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贫穷的诗句有哪些1. 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 译文:以前没经历过贫穷难以成为有担当的人,不经历打击一直会很天真。 2. 书生自古不清贫,一笔文才天下匀.——清 黄景仁《书生自古不清贫》 译文:书生自古以来就不是贫穷的,笔下写出来的文采天下人都会分享。 3. 清贫聊自尔,素责将如何.——唐 孟郊 《立德新居》诗之三 译文:你自己守着清贫吧,你的素质和责任将怎么办呢? 4. 宁可清贫自乐,不作浊富多忧.——释道元《景德传灯录》 译文:宁愿自娱自乐的贫穷,也不想有肮脏的钱来烦忧。 5.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译文:年轻的时候是田地里的牛郎,老了进了天子的朝堂,王侯将相本来没有区分出生,是男子就该自强。 6.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译文:希望有千万间广阔的房间,让天底下的所有的穷人都开心有地方住。 7. 贫贱不能移——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下》 译文:贫穷低贱也不能动摇自己的决心。 8.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译文: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赏析:正文部分又可分为四小节。第一节自开头至“因以为号焉”,交代“五柳先生”号的由来,开篇点题。“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文章开头第一句,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不仅不知他的出身和籍贯,“亦不详其姓字”,五柳先生是一位隐姓埋名的人。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而五柳先生竟与这种风气背道而驰,这就暗示五柳先生是一位隐士。“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就这样随便地取了一个字号。五柳先生不仅隐姓埋名,而且根本就不重视姓字,用庄子的话说,“名者,实之宾也”,本就无关紧要。但他看中五柳树的原因也许五柳先生宅边并无桃李,只有这么几棵柳树,这与后面所写“环堵萧然”是一致的。五柳先生的房屋简陋,生活贫穷,这五柳树带一点清静、淡雅、简朴的色彩。以五柳为号也就显示了五柳先生的性格。 2.关于“贫穷”的诗句有哪些1、悯农 宋代:杨万里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译文:稻田因天气大旱而没有多少成熟的,荞麦也因为寒霜来得太早而没了收成。 农民们早就料到今年要忍饥挨饿过日子了,却偏偏又赶上今年闰了一个月,挨饿的日子就更长了。 2、悯农其一 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3、陶者 宋代: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译文:烧瓦工人成天挖呀挖,门前的土都挖光了,可自家的屋上却没有一片瓦。 那些富贵人家,十指连泥也不碰一下,却住在铺满瓦片的高楼大厦。 4、农家 唐代:颜仁郁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译文:半夜里就喊起孩子们,趁著天刚破晓,赶紧到田里去犁土, 瘦弱的老牛有气无力,正拉著犁在田里艰难地走著,越走越慢,累得几乎拖不动犁具了。 一般人不知道种田人的辛苦,竟说田里的稻禾是自然而然就长成的。 5、悯农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3.有关贫困的诗句人生莫受老来贫。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本句大意是:人的一生不要遭受年老时的贫困。 人到了年老之时,精力衰竭,要干什么也干不动,对外界困苦的抵抗能力也大大减弱,在这个时候再遭受贫困,定然在精神和肉体上备受折磨和痛苦,这句可用来说明年老时遭受贫困是很不幸的;也可用来说明年轻时不可碌碌无为或享乐糜费,以致年老时遭受贫困。 清代满族小说家 曹雪芹 《红楼梦》 贫困能造就男子气概。 贫困名言古罗马诗人 卢卡努斯 贫困教会贫困者一切。古罗马戏剧作家 普拉图斯 吝啬鬼永远处在贫困中。 古罗马诗人 贺拉斯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唐书》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唐书》 《唐书》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人官仓化为土。 关于贫困的名言 唐·张籍《野老歌》。 输:缴纳,献纳。这两句大意是:由于遭到天灾,地里禾苗稀疏,而赋税又极其繁重,秋天所收获的有限的一点粮食,全都要用以交纳租税,送到官仓之中,任其霉烂,化为尘土,而自己却衣食无着。 诗句以平易晓畅的语言,采用强烈对比的方式,表现租税繁重,民不聊生的情形。“苗疏”与“税多”的对比,“不得食”与“化为土”的对比,都加强了表达效果,越发深刻地揭示出赋税之繁重和劳动人民生活处境之艰辛。 可用于表现旧社会农民极端贫困的生活境况。 唐代诗人 张籍 《野老歌》 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 唐·张碧《农父》。这两句大意是:自己一年到头辛劳耕作,结果田里所收粮食全都用以交纳租税,致使一家人无法维持起码的生活,连自身尚且难以活命,妻子儿女更不知要抛到哪里去了。 可用于反映旧社会劳动人民遭受残酷盘剥,生活极端贫困的情形。 唐代诗人 张碧 《农父》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唐·元稹《遣悲怀》。甘:觉得味甜。 藿(huò获):豆叶。仰:依靠。 这两句大意是,采点豆叶之类的野菜充饥,觉得味道香甜,添点落叶作柴,全靠那棵古槐。这是元稹回忆当年与亡妻贫困度日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亡妻安于贫困生活的深情赞美。 这两句诗所反映的景况,与杜荀鹤《山中寡妇》中“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相近,后者是直陈劳动人民苦不堪言的生活,前者还反映了一种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阅读作品或反映生活,应注意这种同中之异。 唐代诗人 元稹 《遣悲怀》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衾:(qīn钦):被子。恶(wù悟)卧:厌恶睡,不愿睡。 这两句大意是:一条盖了多年的破布被冰冷似铁。不懂事的娇儿不愿意躺进既冷又硬的被子里,胡乱踢蹬,把被里子也给踢裂了。 诗句通过“娇儿恶卧”这一生动的细节描写,不仅把一个不懂事的小儿不肯钻进冷被窝的稚气动作活画出来,也使我们看到诗人生活已经陷入十分贫困的境地。 唐代诗人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我生无田食破砚,尔来砚枯磨不出。 贫困名言 宋·苏轼《次韵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食破砚:靠一只破砚吃饭,意思是说只靠写作维持生活。 尔来:近来。这两句大意是:我一生没有田产家财,只靠一只破砚维持生活,可是近来连破砚也已枯干,磨不出墨来了。 作者一生不置产业,只凭写作诗文维持生活,后来一贬再贬,处境更加艰难,愁思郁结,连诗文也写不出来了。这是作者要吐露的心里话,可是他却以“食破砚”、“砚枯磨不出”这种具有象征意义的语言进行表达,赋予抽象的思想以鲜明可感的具体形象,这种写作方法是能够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的。 可用来描写失志知识分子生活窘困的情形。 北宋文学家 苏轼 《次韵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 贫困不是耻辱,羞于贫困才是耻辱。 英国历史学家 托·富勒 不用劳力而获得的东西,只有“贫困”。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 莎士比亚 只有贫困才能逼出技艺,它是劳动之师。 古希腊诗人 忒奥克里托斯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关于贫困的名言 春秋·孔子《论语·学而》。 饭:用如动词,吃。疏食:粗糙的食物。 肱(gong公):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位,此处泛指胳膊。这几句大意是:吃粗粮,饮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这里面也自有乐趣。 原文是孔子表白自己安于贫困的生活,不贪求富贵,虽生活条件很艰苦,但能在学习中得到乐趣。现在可用于形容有些人安于艰苦的生活环境。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学而》 志气和贫困是患难兄弟,世人常见他们伴在一起。英国历史学家 托·富勒 劳动可以使我们摆脱三大灾祸:寂寞、恶习、贫困。 德国剧作家、诗人、思想家 歌德 骄傲道德导致丰盈,然后导致贫困,最后导致声誉扫地。美国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外交家 富兰克林 贫困,你是人类艺术的源泉,你将伟大的灵感赐予诗人。 贫困名言爱·穆尔 君子之处世也,甘恶衣粗食,甘艰苦劳动,斯可以无失矣。 清·颜元《颜李遗书·颜习斋先生年谱》。 君子道:道德尚的人。甘:心甘情愿。 斯:这样。失:过错,失误。 这几句大意是:君子的处世态度是甘心于穿劣质衣服,甘心于吃粗荼淡饭,甘心于艰苦贵动,这样就不会有什么过错了。这几句是作为君子的道德标。 4.描写“穷困”的诗句有哪些1. 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 先秦 · 屈原《离骚》 2.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 唐 · 白居易《观刈麦》 3.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 唐 · 罗隐《雪》 4.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 唐 ·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 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 唐 · 高适《别董大二首》 6.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 清 · 纳兰性德《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7. 贫放麹生疏,闲到青奴熟 —— 宋 · 洪咨夔《卜算子·芍药打团红》 8. 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 唐 · 杜甫《客至》 9.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 唐 · 孟云卿《寒食》 10. 天将金玉为风露,曾为高秋几度贫 —— 唐 · 高蟾《秋》 11.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 唐 · 杜甫《贫交行》 12. 学道须教彻骨贫,囊中只有五三文 —— 唐 · 吕洞宾《绝句》 13. 不负三光不负人,不欺神道不欺贫 —— 唐 · 吕洞宾《绝句》 14. 郁郁守贫贱,悠悠亦无端 —— 唐 · 陈陶《游子吟》 15. 税重多贫户,农饥足旱田 —— 唐 · 白居易《别州民》 参考资料 诗词名句:/chaxun/shiju/%E8%B4%AB+%E5%AF%8C 5.关于远亲的诗句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路遥知马力,事久知人心。 贫居闹市无人识,富在深山有远亲。 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谈。 诗词: 《杜少府之任蜀洲》唐·王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别》唐:贾岛 丈夫未得意,行行且低眉。素琴弹复弹,会有知音知。 【浣溪沙】宋:张孝祥 玉节珠幢出翰林。诗书谋帅眷方深。威声虎啸复龙吟。 我是先生门下士,相逢有酒且教斟。高山流水遇知音。 典故: 莫逆之交、莫逆于心:《庄子·大宗师》:“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莫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交:交往,友谊。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俞伯牙很擅长弹琴,他到楚国马鞍山遇到钟子期,两人谈论琴律很投机。伯牙看到高山流水就弹奏一曲,钟子期高兴地说泰山江河。两人结为知己。第二年伯牙去拜会钟子期,得知钟子期病故,就在坟前伤心地毁琴。 患难之交: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回:“浦肫夫患难之交,今日年兄为我们看他,异日我们也代年兄看他。”唐朝柳宗元考取进士后经王叔文推荐,升为礼部员外郎。王叔文改革失败,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司马。后来转任柳州刺史。他的好友刘禹锡迁擂州刺史,擂州是蛮夷作乱的地方,为了让刘禹锡照顾家庭,就上书申请与刘禹锡换位。 回答者:羽毛和翅膀 - 状元 十四级 5-11 12:54 《列子·汤问》记载了春秋战国时的一段流传千古的知已佳话:伯牙善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善听,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皆能从琴声中听出他的心意。俞伯牙为此感叹:“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后来:钟子期因打柴不幸滚落山崖身亡。子期逝去,伯牙断琴以谢知音。人生中的喝彩者走了,生命也就枯萎了。而乐为知己者奏。为此:岳飞喟叹: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注1 《夏日南亭怀辛大》 作者: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回首三十余载,坎坷曲折曾经。千辛万苦度人生。南窗人不寐,秋夜独沉吟。 写就诗文无数,读来满纸真情。从来难觅是知音。今宵离别后,何日再追寻。--《临江仙》樊南 *注1:岳飞的《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6.关于扶贫的诗词诗 名: 八月二十二日寓直玉堂,雨后顿凉 类 别: 七言绝句 作 者: 范成大 雨意蒸云暗夕阳,浓薰满院落花香。 题诗弄笔北窗下,将此工夫报答凉。 诗 名: 八月望夕雨 类 别: 七言绝句 作 者: 徐凝 今年八月十五夜,寒雨萧萧不可闻。 如练如霜在何处,吴山越水万重云。 诗 名: 八月五日喜雨,初阳台上作 类 别: 七言律诗 作 者: 杨维桢 敲门空过太史宅,曳杖却上初阳台。 雷从葛仙井底起,雨自黄妃塔上来。 官军捷报铜铊陌,山人酒泻白螺杯。 凭谁得知诗句好,山东李勋今有才。 诗 名: 八月一日微雨骤凉 类 别: 七言古诗 作 者: 陆游 流汗沾衣喘不供,孰知有此快哉风! 新凉忽觉从天下,残暑真成扫地空。 恰转轻雷过林坞,已吹好雨到帘栊。 幽人病愈闲无事,剩赋歌诗乐岁丰。 诗 名: 巴东遇小雨(一) 类 别: 七言绝句 作 者: 陆游 暂借清溪伴钓翁,沙边微雨湿孤篷。 从今诗在巴东县,不属灞桥风雪中。 诗 名: 芭蕉雨 类 别: 其它 作 者: 杨万里 芭蕉得雨便欣然,终夜作声清更妍。 细声巧学蝇触纸,大声锵若山落泉。 三点五点俱可听,万籁不生秋夕静。 芭蕉自喜人自愁,不如西风收却雨即休。 7.描写穷苦的诗句1唐朝李申:《悯农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料料皆辛苦。 2唐朝李申:《悯农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尤饿死。 3宋朝张俞:《蚕妇》 昨日入蚕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4宋朝梅尧臣:《陶者》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粘泥, 5再来一首长的:唐朝白居易的《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注,直为通假字,古通值) 8.求形容人贫困的诗词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