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婉约派诗人代表

1. 宋词婉约派诗人

宋词婉约派诗人

1.宋词豪放派和婉约派的诗人是谁

豪放派,形成于中国宋代的汉族词学流派之一。北宋诗**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

明确提出词分婉约、豪放者,一般认为是由明人张綖提出。词本为合乐而歌,娱宾遣兴,内容不外离愁别绪,闺情绮怨。五代即已形成以《花间集》和李煜词为代表的香软词风。故明人以婉约派来概括这一类型的词风。但内容比较狭窄,人们形成了以婉约为正的观念。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皆受影响.李清照的《漱玉集》、李之仪的《姑溪词》,欧阳修的《六一词》,柳永的《雨霖铃》都是很好的作品。

2.婉约派的诗人有哪些

五代时已形成婉约词之花间派,以温庭筠(约812—866)最为代表 花间词派著有《花间集》 《花间集》词作者18人,其中温庭筠、皇甫松为晚唐曲子词作家,列于卷首,表示西蜀词派的源流所自。

和凝是北汉宰相,以制曲著名,当时称为“曲子相公”。其词和温庭筠风格相近。

张泌或疑为南唐词人,此外,从韦庄到李珣14人,都是蜀中文人,为王氏或孟氏的文学侍从之臣。温词秾艳华美,韦词疏淡明秀,代表了《花间集》中的两种风格。

其他词人的词作,则多蹈温、韦余风。它们的内容,不外歌咏旅愁闺怨、合欢离恨,多局限於男女燕婉之私。

但也有一部分作品,如鹿虔扆的《临江仙》抒写“暗伤亡国”之情,欧阳炯的《南乡子》歌咏南方风土人情,较有现实意义。 南唐还有备受推崇的李煜 其词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的,主要为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

当中的杰作包括《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皆成于此时。此时期的词作大都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

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亦大。

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由是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词及书、画创作均丰。

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 而后到了北宋到了婉约词的发展高潮阶段 柳永开婉约词之大宗 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他现存213首词,用了133种词调。

而在宋代所用八百八十多个词调中,有一百多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词至柳永,体制始备。

令、引、近、慢、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长调短令,日益丰富。形式体制的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内容上的开拓提供了前提条件。

如果没有柳永对慢词的探索创造,后来的苏轼、辛弃疾等人或许只能在小令世界里左冲右突,而难以创造出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那样辉煌的慢词篇章。 北宋其他词人: 晏殊(991-1055) 字同叔。

北宋 抚州 临川县文港乡(今南昌 进贤)人,北宋前期著名词人。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迁太常寺奉礼郎、光禄寺丞、尚书户部员外郎、太子舍人、翰林学士、左庶子,仁宗即位迁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加给事中,进礼部侍郎,拜枢密使、参知政事加尚书左丞,庆历中拜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晏殊历任要职,更兼提拔后进,如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皆出其门。他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有《珠玉词》一百三十余首,风格含蓄宛丽。

其代表作为《浣溪沙》、《蝶恋花》、《踏莎行》、《破阵子》、《鹊踏枝》等,其中《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他亦工诗善文,原有诗文二百四十卷,现存不多,大都以典雅华丽见长。

晏几道(约1040~1112), 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

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

有《小山词》。 周邦彦(1056~1121) 中国北宋词人。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漂水县等。

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兴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

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

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

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

3.中国当代最著名的婉约派诗词有哪些 派诗人都有哪些

李清照的《漱玉集》、李之仪的《姑溪词》,欧阳修的《六一词》,柳永的《雨霖铃》都是很好的作品。

踏莎行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蝶恋花》李煜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早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

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清平乐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八声甘州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凤栖梧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也拟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闺语”:李清照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别恨”:晏殊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情长”:柳永

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愁宗”:李煜

4.婉约派的诗人都有谁

豪放派: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念奴娇》(大江东去)等 他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表现内容。

辛弃疾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破阵子》(罪里挑灯看剑)《永遇乐》等 多以国家民族为题材,表达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 张元干《贺新郎》等 情调苍凉,风格豪迈 张孝祥 《六州歌头》等 风格接近苏轼,悲壮凄凉,多表现不能收复失地的壮志难酬的感慨。

陈亮 《念奴娇·登多景楼》《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风格豪放壮烈,笔力纵横驰骋。(少数词属于婉约派) 婉约派:柳永 《雨霖霖》语言明畅通俗,多用口语,感情凄婉,音律谐婉,但有些词比较庸俗。

秦观 《鹊桥仙》等风格轻柔,善于刻画鲜明的形象。 李清照 《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醉花阴》等 前期的词多表现闲适生活,妩媚风流,后期作品多抒发身世之感,感情凄苦低沉。

参考资料: /z/q658104724.htm?si=1。

5.那些诗人是婉约派

一般在词中才分豪放与婉约,而词人也不是专门写他那一派的词,这样说来,婉约派有:李清照,秦观,欧阳修,晏殊,晏几道,李煜,温庭筠,周邦彦,柳永,姜夔,吴文英等词坛名家

代表作:《雨霖铃》(柳永)

《声声慢》《醉花阴》《浣溪沙》李清照

《鹊桥仙》《望海潮》秦观

《花犯》周邦彦

《蝶恋花》《踏莎行》欧阳修

《浣溪沙》晏殊

《临江仙》晏几道

《虞美人》《相见欢》《浪淘沙》李煜

《梦江南》《菩萨蛮》温庭筠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