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中国宋词乐谱

1.红豆曲简谱

[三字歌谱简谱] 红豆曲 《红楼梦》插曲[简谱] [网络][2006年1月8日][18] 简介:无 内容: …… 2。 [三字歌谱简谱] 叹香菱 《红楼梦》插曲[简谱] [网络][2005年4月14日][6] 简介:无 内容: …… 3。

[三字歌谱简谱] 好了歌 《红楼梦》插曲[简谱] [网络][2005年4月9日][5] 简介:无 内容: …… 4。 [戏曲曲谱] 问紫鹃《红楼梦》[戏曲曲谱] [网络][2006年3月16日][16] 简介:无 内容: …… 5。

[四字歌谱简谱] 黛玉悲秋(红楼梦插曲)[简谱] [网络][2005年12月19日][9] 简介:无 内容: …… 6。 [戏曲曲谱] 宝玉哭灵《红楼梦》[戏曲曲谱] [网络][2005年11月17日][6] 简介:无 内容: …… 7。

[五字歌谱简谱] 秋窗风雨夕(《红楼梦》插曲)[简谱] [网络][2006年3月7日][9] 简介:无 内容: …… 8。 [戏曲曲谱] 鹿儿撞心头《红楼梦》[戏曲曲谱] [网络][2006年2月9日][3] 简介:无 内容: …… 9。

[三字歌谱简谱] 红楼梦[简谱] [网络][2006年1月12日][7] 简介:无 内容: …… 10。 [二胡曲谱] 葬花吟(《红楼梦》插曲)[二胡曲谱] [网络][2006年5月25日][431] 简介:无 内容: …… 。

2.诗词谱成的歌有哪些

<阳关三叠>,<见与不见>,<明月几时有>,<沧海一声笑>,<巴山夜雨>伊能静《 念奴娇》民歌 《木兰辞》曹颖 《虞美人》( 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毛宁 《涛声依旧》(张继《枫桥夜泊》)《大浪淘沙》廖百威《白云深处》吴涤清《烟花三月》《朝云暮雨》徐小凤《别亦难》周杰伦《东风破》(原词 是苏东坡的)s.h.e 《长相思》(李清照的《声声慢》)梅艳芳《静夜思》羽泉 《辛弃疾》(涉及了很多首)姜育恒《梅花三弄》 孙楠 《敦煌日月》与非门《满江红》(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曹颖《蝶恋花。

3.关于宋词的曲谱

失传了 。

唐宋词作传世约23000余首,用800余调,然其乐谱,除一二特例,今已不复可见.其原因主要是:唐宋词作多为案头作品,本不必歌或不曾歌,无需乐谱;传唱之曲,无需书面符号乐谱;部分词作之唱法,可能是"依字声行腔",本无固定的旋律节奏,亦无需书面乐谱;少数情况下虽有书面符号词乐谱,但仅在教坊、乐工处流传,没有或很少进入市场,因而不能大量存世,流传下来的概率极低;唐宋词乐谱作为符号手段不甚完善的"简化谱",不能代替口头语音符号谱,是否标谱意义不大,因而即便是用于演出的词集亦不标谱.

4.谁知道所有宋词的曲谱

宋词创作时必须按谱制词,也叫填词,属于一种严格的歌唱文学。

到了北宋柳永,周邦彦,苏东坡 时代,原有曲调已无法适应新词的内涵,依古乐翻新调成了当时的潮流。苏东坡作为这一潮流的代表人物,更是醉心音律,自作词谱。

一时间有新词便有新曲,优秀的词作家纷纷成为了曲作家。这 时的宋词已达到文字和音乐的高度协调,走向了自己的最高境界。

但遗憾的是这种境界由于古代记谱方法的简略和粗糙使我们很难领略到了。 那时的记谱方法是从唐代的文字谱转变而来的工尺谱。

这种工尺谱没有为一拍中各音的时值标出明 确的符号,也没有为半音的表达及每拍中细微节奏的变化有过什么设想,它为之服务的对象全是有演唱经验的 “善唱者” ,而不是一般的人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工尺谱对曲调基本上只起到辅助 ,参考,备忘的作用,相当于舞台后的提词人而已。

想靠这种提词形式把千年后的我们引入原腔原调的宋词天地几乎是异想天开了。 没有了原曲调的宋词实际上是一种不完整的文学艺术,不是唱而是用普通话去朗诵宋词永远无法完 整的体验到它的意境。

于是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现代曲作家开始为宋词谱曲,想当然的给宋词加上一些音符,再交给那些不知宋词为何物的嗓子摇头晃脑地将其唱出来,这就是更低劣的一种表现了 。常识告诉我们,每种艺术的产生都有他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文化氛围,远离了特定的背景和氛围,这种艺术就成为了历史。

宋词的曲谱早已成为了历史,我们只能在残页碎纸中去苦苦寻找, 找不到就老老实实在长短句的朗诵中去体验残缺的美。 古音律学者邰五遥先生从本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专攻宋词古韵,为躲开人世间形形色色的干扰,为寻 求宋词中常有的意境,先生携古谱一箱,古琴一张,长箫一根,远遁山林。

朝看晨雾浮溪,翠鸟翻翅,暮观银勾悬空,松涛入窗。历三十年逐字推敲,经九千日琴箫相和,终云破雾开,得一隙可进 也。

邰先生自叹云:虽得一隙可进却并不十分清晰,一是原谱细微处的变化依然难以捕捉,二是调式不能确定,三是节奏在古谱中找不到准确线索。 这里发表的是邰先生破译的宋词古谱中的四首,全为简谱,仅体现主旋律,缺少的常规标记是无法 破译的地方,每拍中各音的时值肯定与古曲有出入。

我们将密切关注邰先生在宋词古韵破译方面的收获,随时向读者介绍邰先生的研究成果。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