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小雅绵蛮教案

1. 诗经小雅绵蛮

诗经小雅绵蛮

1.诗经 绵蛮 翻译

《小雅·鱼藻之什·绵蛮》

绵蛮黄鸟,止于丘阿。道之云远,我劳如何。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绵蛮黄鸟,止于丘隅。岂敢惮行,畏不能趋。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绵蛮黄鸟,止于丘侧。岂敢惮行,畏不能极。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译文

毛茸茸的小黄鸟,栖息在那山坳中。道路漫长又遥远,我行道路多劳苦。让他吃饱又喝足,教他通情又达理。叫那随从的副车,让他做上拉他走。

毛茸茸的小黄鸟,

栖息在那山角落。哪里是怕徒步走,只怕太慢难走到。让他吃饱又喝足,教他通情又达理。叫那随从的副车,让他做上拉他走。

毛茸茸的小黄鸟, 栖息在那山丘旁。

哪里是怕徒步走, 只怕不能走到底。让他吃饱又喝足,教他通情又达理。叫那随从的副车,让他做上拉他走。

赏析

微贱的劳苦者在行役途中感叹自己命运的漂浮不定,怀疑自己有无能力坚持下去,盼望有一只援助只手来拉他一把,从而继续走着漫长而艰辛的行旅只路。

其实正可把这位劳苦者的境遇看作是我们的人生之旅的一个缩影,是我们人生之旅的真实写照。从生到死,是一个完整而漫长的过程。谁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谁不可能漂浮不定?谁不渴望有一只上帝之手拉自己一把?谁没有感到疲惫得即将倒下得时候?谁没有感到前途迷茫、找不倒出路得时候?谁没有痛不欲生、彻底绝望得时候?

几乎每个人都有过,几乎满世界都会听到各种各样得感叹。如果有谁说自己从未有过痛苦、悲哀、疲惫、绝望、彷徨、厌恶、烦闷 、畏惧、孤独、恐惧、战栗等等,那倒真是匪夷所思得怪事。只要我们孩未走到死亡得尽头,就不可能摆脱人生之旅上这一切真切得体验和内心得感悟。

2.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详细分析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1)《诗》云:“缗蛮黄鸟,止 於丘隅(2)。”子日:“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3)!”为人君,止於仁;为 人臣,止於敬;为人子,止於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 於信。

《诗》云:“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 琢如磨。

瑟兮( 闲)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 宣)(4)兮!”如切 如磋者,道学也(5);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 闲)兮者,恂栗也(6); 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 宣)兮者,道盛德至善,民 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7)。”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 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传3) 【注释】 (1)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引自〈诗经‧商颂‧玄鸟》。邦畿(ji),都城及 其周围的地区。

止,有至、到、停止、居住、栖息等多种含义,随上下文而 有所区别。在这句里是居住的意思。

(2)缗蛮黄鸟,止於丘隅:引自〈诗 经‧小雅‧绵蛮〉。缗蛮,即绵蛮,鸟叫声。

隅,角落。止,栖息。

(3) “穆穆”句:引自《诗经‧大雅‧文玉》。穆穆,仪表美好端庄的样子。

於 (wu),叹词。缉,继续。

熙,光明。止,语助词,无意义。

(4)《诗》云: 这几句诗引自《诗经‧卫风‧淇澳》。淇,指淇水,在今河南北部。

澳(yu) 水边。斐,文采。

瑟兮( 闲)(xian)兮,庄重而胸襟开阔的样子。赫兮喧兮,显 耀盛大的样子。

( 宣),《诗经》原文作“( 爰)”,遗忘。(5)道:说、言的意思。

(6)恂栗,恐惧,戒惧。(7)於戏!前王不忘:引自《诗经‧周颂‧烈 文》。

於戏(wuhu):叹词。前王:指周文王、周武王。

(8)此以:因此。 没世:去世。

【译文】 《诗经》说:“京城及其周围,都是老百姓向往的地方。”《诗 经》又说:“‘绵蛮’叫著的黄鸟,栖息在山冈上。”

孔子说:“连 黄鸟都知道它该栖息在什?地方,难道人还可以不如一只鸟儿 吗?” 《诗经》说:“品德高尚的文王啊,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始终 庄重谨慎。”做国君的,要做到仁爱;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 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 做到讲信用。

《诗经》说:“看那淇水弯弯的岸边,嫩绿的竹子郁郁葱葱。有 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研究学问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修炼自 己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

他庄重而开朗,仪表堂堂。这样的一 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难忘啊!”这里所说的“如加工骨器, 不断切磋”,是指做学问的态度;这里所说的“如打磨美玉,反复 琢磨”,是指自我修炼的精神;说他“庄重而开朗”,是指他内心 谨慎而有所戒惧;说他“仪表堂堂”,是指他非常威严;说“这样 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可真是令人难忘啊!”是指由於他品德非常 高尚,达到了最完善的境界,所以使人难以忘怀。

《诗经》说:“啊啊,前代的君王真使人难忘啊!”这是因为君 主贵族们能够以前代的君王为榜样,尊重贤人,亲近亲族,一般 平民百姓也都蒙受恩泽,享受安乐,获得利益。所以,虽然前代 君王已经去世,但人们还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读解】 这一段发挥“在止於至善”的经义。首先在於“知其所止”, 即知道你应该停在什?地方,其次才谈得上“止於至善”的问题。

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鸟儿尚且知道找一个 栖息的林子,人怎?可以不知道自己应该落脚的地方呢?所以, “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大都市及其郊区古来就是人们向往而聚 居的地方。 但这还只是身体的“知其所止”,不是经义的所在。

经义的所 在是精神的“知其所止”,也就是“在止於至善”。 要达到这“至善”的境界,不同的人,不同的身分有不同的 努力方向,而殊途同归,最后要实现的,就是通过“如切如磋,如 琢如磨”的研修而达到“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成为流芳百 世的具有完善人格的人。

这当然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英雄主义的教育:渴望不朽,崇尚 伟大,追求完善。 对於一般读者,尤其是当今读者来说,这种要求似乎过於理 想化,过於远距离了。

倒是回过头来说到“知其所止”,对於我们 来说,仍具有较深的启发意义。 “知其所止”,也就是知道自己应该“止”的地方,找准自己 的位置,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天地悠悠,过客匆匆,多 少人随波逐流,终其一生而不知其所止,尤其是当今时代,生活 的诱惑太多,可供的机会太多,更给人们带来了选择的困惑。 比如说,在过去的时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读书 人心态平衡,或许还“知其所止”,知道自己该干什?。可是,进 入市场经济时代后,所谓“下海”的机会与诱惑重重地叩击著人 们的心扉,读书人被推到了生活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所止何 处?使不少人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了——精神的流浪儿无家可归。

以至於出现了教授卖大饼之类的畸形社会现象。 其实,《大学》本身说得好:“为人君,止於仁;为人臣,止 於敬;为人子,止於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於信。”

不同的身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关键在於寻找最适合自 身条件,最能扬长。

3.部手中阝叫什么部怎样写拼音

1)邑部,在字的右边,写作阝,读音【fǔ】。邑部的字,有些是国名和邑名,如郑、邶、鄘、郐(桧)、邓、邲、邯郸等;有些是有关国邑和行政区域的名称,如邦、郡、都、郊等。

如:

鄙,本义为五百家(户口单位)。引申为边邑。《左传隐公元年》:“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於己。”

邻,本义为五家(户口单位)。《论语•雍也》:“以与尔邻里乡党乎!”(拿来给你的邻里乡党的人吧!郑注:“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万二千五百家为乡,五百家为党。”)引申为邻近的人或邻居的人。

邮,本义为传递文书的驿舍。《孟子•公孙丑上》:“德之流行,速於置邮而传命。”

郎,本义为鲁邑名。《礼记•檀弓下》:“战於郎。”

2)阜部,在字的左边,写作阝。阜部的字一般都是与山有关的。阜字的本义是无石之山。依《说文》,有石之山为山,无石之山为阜。《诗经•小雅•天保》:“如山如阜。”

如:

陵,本义为大阜。《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淆有二陵焉。”引申为陵墓。

阿(ē),本义为大陵。《诗经•小雅•菁菁者莪》:“在彼中阿。”

陆,本义为高平地(依《说文》)。《说文》:“阜,大陆,山无石者。”可见陆是高而上平的土山。《国语•齐语》:“陆阜陵墐。”(墐,沟上道。)引申为陆地,跟水相对。

阳,本义是山南,所以从阜。《诗经•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阳。”

阴,本义是山北,所以从阜。华阴(地名)因在华山之北,故称华阴。

隅,本义是山角。《诗经•小雅•绵蛮》:“绵蛮黄鸟,止於丘隅。”(绵蛮,鸟声。)

阻,本义是山路难行。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指险阻之处。

险,与阻同义。《孟子•公孙丑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限,与阻同义。《战国策•秦策》:“南有巫山黔中之限。”

4.诗经·鹿鸣之什翻译

雅:《雅》是周代朝廷贵族用的乐歌,包括《小雅》和《大雅》两部分。《小雅》七十四篇,大部分是西周作品,也有东周的作品。以厉、宣、幽时期为最多。内容包括祭祀、宴飨、讽刺、歌颂、戒勉、纪事、抒情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周代社会的现实。诗的作者多数是上层贵族,少数是劳动人民。其中《黄鸟》《我行其野》《谷风》《蓼莪》《都人士》《采绿》《隰桑》《绵蛮》《瓠叶》《渐渐之石》《苕之华》《何草不黄》十二篇,风格上和《国风》相近,龚橙《诗本谊》以为“西周民风”。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题解]

贵族宴会的歌。奏乐饮酒,娱乐宾客,赞扬客人德行好。

[注释]

1、什(石shí):十。

2、呦呦(幽yōu):《集传》:“呦呦,声之和也。”

3、苹:《郑笺》:“苹,藾(赖lài)萧。”郭璞注:“今藾蒿也,初生亦可食。”

4、瑟:一种弦乐器,像琴,二十五弦。

5、簧:《毛传》:“簧,笙也,吹笙而鼓矣。”

6、筐:《毛传》:“筐,篚(翡fěi)属,所以行币帛也。”(篚:圆形的竹筐)

7、将:进献。

8、周行(杭háng):正道。姚际恒《诗经通论》:“周行,大路也。……犹云指我途路耳。”

9、德音孔昭:《诗缉》:“嘉宾教益于我,皆有德之言,甚昭明矣。”

10、视:《郑笺》:“视,古示字也。”

11、恌(挑tiāo):轻佻。奸巧。

12、是则是效:《毛传》:“是则是效,言可法效也。”

13、敖:《毛传》:“敖,游也。”

14、燕:通“宴”。敖:遨游。

15、芩(勤qín):茜类植物。《释文》引《说文》:“芩,蒿也。”

16、湛(耽dān):过度逸乐。

[参考译文]

鹿儿呼伴呦呦叫,同在野地吃艾蒿。我有满座好客人,鼓瑟吹笙来相邀。席间吹笙又鼓簧,献上礼品满竹筐。客人忠心爱护我,为我指明大方向。

鹿儿呼伴呦呦叫,同在野地吃青蒿。我有满座好客人,品德优秀名声高。教民宽厚别轻薄,君子学习又仿效。我有佳肴和美酒,贵客欢饮共逍遥。

鹿儿呼伴呦呦叫,同在野地吃野蒿。我有满座好客人,鼓瑟弹琴来相招。席间鼓瑟又弹琴,宾主和乐兴更高。我有美酒敬一杯?贵宾宴乐心欢喜。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