声蛙鸣 蛙鸣 听来,我是心悸的 悸,是害怕吗 不对,我把悸当作一次美丽跳动 蛙鸣 已经是很久不能听 说白了 童年才有蛙鸣 童年简直就是蛙鸣 我努力地想着 残存于我记忆中的蛙鸣 最初的一声 是在荷塘? 在青草间? 在落叶旁? 是的,是在荷盘,来自那一只青青 你可以谈论蛙鸣 你可以回想蛙鸣 你可以揉进诗里一声蛙鸣 但都不如你亲自去听一听 尤为在黄昏后乡间的夏夜 听来 会使你年轻。 我读着诗中的蛙鸣 心里便是悸, 此时,于那童年的声响 已隔了若干年。 。 2.关于珊珊的诗句1、铁纲珊珊十二钩 宋 张公庠 《宫词》 2、团团珠绕玉珊珊 宋 释重显 《颂一百则》 3、当机一句玉珊珊 宋 释子淳 《颂古一○一首》 4、相触声珊珊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 5、钿璎累累佩珊珊 唐 白居易 《霓裳羽衣歌 和微之》 6、风叶响珊珊 宋 李之仪 《朝中措·新开湖水浸遥天》 7、初开珊珊尚寂寞 宋 王令 《梅花》 8、叶珊珊 宋 朱敦儒 《相见欢·秋风又到人间》 9、分携处、鸣佩忆珊珊 宋 王之道 《风流子·扁舟南浦岸》 10、夜静珊珊入竹 元 朱唏颜 《满庭芳·**炉寒》 11、拂檐修竹韵珊珊 宋 侯置 《西江月·金鼎香销沈麝》 12、风露晚珊珊 宋 赵彦端 《南乡子·风露晚珊珊》 13、画堂环佩珊珊 宋 王千秋 《临江仙·柳巷莺啼春未晓》 14、泪珊珊 宋 张孝祥 《鹧鸪天·月地云阶欢意阑》 15、三更急雨珊珊 宋 辛弃疾 《临江仙·夜语南堂新瓦响》 16、房栊试听珊珊 宋 辛弃疾 《临江仙·窄样金杯教换了》 17、翠袖起舞佩珊珊 宋 赵善括 《水调歌头·碧云初返岫》 18、珊珊环佩 宋 石孝友 《眼儿媚·何须著粉更施朱》 19、露珊珊 宋 程珌 《水调歌头·日毂金钲赤》 20、客佩振珊珊 宋 魏了翁 《浪淘沙·鹤外倚楼看》 21、蕊佩珊珊 宋 张炎 《浪淘沙·香雾湿云环》 22、露珊珊 宋 无名氏 《鹧鸪天·春入江梅破晚寒》 23、佩珊珊 宋 无名氏 《鹧鸪天·香雾氤氲结彩山》 24、环佩珊珊响 宋 无名氏 《十二时/忆少年》 25、振鹭玉珊珊 宋 无名氏 《六州》 26、琼佩珊珊 宋 无名氏 《沁园春·阊阖初开》 27、环佩珊珊香袅袅 宋 无名氏 《蝶恋花·急鼓初锺声报晓》 28、仙风珊珊来自、五云乡 宋 陈克 《南歌子·爱日烘晴昼》 29、环佩珊珊香袅袅 元 元好问 《蝶恋花·急鼓初钟催报晓》 30、玉颗珊珊下月轮 唐 皮日休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31、珠佩珂珊珊 唐 寒山 《诗三百三首》 32、风口环佩晓珊珊 元 元好问 《踏莎行·月挂琼钩》 33、楼前小雨珊珊 元 元好问 《清平乐·离肠宛转》 3.有关"瑛"的诗句楚简逸诗《交交鸣鹥》考论 曹建国 (首发) 内容摘要:楚简逸诗《交交鸣》之“”乃“鹥”的假借字,是凤凰之类的鸟。 诗以“鹥”起兴以喻君子,与楚人的凤崇拜有关。《交交鸣(鹥)》是一首楚人创作的诗歌,但受到了《诗经》,尤其是《雅》诗的影响。 关键词:楚简逸诗;凤崇拜;楚诗;《雅》诗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曹建国(1969-),安徽霍邱人,武汉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与文论研究。 上博四有两首逸诗:《交交鸣》、《多薪》,学者对《交交鸣》予以了较多的关注。 学者通常将“”释读为“乌”,但又不理解诗为何以“乌”起兴,何以“乌”集于水渚。而我认为,简文中的“”当为“鹥”的假借字,是属于凤凰之类的鸟。 诗以“鹥”起兴,与楚人的凤崇拜习俗有关,如此则《交交鸣(鹥)》乃楚人之诗。 一 首先看逸诗,简文残缺颇甚: □□□□□□□梁。 恺俤君子,若玉若英。君子相好,以自为长。 恺豫是好,□□□□。□□□□,皆华皆英。 交交鸣,集于中渚。恺俤君子,若豹若虎。 君子□□,□□□□。恺豫是好,惟心是藇。 间关司,皆上皆下。 交交鸣,集于中澫。 恺□□□,□□□贝。君子相好,以自为卫。 恺豫是好,惟心是万。间关司,皆少皆大。 根据上下文,可以对缺文进行增补: 交交鸣,集于中梁。恺俤君子,若玉若英。 君子相好,以自为长。恺豫是好,惟心是□。 间关司,皆华皆英。 交交鸣,集于中渚。 恺俤君子,若豹若虎。君子相好,以自为□。 恺豫是好,惟心是藇。间关司,皆上皆下。 交交鸣,集于中澫。恺俤君子,若□若贝。 君子相好,以自为卫。恺豫是好,惟心是万。 间关司,皆少皆大。 上博四出版后,廖名春、季旭升等作了补释,[1]并对其中的残文作了补字。 第一节“惟心是□”,廖名春补“向”,季旭升补“匡”,秦桦林补“养”。但我认为参考第二节“惟心是藇”,藇,美貌,为一形容词,则此处的残文也应该补上一形容词,比如“良”。 第二节“以自为□”,我赞成季旭升说法,可以补上“御”。一者合韵,二者与上下文相同位置的字意义也较吻合。 第三节“若□若贝”,我同意秦桦林的意见,将“贝”释为“锦文”,且将此句补为“若锦若贝”。 整首诗三节相对应位置的诗句意义相同或相类,这是我们首先应该注意的问题。 诗曰“恺俤君子,若玉若英”,其中的“英”当为“瑛”的借字,意为“玉的光采”,诗中的“玉”也是取其洁白之义。“若玉若瑛”是说君子之德如玉如瑛,晶莹有光采。 诗曰“恺俤君子,若豹若虎”,此“虎豹”也取其有文饰之义,是说君子有文采。《论语·颜渊》:“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 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子贡之言,正可为简文“若虎若豹”之注脚。诗曰“恺俤君子,若锦若贝”。 锦乃是用彩色经纬丝织出各种图案花纹的丝织品,贝则是锦上的贝形花纹,《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毛传:“贝锦,锦文也。” 可见,诗颂扬君子首先着眼于外在的文饰,称赞其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态度。 诗接着称颂君子“君子相好,以自为长”、“以自为御”、“以自为卫”。 长,做首领,为长官。《战国策·楚策一》:“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敌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命也。”御,治理,统领。 《尚书·大禹谟》:“临下以简,御众以宽。”卫,卫护,防卫。 承接上文称赞君子之彬彬有礼的风度,诗又赞美君子能力。“君子相好”的“相”解为“一方对另一方的态度”,“相好”是说君子对百姓友善,且能力超群,能“为之长”、“为之御”、“为之卫”,是众人的保护神。 “恺豫是好,惟心是良”、“惟心是藇”、“惟心是万”。良,善。 藇,美。万,马承源先生读为“励”,劝勉义。 但“劝勉”为动词,与“惟心是藇”的“藇”词性不一。所以我认为“万”应读为“亶”,忠厚、诚实之义。 《书·盘庚》:“诞告用亶其有众。”孔颖达疏:“用诚心于其所有之众人。” 《国语·周语下》:“於,缉熙!亶厥心肆其靖之。”韦昭注:“亶,厚也。 ……言二君能光明其德,厚其心,以固和天下也。” “间关司,皆华皆英”、“皆上皆下”、“皆少皆大”,“间关司”即“间关谋治”,间关,诸家囿于《小雅·车辖》“间关车之辖兮”,而曲为之说。 实际上“间关”义同于“黾勉”,乃勉力、努力之义,《邶·谷风》:“黾勉同心,不宜有怒。”毛传:“言黾勉者,思与君子同心也。” “司”当从季旭升说,读为“谋治”。所以“间关司”即“黾勉谋治”,而“皆华皆英”、“皆上皆下”、“皆少皆大”则是君子谋治的结果。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整首诗先赞美君子外在之美,接着赞美君子的超凡能力,善良的品性,勤劳政事,最后以和谐欢畅收尾。文脉十分清晰,且层层递进,体现出较高的艺术技巧。 但与此同时,大家在读这首诗时又都有一个疑问:诗用来起兴的句子“交交鸣,集于中梁(渚,澫)”让人颇为不解。大多数学者都将诗中的“”释为“乌”,也就是常见的“乌鸦”。 从字音方面考虑,读“”为“乌”是没有问题的,但诗用乌鸦起兴却让人不。 4.关于愁思的诗句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愁思名言 唐·李益《春夜闻笛》。这两句大意是:(由于笛声唤来了春天)洞庭湖的大雁捱不到天明,一夜之间都飞回了北方。这当是作者贬谪到南方时的思归之作。相传大雁冬天由北方飞到南方.在衡阳回雁峰栖息过冬,春天一到又从南方飞回北方。所以诗人说:“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春暖大地却没有给诗人带来暖意,雁尽北归诗人却仍滞留洞庭。因此,呼唤春天的笛声虽给人间增添了春色,却给迁客平添了一段愁情。可化用此名句来表现乡愁。 5.【描写蛙的诗句】1、宋·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2、唐代贾弇的五绝《孟夏》:“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3、吴融《阌乡寓居十首·蛙声》:“稚圭伦鉴未精通,只把蛙声鼓吹同.君听月明人静夜,肯饶天籁与松风.”4、唐·张籍《过贾岛野居》有诗句:蛙声篱落下,草色户庭间.5、“何处最添诗兴客,黄昏烟雨乱蛙声”.6、“蛙声经雨壮,荧点避风稀.”陆游7、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8、宋·辛弃疾《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6.关于桑树的诗句关于桑树的诗句有:1.《出山作》年代: 唐 作者: 卢仝出山忘掩山门路,钓竿插在枯桑树。 当时只有鸟窥窬,更亦无人得知处。家僮若失钓鱼竿,定是猿猴把将去。 2.《谪仙吟赠赵道士》年代: 唐 作者: 李群玉汗漫东游黄鹤雏,缙云仙子住清都。三元麟凤推高座,六甲风雷閟小壶。 日月暗资灵寿药,山河直拟化生符。若为失意居蓬岛,鳌足尘飞桑树枯。 3.《归园田居 其一》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4.《夏日五鼓起戏书》年代: 宋 作者: 陆游老鸡喔喔桑树颠,明星磊磊茅屋边。我兴视夜不复眠,坐看朝暾浴虞渊。 开窗清风来穆然,拂几洗研整蠹编。火云崔嵬忽满天,安得羲和徐著鞭!5.《雪晴》年代: 宋 作者: 仇远腊尾春头半月期,寒欺人日雪销迟。 才升晴旭扶桑树,便拂东风细柳枝。和气满城真可掬,丰年击壤已先知。 侏儒温饱皇天赐,行续中和乐职诗。6.《过田家》年代: 宋 作者: 刘应时鸠鸣桑树雨还来,且得农夫笑口开。 虽曰田畴多再植,定须天气作重梅。江鱼欲买全无镪,社酒堪篘旋泼醅。 更遣儿童炊麦饭,殷勤相劝且徘徊。7.《出城》年代: 宋 作者: 李廌岸走舟安稳,逍遥若步虚。 晴烟迷白鹭,春水见浮鱼。桑树连坡种,人家夹水居。 年丰村舍好,稚子学诗书。 7.关于岳庙的诗句七绝·谒岳庙有思 精忠报国名青史,罹难悲歌旷世哀。 奸佞无良祭长跪,昏君垢面羞庙台。 西溪寨将官子弟(宋) 经略中原二十秋,功多过少未全酬。 丹心似石凭谁诉,空自游魂遍九州。 建康人(宋) 强金扰扰我提兵,血战中原恨未平。 大厦已斜支一木,岂期长脚误苍生。 武昌军士(宋) 自古忠臣帝主疑,全忠全义不全尸。 武昌门外千株柳,不见杨花扑面飞。 吊岳飞 胡铨(宋) 匹马吴江谁着鞭,惟公攘臂独争先。 张皇貔貅三千士,搘拄乾坤十六年。 堪悯临淄功未就,不知钟室事何缘。 石头城下听舆论,万姓颦眉亦可怜。 书愤 陆游(宋) 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实未闻。 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 上天悔祸终平虏,公道何人肯散群? 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 (陆游《剑南诗稿》卷二十五) 感事 陆游(宋) 堂堂韩岳两骁将,驾驭可使复中原。 庙谋尚出王导下,顾用金陵为北门! (陆游《剑南诗稿》卷三十四) 夜读范至能《揽辔录》,言中原父老见使者多挥涕,感其事,作绝句 陆游(宋) 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遗老不应知此恨,亦逢汉节解沾衣。 建安叶绍翁题西湖岳鄂王庙 叶绍翁(宋) 万古知心只老天,英雄堪恨复堪怜。 如公少缓须臾死,此虏安能八十年! 漠漠凝尘空偃月,堂堂遗像在凌烟。 早知埋骨西湖路,悔不鸱夷理钓船! 六州歌头 题岳鄂王庙 刘过(宋) 中兴诸将,谁是万人敌? 身草莽,人虽死,气填膺,尚如生。 年少起河朔,弓两石,剑三尺, 定襄汉,开虢洛,洗洞庭。 北望帝京。狡兔依然在,良犬先烹。 过旧时营垒,荆鄂有遗民,忆故将军,泪如倾! 说当年事,知恨苦,不奉诏,伪耶真? 臣有罪,陛下圣,可鉴临,一片心。 万古分茅土,终不到,旧奸臣。 人世夜,白日照,忽开明。 衮佩冕圭百拜,九泉下、荣感君恩。 看年年三月,满地野花春,卤簿迎神。 六州歌头 淮西帅李忱和仍为书庙额 刘过(宋) 高皇神武,善驾驶豪英。 攘北狄,驱群盗,命天膺,救苍生。 奈梦绕沙漠,隔温情,屈和好, 召大将,归兵柄,列枢庭。 公指汴京。威已振河洛,不顾身烹。 失一时机会,嗟左衽吾民,痛岳家军,孰扶倾? 久沉怨愤,七十载,还复遇,帝王真。 表遗烈,锡王号,日照临,激士心。 始识安刘计,宁祸已,是忠臣。 我乘传,访壁垒,想精明。 英气凛然若在,仍题匾,昭揭天恩。 笑原头荒草,一死不能春,交怨天神。 观岳侯石像 薛季宣(宋) 万死何知狱吏尊,威名盖代古难存。 二桃岂以功高赐,一舸不容身退论。 几见饮江思道济,缪为图像肖王敦。 沉碑千古蛟川恨,付与无穷客断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