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1. 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1.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事迹

内容简介 普希金 (1799—1837)是享誉世界的俄国诗人。

他虽然英年早逝,却为后人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传世佳作。他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情真意浓、形式多样、风格各异。

他的名著《叶甫盖尼·奥涅金》堪称“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他在俄国文学一切方面都独领风骚,创建了现代俄国文学语言,被尊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

可以说,不读普希金的诗歌,就无法了解俄罗斯文学的底蕴。本书概略地介评了普希金抒情诗、童话诗、叙事长诗、诗体小说和诗剧等体裁的代表作,有助于青少年读者了解普希金的创作。

写给青少年的话 (代序) 二十世纪只剩下最后这不多的几年,二十一世纪正在向我们走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的重担,已历史地落在你们这些跨世纪的一代青年肩上。

祖国的未来与命运将同你们相连,中华民族历史新的一页也将由你们用自已的劳动与智慧去谱写。 历史和实践已无数次表明,像人类的一切进步、壮丽和伟大的创举一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不可能越过世界文明大道而另辟蹊径。

为了担当这一无比光荣而又极为艰巨的历史使命,为了迎接二十一世纪的巨大机遇与挑战,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和确切了解人类在过去和现在所积累的一切知识和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把自己的头脑武装起来。 人类的文学成果是人类的文明成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每一时代的重大文学现象和优秀文学作品,并不会随着这个时代的过去而成为过去。它们蕴含着客观的真理和历史的启迪、永恒的价值和永久的魅力。

歌德说:“道不尽的莎士比亚”。别林斯基也说:普希金是要在社会的自觉中继续发展下去的那些永远活着和运动着的现象之一。

这无异于说,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的生命总是处在历史的永久运动之中,并且总是和世世代代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培养自己对世界文学的爱好和关注,了解世界文学的主要内涵,提高文学修养,应当是每个青少年的必修课。

这套《世界文学评介丛书》集各国家、各地区、各语种文学内容于一身,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套大规模、多层次、多角度的世界文学博览丛书。共6辑85册,依类别分为:(一)国别、地区文学史,(二)分体文学史,(三)文学运动、流派、思潮,(四)文学比较、交流,(五)作家作品(上), (六)作家作品(下),这套丛书全面、系统、多角度地评述了世界文学。

既载录了世界文学从古至今的发展历史,又揭示了其现状和最新发展动态;既阐述了各主要文学运动、流派和思潮的兴衰及其主要内容,又介绍了世界文学与其它学科交错纵横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既论述了世界文学与中国文学的相互交流、吸收和借鉴,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了重点的评析、介绍。丛书作者绝大多数是从事世界文学研究和教学的专家,他们用通俗明快的语言,将学术性、知识性的内容,通过浅显易懂的形式表达出来。

不仅参考了世界各国学者的最新学术观点,而且融进了潜心研究多年得出的独到、精辟的见解。论述科学,史料翔实,知识准确。

开放的中国正走向世界。走向世界的中国需要继承人类文化的全部优秀遗产,需要具有世界意识的建设者。

青少年朋友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够成为你们奔向二十一世纪的一份宝贵的精神食粮。 吴元迈 1993年国庆节于北京 从皇村神童到文坛泰斗 1815年,在俄罗斯文化史上,在普希金的人生道路上,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

这年隆冬的一个傍晚,寒气袭人,雪花飞舞。俄国京城圣彼得堡郊外的皇村中学校园里却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学生和教师们都身着节日盛装,聚集在通往礼堂的道路两侧,满怀欣喜地等待着来自京城的贵宾。不一会儿,随着阵阵欢快的马车铃声,一辆辆造型考究的三驾马车徐徐驶进了这所培养贵族的学校。

陆续下车的有教育大臣、陆军元帅、俄国东正教大主教、文坛精英和京城贵妇。金光灿灿的勋章和流苏熠熠生辉,浓郁的法兰西香水芬芳扑鼻,真是宝马雕车香满园!圣诞节和复斋节刚刚度过,今晚又要庆祝什么节日?为何如此众多的名流荟萃学堂?原来,这里将要举行皇村中学建校三年来首次公开的升级考试。

它是对该校教学工作的一次隆重的检阅。皇村中学也将借此良机向俄国社会展示它的办学成就。

面对这样重大的考试,学生中有的轻松自如,有的紧张拘谨。但不管怎样,他们都竭力想留给考官们一个最佳的印象。

贵宾席中坐着一位所纪很大的人,如雪的双鬓透出他的阅历,沉稳的神情显出他的资深。他就是饮誉文坛的大诗人杰尔查文。

他莅临这次考试,不光是为了检验学校的文学教学,似乎心中还带着种期盼。他曾驰骋文坛名震学界,如今已年至耄耋,他多么希望能有杰出的后生接过他那支为俄罗斯而写作的笔,考试开始了,背书本式的答辩几乎让老人昏昏欲睡,然而,当杰尔查文听到一个熟悉的名字时,他立刻兴奋起来。

有人对他说起过这个与众不同的孩子,老人的双目因此而闪动出期待的眼光。这时,只见一个身穿黑色燕尾服,脚蹬高统靴的英俊少年站在富丽的大厅中央。

他个子不高,头发卷曲,黑黝的脸上一双明亮的眼睛炯炯有神。他面对考官,神情自若,深情而激昂。

2.俄国诗歌的太阳

普希金

普希金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

创立了俄国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文学各个领域都有很突出的贡献(诗歌,小说,戏曲,通话)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所以称他为俄国诗歌的太阳一点都不过分。

(就抛开历史意义来说,单论文学水平,我个人也觉得他是俄罗斯至今最杰出的文学家,没有之一。更不要是他是开创者的身份)

他的诗歌很好看,对于爱情,对于生活,读他的诗歌很容易吸收。易懂,艺术性又很高。

3.俄罗斯诗歌的太阳和月亮都是指的谁

普希金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那么月亮呢?月亮是美丽的阿赫玛托娃。

2006年的3月5日,是阿赫玛托娃逝世40周年纪念日。1966年3月5日那个清晨不属于月亮,阿赫玛托娃因心肌梗塞突然告别了人世。

还好,77岁了,活到这个岁上不容易了。生于1889年的阿赫玛托娃,在她百岁诞辰的1989年迎来了人生的一个最高荣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这一年定为“阿赫玛托娃年”,以纪念这位“把人带进一个美好世界”的“诗歌语言 的光辉大师”。

国内有不少版本的阿赫玛托娃传记作品,我手头有较早的译本,是俄罗斯学者阿·;帕甫洛夫斯基所著的《安·;阿赫玛托娃传》;新近出版的是学者汪剑钊教授所著的《阿赫玛托娃传》,图文并茂,在阿赫玛托娃逝世40周年的时候与读者见面。 阿赫玛托娃!阿赫玛托娃!一位俄罗斯大师级的诗人,一位俄罗斯伟大的母亲,她的命运是如此坎坷。

年轻时的阿赫玛托娃那么美丽,是典型的俄罗斯美少女;14岁时,在那个圣诞节前夕,她结识了比她大3岁的诗人古米廖夫,古米廖夫疯狂地爱上了她,并因求婚被她拒绝而试图自杀过4次。最后,阿赫玛托娃答应嫁给了他。

1910年,阿赫玛托娃与古米廖夫结婚,不久就迎来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的1921年8月,古米廖夫被处决,罪名是不难想象的—;—;“反革命阴谋罪”,阿赫玛托娃自然受到了牵连。到了三十年代,她的儿子列夫两次被捕,第1次在1935年,第2次在1938年,原因皆为莫须有,比如第2次被捕仅仅是因为他不承认自己父亲有所谓的“历史问题”。

概括那个年代苏联的特征,只需要3个字:大清洗。捕过一次之后再捕一次是“很正常”的,那些早在20年代就被投入监狱、被关进劳改营、被弄到政治隔离所,以及被流放的成千上万的人,尽管到了1934年多数已释放,而且表现“良好”,但过了两三年后几乎全部重又被捕,所以那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时代的悲剧;阿赫玛托娃儿子是大清洗高潮三年里500万因政治原因被捕者中的一员。

白银的月亮凝立如冰,白银的月亮更是惨淡如水。就在那个令俄罗斯人不堪回首的大清洗时代,因为儿子的被捕,诗人成就了她的最重要的代表作《安魂曲》。

汪剑钊在《阿赫玛托娃传》自序里提到一个细节,瞬间就刻录在我的大脑里无法删除:“当时,为了保存这部作品,诗人不得已像生活在荷马时代一样,写完某些片段,便给自己最可靠的朋友朗诵,然后由后者背诵,在脑子里‘存盘’,再毁弃手稿。”这就是没有电脑的时代,被人脑所存盘的《安魂曲》! 一个不把人当人的地方,是不可能把诗歌当诗歌的,诗歌倒是能成为罪行的证据。

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那是一个怎样的环境!17世纪英国诗人德莱顿曾说:“人类所有专制中,最糟的是折磨精神的专制。”阿赫玛托娃正处在这样的精神专制的折磨中。

一个精神分裂的时代,是能够把一个人的精神弄分裂的。但《安魂曲》要抵抗这样的精神折磨。

《安魂曲》写于1935年至1941年期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安魂曲》成了一部只在民间流传的作品,直到1987年它们才得以全文发表在《十月》杂志上。1956年5月,儿子列夫才被释放回家;1957年4月1日,在列宁格勒,阿赫玛托娃给《安魂曲》写下非常精短的《代序》: 在叶若夫主义肆虐的恐怖年代,我在列宁格勒的探监队列中度过了十七个月。

有一次,有人“认出”了我。当时,一个站在我身后的女人,嘴唇发青,当然她从未听说过我的名字,她从我们都已习惯了的那种麻木状态中苏醒过来,凑近我的耳朵(那里所有人都是低声说话的)问道:“您能描写这儿的情形吗?”我就说道:“能。”

于是,一丝曾经有过的淡淡笑意,从她的脸上掠过。 这个触发阿赫玛托娃构思创作《安魂曲》的细节,让我们看到了在博大深厚的黑土层里长大的俄罗斯人民的坚韧与伟大。

一位普通的探监妇女,她并不知道阿赫玛托娃,但她希冀着有人把那一切给写下来!于是,阿赫玛托娃用组诗《安魂曲》,让人道主义精神在那个恐怖的时代发出了最强音。“这组诗歌不仅是一部关于自己的命运、自己儿子的命运的作品,而且也是一部关于整个民族背负十字架的苦难的作品。

在这组诗中,阿赫玛托娃不仅是列夫·;古米廖夫的母亲,而且是整个俄罗斯母亲的代表。”俄罗斯作家为什么有着博大深厚的人道主义传统?因为有着像黑土层那样博大深厚的俄罗斯人民的孕育。

另外一个细节,印证了同样的“沉默的石头保留火种”。学者林治贤在《流亡者译丛》总序中提到:苏联作家格拉宁在参加为著名讽刺作家左琴科恢复名誉的活动后,到档案馆查找左琴科在几十年前一次批判会上发言的速记记录。

记录在册但被人清掉了。谁干的?不得而知。

格拉宁说:“有一回,我自己也不知为什么向一位认识的女速记员讲了我多年来四处寻找那一份速记记录,却徒劳无益……过了大约两个月,她打电话请我去。当我赶到时,她没作任何解释,递给我一叠打字机打好的纸。

这正是左琴科那个讲话的速记记录。”这就是从当时与会的一位女速记员那里得到的!速记记录上贴着一张字条:“对不起,有些地方记了个大概,我当时特别激动,眼泪影响。

4.俄国诗歌的太阳

普希金普希金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

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创立了俄国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文学各个领域都有很突出的贡献(诗歌,小说,戏曲,通话)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所以称他为俄国诗歌的太阳一点都不过分。

(就抛开历史意义来说,单论文学水平,我个人也觉得他是俄罗斯至今最杰出的文学家,没有之一。更不要是他是开创者的身份)他的诗歌很好看,对于爱情,对于生活,读他的诗歌很容易吸收。

易懂,艺术性又很高。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