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诗经无 诗经无1.诗经 无农原文你指的应该是《无衣》吧。 《无衣》有两首 其一,《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其二,《唐风·无衣》 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用普通话读起来不押韵,不过先秦时人读起来全部是押韵的哦。 2.谁知道诗经里的《无邪》啊《诗经》中没有《无邪》之篇呀,思无邪,原是《诗经.鲁颂.炯(其非火字旁,马字旁也)》中的一句诗:“思无邪,思马斯徂。”你说的是是不是 汉乐府民歌中的《上邪》。我将两篇的分析都引用如下。 《上邪》① 汉乐府民歌 上邪!② 我欲与君相知,③ 长命无绝衰。④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⑤ 【注释】 ①这一首是情诗。指天为誓,表示爱情的坚固和永久。 ②上:指天。上邪: 犹言“天啊”。这句是指天为誓。 ③相知:相亲。 ④命:令,使。从“长 命”句以下是说不但要“与君相知”,还要使这种相知永远不绝不衰。 ⑤除 非高山变平地、江水流干、冬雷、夏雪、天地合并,一切不可能发生的事都发 生了,我才会和你断绝。 【品评】 本篇是汉乐府《饶歌》中的一首情歌,是一位痴情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在艺术上很见匠心。诗的主人公在呼天为誓,直率地表示了“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的愿望之后,转而从“与君绝”的角度落墨,这比平铺更有情味。 主人公设想了三组奇特的自然变异,作为“与君绝”的条件:“山无陵,江水为竭”——山河消失了;“冬雷震震,夏雨雪”——四季颠倒了;“天地合”——再度回到混沌世界。这些设想一件比一件荒谬,一件比一件离奇,根本不可能发生。这就把主人公生死不渝的爱情强调得无以复加,以至于把“与君绝”的可能从根本上排除了。这种独特的抒情方式准确地表达了热恋中人特有的绝对化心理。深情奇想,确实是“短章之神品”。 3.有没有《诗经》中的著名诗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周南·桃夭》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王风·黍离》 式微,式微,胡不归?《邶风·式微》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卫风·氓》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卫风·木瓜》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王风·采葛》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郑风·风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郑风·子衿》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魏风·硕鼠》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秦风·蒹葭》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秦风·无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小雅·鹿鸣·鹿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鸿雁·鹤鸣》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小雅·节南山·小(上日下文)》 浦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谷风·北山》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大雅·抑》 不行了,打诗太累了,LZ这些应该够了吧 4.诗经里有“山无棱,水无崖,上邪!》原文: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翻译: 上天呀!我渴望与你相知相惜,长存此心永不褪减。除非巍巍群山消逝不见,除非滔滔江水干涸枯竭。除非凛凛寒冬雷声翻滚,除非炎炎酷暑白雪纷飞,除非天地相交聚合连接,直到这样的事情全都发生时,我才敢将对你的情意抛弃决绝! 《上邪》 《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一》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