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写宋词的押韵技巧

1.写简单的诗词格式,押韵等注意事项

1.诗词一定要押韵吗?

简单地回答,诗词属于韵文中的一种典型体裁。所谓韵文,其根本特征,也是必要条件就是要押韵。诗词既是其中的一种,是一定要押韵的。

2.什么是押韵?

要说明什么是押韵,首先要明白“韵”的概念。我们的汉语,属于单音节发音的语言,即每个汉字,只有一个音节的发音。在音韵学上,每个音节的发音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为“声”,后一部分为“韵”。以“东”字为例,其反切法注音为“德红切”,汉语拼音为“dōng”;反切法注音中前面的“德”是东字的声部,拼音为声母“d”;而后面的“红”表示东字的韵部,汉语拼音为“ong”。所谓押韵,是指在同一首诗词或韵文中相关各句的相同位置(通常在句尾)使用韵部相同的字。如“东(dōng)”、“同(tóng)”、“工(gōng)”等字,其后面的韵母都是相同的“ong”,所以它们是同韵字,把它们安排在各句相应的位置上,就形成了押韵。

3.诗词押韵有规律(规则)吗?

接上面,先说说用韵的标准:广义地讲,只要发音中尾音(韵)相同,且在相应位置上的各字即可构成压韵,但我国幅员广阔,方言众多(部分少数民族使用的非汉语语族的母语且不讨论),同一字的发音在各方言中不尽相同,所以为方便交流沟通,现在一般是用标准普通话的发音作为用韵标准。而在过去,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标准:汉代以前用韵完全按照口语发音,汉末的三国时期至晋代,人们开始了用韵标准制订上的尝试,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各种韵书的大量出现。然而在此间仍为形成统一的用韵体系,自然也还谈不上标准。直至隋代陆法言《切韵》的出现,才开始有了统一的用韵规范,以后的各朝各代纷纷在此基础上制订了各时期相应的用韵标准,其中对近代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金代官方在宋代《广韵》基础上编订的《平水韵》。而今天我们进行诗歌或相关韵文的创作,人们根据各自的习惯采用了多种用韵标准,这一点在众多古代文学爱好者中有着集中的体现,如写近体诗使用《平水韵》,写词使用《词林正韵》,写曲使用《中原音韵》等。还有用所谓新韵的,即按照现代语音制订的用韵标准,这里有两种:一种是参照过去韵书的方法,将现代汉字分别归到相应的“韵部”,同一“韵部”的字即是同韵字,可以互相押韵,而不同韵部的字是不可以押韵的。另一种比较简单,就是直接用汉语拼音的韵母押韵,如盐(yan)、先(xian)、间(jian)、元(yuan)等字,它们的韵母分别是an\ian\uan,其中ian的第一个字母i和uan的第一个字母u称为韵头,而押韵时,韵头不必相同,只要后面的字母相同即可押韵,所以un\en通押、ei\ui\i通押、ong\eng通押;还有元音字母e和o可以相押,u和v(鱼)可以相押。

其次在今天的自由体诗歌中用韵不一定讲字的声调,以现代汉语论,普通话分为四声即阴平声(1声,如先xiān)、阳平声(2声,如咸xián)、上声(3声,如显xiǎn)、去声(4声,如现xiàn)。严格意义上的押韵,是要区别声调的,此即所谓的平仄,在现代汉语中,平声指1、2声,仄声指3、4声;一般1、2声之间的同韵字可以相押;3、4声之间的同韵字可以相押,而1、2声与3、4声之间不压韵。而古代发音中有一种“入声”的声调,今天的普通话发音中以不存在。在过去,入声声调不与别调相通,入声字只能押入声字。这一点我们在使用旧韵时应格外注意。

以上就是押韵的基本法则,在说说诗词中的押韵规律:首先是押韵的位置,在旧体诗中,通常在句尾最后一个字押韵(例外者如楚辞中句尾常有“兮”这一语助词,一般这类字不入韵,而是其上一字押韵),有的是句句押韵(如《柏梁台诗》),但通常是隔句押韵。对于四句的绝句与八句的律诗则定格在第二、第四、(律诗)第六、第八句句尾押韵,首句句尾字如和用韵之字属于同声调,一般也要押韵。绝句和律诗一般只用一个韵,而较长的长诗或排律允许使用两个以上的韵,中间称之为“换韵”,换韵,一般在头一个韵使用两个以上的韵脚后,而换韵时在韵脚转换之间一般要求相连的两句押韵,之后再连续用此韵可隔句押韵。换韵时,韵的声调亦可同时改变,不一定要求沿用前韵的声调。

对于词曲而言,押韵的位置有着严格的要求,不同的词(曲)牌有不同的押韵方法,这些可参照相应的词谱予以学习。相比而言,旧体诗在韵字使用上比较严格,韵书上不同韵部的字是不可以通押的,而词曲在这一方面要求比较宽松,只要是同韵同调字,通常都可以相押。

2.如何提升写押韵诗词的技巧,有没有唯美的词语供参考

多读一些书籍,多向他人请教,还有最重要的就是诗词一定要自己去感悟。

诗由心生,这句话说得很明显。所以,多读书是基础。

只有打好基础,加一下勤奋请教和思考。估计会有所提升,但是你要记住,诗词是属于文学范畴。

要知道写作,那也得需要常年的积累。至于唯美的词语并不是写作的要素。

读书才是硬道理!我推荐,你先读书,就先读一本你手中关于诗词的书。读的要非常熟,里面的每一个字,句子都要知道。

如果可以,这本书中的词语。你一定会第一时间想到。

还有就是你说的押韵。写律诗绝句参照《平水韵》,写词参照《词林正韵》。

这两个是标准的用韵。当然,还有用《中华新韵》的。

其实,就是平时普通话的押韵。

3.词牌每句字数及押韵也就是如何写宋词

十六字令16字 捣练子27字 忆江南27字 忆王孙31字 调笑令32字 如梦令33字 相见欢36字 乌夜啼36字 长相思36字 生查子40字 点绛唇41字 浣溪沙42字 菩萨蛮44字 卜算子44字 采桑子44字 减字木兰花44字 谒金门45字 诉衷情45字 忆秦娥46字 清平乐46字 更漏子46字 阮郎归47字 画堂春 47字 桃源忆故人48字 摊破浣溪沙48字 贺圣朝49字 太常引49字 西江月50字 南歌子52字 醉花阴52字 浪淘沙54字 鹧鸪天55字 鹊桥仙56字 虞美人56字 南乡子56字 玉楼春56字 一斛珠57字 踏莎行58字 小重山58字 蝶恋花60字 一剪梅60字 临江仙60字 渔家傲62字 唐多令60字 河 传61字 苏幕遮62字 定风波62字 锦缠道 66字 谢池春66字 青玉案67字 天仙子68字 江城子70字 离亭燕72字 何满子74字 一丛花78字 御街行78字 蓦山溪82字 洞仙歌83字 满江红93字 水调歌头95字 满庭芳95字 八声甘州97字 昼夜乐98字 双双燕98字 念奴娇100字 桂枝香101字 翠楼吟101字 石州慢102字 水龙吟102字 雨霖铃103字 永遇乐104字 望海潮107字 沁园春114字 贺新郎116字 摸鱼儿116字 迈陂塘116字 六洲歌头143字。

4.词的压韵有什么技巧

首先要多看古诗词,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渲染了诗词的意境自然就有灵感了;其次要懂得压韵(字词对仗),古诗词中都是尾字压韵的多.读起来朗朗上口,现在的流行歌曲也是有很多压韵的,目的就是唱起来更顺口些,宋词在当时也是可以以歌曲形式唱出的;其次就是擅用典故,有些诗词几乎每句用典故,有时也不免有卖弄才华之嫌,不过适当运用上去能让你的诗词更丰实有内涵些.要发扬古人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风格,古有贾岛反复"推敲"方得佳句,多多斟酌诗句可磨砺见光.当然有几个志同道合的诗友一起闲谈论句一起吟唱,可能进步会更快些.。

5.词的压韵有什么技巧

首先要多看古诗词,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渲染了诗词的意境自然就有灵感了;其次要懂得压韵(字词对仗),古诗词中都是尾字压韵的多.读起来朗朗上口,现在的流行歌曲也是有很多压韵的,目的就是唱起来更顺口些,宋词在当时也是可以以歌曲形式唱出的;其次就是擅用典故,有些诗词几乎每句用典故,有时也不免有卖弄才华之嫌,不过适当运用上去能让你的诗词更丰实有内涵些.要发扬古人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风格,古有贾岛反复"推敲"方得佳句,多多斟酌诗句可磨砺见光.当然有几个志同道合的诗友一起闲谈论句一起吟唱,可能进步会更快些。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