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中的数学文化

1. 古诗词中的数学

古诗词中的数学

1.【诗句中含有数字的古诗】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 八九十支花. 1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2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3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4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5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6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7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现8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9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10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百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千 万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十万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千亿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

2.古诗中的数学

勾股定理:

勾三股四经隅五

朝为秦臣暮归楚

圆周率:山巅一寺一壶酒(3.14159),尔乐苦煞吾(26535),把酒沏(897),酒杀尔(932,)杀不死(384),乐尔乐死(6264),杀杀把(338),杀尔沏酒(3279),吾来尔把把(50288)。

带有数字的数学诗:

一望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门前六七树, 八九十枝花。

一别之后,两地相悬,

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是五六年。

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言千语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

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

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红胜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

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

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的话,望采纳,谢谢!

3.那些古诗词里面的数学,你了解多少

1. “十”字令,这是古诗中最常见的一种,就是将数字“一”到“十”嵌入古诗中。如诗人邵雍(shào yōng)的《山村咏怀》,已选入小学课本: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诗人把1~10这些单调平淡的数字,独具慧心地融入诗行,看似轻描淡写、平淡无奇,实则浓墨重彩,平中蕴奇。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清新别致的田园风景图。

2.杂数诗,就是诗词中运用数字没有定数和规律,只根据诗歌的需要来写,古代的数字诗大多属于这一种。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句中的数字有“两”、“一”、“千”、“万”,就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美景图。

3.“一”字诗,这种是只用“一”字作诗。

如清代女词人何佩玉,擅长作数字诗,她写过《黄昏》:

一花一柳一鱼矶,一抹斜阳一鸟飞。

一山一水中一寺,一林黄叶一僧归。

注释:鱼矶(jī),可供垂钓的水边岩石。

如《一字诗咏四大美人》之杨玉环,作者:佚名:

一喜一悲一相对,一串荔枝一串泪。

一诗一吟一梦里,一朝酒醒一朝醉。

两首一字诗都是连用十个“一”字,但是并没有给人带来重复单调的感觉。

-------JINGRUI HAINING

4.古诗词中的数字

李商隐《无题》:“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邵康节《五绝》:“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孔雀东南飞》:“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李峤《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苏轼《赠王子直秀才》:“万里云山一破裘,杖端闲挂百钱游.五车书已留儿读,二顷田应为鹤谋.水底笙歌蛙两部,山中奴婢桔千头.”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晏殊《破阵子》: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杜牧《洛中送冀处士东游》:“四百年炎汉,三十代宗周,二三里遗堵,八九所高丘”.杜甫《与朱山人》:“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 …… 从一数到一万,你又会怎么数?“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般思想,千般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般无聊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色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当中还有不少趣事呢.据说,清代乾隆皇帝南行,某夜舟至江心,见一渔舟飘然驶过,触动了他的诗兴.他让大文学家纪晓岚以“月下渔舟”为题作一七绝,并苛刻规定:要在28个字的诗中嵌入十个“一”字.纪晓岚不愧是行家里手,他不慌不忙,一边思索,一边吟道:“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个艄公一钓钩.一拍一呼还一笑,一轮明月一江秋.”一、二句三、四句数位错落:一三五而一五;但一、二句对三、四句却又非常工整:一三五、一五对一三五、一五.难怪此诗一出,语惊四座,连皇帝老儿也频点圣头了.。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