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名的宋词元曲

1.现在最著名的宋词元曲

一.天地山水 1.雄鸡一唱天下白--唐. 李贺《致酒行》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6.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7.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0.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1.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令》 1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苏轼《题西林壁》 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6.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8.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1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日月风雨 1.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 3.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唐.白居易《暮江吟》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宋.张先《菩萨蛮》 8.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9.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 1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朝.王维《鸟鸣涧》 11.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嘏《江楼感旧》 1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13.暮雨不来春不去,花满地月朦胧--宋.贺铸《江城子》 14.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唐朝--岑参《暮秋山行》 1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1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17.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朝.杜牧《秋思》 18.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19.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朝.刘长卿《别严士元》 20.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元月廿七日望湖楼醉书》 2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2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3.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内树,若个是真梅--唐.东方虬《春雪》 24.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朝.李白《北风行》 2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三.花草虫鸟 1.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 2.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韩鸿《寒食》 3.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8.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9.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11.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

代人赋》 12.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 14.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宋.释仲殊《绝句》 1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17.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朝.元稹《菊花》 18.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1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民歌《江南》 2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53.里《小池》 22.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2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5.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2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28.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

孟浩然《春晓》 2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30.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唐.杜甫《绝句二首》 3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

2.现在最著名的宋词元曲

一.天地山水 1.雄鸡一唱天下白--唐. 李贺《致酒行》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3.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6.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7.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0.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11.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令》 1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宋.苏轼《题西林壁》 1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5.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6.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7.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8.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1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2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日月风雨 1.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 3.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唐.白居易《暮江吟》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宋.张先《菩萨蛮》 8.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9.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 1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朝.王维《鸟鸣涧》 11.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嘏《江楼感旧》 1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13.暮雨不来春不去,花满地月朦胧--宋.贺铸《江城子》 14.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唐朝--岑参《暮秋山行》 1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1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17.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朝.杜牧《秋思》 18.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19.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朝.刘长卿《别严士元》 20.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元月廿七日望湖楼醉书》 2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2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3.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内树,若个是真梅--唐.东方虬《春雪》 24.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朝.李白《北风行》 2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三.花草虫鸟 1.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 2.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韩鸿《寒食》 3.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6.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8.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9.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11.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

代人赋》 12.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13.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 14.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宋.释仲殊《绝句》 1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6.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17.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朝.元稹《菊花》 18.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1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20.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民歌《江南》 2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53.里《小池》 22.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2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5.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2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28.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

孟浩然《春晓》 29.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30.江碧鸟逾白,山青。

3.我要有名的宋词元曲

1、水调歌头(苏轼)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落花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2、定风波(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

3、鹧鸪天(李清照)

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花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4、念奴娇(陈亮)

登多景楼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

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

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

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

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5、双调·寿阳曲(马致远)

山市晴岚

花村外,草店西,晚霞明雨收天霁。

四围山一竿残照里,锦屏风又添铺翠。

4.唐诗,宋词,元曲共十首(有名的)

唐诗: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词:苏轼 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宋词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生查子 晏几道 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

消息未归来,寒食梨花谢。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

诉衷情(眉意)欧阳修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

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

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满庭芳》 秦观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楼望断,灯火已黄昏。

曲:马致远.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求几首著名的唐诗宋词元曲,急

在中国韵文史上,唐诗、宋词、元曲接二连三,高峰迭起,名家名作,琳琅满目。

元曲作为元代文学的代表,以其独特的艺术成就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泽被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元曲,一方面是指诗歌新体“散曲”,一方面又指戏曲新体“北曲杂剧”。

如元曲六大家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和乔吉,都是兼工散曲和杂剧的作家。元曲杂剧经典名篇有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白朴《梧桐雨》等。

散曲经典名篇:〔双调〕沉醉东风 送 别 关汉卿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前调〕 杭 州 景 关汉卿 〔一枝花〕普天下锦绣乡,环海内风流地。

大元朝新附国,亡宋家旧华夷。水秀山奇,一到处堪游戏,这答儿忒富贵。

满城中绣幕风帘,一哄地人烟凑集。〔梁州第七〕百十里街衢整齐,万余家楼阁参差,并无半答儿闲田地。

松轩竹径,药圃花蹊,茶园稻陌,竹坞梅溪。一陀儿一句诗题,一步儿一扇屏帏。

西盐场便似一带琼瑶,吴山色千叠翡翠。兀良,望钱塘江万顷玻璃。

更有清溪、绿水,画船儿来往闲游戏。浙江亭紧相对,相对着险岭高峰长怪石,堪羡堪题。

〔尾〕家家掩映渠流水,楼阁峥嵘出翠微,遥望西湖暮山势。看了这壁,觑了那壁,纵有丹青下不得笔。

〔越调〕天净沙 秋 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双调〕折桂令 叹 世 马致远 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越调〕天净沙 春 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双调〕庆东原 叹 世 白朴 忘忧草,含笑花,劝君及早冠宜挂。

那里也能言陆贾?那里也良谋子牙?那里也豪气张华?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双调〕水仙子 次 韵 张可久 蝇头老子五千言,鹤背扬州十万钱,白云两袖吟魂健。

赋庄生秋水篇,布袍宽风月无边。名不上琼林殿,梦不到金谷园,海上神仙。

〔中吕〕卖花声 怀 古 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越调〕寨儿令 忆 鉴 湖 张可久 画鼓鸣,紫箫声,记年年贺家湖上景。竞渡人争,载酒船行,罗绮越王城。

风风雨雨清明,莺莺燕燕关情。柳擎和泪眼,花坠断肠英。

望海亭,何处越山青。〔双调〕清江引有感 乔吉 相思瘦因人间阻,只隔墙儿住。

笔尖和露珠,花瓣题诗句,倩衔泥燕儿将过去。〔南吕〕玉交枝 恬 退 乔吉 溪山一派,接松径寒云绿苔。

萧萧五柳疏篱寨,撒金钱菊正开。先生拂袖归去来,将军战马今何在?急跳出风波大海,作个烟霞逸客翠竹斋,薜荔阶,强似五侯宅。

这一条青穗绦,傲杀你黄金带。再不著父母忧,再不还儿孙债。

险也啊拜将台!〔双调〕水仙子 寻 梅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

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双调〕折桂令 梦 中 作 郑光祖 半窗幽梦微茫,歌罢钱塘,赋罢高唐。风入罗帏,爽入疏棂,月照纱窗。

缥缈见梨花淡妆,依稀闻兰麝余香。唤起思量,待不思量,怎不思量!〔双调〕沉醉东风 闲 居 卢挚 雨过分畦种瓜,旱时引水浇麻。

共几个田舍翁,说几句庄家话。瓦盆边浊酒生涯,醉里乾坤大,任他高柳清风睡煞。

〔越调〕凭阑人 寄 征 衣 姚燧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 别 情 王德信 〔十二月〕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尧民歌〕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

〔正宫〕鹦鹉曲(二首) 冯子振 农 夫 渴 雨 年年牛背扶梨住,近日最懊恼杀农父。稻苗肥恰待抽花,渴熬青天雷雨。

恨残霞不近人情,截断玉虹南去。望人间三尺甘霖,看一片闲云起处。

〔双调〕庆东原 即 景 张养浩 鹤立花边玉,莺啼树杪弦。喜沙鸥也解相留恋。

一个冲开锦川,一个啼残翠烟,一个飞上青天。诗句欲成时,满地云撩乱。

〔中吕〕山坡羊 潼 关 怀 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作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双调〕折桂令 题 金 山 寺 赵禹圭 长江浩浩西来。水面云山,山上楼台。

山水相辉,楼台相映,天与安排。诗句就云山动色,酒杯倾天地忘怀。

醉眼睁开,遥望蓬莱,一半烟遮,一半云埋。〔仙吕〕醉中天 西 湖 春 感 刘致 花木相思树,禽鸟折枝图。

水底双双比目鱼,岸上鸳鸯户。一步步金镶翠铺。

世间好处,休没寻思,典卖了西湖。〔双调〕折挂令 咏 史 阿鲁威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中吕〕普天乐 江 头 秋 行 赵善庆 稻■肥。

6.著名的宋词,元曲有哪些

宋词:洞仙歌(晁补之)摸鱼儿(晁补之)汉宫春(晁冲之)菩萨蛮(陈克)念奴娇(陈亮)水调歌头(陈亮)水龙吟(陈亮)临江仙(陈与义)满江红(戴复古)酹江月(邓剡)朝中措(范成大)浣溪沙(范成大)浣溪沙(范成大)浣溪沙(范成大)满江红(范成大)满江红(范成大)梦玉人引(范成大)南柯子(范成大)南柯子(范成大)念奴娇(范成大)千秋岁(范成大)秦楼月(范成大)水调歌头(范成大)水调歌头(范成大)西江月(范成大)宜男草(范成大)苏幕遮(范仲淹)渔家傲(范仲淹)采桑子(冯延巳)南乡子(冯延巳)清平乐(冯延巳)鹊踏枝(冯延巳)鹊踏枝(冯延巳)鹊踏枝(冯延巳)谒金门(冯延巳)少年游(高观国)生查子(韩偓)霜天晓角(韩元吉)凤萧吟(韩缜)春光好(和凝)采莲子(皇甫松)梦江南(皇甫松)南乡子(黄升)清平乐(黄庭坚)水调歌头(黄庭坚)虞美人(黄庭坚)湘春夜月(黄孝迈)暗香(姜夔)点绛唇(姜夔)念奴娇(姜夔)琵琶仙(姜夔)齐天乐(姜夔)疏影(姜夔)踏莎行(姜夔)惜红衣(姜夔)扬州慢(姜夔)贺新郎(蒋捷)女冠子(蒋捷)一剪梅(蒋捷)虞美人(蒋捷)长相思(康与之)江南春(寇凖)帝台春(李甲)摊破浣溪沙(李璟)摊破浣溪沙(李璟)长寿乐(李清照)点绛唇(李清照)点绛唇(李清照)多丽(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孤雁儿(李清照)好事近(李清照)临江仙(李清照)临江仙(李清照)满庭芳(李清照)南歌子(李清照)念奴娇(李清照)如梦令(李清照)如梦令(李清照)声声慢(李清照)诉衷情(李清照)武陵春(李清照)行香子(李清照)行香子(李清照)一剪梅(李清照)忆秦娥(李清照)永遇乐(李清照)渔家傲(李清照)醉花阴(李清照)南乡子(李珣)巫山一段云(李珣)捣练子令(李煜)浣溪沙(李煜)浪淘沙(李煜)浪淘沙(李煜)破阵子(李煜)菩萨蛮(李煜)清平乐(李煜)乌夜啼(李煜)相见欢(李煜)一斛珠(李煜)虞美人(李煜)玉楼春(李煜)洞仙歌(李元膺)忆王孙(李重元)卜算子(李子仪)长相思(林逋)宝鼎现(刘辰翁)柳梢青(刘辰翁)沁园春(刘过)沁园春(刘过)贺新郎(刘克庄)沁园春(刘克庄)清平乐(刘克庄)玉楼春(刘克庄)喜迁莺(刘一止)八声甘州(柳永)彩云归(柳永)斗百花(柳永)鹤冲天(柳永)黄莺儿(柳永)慢卷袖(柳永)倾杯(柳永)望海潮(柳永)雪梅香(柳永)夜半乐(柳永)雨霖铃(柳永)玉蝴蝶(柳永)玉女摇仙佩(柳永)卜算子(陆游)钗头凤(陆游)秋波媚(陆游)鹊桥仙(陆游)诉衷情(陆游)谢池春(陆游)夜游宫(陆游)鹧鸪天(陆游)临江仙(鹿虔扆)惜分飞(毛滂)临江仙(毛文锡)蝶恋花(米芾)菩萨蛮(牛峤)临江仙(牛希济)生查子(牛希济)春光好(欧阳炯)南乡子(欧阳炯)采桑子(欧阳修)采桑子(欧阳修)蝶恋花(欧阳修)蝶恋花(欧阳修)鹤冲天(欧阳修)浣溪沙(欧阳修)浪淘沙(欧阳修)临江仙(欧阳修)南歌子(欧阳修)阮郎归(欧阳修)少年游(欧阳修)生查子(欧阳修)诉衷情(欧阳修)踏莎行(欧阳修)玉楼春(欧阳修)酒泉子(潘阆)浣溪沙(秦观)减字木兰花(秦观)满庭芳(秦观)千秋岁(秦观)鹊桥仙(秦观)水龙吟(秦观)踏莎行(秦观)望海潮(秦观)绮罗香(史达祖)秋霁(史达祖)三姝媚(史达祖)双双燕(史达祖)木兰花(宋祁)八声甘州(苏轼)卜算子(苏轼)蝶恋花(苏轼)定风波(苏轼)洞仙歌(苏轼)贺新郎(苏轼)浣溪沙(苏轼)江城子(苏轼)临江仙(苏轼)满江红(苏轼)满江红(苏轼)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元曲三要素:唱(唱词),科(动作),白(对白)。元曲的代表作:窦娥冤。

7.著名的唐诗宋词元曲

唐诗是唐代的诗人写的,分绝句和律诗.宋词的结构比唐诗严格,元曲的散曲分小令和( )忘了唐诗:秋夕<唐>杜牧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写了秋天的冷漠宋词:渔歌子①•【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②桃花流水鳜鱼肥。

③青箬笠,④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作者】本名龟龄,字子同,金华(今属浙江)人。

生卒年不详。唐肃宗时待诏翰林。

后因事被贬,绝意仕进,隐居江湖间。自号玄真子,又自称烟波钓徒。

著书亦名《玄真子》。【注释】①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

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

双调,五十字,仄韵。《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

作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子”即是“曲子”的简称。

②西塞山:即道士矶,在湖北大冶县长江边。③鳜(音贵)鱼:俗称“花鱼”、“桂鱼”。

④箬笠:用竹篾编成的斗笠。潇湘神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琴怨,潇湘深夜月明时。【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 【体裁】:词【格律】:○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琴怨,●●●⊙○○⊙潇湘深夜月明时。○○⊙●●○△【注释】:1.斑竹:即湘妃竹。

相传舜崩苍梧,娥皇、女英二妃追至,哭啼极哀,泪染于竹,斑斑如泪痕,故谓“斑竹”。2.瑶瑟:以美玉妆饰成的瑟。

古代之管弦乐器元曲:商政叔雪飞柳絮梨花,梅开玉蕊琼葩。云淡帘筛月华。

玲珑堪画,一枝瘦影窗纱。赏析赏析〔赏析〕这支小曲是写冬季雪天的景色:飘扬的雪花如柳絮、似梨花,冬梅却傲风雪而争艳。

月光从窗帘中照进来,更映衬得那遒劲的梅枝玲珑可爱又不失风范,如诗如画。作者借写风雪中的梅花,而抒发自己不入俗流的情怀。

唐诗望庐山瀑布【名称】: 望庐山瀑布【体裁】: 绝句【年代】: 唐【作者】:李白【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作者】:李白【朝代】:唐【体裁】:七言绝句【作者】:李白【内容】: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宋词子夜歌作者:李煜年代:唐五代作品: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是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元曲天净沙·秋【作者】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著名的唐诗宋词元曲

唐诗是唐代的诗人写的,分绝句和律诗. 宋词的结构比唐诗严格, 元曲的散曲分小令和( )忘了 唐诗: 秋夕 <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写了秋天的冷漠 宋词:渔歌子①•【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② 桃花流水鳜鱼肥。

③ 青箬笠,④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作者】本名龟龄,字子同,金华(今属浙江)人。

生卒年不详。唐肃宗时待诏翰林。

后因事被贬,绝意仕进,隐居江湖间。自号玄真子,又自称烟波钓徒。

著书亦名《玄真子》。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

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著名。

双调,五十字,仄韵。《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

作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子”即是“曲子”的简称。

②西塞山:即道士矶,在湖北大冶县长江边。 ③鳜(音贵)鱼:俗称“花鱼”、“桂鱼”。

④箬笠:用竹篾编成的斗笠。 潇湘神 斑竹枝,斑竹枝, 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琴怨, 潇湘深夜月明时。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 【体裁】:词 【格律】:○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斑竹枝,斑竹枝, ○●○,○●○ 泪痕点点寄相思。

●○●●●⊙△ 楚客欲听瑶琴怨, ●●●⊙○○⊙ 潇湘深夜月明时。 ○○⊙●●○△ 【注释】: 1.斑竹:即湘妃竹。

相传舜崩苍梧,娥皇、女英二妃追至,哭啼极哀,泪染于竹,斑斑如泪痕,故谓“斑竹”。 2.瑶瑟:以美玉妆饰成的瑟。

古代之管弦乐器 元曲:商政叔 雪飞柳絮梨花,梅开玉蕊琼葩。 云淡帘筛月华。

玲珑堪画,一枝瘦影窗纱。 赏析 赏析 〔赏析〕 这支小曲是写冬季雪天的景色:飘扬的雪花如柳絮、似梨花,冬梅却傲风雪而争艳。

月光从窗帘中照进来,更映衬得那遒劲的梅枝玲珑可爱又不失风范,如诗如画。作者借写风雪中的梅花,而抒发自己不入俗流的情怀。

唐诗 望庐山瀑布 【名称】: 望庐山瀑布 【体裁】: 绝句 【年代】: 唐 【作者】:李白 【原文】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 【作者】:李白 【朝代】:唐 【体裁】:七言绝句 【作者】:李白 【内容】: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宋词 子夜歌 作者:李煜 年代:唐五代 作品: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是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元曲 天净沙·秋 【作者】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天净沙秋思 作者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