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欧阳修

1.【欧阳修醉翁亭记古诗】

题名:醉翁亭记 作者:欧阳修 所属文学时期:宋代文学 所属朝代:宋代 作品体裁:散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欧阳修的唐诗宋词原文译文及赏析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词作鉴赏 这首词以生动的形象、清浅的语言,含蓄委婉、深沉细腻地表现了闺中思妇复杂的内心感受,是闺怨词中传诵千古的名作。 此词首句“深深深”三字,其用叠字之工,致使全词的景写得深,情写得深,由此而生深远之意境。

词人首先对女主人公的居处作了精心的描绘。“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这两句,似乎是一组电影摇动镜头,由远而近,逐步推移,逐步深入。

随着镜头所指,先是看到一丛丛杨柳从眼前移过。“杨柳堆烟”,说的是早晨杨柳笼上层层雾气的景象。

着一“堆”字,则杨柳之密,雾气之浓,宛如一幅水墨画。随着这一丛丛杨柳过去,词人又把镜头摇向庭院,摇向帘幕。

这帘幕不是一重,而是过了一重又一重。究竟多少重,他不作琐屑的交代,一言以蔽之曰“无重数”。

“无重数”,即无数重。一句“无重数”,令人感到这座庭院简直是无比幽深。

至此,作者用一句“玉勒雕鞍游冶处”,宕开一笔,把视线引向她丈夫那里;然后折过笔来写道:“楼高不见章台路”。原来这词中女子正独处高楼,她的目光正透过重重帘幕、堆堆柳烟,向丈夫经常游冶的地方凝神远望。

词的上片着重写景,但“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深深庭院中,已宛然见到一颗被禁锢的与世隔绝的心灵。词的下片着重写情,雨横风狂,催送着残春,也催送女主人公的芳年。

她想挽留住春天,但风雨无情,留春不住。于是她感到无奈:“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只好把感情寄托到命运同她一样的花上。

这两句包含着无限的伤春之感。清人毛先舒评曰:“‘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可谓层深而浑成。”

(王又华《古今词论》引)他的意思是说语言浑成与情意层深往往是难以兼具的,但欧词这两句却把它统一起来。这两句情感层次如下:第一层写女主人公因花而有泪。

见花落泪,对月伤情,是古代女子常有的感触。此刻女子正忆念走马章台(汉长安章台街,后世借以指游冶之处)的丈夫,可是望而不可见,眼中唯有狂风暴雨中横遭摧残的花儿,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不禁伤心泪下。

第二层是写因泪而问花。泪因愁苦而致,势必要找个发泄的对象。

这个对象此刻已幻化为花,或者说花已幻化为人。于是女主人公向着花儿痴情地发问。

第三层是花儿一旁缄默,无言以对。紧接着词人写第四层:花儿不但不语,反而象故意抛舍她似地纷纷飞过秋千而去。

人儿走马章台,花儿飞过秋千,有情之人、无情之物对她都报以冷漠,怎能不让人伤心!这种借客观景物的反应来烘托、反衬人物主观感情的写法,正是为了深化感情。词人一层一层深挖感情,并非刻意雕琢,而是象竹笋有苞有节一样,自然生成,逐次展开,自然浑成、浅显易晓的语言中,蕴藏着深挚真切的感情。

这首词意境深远。词中写景写情,而景与情又是那样的融合无间,浑然天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

词人刻画意境也是有层次的。从环境来说,它是由外景到内景,以深邃的居室烘托深邃的感情,以灰暗凄惨的色彩渲染孤独伤感的心情。

从时间来说,上片是写浓雾弥漫的早晨,下片是写风狂雨暴的黄昏,由早及晚,逐次打开人物的心扉。过片三句,近人俞平伯评曰:“‘三月暮’点季节,‘风雨’点气候,‘黄昏’点时刻,三层渲染,才逼出‘无计’句来。”

(《唐宋词选释》)暮春时节,风雨黄昏;闭门深坐,情尤怛恻。个中意境,仿佛是诗,但诗不能写其貌;是画,但画不能传其神;唯有通过这种婉曲的词笔才能恰到好处地勾画出来。

尤其是结句,近人王国维认为这是一种“有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便是“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人间词话》)。

也就是说,花儿含悲不语,反映了词中女子难言的苦痛;乱红飞过秋千,烘托了女子终鲜同情之侣、怅然若失的神态。而情思之绵邈,意境之深远,尤令人神往。

●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 飞絮濛濛。

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拢。 双燕归来细雨中。

欧阳修词作鉴赏 这首词是作者颖州西湖组词《采桑子》十首中的第四首。词中描写了颖州西湖暮春时节静谧清疏洒的风姿。

作者以诗为词,将西湖清空幽寂的春末境界表现得优美可爱,体现了对大自然和现实人生的无限热爱和眷恋。 上片描写群芳凋谢后西湖的恬静清幽之美。

首句是全词的纲领,由此引出“群芳过后”的西湖景象,及词人从中领悟到的“好”的意味。“狼藉”、“飞絮”二句写落红零乱满地、翠柳柔条斜拂于春风中的姿态。

以上数句,通过落花、飞絮、垂柳等意象,描摹出一幅清疏淡远的暮春图景。 下片“笙歌散尽”,虚写出过去湖上游乐的盛况:“游人去始觉春空”,点明从上面三句景象所产生的感觉,道出了作者的复杂微妙的心境。

“始觉”是顿悟之辞,这两句是从繁华喧闹消失后清醒过来的感觉,繁华喧闹消失,既觉有所失的空虚,又觉获得宁静的畅适。首句说的“好”即是从这后一种感觉产生。

3.一首古诗,欧阳修的

踏莎行①

欧阳修

候馆梅残②,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③。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④。平芜尽处是春山⑤,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释

注释

〔注释〕

①候馆:旅舍。

②征辔(pèi):马缰绳。

③危栏:高楼上的栏杆。

④平芜:平坦的草地。

赏析

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伤别之作。上阕写行人客旅的思念。以时空的转换,写人在旅途,漂泊无际,且无止期,从而展示了游子剪不断的离愁。下阕写居者对高楼的企盼和悬想。写远望之人的内心活动,春山本无内外之别,词人将其界定,写出居者念远的迷茫心境,颇令人玩味。结构的“蒙太奇”处理是此作最大特色。上下阕是两个生活画面的组接,前者写行人,后者写思妇,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让此情有一个交流互感的过程,比“单相思”来得厚重和深沉。

4.关于欧阳修的古诗

1、《卜算子》 极得醉中眠,迤逦翻成病。

莫是前生负你来,今世里、教孤冷。 言约全无定。

是谁先薄幸。 不惯孤眠惯成双,奈奴子、心肠硬。

2、《长相思》 深花枝。浅花枝。

深浅花枝相并时。 花枝难似伊。

玉如肌。 柳如眉。

爱着鹅黄金缕衣。啼妆更为谁。

3、《朝中措》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手钟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4、《滴滴金》 尊前一把横波溜。彼此心儿有。

曲屏深幌解香罗,花灯微透。 偎人欲语眉先皱。

红玉困春酒。 为问鸳衾这回后。

几时重又。 5、《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前者呼,后者应,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射者中,弈者胜, 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6、《定风波》 把酒花前欲问公。

对花何事诉金锺。 为问去年春甚处。

虚度。 莺声撩乱一场空。

今岁春来须爱惜。 难得。

须知花面不长红。待得酒醒君不见。

千片。不随流水即随风。

7、《洞天春》 莺啼绿树声早。槛外残红未扫。

露点真珠遍芳草。正帘帏清晓。

秋千宅院悄悄。又是清明过了。

燕蝶轻狂,柳丝撩乱,春心多少。 8、《丰乐亭游春》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9、《贺圣朝影/添声杨柳枝》 白雪梨花红粉桃。

露华高。 垂杨慢舞绿丝绦。

草如袍。 风过小池轻浪起,似江皋。

千金莫惜买香醪。且陶陶。

10、《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1、《浣溪沙》 翠袖娇鬟舞石州。两行红粉一时羞。

新声难逐管弦愁。 白发主人年未老,清时贤相望偏优。

一尊风月为公留。 12、《浣溪沙》 云曳香绵彩柱高。

绛旗风颭出花梢。 一梭红带往来抛。

束素美人羞不打,却嫌裙慢褪纤腰。 日斜深院影空摇。

13、《减字木兰花》 画堂雅宴。一抹朱弦初入遍。

慢拈轻笼。玉指纤纤嫩剥葱。

拨头憁利。怨月愁花无限意。

红粉轻盈。倚暖香檀曲未成。

14、《南乡子》 好个人人,深点唇儿淡抹腮。 花下相逢、忙走怕人猜。

遗下弓弓小绣鞋。剗袜重来。

半亸乌云金凤钗。 行笑行行连抱得,相挨。

一向娇痴不下怀。 15、《千秋岁》 画堂人静,翡翠帘前月。

鸾帷凤枕虚铺设。 风流难管束,一去音书歇。

到而今,高梧冷落西风切。 未语先垂泪,滴尽相思血。

魂欲断,情难绝。 都来些子事,更与何人说。

为个甚,心头见底多离别。 16、《清平乐》 小庭春老。

碧砌红萱草。 长忆小阑闲共绕。

携手绿丛含笑。 别来音信全乖。

旧期前事堪猜。 门掩日斜人静,落花愁点青苔。

17、《清商怨》 关河愁思望处满。渐素秋向晚。

雁过南云,行人回泪眼。 双鸾衾裯悔展。

夜又永、枕孤人远。 梦未成归,梅花闻塞管。

18、《鹊桥仙》 月波清霁,烟容明淡,灵汉旧期还至。 鹊迎桥路接天津,映夹岸、星榆点缀。

云屏未卷,仙鸡催晓,肠断去年情味。 多应天意不教长,恁恐把、欢娱容易。

19、《阮郎归》 落花浮水树临池。年前心眼期。

见来无事去还思。而今花又飞。

浅螺黛,淡燕脂。闲妆取次宜。

隔帘风雨闭门时。此情风月知。

20、《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21、《新开棋轩呈元珍表臣》 竹树日已滋,轩窗渐幽兴。 人间与世远,鸟语知境静。

春光霭欲布,山色寒尚映。 独收万籁心,于此一枰竞。

22、《忆汉月》 红艳几枝轻袅。新被东风开了。

倚烟啼露为谁娇,故惹蝶怜蜂恼。 多情游赏处,留恋向、绿丛千绕。

酒阑欢罢不成归,肠断月斜春老。

5.古诗欧阳修《西湖》翻译

这首诗里的“二十四桥”,指的应该是扬州瘦西湖的一景,杜牧在《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中有一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沈括在《孟溪笔谈》里曾经记载唐代的扬州城内有二十四座桥,比如开明桥、通泗桥等等。

菡萏,是荷花的一种别称,读音是han dan(都是四声),南唐中主李璟在一首词中曾经写道“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就是描写荷花凋谢,荷叶枯萎的秋景。

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欧阳修刚刚从扬州知州调任颖州知州,所以他在诗里把扬州瘦西湖和颖州西湖PK了一下,得出的结论是扬州西湖不如颖州西湖。所以他在诗的最后两句里说“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诗的翻译应该是这样的:

在荷花开尽,香气飘散的秋天,颖州西湖上还漂浮着一条条画船,这不由得让我联想起扬州的西湖。可是我宁愿拿扬州瘦西湖的二十四桥明月夜,来换取这十顷颖州西湖美丽的秋天。

以上是小弟的理解,不当之处还请各位指正:)

6.欧阳修诗词名句欧阳修有那些诗词,中有什么名句

蝶恋花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蝶恋花几日行云何处去?忘了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来时,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依依梦里无寻处。 玉楼春樽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阳花,始共春风容易别。少年游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

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临江仙池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畔有堕钗横。

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雨后轻寒犹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怅。

枕畔屏山围碧浪,翠被花灯,夜夜空相向。寂寞起来褰绣幌,月明正在梨花上。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采桑子春深雨过西湖好,百卉争妍,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

兰桡画舸悠悠去,疑是神仙,返照波间,水阔风高扬管弦。 采桑子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流连,疑是湖中别有天。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蒙蒙,垂柳栏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

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采桑子清明上已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采桑子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

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栖。 南歌子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去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鹤冲天梅谢粉,柳拖金,香满旧园林。

养花天气半晴阴,花好却愁深。花无数,愁无数,花好却愁春去。

戴花持酒祝东风,千万莫匆匆。 长相思苹满溪,柳绕堤,相送行人溪水西,回时陇月低。

烟霏霏,风凄凄,重倚朱门听马嘶,寒鸥相对飞。长相思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低头双泪垂。

长江东,长江西,两岸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摧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樽前。诉衷情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朝中措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看取衰翁。 浪淘沙今日北池游,漾漾轻舟,波光潋滟柳条柔,如此春来又春去,白了人头。

好妓好歌喉,不醉难休,劝君满满酌金瓯,纵使花时常病酒,也是风流。渔家傲荷叶田田青照水,孤舟挽在花阴底。

昨夜萧萧疏雨坠,愁不寐,朝来又觉西风起。雨摆风摇金蕊碎,合欢枝上香房翠。

莲子与人常厮类,无好意,年年苦在中心里。减字木兰花伤怀离抱。

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

细似轻丝渺似波。扁舟岸侧。

枫叶荻花秋索索。细想前欢。

须著人间比梦间。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