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凤凰的诗句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鸾凤 李商隐 旧镜鸾何处,衰桐凤不栖。 金钱饶孔雀,锦段落山鸡。 王子调清管,天人降紫泥。 岂无云路分,相望不应迷。 凤 伊梦昌(唐) 好是山家凤,歌成非楚鸡。 毫光洒风雨,纹彩动云霓。 竹实不得饱,桐孙何足栖。 岐阳今好去,律吕正凄凄。 凤凰台 杜甫 亭亭凤凰台,北对西康州。西伯今寂寞,凤声亦悠悠。山峻路绝踪,石林气高浮。安得万丈梯,为君上上头。恐有无母雏,饥寒日啾啾。我能剖心出,饮啄慰孤愁。心以当竹实,炯然无外求。血以当醴泉,岂徒比清流。所贵王者瑞,敢辞微命休。坐看彩翮长,举意八极周。自天衔瑞图,飞下十二楼。图以奉至尊,凤以垂鸿猷。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深衷正为此,群盗何淹留。 凤归云 滕潜(唐) 金井栏边见羽仪,梧桐树上宿寒枝。 五陵公子怜文彩,画与佳人刺绣衣。 饮啄蓬山最上头,和烟飞下禁城秋。 曾将弄玉归云去,金翿斜开十二楼。 凤 李峤(唐) 有鸟居丹穴,其名曰凤凰。 九苞应灵瑞,五色成文章。 屡向秦楼侧,频过洛水阳。 鸣岐今日见,阿阁伫来翔。 凤 李商隐 万里峰峦归路迷,未判容彩借山鸡。 新春定有将雏乐,阿阁华池两处栖。 仪凤 杨嗣复(唐) 八方该帝泽,威凤忽来宾。向日朱光动,迎风翠羽新。低昂多异趣,饮啄迥无邻。郊薮今翔集,河图意等伦。闻韶知鼓舞,偶圣愿逡巡。比屋初同俗,垂恩击壤人。 登凤凰台 杨万里(宋) 千年百尺凤凰台,送尽潮回凤不回。 白鹭北头江草合,乌衣西面杏花开。 龙蟠虎踞山川在,古往今来鼓角哀。 只有谪仙留句处,春风掌管拂蛛煤。 凤求凰 司马相如(西汉)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2.与“凤凰”有关的诗句有哪些1、凤凰台上凤凰游——唐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2、忽见孤凤凰——唐韩愈 《听颖师弹琴》 3、炉香闲袅凤凰儿——唐李煜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4、后引凤凰;晓策六鳌——唐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 5、胸前绣凤凰——唐温庭筠 《南歌子·手里金鹦鹉》 6、凤凰相对盘金缕——唐温庭筠 《菩萨蛮·凤凰相对盘金缕》 7、飞上枝头变凤凰清——吴伟业 《圆圆曲》 8、碧梧栖老凤凰枝——唐杜甫 《秋兴八首》 9、许并凤凰池——宋程大昌 《临江仙·遥认埙篪相应》 10、天外凤凰来——宋韩淲 《水调歌头·新月已如许》 11、却将春去凤凰城——宋晁补之 《浣溪沙》 12、日照遮檐绣凤凰——宋毛滂 《浣溪沙》 13、直自凤凰城破后——宋朱敦儒 《临江仙·直自凤凰城破后》 14、休说凤凰城里——宋朱敦儒 《好事近·春雨挠元宵》 15、凤凰飞上四条弦——宋曹勋 《浣溪沙》 3.和凤凰有关的诗句《凤凰台》 ——唐·杜甫 亭亭凤凰台,北对西康州。西伯今寂寞,凤声亦悠悠。山峻路绝踪,石林气高浮。安得万丈梯,为君上上头。恐有无母雏,饥寒日啾啾。我能剖心出,饮啄慰孤愁。心以当竹实,炯然无外求。血以当醴泉,岂徒比清流。所贵王者瑞,敢辞微命休。坐看彩翮长,举意八极周。自天衔瑞图,飞下十二楼。图以奉至尊,凤以垂鸿猷。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深衷正为此,群盗何淹留。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山枕隐秾妆,绿檀金凤凰。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4.登金陵凤凰台的诗句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 ①凤凰台:故址在南京凤台山。相传刘宋元嘉年间因异鸟集于山而建。 ②吴宫:三国时孙吴建都金陵(今江苏南京)。 ③衣冠:指王公贵族。 ④三山:山名,在南京西南长江边上。 ⑤二水:秦淮河流经南京西入长江,因白鹭洲横其间而分为二支。 【译文】 凤凰台上曾有凤凰翔游,凤凰飞去了,而今凤凰台空,长江水依然不停地流着。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贵族早已进入坟墓。三山矗立在天边,若隐若现。白鹭把江水分为两道。浮云总是遮蔽日月,不能回到长安,内心沉痛忧郁。 【赏析】 李白年轻时第一次来到黄鹤楼,站在楼上看长江远景,心潮澎湃,即刻诗性大发。怎奈“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心头”。尽管如此,李白始终没有忘记这件事,也没有忘记《黄鹤楼》这首诗。后来,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时,用崔颢这首诗的韵律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 金陵为六朝古都。诗人登上凤凰台,观赏壮美的长江,凭吊历史、感慨当今,所有的人都会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惟有眼前的自然美景是永恒不变的。全诗将历史与现实、自然的景与个人的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一气呵成,抒发了有志难酬的感慨。其颈联气势磅礴、构思巧妙、对仗精工,佳句天成。 作者:李白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逝世于安徽当涂县。其父李客,夫人有许氏、刘氏等四位,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_^望采纳^_^ 5.求关于"凤凰"的诗句~《凤归云》 ——唐·滕潜 金井栏边见羽仪,梧桐树上宿寒枝。 五陵公子怜文彩,画与佳人刺绣衣。 饮啄蓬山最上头,和烟飞下禁城秋。 曾将弄玉归云去,金翿斜开十二楼。 《凤》 ——唐·李峤 有鸟居丹穴,其名曰凤凰。 九苞应灵瑞,五色成文章。 屡向秦楼侧,频过洛水阳。 鸣岐今日见,阿阁伫来翔。 《凤凰台》 ——唐·杜甫 亭亭凤凰台,北对西康州。 西伯今寂寞,凤声亦悠悠。山峻路绝踪,石林气高浮。 安得万丈梯,为君上上头。恐有无母雏,饥寒日啾啾。 我能剖心出,饮啄慰孤愁。心以当竹实,炯然无外求。 血以当醴泉,岂徒比清流。所贵王者瑞,敢辞微命休。 坐看彩翮长,举意八极周。自天衔瑞图,飞下十二楼。 图以奉至尊,凤以垂鸿猷。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 深衷正为此,群盗何淹留。 《凤》 ——唐·李商隐 万里峰峦归路迷,未判容彩借山鸡。 新春定有将雏乐,阿阁华池两处栖。 《仪凤》 ——唐·杨嗣复 八方该帝泽,威凤忽来宾。 向日朱光动,迎风翠羽新。低昂多异趣,饮啄迥无邻。 郊薮今翔集,河图意等伦。闻韶知鼓舞,偶圣愿逡巡。 比屋初同俗,垂恩击壤人。 《鸾凤》 ——唐·李商隐 旧镜鸾何处,衰桐凤不栖。 金钱饶孔雀,锦段落山鸡。 王子调清管,天人降紫泥。 岂无云路分,相望不应迷。 《凤》 ——唐·伊梦昌 好是山家凤,歌成非楚鸡。 毫光洒风雨,纹彩动云霓。 竹实不得饱,桐孙何足栖。 岐阳今好去,律吕正凄凄。 6.李白在游凤凰台是写的诗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很少写律诗,而《登金陵凤凰台》却是唐代的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 此诗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一说是作者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嫌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伏美。 “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时代,凤凰是一种祥瑞。 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如今凤去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三四句就“凤去台空”这一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三国时的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 诗人感慨万分地说,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那一时的烜赫,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 诗人没有让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尽的江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三山”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并列,南北相连。陆游《入蜀记》云:“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山望之,杳杳有无中耳。 及过其下,距金陵才五十余里。”陆游所说的“杳杳有无中”正好注释“半落青天外”。 李白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白鹭洲”,在金陵西长江中,把长江分割成两道,所以说“一水中分白鹭洲”。 这两句诗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 李白毕竟是关心现实的,他想看得更远些,从六朝的帝都金陵看到唐的都城长安。 但是,“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 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陆贾《新语·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李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触境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 相传李白很欣赏崔颢《黄鹤楼》诗,欲拟之较胜负,乃作《登金陵凤凰台》诗。《苕溪渔隐丛话》、《唐诗纪事》都有类似的记载,或许可信。 此诗与崔诗工力悉敌,正如方回《瀛奎律髓》所说:“格律气势,未易甲乙。”在用韵上,二诗都是意到其间,天然成韵。 语言也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作为登临吊古之作,李诗更有自己的特点,它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7.形容“凤凰”的诗句有哪些《登金陵凤凰台》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而创作的怀古抒情之作。全诗八句五十六字,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而起兴唱叹,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摅志言情,用以表达深沉的历史感喟与清醒的现实思索。此诗气韵高古,格调悠远,体现了李白诗歌以气夺人的艺术特色。 8.登金陵凤凰台的诗句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年轻时第一次来到黄鹤楼,站在楼上看长江远景,心潮澎湃,即刻诗性大发。 怎奈“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心头”。尽管如此,李白始终没有忘记这件事,也没有忘记《黄鹤楼》这首诗。 后来,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时,用崔颢这首诗的韵律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 金陵为六朝古都。 诗人登上凤凰台,观赏壮美的长江,凭吊历史、感慨当今,所有的人都会成为匆匆的历史过客,惟有眼前的自然美景是永恒不变的。全诗将历史与现实、自然的景与个人的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一气呵成,抒发了有志难酬的感慨。 其颈联气势磅礴、构思巧妙、对仗精工,佳句天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