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曹全碑隶书诗词作品《曹全碑》释文: 字景完,敦煌效谷人也,其先盖周之胄,武王秉乾之机,翦伐殷商,既定尔勋,福禄攸同,封弟叔振铎于曹国,因氏焉,秦汉之际,曹参夹辅王室,世宗廓土斥竟,子孙迁于雍州之郊,分止右扶风,或在安定,或处武都,或居陇西,或家敦煌,枝分叶布,所在为雄,君高祖父敏,举孝廉,武威长史,巴郡朐忍令,张掖居延都尉,曾祖父述,孝廉,谒者,金城长史,夏阳令,蜀郡西部都尉,祖父凤,孝廉,张掖属国都尉丞,右扶风隃糜侯相,金城西部都尉,北地太守,父琫,少贯名州郡,不幸早世,是以位不副德,君童龀好学,甄极瑟纬,无文不综,贤孝之性,根生於心,收养季祖母,供事继母,先意承志,存亡之敬,礼无遗阙,是以乡人为之谚曰:重亲致欢曹景完,易世载德,不陨其名,及其从攻,清拟夷齐,直慕史鱼,历郡右职,上计掾史,仍辟凉州,常为治中,别驾,纪纲万里,朱紫不谬,出典诸郡,弹枉纠邪,贪暴洗心,同僚服德,远近惮威,建宁二年,举孝廉,除郎中,拜西域戊部司马,时疏勒国王和德,弑父篡位,不供职贡,君兴师征讨,有率脓之仁,分醪之惠,攻城野战,谋若涌泉,威牟诸贲,和德面缚归死,还师振旅,诸国礼遗,且二百万,悉以簿官,迁右夫风槐里令,遭同产弟忧弃官,续遇禁网,潜隐家巷七年,光和六年,复举孝廉,七年三月,除郎中,拜酒泉禄福长,訞贼张角,起兵幽冀,兖豫荆杨,同时并动,而县民郭家等,复造逆乱,燔烧城寺,万民骚扰,人褱不安,三郡告急,羽檄仍至,于时圣主谘诹,群僚咸曰:君哉,转拜合阳令,收合余烬,芟夷残,绝其本根,遂访故老商量,俊艾王敞、王毕等,恤民之要,存慰高年,抚育鳏寡,以家钱籴米粟,赐癃盲,大女桃婓等,合七首药神明膏,亲至离亭,部吏王宰、程横等,赋与有疾者,咸蒙瘳悛,惠政之流,甚於置邮,百姓襁负,反者如云,辑治廧屋,市肆列陈,风雨时节,岁获丰年,农夫织妇,百工戴恩,县前以河平元年,遭白茅谷水灾害,退于戊亥闲,兴造城郭,是后旧姓及修身之士,官位不登,君乃闵缙绅之徒不济,开南寺门,承望华岳,乡明而治,庶使学者李儒、栾规、程寅等,各获人爵之报,廓广听事官舍,廷曹郎合,升降揖让朝觐之阶,费不出民,役不干时,门下掾王敞,录事掾王毕,主簿王历,户曹掾秦尚,功曹史王颛等,嘉慕奚斯,考甫之美,乃共刊石纪功,其辞曰:懿明后,德义章,贡王廷,征鬼方,威布烈,安殊荒,还师旅,临槐里,感孔怀,赴丧纪,嗟逆贼,燔城市,特受命,理残圯,芟不臣,宁黔首,缮官寺,开南门,阙嵯峨,望华山,乡明治,惠沾渥,吏乐政,民给足,君高升,极鼎足中平二年十月丙辰造 2.关于隶书的诗词1、隶书俗 唐 吴融 《赠蛩光上人草书歌》 2、数踪篆隶书新得 唐 黄滔 《贻宋评事》 3、程邈隶书 唐 李瀚 《蒙求》 4、布被隶书铭 宋 陆游 《暖阁》 5、汉隶书吕规其阳 宋 黄庭坚 《再和公择舅氏杂言》 6、隶书满纸籀文废 宋 黄庶 《拟欧阳舍人古篆》 7、赠我手写千隶书 宋 释永颐 《赠术者王髯》 8、烦君隶书题 宋 赵蕃 《既过曾居因访刘茂实秀才是日明叔同出恨仲威》 9、乃当隶书趋约易 元 钱惟善 《篆冢歌(有序)》 3.谁有隶书古诗隶书古诗如上图,为宋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书法介绍: 1.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竖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2. 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3. 隶书又称“史书”、“佐书”、“八分”、“隶分”和“分书”等。其中,汉代有“书佐”一职,是专职书写的低级书吏,“佐书”之名由此而来;“八分”一名,即隶书的左波右磔,当时有一种说法:笔势收束无波称“隶”,笔势舒展名“八分”;“史书”则因所习用的人而命名。隶书的主要特征是“波挑”(或叫雁尾),所以长期以来,人们把波势法的书体称为“隶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