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紫荆的诗词紫荆何意在中国古代,紫荆花常被人们用来比拟亲情,象征兄弟和睦、家业兴旺。 所以包含它的诗词一般以思念家人等为多。 为何此意【白话版】以前有个姓田的老人,他死之后,三个儿子决定分家。 他们将家产分为三等份,别的财产都已分妥,唯剩一株紫荆树不好处理。他们商量了半夜,议定次日将树截为三段,每人分一段。 但这树好像有灵性,第二天去截时,它已经枯死了。三兄弟十分震惊,认为是天地鬼神的暗示,逆天而行会招致不详,于是决定不再分树,紫荆树立刻复一活了。 他们大受感动,把已分开的财产又合起来,从此不再提分家之事。【古语版】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赀,皆平均,惟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 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然。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问将分斫,所以憔悴。 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 兄弟相感,合财宝,遂为孝门。真仕至太中大夫。” 喻指兄弟。晋陆机《豫章行》:“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 所含词句及诗词名称列表1、南园攀紫荆 唐 白居易 《六年寒食洛下宴游赠冯李二少尹》 2、青天白日摧紫荆 唐 李白 《上留田行》 3、风吹紫荆树 唐 杜甫 《得舍弟消息》 4、庭前紫荆树 唐 窦蒙 《题弟臮《述书赋》后》 5、紫荆同本但殊枝 宋 程大昌 《临江仙·遥认埙篪相应》 6、紫荆墓棘风吹 宋 刘辰翁 《临江仙·二十年前此日》 7、紫荆半落 宋 刘辰翁 《齐天乐·海枯泣尽天吴泪》 8、堂前紫荆 元 凌云翰 《沁园春 嘲昆季析居》 9、紫荆台上 元 凌云翰 《苏武慢·身在云间》 10、浣纱人去掩紫荆 元 白朴 《绿头鸭 洞庭怀古》 11、紫荆台上 元 凌云翰 《苏武慢·身在云间》 12、紫荆山下物华新 宋 王安石 《欲往净因寄泾州韩持国》 13、反覆势如风雨至;紫荆关头昼吹角 明 李梦阳 《石将军战场歌》 14、天清野旷来酣战;朝廷既失紫荆关 明 李梦阳 《石将军战场歌》 15、紫荆月堕西家墙 元 杨维桢 《春侠杂词十二首》 16、紫荆相依倚 宋 蔡沈 《咏西山》 17、紫荆门巷日平西 宋 蔡肇 《大港即事次韵》 18、更笑田家紫荆树 宋 陈造 《题椿桂堂四首》 19、紫荆老树死中活 宋 陈著 《梅山弟家醉中》 20、紫荆次第花 宋 陈著 《赠弟观之王传心馆数语送行》 21、日暮回风动紫荆 宋 范祖禹 《和张二十五游白龙溪甘水谷郊居杂咏七首》 22、楸花间紫荆 宋 范祖禹 《又和再寄二首》 23、肯放紫荆分 宋 方回 《复次前韵四首呈二袁君并王君申禄》 24、紫荆一树永无恙 宋 方回 《寄题济南蒋氏务本堂》 25、紫荆老不杀 宋 冯时行 《题綦母氏孝友堂诗》 26、而况交柯紫荆树 宋 高斯得 《读梅福传有感》 27、落尽缃桃见紫荆 宋 韩元吉 《次韵赵仲绩久雨夜坐有感二首》 28、两角挂紫荆 宋 胡寅 《赋向宣卿有裕堂堂在伊山桓伊旧隐也》 29、紫荆出檐端 宋 李处权 《题周氏棣华堂》 30、犹照紫荆丛 宋 楼钥 《周德远挽词》 31、门掩紫荆觋 宋 吕公著 《和王安之六老诗》 32、紫荆未甘开谢迟 宋 梅尧臣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三》 33、紫荆成子落 宋 丘葵 《雨中宿章法院》 34、紫荆一树花连枝 宋 苏泂 《存没口号》 35、棠棣花残紫荆老 宋 苏泂 《金陵杂兴二百首》 36、紫荆偶分剖 宋 五迈 《代简奉寄三山方时父遇游几叟明复》 37、紫荆斜倚磬湖隈 宋 喻良能 《连理枝》 38、紫荆关头昼吹角 明 李梦阳 《石将军战场歌》 39、朝廷既失紫荆关 明 李梦阳 《石将军战场歌》 40、闷对亭前紫荆树 明 刘基 《感怀》。 2.描写紫荆的诗词1、《见紫荆花》 唐代:韦应物 杂英纷已积,含芳独暮春。 还如故园树,忽忆故园人。 释义:树叶飘落在地已经积累了厚厚的一层,在晚春时节独自散发着花香。 返回旧园看到那棵树,又想起了旧时守园人。 2、《紫荆花》 宋代:韦骧 紫艳暮春庭,少陵诗思清。 老蛟蟠曲干,丹矿缀繁英。 花谱元无品,春工别有情。 不随桃李色,俗眼莫相轻。 释义:暮春时节紫色的紫金花开满了庭院,杜甫的诗思如此清澈。 老蛟盘曲着身躯,紫金花像丹矿一样连结而且繁华。 在花谱中原先并没有这种花,但是春天有情让它开放,给了它一席之地。 不随桃李颜色,庸俗的眼光不能轻视它。 3、《咏紫荆花》 宋代:舒岳祥 自古惟闻棠棣咏,后人多感紫荆回。 固知天理随机触,亦本诗人起兴来。 枯条谁缀桃花米,嫩蕊初挼撒酒媒。 野老门前栽一树,才开桐角此花开。 释义:自古以来只听到棠棣被歌颂,后来很多人都感慨紫荆回。 本来就知道天理随机碰撞,也是本诗人起兴来。 枯条上是谁点缀上了桃花米,嫩蕊初用撒酒介绍。 村民门前栽一棵树,才开桐角这花开。 4、《紫荆花》 宋代:卫宗武 稼艳压春葩,葩成叶始芽。 未张青羽旆,先糁紫金砂。 谱接三荆树,名齐连萼花。 移根向深谷,寂寞爱繁奢。 释义:稼艳压春季花卉,花卉成叶开始发芽。 不张青羽飘扬,先撒紫金砂。 写关于紫荆树的歌,名声和连萼花并齐。 移动根须向深谷走去,寂寞中爱得更多。 5、《上留田行》 唐代:李白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 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 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 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平。 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 一鸟死,百鸟鸣。 一兽走,百兽惊。 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 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 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 孤竹延陵,让国扬名。 高风缅邈,颓波激清。 尺布之谣,塞耳不能听。 释义:我走到上留田这个地方,看到一处新土坟孤零零地伫立在野外。 其他地方早已青草漫漫,唯独这座坟冢上春草还未长出。 一阵风刮过凄凉的旷野,坟旁杨树上的叶子哗哗作响,像是有人在伤心地哭泣。 这是谁家的坟墓,埋没在这荒凉的地方? 经当地的老人介绍才知道这里埋葬的是田氏,他英年早逝,哥哥置之不理,连他的尸首都不肯埋葬,当地人只好把他埋在这里,在坟旁按照习俗插上了旌幡。 我感慨万分,连一只鸟死了,其他的鸟都哀鸣不止,一只野兽走了,其他的野兽都惶惶不安。 你听听那恒山鸟离别时的哀鸣,临行前总是回旋飞翔不停。 田氏三兄弟要分家时,庭中的紫荆树立即枯死,而当他们决定不分家时,树应声繁荣如初。 传说中黄金山有一种树木,朝东的枝条憔悴而西面的枝条荣润,树犹如此啊! 为什么要像参商二星一样,你争我斗,彼此不相容呢? 伯夷、叔齐与延陵季子推位让国,人家兄弟情深,美誉名扬天下:看来淳朴的社会风气已经遥远了,衰颓的世风泛滥开来,江河日下,昔日街头讽刺兄弟之事的歌谣,人们都充耳不闻了。 3.有没有关于紫荆花的古诗见紫荆花 韦应物 杂英纷已积,含芳独暮春。还如故园树,忽忆故园人。 紫荆花 卫宗武 稼艳压春葩,葩成叶始芽。 未张青羽旆,先糁紫金砂。 谱接三荆树,名齐连萼花。 移根向深谷,寂寞爱繁奢。 得舍弟消息 杜甫 风吹紫荆树,色与春庭暮。 花落辞故枝,风回返无处。 骨肉恩书重,漂泊难相遇。 犹有泪成河,经天复东注。 湖州竹枝词 (元)张雨 临湖门外是侬家,郎若闲时来吃茶。 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紫荆花。 4.紫荆一词在古代诗词中有何说法即紫荆关,在河北省 易县西紫荆岭上,自古为控扼之地, 为京师西边要塞。 杨慎《云中》:“奏回青琐闼,捷报紫荆关。”又,据南朝 •梁•吴均《续齐谐记》记载,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分家,其余的都分好 了》只有堂前一紫荆树未分,议定剖。 紫荆树马上枯死,形状象火在燃 烧。田真见状大惊,对弟弟说:“树本 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 是人不如木也。”悲叹不已,决定不解树。 紫 荆应声恢复如初。田氏兄弟感慨不已,重家聚合财物。 后人用“紫荆”咏 手足兄弟。唐•李白《上留田行》:“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 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 荣。”唐•杜甫《得舍弟消息》:“风吹紫荆树,色与春庭暮。 花落辞故枝, 风回返无处。”。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诗歌中写景的作用一般是渲染氛围、奠定感情基调、烘托人物心情.本诗中写景的句子是开头四句“风吹紫荆树,色与春庭暮.花落辞故枝,风回返无处”,描写出暮色暗淡、风吹落花的凄凉景象,奠定了全诗伤感悲苦的基调,也写出了诗人漂泊无依的凄惶境况.(2)注意本题有两问,一是“如何抒发”,是分析表达技巧;二是“复杂情感”,是分析情感.本诗运用的手法有:比喻(花落辞故枝)、夸张(犹有泪成河)、细节描写、直抒胸臆(犹有泪成河,经天复东注)、情景交融(风吹紫荆树,色与春庭暮.花落辞故枝,风回返无处);情感:惊喜、感激和无法相聚、牵挂不安的无奈与伤感.答案:(1)开头四句描写暮色暗淡、风吹落花的凄凉景象,(1分)既是写实,(1分)更是运用比喻的手法,(1分)写诗人漂泊无依的凄惶境况,(1分)奠定了全诗伤感悲苦的基调.(1分)(2)运用比喻、夸张、细节描写、直抒胸臆、情景交融等多种手法((3分),每点1分),抒发了漂泊中忽然得到弟弟问候音讯的消息时的惊喜、感激和无法相聚、牵挂不安的无奈、与伤感(2分).赏析: 风吹紫荆树,色与春庭暮:风吹动紫荆树,让人觉得已经是暮春时分.花落辞故枝,风回返无处:落花告别了呆了很久的枝头,意指兄弟分离.风回返无处,风把花吹来吹来,不知道该在哪里停留.骨肉恩书重,漂泊难相遇,虽然兄弟情深,但是却漂泊异乡,难已相遇.犹有泪成河,经天复东注.犹,尚且,还有.还有泪水落下来,随着河水向东边流去.东边,正是家乡洛阳吧. 在战乱之时,亲人之间的连系中断,再加上身体的衰微,更加深了其中的阻隔.突然之间,听说弟弟将前来,将希望与喜悦带了上来,也使得诗歌即将进入一个令人期待的高潮.然后,原来这一切是浪传,这使得喜悦与失望之间的反差扩大,加强了诗歌的张力. 战乱年月,散落在两地的一家人,命如游丝,又是何等的伤痛啊!杜甫以一首怀念弟弟的诗,将人的卑微渺小无奈之情,勾勒出鲜明具体的轮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