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表现亲情的诗歌 表现亲情的诗歌1.关于体现亲情的诗诗中亲情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诗》)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7.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8.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家》)1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2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2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2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2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同上.2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30.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31.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3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上.现代诗童年时看父亲父亲是一座山而我是一只林中鸟鸟永远离不开山的熏陶童年时看母亲母亲是一片蓝色的湖而我则是一尾鱼鱼永远离不开湖的怀抱山给我坚强的品格湖给我水的欢笑山进化我飞翔的羽毛湖蜕尽我游弋的鳞屑成年时再看父亲父亲变成山中一片林而我却挺拔成一座山山永远报答不完林的恩情成年时再看母亲母亲则变成湖中一片水草而我却坦荡成一片湖水草永远庇护湖的波涛所以请尊敬亲情,珍爱亲情,因为它是那么的永恒。 2.表现亲情的诗歌1、亲情 作者:黔石 现代 回眸 深深浅浅远行的脚印 斟满思念的泪水 时光 模糊了眺望故乡的视线 风雨 冲刷了岁月美好的记忆 然而 亲情永远是那 割不断的韭菜 锄不尽的青草 总是在四季的背后 浸在思念的港湾里疯长 2、血脉亲情 作者:大红枣 现代 亲人是父母、爷爷奶奶、兄弟姐妹等亲属的集合体 亲人给予我们希望、鼓励、教育、关怀、帮助和呵护 世间什么都可能有假、掺假,唯有血液中的DNA没有 它作为亲情的记号永远植入每个人的身体里 血脉罗织的亲情粘着你和我 亲情带给我们满腔的热血、灼热的激情和温暖的力量 亲情的力量刚劲有力、凝聚团结、汇聚爱心 亲情的力量穿越时间和空间 亲人满脸写着宽容和包涵 亲人的胸怀是海量的广阔,对我们马虎、浮躁的失误或错误总是一笑了之 亲人怜爱的眼神,没有歧视、抱怨,也没有叹息和绝望 亲人谆谆的教诲和身先士卒的示范,指导、帮助我们长大成人少走弯路 亲情是亲人的无私赠与、解囊相助和精神抚慰 亲情给予我们安全感、幸福感、满足感 无论我们漂泊何处、从事多繁忙的工作 亲情的一声召唤胜似军令号 立刻触动我们内心柔软的地方 从四面八方聚拢 亲情发酵是身体力行的默默地付出 更是知识的传导、耳濡目染的熏陶和无形的感化 是良心的感恩、道德的承接 更是一剂宝贵的精神滋补品 3、亲情~父母 作者:羽衣 现代 我把亲情写在春天里 万物复苏萌芽初始 那是我小时候的样子 一双稚嫩的小手被爸妈牵着 田间垄上留下我们的身影 幸福和快乐在风中洋溢 我把亲情写在夏天 看池塘新荷初放 荷叶田田托起一抹红 像极了妈妈做的红袄绿裙 一针一线把爱缝起 我把亲情融入茶里 让清香淡淡沁人心脾 在疲惫不堪的日子 捧起它慢慢回味 我把亲情写在秋天里 那枝头硕果累累 是辛苦付出后的回报 那沧桑的容颜充满了笑意 我把亲情写在冬天里 看雪花翩翩飞舞 洁白的一尘不染 柴房内,火炉旁 围坐着暖暖的一家人 我把亲情融入酒里 那浓烈的味道怎么也藏不住 里面有老爸的旱烟味 老妈的雪花糕味 掬一杯在手里 满满的温馨记忆 4、只有亲情最久长 作者:南木轻舟 现代 只有亲情最久长, 她是太阳, 光芒万丈。 一生之中, 不论我们贫贱还是富贵, 疾病还是健康, 她都用自己的光和热, 给我们动力与能量, 帮我们走出各种低谷, 助我们迈向人生辉煌。 只有亲情最久长, 爱情只是月亮, 在太阳的照射之下发光。 它不是喜新厌旧, 就是反复无常。 见异思迁是它的特性, 阴晴圆缺是她的优长。 始终如一常常是奢望, 白头偕老往往是幻想。 只有亲情最久长, 友情不过是星光。 它有时十分遥远, 非常黯淡; 有时就在近旁, 格外明亮。 要求它锦上添花, 它肯定是心花怒放。 指望它雪中送碳, 它可能就会飞短流长。 伯牙子期只是历史传说, 高山流水已成千古绝唱。 只有亲情最久长, 她生来存在, 她死后不亡。 她犹如苍松翠柏长青不衰, 她胜似鸟语花香永生难忘…… 5、亲情 作者:郭东升 现代 历史上 宫廷中父子的残杀 兄弟的争斗 哪一滴流淌的不是亲情的血 最后独木成林 一棵孤独的树带着残阳的血色 历史上 一个少年挡住飞来的利箭 一个母亲省下最后一捧粮食 一个父亲拿出最后一块铜板 一片草原用烈火实现重生 哪一件见证的不是亲情的红 历史上 藤蔓向上攀爬 灌木簇拥生长 杨柳孑然独立 在大树与小草之间 喧闹着一个尘世 或荒芜或葱茏。 3.表达亲情的古诗词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自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9.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冢》)。 4.有那些表现亲情的古诗爱国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唐代乐府名。 李白的《塞下曲》共有六首,反映唐代反击西北部少数民族侵扰战争情况。这里选的是第一首,描写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现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诗的前四句描写景物,极写边地的酷寒,以表现戍边将士为国御敌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全从侧面写出,意脉贯通,措语天然,不拘格律。诗的后四句刻画人物,表现军旅生活的紧张和戍边将士的英勇、警惕。 从结构上看,前四句对艰苦环境的描写,正是为后四句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作铺垫,足见作者构思的匠心。 作者善于抓住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来概括生活,表现主题。 如以五月天山寒冷、无花无柳而只能闻《折杨柳》曲来衬托边塞环境的艰苦,以“随金鼓”和“抱玉鞍”来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及高度警惕来寇的情景。结尾两句“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诗人代替将士们直抒胸臆,更是音韵铿锵,气势豪壮,表达了誓死消除边患,为国立功的愿望与决心。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剑外,指剑门关以南,也称剑南,这里代指古代蜀地。蓟北,即蓟州,指今河北北部及辽宁西南部一带,是安史叛军举兵叛乱地。 由于个人的生活遭遇和身处复杂动荡的时代,杜诗大多都有沉郁、悲凉、凝重的色彩,但此诗却不同,它一扫往昔沉郁悲壮的气氛,写得大喜若狂、轻快明朗。 首联点明事实原委,写诗人虽偏居“剑外”,但听到官军收复了遥远的“蓟北”后,喜极而泣。 河南河北被收复,曾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安史之乱被平定,想着自己即将会与广大人民一样获得安定的生活,诗人怎能不喜极而泣、热泪纵横呢? 颔联两句以转作承,着笔深化,写出了诗人的妻儿子女笑逐颜开、欢天喜地的心情,这使得诗人更是激动万分,从而漫卷诗书、兴高采烈。此两句妙笔传神,诗人那种大喜欲狂的情状,跃然纸上,惟妙惟肖。 诗的后两联,继续就喜意升华,由前面的国喜、家喜,转入写喜归,表达了诗人意欲开怀痛饮,放声高歌,准备趁着大好春光早日返乡的心情。 这是一首有名的“快诗”,开篇伊始,即运笔如飞,四联八句,一气呵成,情感炽烈。 它之所以 脍炙人口,千古传唱,主要在于它深刻而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南园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注释:吴钩,一种形似剑而弯的刀。 春秋时吴人善铸钩,故称。这里泛指武器。 凌烟阁,古代朝廷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像的高阁。 这是李贺所写《南园》诗十三首的第五首,表达弃文就武,为国家统一事业建功立业的的愿望。 诗的首句“男儿何不带吴钩”起势急切,气魄豪迈,既是泛问,也是自问,在鼓动别人的同时,也在鼓励自己,抒发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爱国情。接下来的次句承前启后,气势磅礴,喊出挥刀杀敌、驰骋战场、收复失地的心声,字里行间表现了一种强烈的希望国家统一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诗一气呵成,节奏明快,令人读了为之精神振奋。诗的后两句则是呼吁有志男儿“带吴钩”效命沙场,以鼓励别人和鞭策自己能像凌烟阁上那些功臣一样,为国建功立业。 (当然,联系作者的身世来看,诗中也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 全诗运用设问、借代等修辞手法,语言通俗易懂,壮志豪情与爱国热情溢于字里行间。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轮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里泛指边地。 诗的前两句点明自己虽然年迈力衰独处孤村,但并不悲哀绝望,还想着替国家出征防守边关,表达出诗人对复国大业充满胜利信心。 “不自哀”以“僵卧孤村”来反衬,更显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后两句是前两句的深化,写得形象感人。诗人心头始终郁结着慷慨之情,所以当夜深人静、听窗外风雨时,触景生情——由风雨大作的气势联想到官军杀敌的神威,诗人激动不已,即便入梦也是铁马冰河,从而抒发了诗人宝刀不老,愿为收复中原大地而驰骋杀敌的壮志豪情,并以此喻写、衬托抗金义士的坚强勇武及收复失地的壮志。 全诗意境开阔,气魄恢宏,洋溢着作者强烈的爱国热,具有很强的艺术概括力。 金陵驿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辉,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杜鹃带血归。 注:离宫,即行宫,皇帝出巡临时的住所。 这首《金陵驿》是南宋祥兴二(1279)年,文天祥抗元兵败被执,由广州押往元大都路过金陵时所写,表现了作者深切的爱国之情。 首联写景又不限于写景,而是即景设譬,以景寓情。 诗人选取眼前的“草”、“离宫”、“夕晖”、“孤云”,绘出了一幅荒凉暗淡的画面,交代了自身的悲苦处境,并交错运用了借代、比。 5.体现海峡两岸人民亲情的诗歌有哪些1.乡愁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2.国殇(于右任)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望)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3.鸡鸣曲(于右任)福州鸡鸣,基隆可听;伊人隔岸,如何不应;沧海月明风雨过,子欲歌之我当和.遮莫千重与万重,一叶渔艇冲烟波.4.望雨(于右任)独立精神未有伤,天风吹动太平洋.更来太武上头望,雨湿神州望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