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班古诗画教案怎么写一、活动目标:1、初步培养幼儿古诗朗读的兴趣。 2、引导幼儿边表演边朗读古诗。二、活动准备:一幅山水画,音乐磁带。 三、活动过程:(一)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幼儿谈论自己所看到的景象。1、事先布置好场地,教师带领幼儿入场。 2、教师以谈话的形式引入主题。①小朋友们,春天的时候你们去山上玩过吗?(玩过)在山上你看到了什么呢?②(大树)大树上住着谁呢?(小鸟)如果你过去抓它,小鸟会扑棱一下飞走吗?③(小溪)水声好听吗?(好听)④(小花)春天里小花都开放了,非常漂亮,小朋友们看到的小花是什么颜色的?到了冬天花怎么了?还在吗?⑤你见到大山了嘛?谁能说说你见过的山是什么颜色的?⑥小朋友们玩的地方可真多,有山有水有鸟有花,真漂亮!(二)以郊游的形式带领幼儿去看画。 1、师:今天老师也带小朋友们去美丽的山上玩一玩,看看山上有些什么?让我们背上背包出发了!2、带领孩子一边开汽车一边欣赏路上的风景(轻音乐起)师:走呀走,走呀走;碰到小草问声好:“嗨,你好!”看小鸟在我们头上飞过了,我们也学小鸟飞吧,飞的高,飞的低;好美的小花呀,亲亲它吧;前面有条小河,我们变成小鱼游过去,游呀游,转个弯吧;游到岸上休息一下,擦擦汗吧。前面是个小山坡,让我们蹦蹦跳跳的跳上去;这是一条石子路,我们踏步走吧;后面的小朋友可要跟上了;起风了,我们找个地方躲一躲。 (带领幼儿到座位上休息)(三)引导幼儿观看图片,并初步讲解诗句的意思。1、教师与幼儿围在画的周围,初步理解诗句的含义。 师:哇,小朋友看这个地方漂亮吗?(漂亮),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有哪些漂亮的东西?(幼)找到小花,(师)好漂亮的小花,春天过去了,可小花还依然开放的很漂亮(春去花还在);(幼)有一座山,(师)我们走远一些看看山宝宝今天穿了件什么颜色的衣服?(幼) 很漂亮的衣服,有很多颜色(远看山有色);(教师手指水)看山宝宝旁边是谁呀?(水)悄悄的走进水宝宝的身边听听,它发出声音了吗?(有声音的)竖起小耳朵,再听听水宝宝真的发出声音了吗?(没有)(近听水无声);好漂亮的小鸟,和小鸟打个招呼吧:嗨!你好。咦!小鸟怎么不理我们?我们轻轻的走过去摸一摸,奇怪?小鸟怎么不动的?(这是画上的小鸟)哦!原来这是一幅画!2、教师小结:师:难怪小朋友刚才没有听到水的声音,小鸟也没有被吓跑,这是为什么?(因为这是一幅画)在很久很久以前许多读书人喜欢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思的事用简单的好听的话写下来,变成诗让别人朗诵。 那么古时候有位叔叔就因为非常喜欢这幅画,所以写了首诗,名字就叫“画”。(四)和着音乐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 1、教师范读古诗一遍。师:今天老师把这首“画”的古诗带来了,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2、幼儿再次静听录音一遍:我们再仔细听听录音机里的叔叔(阿姨)他(她)是怎么念的,你听他说到了什么?怎么说的?3、跟读古诗两遍。A、跟随录音朗诵第一遍。 师:真是好听的诗,小朋友们也跟着这位阿姨来念一念吧。B、朗诵第二遍。 师:小朋友念的真棒,让我们象录音机里的阿姨一样用好听的声音再念一遍。4、配乐朗诵古诗。 ①配乐朗诵古诗第一遍。师:和这位阿姨念的一样好听。 听,好美的音乐,让我们用好听的声音配上美美的音乐来朗诵一遍。②配乐朗诵古诗第二遍。 师:配上音乐来朗诵,真是太好听了。老师还想听听这么美的声音,让我们再来朗诵一遍。 (五)用肢体语言来表演古诗内容。1、师: 念的太好了,让我们轻轻地把画拿到自己跟前对着画再来念一遍(以手的形式拿下画) 2、教师与幼儿一起表演《画》的内容两遍。 ①表演第一遍。画(手拿画摇摇头)远看山有色(把画拿远些并人往后)近听水无声(突然把画贴在耳朵旁边,并摇头)春去花还在(把画慢慢移到一边,停一下,然后用手点一下画面)人来鸟不惊(摇摇头,停住)。 ②与画一起表演第二遍。师:和画宝宝一起朗诵非常有趣,我们把它放到小脚上来朗诵会更有趣。 (六)延伸活动:让家长去猜谜1、师:画宝宝说你们表演的真不错。这首古诗的意思记住了吗?我们回家后就把今天学的诗象谜语一样说给爸爸妈妈听听,让他们猜一猜,这个谜语说的是什么?看看他们谁能猜中!2、带领幼儿出场地:现在让我们先到中班和大班哥哥姐姐那里去考考他们,好吗?。 2.幼儿园夏季古诗配画主题这里是五彩的乐园,这里是苗壮的土地, 这里是妈妈的希望,这里是娃娃的摇篮。 在这里谁拥有大禹的志向、尧舜的心? 在这里谁拥有万能的智慧、慈母的爱? 告诉我,你那一抹清泪为谁流淌? 告诉我,你那花一样的笑脸为谁绽放? 是你,是我,是他,是我们光荣的幼儿教师。 用闪烁着智慧的灵光,用太阳般光亮的音容, 用饱含着浇灌的心血,用清风拂过那深情的泪珠, 为小苗抽芽,为绿叶撑伞,为花儿开放,为鸟儿飞翔, 是你,是我,是他,是我们,是我们光荣的幼儿教师, 在这里,在这里放飞着爱的梦。 记得那是12年前的八月,淑梅老师刚刚走完人生的花季, 几乎还带着少女的稚气和特有的憧憬, 离开了幼儿师范学校走进了幼儿园这块神圣的土地, 开始了和呀呀学语的孩子打交道。 可她没有想到,在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第一天, 在这充满洁净的工作考卷上,却画了一个大问号, 一个闹肚子的孩子便在了裤子里, 她拿着换下来满是浊物的裤子,不知所措。 是扔?是放?是洗?刹时,大脑里蹦满了小问号。 她含着眼泪拿着裤子跑进了洗手间, 脸上的的泪水连成了线,是选错了业?还是择错了岗? 她的内心充满了疑惑。 当她把洗净的裤子晾好时, 回头一望,只见园长正用慈祥、信任的目光在深情地注视着她。 “好样儿的”。一句轻轻的话语,送入了心田, 就这样淑梅开始了她幼儿教师的生涯。 记得那是一个细雨朦朦的夜晚, 快七点了,亮亮的爸妈还没有来接孩子。 全园只剩下这一个孩子了。 伟波老师带上亮亮,骑上自行车,奔向了通往亮亮家的路。 当她走进亮亮家门的时候,她惊呆了, 亮亮的爸爸妈妈全围在麻将桌上, 玩儿得昏天黑地,玩儿得忘记了时间, 他们已经麻木了,没有一句感谢的话儿。 我们的老师带着一颗伤感的心,急奔在回家的路上, 因为在家里,她那刚满周岁的小女儿,还在等着妈妈的回来。 雨水和泪水交融在一起,侵袭着她那颗伤痛的心。 还记得那天晚上, 倩倩的爸爸带着满身的酒气来接孩子, 倩倩哭喊着说:“爸爸为什么来晚了?” 此时失去理智的爸爸一手打在了倩倩的脸上。 老师急忙去呵护着倩倩,可倩倩的爸爸还在打, 打在了老师的脸上、打在了老师的身上, 可我们的老师还在死死地护着孩子, 老师流泪了,是心疼的泪,是不满的泪,还是愤恨的泪? 有谁能理解?有谁能理解老师的辛酸和苦泪。 小王霞在人生成长的路上,最需要关爱的时候, 失去了爸爸,又没有了妈妈。 在幼儿园里,她找到了温暖的家。 在这里有慈祥加严厉的园长, 在这里有情同手足的姐妹,有活泼可爱的孩子, 这是一个充满祥和快乐的家。 她暗暗地下决心:“从小失去母爱的我,要让母爱在这里升华。” 在她的班里,有这样一位小女孩, 因父母的离异,使她脸上无光,口中无语, 呆滞的目光总是望着远方,是那样的神情不定。 王霞老师走过去轻轻地问一声:“你在想什么?” “老师,我在 3.古诗配画小儿垂钓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简析]1、稚子:年龄小的孩子。 2、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3、莓:一种小草。4、苔:苔藓植物。 5、借问:向人打听。6、应:理睬。 7、垂纶:钓鱼。8、遥:远远地【诗文解释】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 侧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 害怕惊动了鱼不敢答话。[简析]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情趣的诗作。 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 “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由此亦可想见小儿不拘形迹专注于钓鱼的情景。 “草映身”,不仅是在为小儿画像,在结构上,也为下句的“路人借问”埋下伏笔。因为路人之向他打问,就因为看得见他。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 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至于他在“招手”之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 ,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 遥招手 ”的原因之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这首诗勾画小儿垂钓的神情动态活灵活现,富有生趣,堪称佳作。网上搜的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