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bái máo
繁体字:白茅 英语:cogongrass 意思: 1.亦作“白茆”。植物名。多年生草本,花穗上密生白色柔毛,故名。古代常用以包裹祭品及分封诸侯,象徵土地所在方位之土。 ▶《易•大过》:“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孔颖达疏:“洁白之茅。” ▶《诗•召南•野有死麇》:“野有死麇,白茅包之。” ▶高亨注:“白茅,一种草,洁白柔滑,古人常用它包裹肉类。” ▶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 详细释义:植物名。禾本科白茅属,宿根草本。高一?二尺,叶丛生,有平行脉,叶鞘无毛。叶生之前,茎顶密生白色毛穗,圆锥花序。其根味甜,可入药。或称为『丝茅』。
造句:垦前植被主要为白茅。白茅根抗炎的药理作用文摘:对白茅根的混淆品白草、柳叶白前根茎进行了药材性状和显微组织构造研究,并与正品白茅
首字母缩写:bm
【拼音】báimáo
【用白茅造句】
1、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开头的诗词】
《题庐山寺》
白茅为屋宇编荆,数处阶墀石叠成。 东谷言笑西谷响,下方云雨上方晴。 鼠惊樵客缘苍壁,猿戏山头撼紫柽。 别有一条投涧水,竹筒斜引入茶铛。
【包含白茅的诗词】
《己亥杂诗》
谁肯栽培木一章,黄泥亭子白茅堂。 新蒲新柳三年大,便与儿孙作屋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