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音尘宋词

1.诗歌音尘的赏析

卞之琳推崇旧体格律诗。

细味《音尘》(十四行诗),一层是李白“咸阳古道音尘绝”的中式格律,另一层据说是交错押韵与扣押阴韵的西式格律。《音尘》内容的意蕴,则是优美如画的历史感——收取信件出现今昔之比较。

送信的方式变了,等信的心依旧充满鱼传尺素、飞鸿传书的诗意怀想。诗扣好几层,最后扣到“咸阳古道音尘绝” (李白《忆秦娥》)——“我等到了一匹快马的蹄声”——显然意味古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终结。

但诗人并不特别满怀戒心,也并不特别被动或不安,仍然沉浸在古典的审美惯性中。惟有那不见的“绝”字,仿佛让人看见曾经有尘土飞扬…… 扣。

到那里都是能使的大法,也是一般的大法。尽管不足为奇的扣太多,好的扣难得,好像用完了。

事实上,再好的扣又怎么样呢?这个大法,好像渐渐一般化了。丝丝入扣的严谨,有时却只到达“拘谨”。

新诗的真正“自由”,是不那么“紧扣”,就像衣纽扣,最上面的一颗不扣,最下的一颗也不扣,真正自由诗了。结果不那么丝丝入扣,并不损害诗,生活,思维,原也不是总一环扣一环。

诗的扣“弛”了,扣的断裂,甚或不扣,却给人强势的张力,原因在于对严谨的耐性已然破戒了。

2.赏析卞之琳的《音尘》

卞之琳推崇旧体格律诗。细味《音尘》(十四行诗),一层是李白“咸阳古道音尘绝”的中式格律,另一层据说是交错押韵与扣押阴韵的西式格律。《音尘》内容的意蕴,则是优美如画的历史感——收取信件出现今昔之比较。送信的方式变了,等信的心依旧充满鱼传尺素、飞鸿传书的诗意怀想。诗扣好几层,最后扣到“咸阳古道音尘绝” (李白《忆秦娥》)——“我等到了一匹快马的蹄声”——显然意味古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终结。但诗人并不特别满怀戒心,也并不特别被动或不安,仍然沉浸在古典的审美惯性中。惟有那不见的“绝”字,仿佛让人看见曾经有尘土飞扬……

扣。到那里都是能使的大法,也是一般的大法。尽管不足为奇的扣太多,好的扣难得,好像用完了。事实上,再好的扣又怎么样呢?这个大法,好像渐渐一般化了。丝丝入扣的严谨,有时却只到达“拘谨”。新诗的真正“自由”,是不那么“紧扣”,就像衣纽扣,最上面的一颗不扣,最下的一颗也不扣,真正自由诗了。结果不那么丝丝入扣,并不损害诗,生活,思维,原也不是总一环扣一环。诗的扣“弛”了,扣的断裂,甚或不扣,却给人强势的张力,原因在于对严谨的耐性已然破戒了。

3.音尘绝 出处

忆秦娥 ·李白

马箫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

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

汉家陵阙。

【赏析一】

此首伤今怀古,托兴深远。首以月下箫声凄咽引起,已见当年繁华梦断不堪回首。次三句,更自月色外,添出柳色,添出别情,将情景融为一片,想见惨淡迷离之概。下片揭响云汉,摹写当年极盛之时与地。而“咸阳古道”一句,骤落千丈,凄动心目。再续“音尘绝”一句,悲感愈深。“西风”八字,只写境界,兴衰之感都寓其中。其气魄之雄伟,实冠今古。北宋李之仪曾和此词。唐宋词简释》 唐圭璋之深,如注如诉;后二句写无可奈何,入室垂帘,隔窗望月,愈衬孤寂。无独乎?无怨乎?诗不正面涂抹,却从反面点妆,字少而情多,委婉而入微,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出处:古诗词鉴赏

【赏析二】

这首《忆秦娥》词,气势雄浑,意境高远。上片写春天的清晨,女主人公在秦楼上闻箫声悲咽而一觉醒来,望明月而怀远,见垂柳而忆别;下片写秋天的黄昏,女主人公登临乐游原(今西安市东南),睹景物而伤怀,感时序而惊变。这说明她自春徂秋,朝朝暮暮,无时无刻不在相思。在同一首作品中,允许时间、空间如此不断流动和暗里转换,正式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特征之一。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由箫声、秦娥、秦楼等兴象,很容易使读者联想到《列仙传》上的箫史和弄玉的幸福爱情,从而勾起一种历史的悠远感,与现实的悲咽、凄清景象形成强烈的对比。秦娥在惊醒之后,听到悲咽的箫声若断若续,看到凄清的月色若明若幽,此时又该有多少思绪自心潮中涌出!按词律规定"秦楼月"三字的重叠,正适合表现着思潮起伏的需要,并为衔接"年年柳色,灞桥(一作陵)伤别"另一意境充当津梁。既然说"年年……伤别",则知所怀之人已离去多载。因此哪怕是灞桥(陵)柳色年年依旧,而秦楼上的女主人公却是相思愈陷愈深了啊!

下片场景陡转:"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重九日登高,佳节倍思亲。但女主人公见咸阳古道上车马稀落,音信杳无,引领西望,能不慨然?"音尘绝"三字再一重叠,更加倍地强调出她心头悲哀的沉重。末尾两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王国维说它把登高者的意兴写绝了。"遂关千古登临之口"(《人间诗话》),使别人再也写不过他。刘熙载甚至认为它"足抵少陵(杜甫)《秋兴》八首"(《艺概》卷四)。它好在哪里?我以为它好在能勾勒出一个诗的境界,从中让读者领略到无限伤乱的心情。试想:在西风、落日的映衬下,汉王朝陵墓、宫阙凄冷荒凉的景色,不正象征着它的衰危么?

此词意境,上半阙柔和,下半阙雄浑。词人融柔美和壮美于一体,在凄清、悲凉的典型氛围中,多方面地展示出抒情女主人公的多情性格。

词中所描绘的景物,显然都是遥想之词。但它能使读者亲临其境,恍如置身于秦楼或乐游原上,在月色笼罩或西风吹拂中触起离愁;并通过举目河山之异,深寓故国兴亡之感。在秦娥的形象里,凝聚着词人李白的独特感情。

4.李白的宋词

词有。

【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梯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忆秦娥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词】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李白 长相思二首之一

长相思 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

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 摧心肝

李白 长相思二首之二

日色已尽花含烟

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

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

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日横波目

今成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

归来看取明镜前

5.最唯美的20首宋词

推荐几首我认为好的宋词吧!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 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 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 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鹧鸪天

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想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满江红 写怀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蝶恋花

冯延巳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6.求10首婉约派的宋词,急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浣溪沙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浣溪沙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菩萨蛮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好事近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清平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忆秦娥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7.宋词20首(越短越好)

《摸鱼儿》------------宋 弃疾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鹊桥仙》------------宋 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雨霖铃》------------宋 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

《凤栖梧》------------宋 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 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青玉案 元夕》------------宋 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生查子 元夕》------------欧阳修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满春衫袖。《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 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鹧鸪天·别情》------------聂胜琼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

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寻好梦,梦难成。

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忆秦娥》------------李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扬州慢》------------姜夔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

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闲愁。

8.“音尘绝”是词牌吗

不是忆秦娥 ·李白马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父母且不顾, 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 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赏析一】此首伤今怀古,托兴深远。

首以月下箫声凄咽引起,已见当年繁华梦断不堪回首。次三句,更自月色外,添出柳色,添出别情,将情景融为一片,想见惨淡迷离之概。

下片揭响云汉,摹写当年极盛之时与地。而“咸阳古道”一句,骤落千丈,凄动心目。

再续“音尘绝”一句,悲感愈深。“西风”八字,只写境界,兴衰之感都寓其中。

其气魄之雄伟,实冠今古。北宋李之仪曾和此词。

唐宋词简释》 唐圭璋之深,如注如诉;后二句写无可奈何,入室垂帘,隔窗望月,愈衬孤寂。无独乎?无怨乎?诗不正面涂抹,却从反面点妆,字少而情多,委婉而入微,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出处:古诗词鉴赏【赏析二】这首《忆秦娥》词,气势雄浑,意境高远。上片写春天的清晨,女主人公在秦楼上闻箫声悲咽而一觉醒来,望明月而怀远,见垂柳而忆别;下片写秋天的黄昏,女主人公登临乐游原(今西安市东南),睹景物而伤怀,感时序而惊变。

这说明她自春徂秋,朝朝暮暮,无时无刻不在相思。在同一首作品中,允许时间、空间如此不断流动和暗里转换,正式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特征之一。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由箫声、秦娥、秦楼等兴象,很容易使读者联想到《列仙传》上的箫史和弄玉的幸福爱情,从而勾起一种历史的悠远感,与现实的悲咽、凄清景象形成强烈的对比。

秦娥在惊醒之后,听到悲咽的箫声若断若续,看到凄清的月色若明若幽,此时又该有多少思绪自心潮中涌出!按词律规定"秦楼月"三字的重叠,正适合表现着思潮起伏的需要,并为衔接"年年柳色,灞桥(一作陵)伤别"另一意境充当津梁。既然说"年年……伤别",则知所怀之人已离去多载。

因此哪怕是灞桥(陵)柳色年年依旧,而秦楼上的女主人公却是相思愈陷愈深了啊!下片场景陡转:"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重九日登高,佳节倍思亲。

但女主人公见咸阳古道上车马稀落,音信杳无,引领西望,能不慨然?"音尘绝"三字再一重叠,更加倍地强调出她心头悲哀的沉重。末尾两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王国维说它把登高者的意兴写绝了。

"遂关千古登临之口"(《人间诗话》),使别人再也写不过他。刘熙载甚至认为它"足抵少陵(杜甫)《秋兴》八首"(《艺概》卷四)。

它好在哪里?我以为它好在能勾勒出一个诗的境界,从中让读者领略到无限伤乱的心情。试想:在西风、落日的映衬下,汉王朝陵墓、宫阙凄冷荒凉的景色,不正象征着它的衰危么?此词意境,上半阙柔和,下半阙雄浑。

词人融柔美和壮美于一体,在凄清、悲凉的典型氛围中,多方面地展示出抒情女主人公的多情性格。词中所描绘的景物,显然都是遥想之词。

但它能使读者亲临其境,恍如置身于秦楼或乐游原上,在月色笼罩或西风吹拂中触起离愁;并通过举目河山之异,深寓故国兴亡之感。在秦娥的形象里,凝聚着词人李白的独特感情。

参考资料:/forums/2090/ShowPost.aspx。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