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仙人的诗句风吹仙袂飘飘举。 ——长恨歌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赤壁赋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庄子《逍遥游》 “或者耸身入云,无翅而飞;或者驾龙乘云,上造天阶;或者化为鸟兽,浮游青云;或者潜行江海,翱翔名山;或者吸食而气,辟谷茹芝;或者出入世间而人不识,或者隐其身而莫能见。” --《神仙传》 2.【描写仙人居住地的诗句要是那种云雾缭绕的,有朦胧感的诗句】梦游天姥吟留别(一作别东鲁诸公)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1.苍翠的群山重重叠叠,宛如海上起伏的波涛,汹涌澎湃,雄伟壮丽.2.朦胧的远山,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就像是几笔淡墨,抹在蓝色的天边.3.山有雄壮的风采,山也有朴素的品格.山豪迈,山也俊秀.奇险是山,逶迤是山,平坦是山,突兀是山,温柔是山,呼啸是山.山,时而鬼斧神工,时而又平淡无奇.山的性格是刚强的,不惧怕任何压力,但平素却显得和蔼慈祥,文质彬彬,英俊而柔情.因为有山,流水乃为之改道,因为有山,城市才缘依环绕.大山以浑厚坦荡容纳万世汇聚百川.4.人在山顶,你会觉得山再巍峨,人也能把它征服,而此时的山正默默无闻地向你展示,不远处它的伙伴比它更壮观.人在山谷,常会感叹山高不可攀,而此时的山却悄然无声向你披露,很多人正从它的峰头悠然而下.5.山虽无言,然非无声.那飞流直下的瀑布,是它地裂般的怒吼;那潺潺而流的小溪,是它优美的琴声倾诉;那汩汩而涌的泉水,是它靓丽的歌喉展示;那怒吼的松涛,是山对肆虐狂风之抗议;那清脆的滴嗒,是山对流逝岁月之记录.6.挺拔天地,粲然四季,垂范千古,启迪万物.这是山给予我的厚重酬报.我对于门前的山,仿佛读懂了李白与敬亭山,产生了“相看两不厌”的情感.7.山是一部辞典,年轻时读它薄,年长时读它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山让人类读了千万年而永远读之不完.山依然那样虚怀若谷,山总是乐于把丰富的宝藏奉献给热爱它的人们.搜寻世上所有的形容词不足以涵括山的睿智.8.山最朴素的品质是石头,而石头从不代表山,山是它身上所有存在的总和.山的身体潜藏无数的财富,金银铜铁,锡铝镍铬,鲜花美玉,矿泉温泉,钻石石墨,木材草药,珍禽异兽,只要你善于发掘,决不会宝山空回.即使普通如石头,也有许许多多的品格.山身上还有人类至今尚未发现的资源.珍贵出于山,平凡出于山,山的身上凝聚着人类物质和精神的丰厚成果.9.大地何其广袤,而山其实更壮阔.山的面积是陆地的三倍.山虽然以石为怀,却从不嫌弃泥土,始终与泥土相依相伴.山虽然雄奇伟岸,却甘愿把泥土表露在自体周围.人们赞叹山之伟大,而山却把泥土捧在自己的峰巅.山因为有泥土,孕育了坚贞不渝的青松,青松以其苍翠葱茏描绘着大山永远不老的情怀.山正因为有泥土为伴,方衬出挺拔茂盛英姿勃发青春常在.。 3.描写“仙人”的古诗词1.金铜仙人辞汉歌 唐代:李贺 魏明帝青龙元年八月,诏宫官牵车西取汉孝武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唐诸王孙李长吉遂作《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2.仙人篇 魏晋:曹植 仙人揽六箸,对博太山隅。 湘娥拊琴瑟,秦女吹笙竽。 玉樽盈桂酒,河伯献神鱼。 四海一何局,九州安所如。 韩终与王乔,要我于天衢。 万里不足步,轻举凌太虚。 飞腾逾景云,高风吹我躯。 回驾观紫微,与帝合灵符。 阊阖正嵯峨,双阙万丈余。 玉树扶道生,白虎夹门枢。 驱风游四海,东过王母庐。 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潜光养羽翼,进趣且徐徐。 不见昔轩辕,升龙出鼎湖。 徘徊九天下,与尔长相须。 3.古朗月行 唐代: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青云 一作:白云)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4.桃花庵歌 明代: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折花枝当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须花下眠。 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 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世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 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5.生年不满百 两汉:佚名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4.关于仙人的诗句《古诗十九首》 年代: 汉 作者: 汉无名氏 生年不满百, 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 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 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 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 难可与等期。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 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 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 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望岳》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如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西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桃花庵歌》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换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5.形容神仙的诗词《仙人》年代: 唐 作者: 李贺弹琴石壁上,翻翻一仙人。 手持白鸾尾,夜扫南山云。鹿饮寒涧下,鱼归清海滨。 当时汉武帝,书报桃花春。神仙作者:张彪 (唐代)神仙可学无,百岁名大约。 天地何苍茫,人间半哀乐。浮生亮多惑,善事翻为恶。 争先等驰驱,中路苦瘦弱。长老思养寿,后生笑寂寞。 五谷非长年,四气乃灵药。列子何必待,吾心满寥廓。 白日升天 原是道教指白昼升天成为神仙。后比喻一下子富贵起来。 出处:汉·应劭《风俗通·正失》:“俗说淮南王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鸿宝苑秘》枕中之书,铸成黄白,白日升天。” 餐葩饮露 吞食百花,吸饮露水。 形容超尘脱俗的神仙生活。 出处:汉·刘向《列仙传·赤将子舆》:“子舆拔俗,餐葩饮露。” 二仙传道 两位神仙共同传授道法。比喻两人秘密地配合做某件事情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56回:“貂鼠皮道:‘二仙传道去罢!’珍珠串瞅了一眼,笑的去讫。” 鸿衣羽裳 以羽毛为衣裳。指神仙的衣着。 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二》:“岩堂之内,每时见神人往还矣,盖鸿衣羽裳之士,练精饵食之夫耳。” 呼风唤雨 旧指神仙道士的法力。 现比喻人具有支配自然的伟大力量。也可形容反动势力猖獗。 出处:宋·孙觌《罨溪行》:“罨画溪头乌鸟乐,呼风唤雨不能休。” 壶里乾坤 指道家的神仙生活。 同“壶中日月”。 出处:明·朱有炖《神仙会》第一折:“罗浮道士谁同流,草衣木食轻诸侯,世间甲子管不得,壶里乾坤只自由。” 壶天日月 指道家的神仙生活。同“壶中日月”。 出处:金·长筌子《西江月》词:“返照壶天日月,休言尘世风波。” 阆苑琼楼 阆:空旷,宽阔;琼:赤色玉。 广大的园林,华美的楼阁。传说中的神仙住处。 也指皇帝贵族的宫苑。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一回:“里面阆苑琼楼,奇花异草,奥妙非常。” 料事如神 料:预料。预料事情象神仙一样准确。 形容预料事情非常准确。 出处:宋·杨万里《提刑徽猷检正王公墓志铭》:“公器识宏深,襟度宽博,议论施加人数等,料事如神,物无遁情。” 鸾姿凤态 比喻神仙的仪态。 出处:《云笈七签》卷五:“弟子十八人,并皆殊秀,然鸾姿凤态,眇映云松者,有韦法昭、司马子微、郭崇真。” 人间天上 人世社会和神仙世界。指景物极美好的处所。 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 出处:唐·崔颢《七夕词》:“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神仙中人 ①指神采、仪态、服饰、举止不同凡俗的人。②指像神仙一般自在快活之人。 通真达灵 与神仙交往。 出处:《云笈七签》卷四七:“太上四明,九门发精,耳目玄彻,通真达灵。” 吸风饮露 道家及诗文中常用以指神仙的绝食五谷。 出处:《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 ……不食五谷,吸风饮露。” 仙山琼阁 仙山:指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琼阁:精美的楼阁。 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现在也比喻虚无缥缈的美妙幻境。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瑶台银阙 装饰华丽的楼台宫阙。多指神仙居处。 月下老人 原指主管婚姻的神仙。后泛指媒人。 简称“月老”。 出处:唐·李复言《续幽怪录》记载传说故事:唐朝的韦固路过宋城,遇一老人在月光下翻检一本书。 询问后,知道老人是专管人间婚姻的神,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子。 珠箔银屏 箔:帘子;屏:屏风。 珠缀的帘子,银制的屏风。多形容神仙洞府陈设华美。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诗:“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仙:道教传说中的八位神仙。 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一回:“正是八仙同过海,独自显神通。”。 6.描写仙人的古诗词仙人_作者:李贺 (唐代)弹琴石壁上,翻翻一仙人。 手持白鸾尾,夜扫南山云。鹿饮寒涧下,鱼归清海滨。 当时汉武帝,书报桃花春。 《饮中八仙歌》·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无题 李商隐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有所思】 李白 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东隅。 海寒多天风,白波连山倒蓬壶。 长鲸喷涌不可涉,抚心茫茫泪如珠。 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 】 李白 仙游渡颍水,访隐同元君。 忽遗苍生望,独与洪崖群。 卜地初晦迹,兴言且成文。 却顾北山断,前瞻南岭分。 遥通汝海月,不隔嵩丘云。 之子合逸趣,而我钦清芬。 举迹倚松石,谈笑迷朝曛。 益愿狎青鸟,拂衣栖江濆。 7.描写“神仙”的诗词有哪些1、《长歌行》唐代·李白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桃李务青春,谁能贳白日。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2、《风入松·危楼古镜影犹寒》宋代·张炎 危楼古镜影犹寒。倒景忽相看。桃花不识东西晋,想如今、也梦邯郸。缥缈神仙海上,飘零图 画人间。 宝光丹气共回环。水弱小舟闲。秋风难老三珠树,尚依依、脆管清弹。说与霓裳莫舞,银桥不 到深山。 3、《蝶恋花·禹庙兰亭今古路》宋代·陆游 禹庙兰亭今古路。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鹦鹉杯深君莫诉。他时相遇知何处。 冉冉年华留不住。镜里朱颜,毕竟消磨去。一句丁宁君记取。神仙须是闲人做。 4、《念奴娇·天南地北》元代:施耐庵 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绛绡笼雪, 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 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连八九,只待金鸡消息。义胆包天,忠肝盖 地,四海无人识。离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 5、《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唐代·孟浩然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