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提醒自己自律的古诗词

1. 自律的古诗词

自律的古诗词

1.关于自律的诗句

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李商隐 2、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3、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徐九经 4、名不可以虚求,贵不可以伪得。——《袁子正书政略》 5、以细行律身,不可以细行取人。

——魏源 6、明道德以固本,重修养以安魂,知廉耻以净心,去贪欲以守节。 7、廉耻,立人之大节。

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

——陈弘谋 8、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诚生信,勤生效。——李惺 9、权似一条河,清浊看官德。

——《现代国洪河作》 10、多行不义必自毖。——《左传》 11、古人有言曰:“大-法小廉。”

大臣能廉,仅得其半。非廉无以行法,非法无以佐廉。

——陈弘谋 12、公生明,廉生威。 1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14、严下吏之贪,而不问上官,法益峻,贪益峻,政益乱,民益死,国乃以亡。——王夫之 15、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

——岳飞 16、大臣之廉耻,即天下之风尚。——史可法 17、廉洁方能聚人,律已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

18、对可耻的行为的追悔是对生命的挽救。——德谟克利特 19、贪污受贿,此弊不去,为患浸深。

——包拯 20、自私与贪婪相结合,会孵出许多损害别人的毒蛇。——艾青 21、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 22、自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机会改正。——海涅 23、祸咎之来,本难逆料,然唯不贪财、不取巧、不沽名、不骄盈四者,穷可弥缝一二。

人为财死,不贪少祸。——曾国藩 24、贪者逆取,不顾非义而不厌;廉者顺取,得之分内而常愧。

——陈荩 2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26、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朱柏庐 27、先去私心,而后可以治公事;先平已见,而后可以听人言。——金缨 28、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道,曰俭与勤。

——林逋 29、凡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稳,只管向前便危险。——朱熹 30、怀律已之心,修为官之德。

31、时刻发现自己的错误,大胆直率的承认,敏捷勇敢地更改。 32、一个人最大的胜利就是战胜自己。

——安德雷耶夫 33、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 34、不受曰廉,不污曰洁。

盖无廉则无新不取,无耻则无新不为。不廉其源皆生于无耻也。

——顾炎武 35、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晋书》 36、终身为善不足,一旦为恶有余。

——何坦 37、要进行严厉的自我克制,因为克制本身就可以作为一种精神寄托。——泰戈尔 38、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

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 3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40、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瞪瞪难逃脱。

——陈毅 41、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腐败政自明。 42、智者,以别人惨痛的教训警示自己;愚者,用自己沉重的代价唤醒别人。

43、心无私欲,自然会刚,心无邪曲,自然会正。——陆拢其 44、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45、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46、为政必以风化德礼为先,风化必以至诚为本。

——胡安国 47、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韩涛 48、正己然后可以正物,自治然后可以治人。

——岳飞 49、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50、居官四败曰:昏惰任下者败,傲狠妄为者败,贪鄙无忌者败,反覆多诈者败。

——曾国藩 51、为人择官者乱,为官择人者治。——诸葛亮 5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53、贪巧而懵于民事者,则禽兽之不若。——钱泳 54、不管人家恨你还是爱你,都要检查自己的行为。

——伏尼契 55、自尊、自知、自制,只有这三者才能把自己引向最尊贵的王国。——丁尼生 56、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老子 57、做官时,要往前日想一想:我原不是官;又要往后日想一想:不能常有此官。寻取真我,方有着落。

——申居郧 58、“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郑培民 59、人心贵乎光明洁净。

——程颐 60、反腐倡廉重在标本兼治,廉洁自律务求身体力行。 61、保初节易,保晚节难。

——朱熹 62、廉者政之本矣,乃国之四维,立人之大节,仕者之大德。——孟子 63、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

——贾谊 64、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的解剖自己。——鲁迅 65、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包拯 66、利令智昏。——《古今格言利害》 67、自重、自盛自警、自励。

68、夺天下之公利,徇一已之利,是谓国-贼。——黄宗羲 69、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 70、吃苦在前,享福在后,这是取得党和人民群众信任的基本条件。——** 71、官不可以私予人,。

2.求:关于“自律”的古诗词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唐代: 颜真卿《劝学》

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2、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代:李商隐《唐代:李商隐》

译文:纵览历史,凡是贤明的国家,成功源于勤俭,衰败起于奢华。

3、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宋代:朱熹《劝学诗》

译文: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不能轻易放过。

4、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代:钱福《明日歌》

译文:明天又一个明天,明天何等的多。如果天天只空等明天,那么只会空度时日,一事无成。

5、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代: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译文:年轻时候的努力是有益终身的大事,对着匆匆逝去的光阴,不要丝毫放松自己的努力。

3.廉洁自律诗句,名言诗句,名言廉洁自律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勤廉者平安一世,贪婪者自毁一生. 根深,狂风拔不起;心正,邪恶攻不破. 学苏琼,置瓜梁上,誉声传万代; 效王翱,封珠宛然,美名照千年. 用人要公正,做人要身正,作风要清正,为官要廉政. 贪如水,不遏则自溺;欲如火,不禁则自焚. 风正一帆顺,清廉得民心. 为人自私私尽名衰,做官贪财财多身亡. 树廉洁之心,行廉洁之事,做廉洁之人. 廉洁如水,来不得半点污染; 奉公如蚕,吐不完一身正气. 处逆境时要明志,立顺境中要拒腐. 爱国奉献明礼守信,清正廉洁勤政为民. 崇勤尚俭持家敬桑梓,倡廉奉洁治国顺天下. 廉而正,生命如垒石积山让后人景仰; 贪亦邪,行为似蝼蚁蛀堤为世人唾讽. 廉,取所当取,不义之财分文不取; 公,用所当用,人民权力绝不滥用. 惟俭可以生廉,惟廉可以助俭. 清廉是面明镜,它能照见领导干部的本质. 清廉为本一身正气, 不贪不沾利国利己. 直笔方能写正字,清廉才敢谈人生. 警钟长鸣,分公私美丑; 廉洁自律,显浩然正气. 众志成城,高举反腐大旗. 齐心协力,惩治贪官污吏. 廉洁是一种无形资产,是比任何财富更重要的财富. 勤以修行,俭以修德,勤俭足以持家; 廉以修身,洁以养性,廉洁必可兴邦. 莫以廉小而不为,莫以贪小而为之. 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 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 廉洁是善,腐败是恶,善恶明辨,国泰民安. 廉政承诺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践诺. 两点以直线为近,人生以廉洁为好.。

4.关于自律的诗句

1、《咏史》唐代诗人李商隐 原文: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译文:看前面的所有国与家,成功都是由于勤俭失败都是由于奢华。 2、《默觚下·治篇》清代思想家魏源 原文:以细行律身,不可以细行取人。

译文:君子要从一点一滴细微之处严格要求自己,却不会紧扣别人行为中的瑕疵不放手。 3、《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三国 刘备 原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译文:不要认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不要认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 4、《宋史·岳飞篇》南宋 岳飞 原文: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

译文:正确审视自己才可以做好事情,严格要求自己才可以管理别人。 5、《诫子书》三国时期诸葛亮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长期刻苦努力而实现远大理想。

5.论语里面的自律的诗句

1.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论语·宪问》

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能立言,能立言的人不见得品德高尚。

2.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论语·季氏》

以骄傲为乐,以游荡为乐,以荒淫奢侈为乐,灾害将要光临了。

3.温、良、恭、俭、让。

——《论语·学而》

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是指一个人修养的目标应该是这五点。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论语·学而》

品德高尚的人不追求美味佳肴,不追求安逸,做事敏捷而且说话谨慎。

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我每天再三反省自己,为人谋事没有尽心吗?同朋友交往不够诚实吗?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没有复习吗?

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里仁》

君子想的是修养道德,小人只想安乐于家乡;君子想的是遵纪守法,小人想的是得到好处。

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看见贤德的人想以他为榜样,看见不贤德的人就内心自我反省。

8.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论语·述而》

追求仁就得到了仁德,这可没什么抱怨的了!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9.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述而》

品德不能修养,学业不能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挺身去做,有缺点而不能改正,这是我所担忧的。

10.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论语·子张》

大德不能超过界限,小德可以有所出入。借指大事上要坚持原则,但小事上可以灵活对待。

1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

君子严于律己,小人则苛求他人。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12.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

——《论语·卫灵公》

有德行的人以道义为根本,并且用礼义来实行它,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它,用诚肯的态度来完成它。

13.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论语·卫灵公》

品德高尚的人端庄而不与人争执,合群而不拉帮结派。

1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

多责备自己而少指责别人,那么怨恨自然就消失了。

6.【写“廉洁”的古诗词,如《爱莲说》等等50字左右】

诗句诗句:廉洁不受钱出自:《慷慨歌》作者:先秦无名年代:先秦诗句:朕幼清以廉洁兮出自:《招魂》作者:屈原年代:先秦诗句:宁廉洁正直出自:《卜居》作者:屈原年代:先秦《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据《五总志》记载,北宋一位地方官以为本朝宰相王安石善于诗文,自然喜爱“文房四宝”,为投其所好,送来一方砚石,并当面夸耀道:此玉“呵之可得水”!王安石一口拒绝,并笑吟:“纵得一担水,又能值几何!”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杭州任刺使期间,从未收受贿赂或向地方索取名贵物品,在其离任还乡时,发现箱内有两片玲珑可爱的山石,他遂写成一诗追悔已过.三年为刺使,饮水复食叶.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宋代诗人林稹的《冷泉亭》一诗,以泉寓意,颇有特色:“一泓清可沁诗脾,冷暖年来只自如.流出西湖载歌舞,回头不似在山时.”此诗意讲泉水出山流向西湖,浮载着游船画舫,沾染粉污脂腻,已不似在山谷时的洁净了,借以指人要注意洁身自好,不做不应做的事,不追求不应得的财还有明代著名政治家于谦的反行贿的《入京》诗:“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他的“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惜,留得清白在人间”更是脍炙人口的咏廉绝句明代况钟,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由京外放苏州知府.赴任后惩贪官污吏,平反冤狱,建修学堂,大兴水利,放粮赈灾,关心黎民疾苦,被苏杭人民称为“况青天”.正统5年(公元1440年)他任职期满回京,临行前写诗与苏州百姓话别,体现了他在老百姓面前的坦坦荡荡,磊落襟怀:捡点行囊一担轻,京华望去几多程.停鞭静忆为官日,事事堪持天日盟.明代信阳知府胡守安,自律甚严,认为官吏在薪水之外谋取一分一文,都是于百姓有害的.从他任满写的《任满偈城隍诗》里可见其思想面貌之一斑:一官来此几经春,不愧苍天不负民.神道有灵应识我,去时还似到时贫.郑板桥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又是清代著名的诗人,金石、书画家.他在山东潍县任知县时,为官清廉,关心民间疾苦,深为百姓拥戴,有诗为证: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人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据说,晋代吴隐之受任广州刺吏时路过石门,闻听此处有一“贪泉”,相当灵验.当地人说无论怎么清廉的人,只要饮了此水,就会变作贪得无厌之徒了,吴违众劝,亲临泉边酌水而饮,后写诗道:古人去此水,一歃思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湖南善化人蔡信芳在陕西蒲城作知县,正直清廉,重士爱民,勤政为官.离任时,百姓拦道挽留,蔡知县大为感动,吟诗抒怀:罢郡轻舟回江南,不带关中一点棉.回看群黎终有愧,长亭一别心黯然.。

7.【关于设问的句子或诗词】

设问设 问为了引起别人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问自答,叫做设问.设问除了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例子(1):甚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例子(2):这人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是大明.例子(3):数学真的很难吗?我看不是.设问 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确定答案,这种修辞方式叫做设问.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例如:①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来的,从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生命的路》)②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觉得他们是最可爱的人.(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③啊,是谁,这么早就把那亲爱的令人心醉的乡音送到我的耳畔?是谁,这么早就用他那吱吱哇哇的悦耳动听的音乐唤来了玫瑰色的黎明?是一个青年人.(峻青《乡音》)④**总是要强迫人民接受战争,他左手拿着刀,右手也拿着刀.我们就按照他的办法,也拿起刀来.这是经过调查研究以后才找到的办法.这个调查研究很重要.看到人家手里拿着东西了,我们就要调查一下.他手里拿的是什么?是刀.刀有什么用处?可以杀人.他要拿刀杀谁?要杀人民.……(**《抗日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⑤日本日立公司电机厂,五千五百人,年产一千二百万千瓦;咱们厂,八千九百人,年产一百二十万千瓦.这说明什么?要求我们干什么?(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⑥老岩不是要在南方过年么?为什么提前回来了?一推门,我就看到了一个奇迹:一把褐色的样式古朴的陶土瓦壶,在蜂窝炉上咝咝地冒着水汽.(叶文玲《心香》)⑦她像一只轻捷的小鸟一样飞走了.她刚一走,我就后悔了.晚上,校门口---这不明明是约会吗?万一让人看见了还讲得清楚?她怎么敢?到底有什么事呢?对了,一定是想把那张照片要回去,可是照片还在吕宏手里哩!(张抗抗《夏》)上面例①和例②是一问一答;例③是二问一答;例④是连接三个一问一答;例⑤和例⑥是二问不答;例⑦是四问不答.前面四个例句中,先故意设问,然后再自己回答,是为了提醒读者的注意,引起读者深入思考;后面三个例句中,问而不答,目的是让读者去联想,去回味.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在运用时首先要求我们对问题清晰明确的认识,心中有数,然后才能做到善问善答;还要立足全局,当问则问,不当问则止,这样才能使行文不呆板、有波澜.。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