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诗经带水 诗经带水1.《诗经》中含有“水”的句子有哪些(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4)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5)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6)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7)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8)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1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12)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1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愁。(李白) (1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 (16)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唐·李白) (17)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唐·李白) 2.诗经跟水有关的诗句Kyoya正ZA8 :你好。 《诗经》有【水】: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周南关雎》 予以采蘩,于沼于沚。 ——《召南采蘩》 予以采苹,南涧之滨。 ——《召南采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周南 汉广》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 ——《周南 汝坟》 江有汜,之子归。 江有渚,之子归。 江有沱,之子归。 ——《召南江有汜》 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邶凤 谷风》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 出宿于泲,饮饯于祢。 ——《邶风泉水》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 ——《邶风新台》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卫风淇奥》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 ——《邶风河广》 扬之水,不流束薪。 扬之水,不流束楚。 扬之水,不流束蒲。 ——《王风扬之水》 溱与洧,方涣涣兮。。。。。。洧之外,洵訏且乐。 溱与洧,浏且清矣。 ——《郑风溱洧》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 ——《魏风汾沮洳》 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小雅 天保》 沔彼流水,朝宗于海。 沔彼流水,其流汤汤。 ——《小雅鸿雁之什沔水》。 凫鹥在沙,公尸来燕来宜。 凫鹥在渚,公尸来燕来处。 凫鹥在潀,公尸来燕来宗。 凫鹥在亹,公尸来止熏熏。 ——《大雅生民之什凫鹥》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 江汉汤汤,武夫洸洸。 江汉之浒,王命召虎。 ——《大雅荡之什江汉》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 思乐泮水,薄采其藻。 思乐泮水,薄采其茆。 ——《鲁颂泮水》 3.女孩诗经带水的名字有哪些清猗——出自《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美淑——出自《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美清——出自《齐风·猗嗟》,“猗嗟名兮,美目清兮”。 清芷 涵义:清美的香草,比喻高洁美好的人。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南朝江淹《灯夜和殷长史》:“此心冀可缓,清芷在沅湘。” 清越 涵义:形容声音清脆激越;清脆悠扬。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宋代苏轼《石钟山记》“北音清越”。 清妍 涵义:美好。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唐代韩愈《月池》诗:“寒池月下明,新月池边曲,若不妬清妍,却成相映烛。” 清芬 涵义:比喻高洁的德行。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晋代陆机《文赋》:“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 4.诗经中与水有关的词语一、在水一方 出自:诗经 蒹葭 【作者】无名氏 【朝代】先秦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译文: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追随她(他)的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央。 二、在河之洲 出自:诗经 关雎 【作者】无名氏 【朝代】先秦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三、淇奥 出自:诗经 淇奥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 译文:看那淇水弯弯岸,碧绿竹林片片连。高雅先生是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 四、汉之广矣 出自:诗经 汉广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译文:南山乔木大又高,树下不可歇阴凉。汉江之上有游女,想去追求不可能。汉江滔滔宽又广,想要渡过不可能。江水悠悠长又长,乘筏渡过不可能。 五、江有汜 出自:诗经 江有汜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译文:大江自有分流水。这个人儿回故里,不肯带我一同去。不肯带我一同去,将来懊悔来不及! 5.诗经中跟水有关的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淇奥》 6.《诗经》里经常提到的“水”有哪些《诗经》里经常提到的“水”如下:1、江有汜,之子归。 江有渚,之子归。江有沱,之子归。 ——《召南江有汜》译文:江水决堤啊又流回,心爱的人儿别处飞。江水静流啊积沙岛,心爱的人儿别处飞。 江水决堤啊又流回,心爱的人儿别处飞。2、新台有泚,河水弥弥。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邶风新台》译文:新台明丽又辉煌,河水洋洋东流淌。 新台高大又壮丽,河水漫漫东流去。3、毖彼泉水,亦流于淇。 出宿于泲,饮饯于祢。——《邶风泉水》译文:泉水汨汨流不息,还是回归入淇水。 回想当初宿泲地,摆酒饯行在祢邑。4、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卫风淇奥》译文:看那淇水弯弯岸,碧绿竹林片片连。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袅娜连一片。 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葱茏连一片。5、扬之水,不流束薪。 扬之水,不流束楚。扬之水,不流束蒲。 ——《王风扬之水》译文:平缓流动的水啊,冲不走成捆的木柴。平缓流动的水啊,也飘不起成捆的柴草。 平缓流动的水啊,也流不动成捆的柳枝。6、凫鹥在沙,公尸来燕来宜。 凫鹥在渚,公尸来燕来处。凫鹥在潀,公尸来燕来宗。 凫鹥在亹,公尸来止熏熏。——《大雅生民之什凫鹥》译文:野鸭鸥鸟河中央,公尸赴宴多安详。 野鸭鸥鸟沙滩上,公尸赴宴来歆享。野鸭鸥鸟在洲诸,公尸赴宴来居住。 野鸭鸥鸟港汊中,公尸赴宴位居尊。野鸭鸥鸟在峡门,公尸赴宴醉醺醺。 扩展资料:诗经简介:《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就整体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 《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 《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以上三部分,《颂》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计算在内),《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 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诗经价值:《诗经》实际上全面反映了西周、春秋历史,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地记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历史发展与现实状况,其涉及面之广,几乎包括了社会的全部方面——政治、经济、军事、民俗、文化、文学、艺术等。 后世史学家的史书叙述这一历史阶段状况时,相当部分依据了《诗经》的记载。如《大雅》的《生民》等史诗,本是歌颂祖先的颂歌,属祭祖诗,记录了周民族自母系氏族社会后期到周灭商建国的历史,歌颂了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等的辉煌功绩。 这些诗篇的历史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它们记录了周民族的产生、发展及灭商建周统一天下的历史过程,记载了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大迁徙、大战争等重要历史条件,反映了周民族的政治、经济、民俗、军事等多方面情况,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史料。《诗经》的民俗价值也显而易见,包括恋爱、婚姻、祭祀等多个方面。 如《邶风·静女》写了贵族男女青年的相悦相爱;《邶风·终风》是男女打情骂俏的民谣;《郑风·出其东门》反映了男子对爱情的专一。这些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表现各种婚姻情状的诗篇,综合地体现了西周春秋时期各地的民俗状况,是了解中国古代婚姻史很好的材料,从中也能了解到古代男女对待婚姻的不同态度和婚姻观。 《诗经》中不少描述祭祀场面或景象的诗篇,以及直接记述宗庙祭祀的颂歌,为后世留下了有关祭祀方面的民俗材料。如《邶风·简兮》中写到“万舞”,以及跳“万舞”伶人的动作、舞态,告诉人们这种类似巫舞而用之于宗庙祭祀或朝廷的舞蹈的具体状况。 更多更正规的记录祭祀内容的诗篇,主要集中于《颂》诗中。这些诗章充分表现了周人对先祖、先公、上帝、天地的恭敬虔诚,以祭祀歌颂形式,作讴歌祈祷,反映了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